远古时代打仗真的是动不动就几十万的兵马吗?项羽坑杀俘虏20十万是真的吗?可有历史根据?

作者&投稿:休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项羽真的坑杀了二十万秦军吗~

公元前206年10月,收复了六国旧地的项羽,率领大军开始向秦地进发。在这支进攻秦朝大本营的军队里,收编着刚刚投降的20万秦兵。“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这是当部队行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时,在军营中流传的“小道消息”,“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引发了旷古罕闻的大屠杀。《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十一月,“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
另《项羽本纪》也记载:“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根据这些史实,两千多年前,20万秦军降卒除了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外,其他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的事实似乎看来是确凿的了。

但是,二十万秦军真的一夜之间就消失殆尽了吗?二十万人被坑杀得一个不留,得需要多大的一个坑?至少得需要四万立方米的坑吧,二十万降卒死到临头了难道也不会反抗吗?

据史料记载: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的地方确实是新安古城千秋镇。《史记项羽本记》中记载说“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括地志》也说:“汉新安县城,即坑秦卒处。”人们通常所说的位于新安以南的楚坑,也是指这里,即河南义马二十里铺村西李杏湾村。

而距离新安古城百余公里的山西晋城高平西北隅,是秦兵和赵军大战的遗址,那里是秦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地方。在相隔了54年后,新安古城再次上演了另一场悲剧,只不过这次对象不一样而已。
对白起坑杀40万赵军有人表示质疑说,当时的秦军全国总兵力约为60到80万人,而赵军的总兵力最多也不超过60万兵力,除去各地守兵及防备匈奴,最多一次只能出现40多万,而史书中都明确记载,此战赵出兵50万,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兵了,不太现实,作者推断其为夸大之词。并估算长平之战坑杀赵军降卒最多不超过二十五万,可能只有十几到二十万。

同样,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也是令人为之质疑的。

王杰著文说:“既然项羽让长史欣统领秦兵降卒,就证明秦军已经接受改编,并不是被收缴了武器,“被裹挟前行”。这样以来,让20万士兵一夜之间消失,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擅长古代战争史的秦汉专家、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绍豪分析说:被杀的秦军降卒可能只是一部分,是跟随章邯投降而中途又想背叛作乱的秦军士兵,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降军通常有一种胆怯心理,缺乏斗争的勇气。当他们的一些伙伴面临杀戮时,根本没人站出来真正反抗。这样以来,投降的秦兵编制被打乱了,这个20万建制的部队也就不复存在。

另外,也不否认虚报杀敌数字的可能。在古代战争中,有的将军打了胜仗,出于邀功的需要,会故意多报。”

据考古发现,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人们所说的“楚坑”是挖掘出过白骨。如今存在的遗址是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但在河南文物分布地图上,并没有对这个遗址的官方记载。

不否认项羽好杀戮,他每攻下一城都会屠城也是事实,但在人口十分稀少的古代,一夜之间让20万人消失,这个数字还是夸张了点。

一般来说,伤亡几十万人,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说伤亡几十万军队,那多半是扯淡的。
古代的战争其实没有多少特别大规模的,真正百万大军级别的战争也就那么几次,常规对战各有个十来万军队就很牛了,大部分人数都是号称,也就是用来吓唬人的。比如曹操的二十来万人,号称八十万,萨尔浒十万明军,号称四十七万。
如果是攻守城池,尤其是繁华的城市,城里一定会有大量平民。平民一定会被拉壮丁,协助守城。而破城之后,平民多半会遭到烧杀抢掠。这样的话,伤亡几十万人太正常了。
但军队一般不会,古代军队一般损失超过百分之二十,就差不多要败逃了。大部分的损失,都是逃散而不是死掉。也就长平之战,赵军被秦军堵在太行山一带,凭借地形围住了,还有后来巨鹿之战,章邯投降了,白起和项羽才有机会一下子杀个几十万,还得是降兵。真正在战场上交兵,打不过的经常就跑了。东晋淝水之战,晋军最多最多也就杀了前秦十万来人,可是对方七十多万人这一仗都没了,主要都是跑了的。

  可是,历史的发现和巧合,往往就在这样的毁坏和重建中生成了。当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李杏湾村施工时,深入地下的铁镐却从土中挖出了累累白骨。当地的地方志记载,这就是历史上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的遗址,只是此时军阀混战,遗址并没有得到继续挖掘或保存。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有关专家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民在坑内平整土地时,还常常挖出大量人骨。

  如今又是很多年过去了,楚坑虽然风蚀雨淋,其势颓败,而规模却依旧清晰可辨。它完全掩映在高大的白杨和葱绿的麦田当中,同远处几家散落的农家小院一样,守候着一派清新的田园风光,任人如何想象,都无法把它与20万秦兵降卒的葬身之地联系起来,拼接出尸骨铁矛、悲叫连天的杀戮年代。

  但是,历史毕竟来过。只是,真的有20万之众在这里被一夜间杀掉吗?

  数字悬疑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十一月,“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

  按照史书的说法,20万秦军降卒在新安古城被杀似乎是确凿的事实,除了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没留。《项羽本纪》透露,“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但研究历史的人认为,这个数字是值得怀疑的。既然项羽让长史欣统领秦兵降卒,就证明秦军已经接受改编,并不是被收缴了武器,“被裹挟前行”。这样以来,让20万士兵一夜之间消失,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擅长古代战争史的秦汉专家、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绍豪分析说:被杀的秦军降卒可能只是一部分,是跟随章邯投降而中途又想背叛作乱的秦军士兵,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降军通常有一种胆怯心理,缺乏斗争的勇气。当他们的一些伙伴面临杀戮时,根本没人站出来真正反抗。这样以来,投降的秦兵编制被打乱了,这个20万建制的部队也就不复存在。

  “另外,也不否认虚报杀敌数字的可能。在古代战争中,有的将军打了胜仗,出于邀功的需要,会故意多报。”

  秦军降卒是如何被坑杀的

  关于这一场残暴的杀戮,史书没有详细记载。

  要杀数万手持武器的兵士,难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难来临,恐怕没有人会甘心引颈待杀。所以,在坑杀秦兵降卒之前,项羽应该是设计了一套计谋来蒙蔽兵士的。

  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描述的“羽诈坑杀”,历史研究者推测,降兵必须首先被集中起来,去做一件事,这件事或许就是挖坑。在新安故城西南方向大片的郊野里,秦兵降卒被六国的兵士驱逐着挖坑。当然,或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被胜利之军欺负惯了而逆来顺受的秦军降兵,忍气吞声的按照楚军的吩咐,开挖大坑。当大坑开挖到兵士无法攀爬的高度,那些原本监督他们干活的六国士兵,突然变得狰狞起来。无数的长矛铁枪对准坑内的躯体,疯狂的刺杀,鲜血和泥土,哀嚎和悲鸣、求饶和怒骂交织着,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就在我们目光无法企及的地方蔓延开来。

  历史无法忘却

  杀人如麻的项羽,骨子里始终燃烧着征服的欲望,面对不服气的降兵,他不可能再赋予其兵器,与自己的军队重新来一场厮杀,惟一的方法是让他们彻底灭亡。那些投降的兵士,命运注定是被放逐的,只是他们不会料到,从他乡到他乡,归宿却在坑中。在他们中间,或许有人想过,再往前走一点,就可以穿过崤函故道,回到故里。可惜大祸突降,没有人能够逃脱。

  一层层尸骨堆砌、血泪覆盖的秦兵降卒被尘土掩埋之后,那些连绵不断的嚎叫,也在瞬间消失了。时光倏忽千年,项羽及他所"制造"的楚坑,以及里面所掩藏着杀戮和血腥,都结成了历史的疤痕,供历史学者无穷无尽的寻觅和追踪。

  旧时的悲鸣飘渺苍茫,今日的和风平静流淌。原来,没有任何一种气概可以穿越时空长廊,继续影响今天的生活啊,哪怕曾经的腥风血雨。

  在无声无息掩映在郊野之中的“万人坑”遗址上,据说惟一让人心惊的是夜晚偶尔闪现的磷火,那些从腐烂的尸骨中分解出来的气体,总是不经意间悬浮在地面之上,并随着气流淡淡的飘移,公元759年,大诗人杜甫途经这里,留下"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 "的诗句。

  而今天,几乎不会有人在夜里专门去看那里的磷火。这个早已风平浪静的所在,在刚刚到来的春天里,生长出了鲜艳的桃花,还有碧绿的麦苗、高大的白杨和金色的油菜花。远远近近的村庄,都笼罩在油画般的色泽之中。一瞬间,几乎让人忘却,这里曾经埋藏着让人心惊胆颤的历史.

20万不可能的 历史记载上有明显的数字漏洞和逻辑差异。第一坑死20万人还是一夜之间!就算让你杀你把所有人都排去砍也得好几个小时吧!第二坑杀!这得多大的坑 按照现在的技术一晚上你也挖不出来那么大的一个坑啊!要装下20万人的坑关键你还得挖3米左右的深度才行!第三历史记载他是让人收编了这些人 收编就代表都是有武器的!想杀光这些人没那么容易。第四巨鹿前后他的兵力变化 入关他有40万人 巨鹿前他只有几万人加上诸侯可能10几万的样子 这中间肯定有秦兵收编过来的!第五 他封章邯为庸王 关键镇守的是咸阳 手里怎么可能没有兵马!最有可能的是他杀了一部分反叛的 后面刘邦为了抓秦人心故意搞的数字谣言

其实这些几十万几十万都是假的,看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古代一个国家的所有人才几万,只是有些电视,小说为了描述的风光一点,夸张了,一般战役只有500人左右,大战是2000多人。

要杀数万手持武器的兵士,难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难来临,恐怕没有人会甘心引颈待杀。所以,在坑杀秦兵降卒之前,项羽应该是设计了一套计谋来蒙蔽兵士的。
时光倏忽千年,项羽及他所"制造"的楚坑,以及里面所掩藏着杀戮和血腥,都结成了历史的疤痕,供历史学者无穷无尽的寻觅和追踪。
旧时的悲鸣飘渺苍茫,今日的和风平静流淌。原来,没有任何一种气概可以穿越时空长廊,继续影响今天的生活啊,哪怕曾经的腥风血雨。
在无声无息掩映在郊野之中的“万人坑”遗址上,据说惟一让人心惊的是夜晚偶尔闪现的磷火,那些从腐烂的尸骨中分解出来的气体,总是不经意间悬浮在地面之上,并随着气流淡淡的飘移,公元759年,大诗人杜甫途经这里,留下"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 "的诗句。
而今天,几乎不会有人在夜里专门去看那里的磷火。这个早已风平浪静的所在,在刚刚到来的春天里,生长出了鲜艳的桃花,还有碧绿的麦苗、高大的白杨和金色的油菜花。远远近近的村庄,都笼罩在油画般的色泽之中。一瞬间,几乎让人忘却,这里曾经埋藏着让人心惊胆颤的历史.

真的


古代时期打仗时真的能出动十几万大军吗?
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到一些事情,在打仗的时候,一次召集十几万大军的场面,好像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例如在白起率领军队去坑杀赵国时,真的会有那么多人吗,让我带你们一起一探究竟。无论是敌方还是我方,对百姓和战士都会造成大量的伤亡,甚至会给百姓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流离失所”...

古代人打仗是乱砍吗
古代人打仗是乱砍的。在冷兵器时代的确是这样的,几十万人在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拿刀枪乱扎乱砍,这种战争确实很恐怖,到处是残肢断臂,血流成河。冷兵器时代也有战术阵法的运用,比如若干个干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前面的士兵用盾牌挡住飞箭和刀矛,后来的士兵从缝隙中袭击对方的人员或砍骑兵的马腿,...

古代打仗动不动伤亡几十万人,是真的吗?
一般来说,伤亡几十万人,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说伤亡几十万军队,那多半是扯淡的。古代的战争其实没有多少特别大规模的,真正百万大军级别的战争也就那么几次,常规对战各有个十来万军队就很牛了,大部分人数都是号称,也就是用来吓唬人的。比如曹操的二十来万人,号称八十万,萨尔浒十万明军,号称四...

古代动辄数十、上百万人的战争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子虚乌有?
要知道古代骑士上马打仗,围绕他的士兵、侍从,娈童,兽医,医官、牧师、工匠等等可不是小数目啊!所以两个骑士的对战,也是他背后团队的对战。故此古代战争参与人数百万之巨,是有可能的。3、数代征战,亡者无数再次,文艺复兴时代,资本主义兴起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全球的资源被高效整合,科技更加进步,...

古代打仗为何动不动就屠城呢?城池都打下来了,直接统治不是更好吗?
冷兵器时代,攻城也就是杀城,真的是残酷无情。每个人都不容易。不谈道德。要么你屠杀别人,要么别人屠杀你。胜者为王才是真理!1.在古代,城市是国家的重要之地,聚集着人口和财富,首都是国家的核心。这座城市位于水陆十字路口,戒备森严。它以守卫要塞和军事防御为首要任务。通常一个名将亲自坐镇,...

古代到底是怎么打仗的
王真:真被重创,连格杀数十人,顾左右曰:“我义不死敌手。”遂自刎。不过相比之下,将一般骑马,兵一般步行,且将少兵多,所以“将打将,兵打兵”的概率比较大。至于明末辽东战事,后金兵就更随意了,明将多数是被乱箭射成刺猬的。而在欧洲,操作简便,杀伤力巨大的十字弓被教皇明令禁止在基督...

古代战争的节奏是不是很慢?
那这个时间也是漫长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①在古代军队打仗仅仅人数上占优势是没有用的,冷兵器时代士兵伤亡小。②古代打仗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比,同样也是国力的综合对比,不然数万大军的粮草消耗是很恐怖的。③古代打仗的节奏很慢,随随便便一场场战争要打几个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古代打仗,真的像是电视上演的那样吗?
单挑的次数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多。但是有时候还是有的。古代打仗,都是先要排好阵形,然后冲锋对砍。几轮过后,士兵损失严重,又要重新编队,战队列休整回复体力什么的。这时候保持士气的最好办法,就是双方派猛男上去单挑,既可以活跃战场气氛保持士气,又可以腾出时间回复体力。当然,这是在双方实力相当...

古代人是怎么打仗的
可能几万人作战,在实际战斗中也就几千人伤亡,那么绝大部分伤亡发生在哪里呢?答案是溃散途中,一旦有一方处于劣势,士兵失去战意,就会向一窝蜂一样逃跑,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就会发生踩踏、自相残杀等现象,这时候的伤亡才是毁灭性的。真实的古代打仗大致就是如此了,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吗?

先下战书,打不过挂免战牌,主将单挑决胜负,古代打仗真这么玩?
所以,从战国以后,打仗虽然还有像东汉末年袁绍打曹操时,也会发个战书,但这种已经不像春秋时那样还要讲个礼数什么的, 而是更多起到如《讨曹檄文》那样起到自我包装,扰乱对手军心的作用了。 这个真的没有! 《说岳全传》第15回中有:“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 《三国演义》中马超知其父...

府谷县17014541506: 中国古代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是真的吗 -
公岭糖适: 不能说全是假的,但很多都不靠谱,打仗是最花钱的事,古代的人口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几十万大军很不好供应的

府谷县17014541506: 古代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后勤补给跟得上吗 -
公岭糖适: 你这问题就是典型的带着眼睛却问眼睛找不到了就因为古代后勤补给非常弱.所以才会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因为几十万大军这个概念就包括了大量的辅兵,以及大量的力夫.隋炀帝之所以打高句丽就把国打没了,就是因为动用了大量的辅兵以及劳力,以保障充足的后勤.倾国之力的结果就是倾国.

府谷县17014541506: 古代军队所说的十万兵马,是兵+马=10万,还是兵就有10万呢? -
公岭糖适: 古代军队动辄10万兵马上百万兵马,其实都是用来吓唬人的,他所说的10万兵马可能不止作战的兵,还有火头军,民兵.

府谷县17014541506: 古代战争问题 -
公岭糖适: 既然是“号称”,说明实际上都是夸大了的.像淝水之战符坚号称百万大军,其实80多万,赤壁之战就更夸张了,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其实就二十多万.一般古代战争后都专门有人收尸的,战后收尸一般双方都不会干预,各收各的,然后埋掉,避免产生瘟疫.但是像大规模的战役就没办法了,根本没时间收尸,所以时间长的肯定会产生瘟疫的,所以一般大乱之年就是瘟疫横行之年,战争没死多少人,大多都是瘟疫或饥饿死亡的.不过长平之战白起一举坑杀四十万赵军也是历史罕见的.

府谷县17014541506: 古代真的可以十万大军在平原上摆开对殴吗 -
公岭糖适: 据说古代打仗都是按照阵型,两军交战混在一起,如果军队素质高可以保持阵型不乱,按阵型厮杀,因为古代打起来的时候军装差不多,所以阵型也是敌我识别的一种方法,好的将领在阵中可以看出如何协调全军攻打敌人薄弱环节,通过旗语等手段

府谷县17014541506: 古代打仗是不是很累? -
公岭糖适: 古代打仗的确很累,但是不是楼主说的这么打,这么打就没有能从战场上活着下来的人了.打仗绝不是打群架,是有队形的,两边不是混战,只有一个面接触,所以说鸣金收兵就可以收兵,混战在一起怎么收啊.基本上时一队一队打,打完回...

府谷县17014541506: 欧洲的重骑兵到三国时期哪个更厉害? -
公岭糖适: 开玩笑,古代西方的战争跟中国没法比,简单是大人和孩子的差距.1、规模.咱们古代一打仗,动不动就数万人,几十万大军,百万人马.古代西方能有多少人打仗?在骑士时代,一次战役也就是几千人,甚至还有几百人的小规模.要知道古...

府谷县17014541506: 古代打仗一次最多能投入多少人? -
公岭糖适: 在中国古代,一般情况就一两万人,最多十万左右.大明朝万历三大征还没10万人呢,去看看军费开支,非常困难的,再看看清初三藩之乱双方的兵力,是不是十几万.孙子兵法“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日费千金”.十万级别的已经是伤筋动骨的层次了

府谷县17014541506: 为什么古代打仗武将的武力很重要呢?在一场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战场上个人再强也没用的啊,但是为什么往往 -
公岭糖适: 这个就要看你怎么理解武力了,谋略这种东西咱战略上有用但是队带兵是没什么帮助的,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基层军官的素质和士兵的素质往往能决定战斗的结果.孙子兵法中说“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侵略如火,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府谷县17014541506: 曹操打刘备动不动就死几十万大军是真的吗? -
公岭糖适: 首先,我们先确定一下,能不能凑齐几十万大军.我们查询史料可以大概得知,三国时期,中国的总人口大约在2300万-3000万之间.按照古代的生产力,大约需要20-30个人才能供养一个“只打仗不生产”的士兵,也就是说,在三国时期,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