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杨朱篇的第十部分

作者&投稿:薄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没有10句缩句例子啊???~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2.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老人们爱钓鱼。
3.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鸬鹚站在船舷上。
4.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大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5.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 柳树上挂满了冰条。
6.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鲸不是鱼类。
7、 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
缩句:爷爷钓鱼。
8、亲爱的妈妈熟练的在炒着香喷喷的饭菜。
缩句:妈妈炒着饭菜。
9、可爱的小红在认真的看着有趣的新书。
缩句:小红在看书。
10、明明喜欢在家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缩句: 明明喜欢学习。

1.走路时,速度不变,花的时间越多,走的路越长
2.买苹果时,单价一定,付的钱越多,买的苹果越多
3.农民种庄稼,效率一定,种的田越多,收的庄稼越多
4.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5.圆的周长与直径
6.打字速度一定,打字时间与总字数
7.每份数量一定,每份数辆与总数辆
8.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
9.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
10 .坐车时,每小时单价不变,路程越远,价钱越贵

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①、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陶于雷泽②,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乃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③不才,禅位于禹,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
“鮌④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⑤。禹纂业事仇 ,惟荒⑥土功,子产不字⑦,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禅,卑宫室⑧,美绂冕⑨,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忧苦者也。”
“武王既终,成王幼弱,周公摄天子之政。邵公⑩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诛兄放弟,仅免其身,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危惧者也。”
“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遑遽者也。”
“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
“桀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智足以距群下,威足以震海内;恣耳目之所娱,穷意虑之所为,熙熙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
“纣亦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威无不行,志无不从;肆情于倾宫,纵欲于长夜;不以礼义自苦,熙熙然以至于诛:此天民之放纵者也。”
“彼二凶也,生有从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实者,固非名之所与也,虽毁之不知,虽称之弗知,此与株块奚以异矣。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矣。” ①周:这里指周公旦,周武王之弟。曾助武王灭商。武王去世,成王年幼,由他摄政。
②陶:作动词用,制造陶器。雷泽:古泽名,又称“雷夏”,在今山东菏泽东北,久已堙没。
③商钧:舜的长子。因商钧缺乏才能,所以舜把天下禅让给了禹。
④(ɡǔn):同“鲧”,传说中中国原始时代的部落酋长,为禹的父亲。他曾奉尧命治水,因用筑堤堵塞的方法,九年未成。后被舜杀死在羽山。
⑤殛(jí):诛杀。羽山:在今山东郯城东北。
⑥荒:迷乱沉溺。这里指专心。
⑦不字:不加抚养。这里指禹妻涂山氏生下儿子启,禹忙于治水而无心照管。
⑧卑宫室:建造低矮简陋的宫室。
⑨美绂(fú)冕:指禹生活节俭,却把衣冠做得十分华美。
⑩邵公:也作召公。姓姬名夷,周代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任太保之职,因怀疑周公旦名为代政,实为篡政,故而很不高兴。
诛兄放弟:周公旦摄政后,他的兄弟管叔鲜和蔡叔度心怀猜忌,便联合殷纣王之子武庚作乱。周公奉命讨伐,诛杀了叔鲜和武庚,放逐了叔度,三年平定内乱。故云“诛兄放弟”。
伐树于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魅欲杀孔子,拔其树。”
削迹于卫:卫灵公原来想聘用孔子,后听信谗言,改变了主意。孔子恐遭祸害,便躲藏起来,又悄悄离开了卫国。
围于陈、蔡:孔子应聘游楚。陈、蔡两国大夫一道出兵把孔子围困在陈、蔡之间的野地里。
受屈于季氏:孔子曾经担任季氏手下管理牲畜的小官,所以说“受屈”。
虽称之弗知:此句当作“虽罚之弗知”。 杨朱说:“天下的美誉都归于虞舜、夏禹、周公、孔子,天下的坏名声都归于夏桀、殷纣。然而当年虞舜在河阳耕田、在雷泽制陶的时候,身体不得片刻的安闲,口腹不得美味的食物;父母不爱他,弟弟妹妹不亲他。活到三十岁,不经父母同意就娶了妻子。待到接受唐尧禅让时,年纪已老,智力已衰。他儿子商钧又无才能,他只好把帝位禅让给禹,忧心忡忡地活着,直到老死:这真是天下人中受苦受难最多的一个啊。”
“鲧治理水土,毫无功绩,被舜杀死在羽山。大禹继承父业,服侍仇人,一心平治水土,生了孩子他不抚育,路过家门他不进去;累病成半身不遂,手足胼胝。待到接受虞舜禅让后,为了俭省而住低矮的宫室,为祭鬼神却制作华丽的冠服,心事重重地活着,直到老死:这真是天下人中忧愁痛苦最多的一个啊。”
“周武王死后,成王还年幼,他叔父周公旦便代掌国政。召公怀疑周公篡权而心怀不满,四处散播流言蜚语。周公为此避居东都洛阳三年,后来诛杀了叛乱的哥哥,放逐了谋反的弟弟,才得以保全自身,忧愁惶恐地活着,直到老死:这真是天下人中最担惊受怕的一个啊。”
“孔子精通治国的道理,接受当时君主的聘用,却在宋国遭桓魑砍倒大树的暗算,只得仓皇出境;在卫国受别人造谣中伤,只能销声匿迹;在商周地方被囚禁,在陈、蔡之间被围困,受季氏的贬低,遭阳虎的侮辱,悲悲戚戚地活着,直到老死:这真是天下人中最凄惶窘迫的一个啊。”
“上面这四位圣人,活着没有一天欢乐,死后却有万世名声。所谓名声,本来就不是真实固有的。虽然赞扬他,他也不知道。虽然褒赏他,他也不晓得,同树桩土块有什么两样呢?”
“夏桀凭借历代祖宗的基业,高居尊贵的帝位;智谋足以对付群臣,威力足以震慑海内;尽量满足耳目的欢娱,为所欲为,舒适快活地活着,直到死亡:这真是天下人中最奢逸放荡的人啊。
”“殷纣也凭借历代祖宗的基业,高居面南之尊;威令没有人敢不执行,意志没有谁敢不顺从;在宏大的宫殿中放情欢乐,在漫漫长夜中通宵纵欲;不用礼义来约束自己,舒适安乐地活着,直到死亡:这真是天下人中最放纵任性的人啊。”
“上面的这两个凶恶的家伙,活着时纵情欢乐,死后背上愚蠢残暴的坏名声。所谓真实的东西,本来就不是名声所能赋予的,就是诋毁它,它也不知道,就是惩罚它,它也不晓得,这同树桩土块又有什么两样呢!那四位圣人虽然天下人人赞颂。辛苦一生直到终老,最后都归于死亡。那两个凶恶的家伙虽然天下人人痛恨,却欢乐地活了一辈子,最后也不过同样归于死亡。”




列子·杨朱篇的第十部分
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①、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陶于雷泽②,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乃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③不才,禅位于禹,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鮌④治水土,...

“美芹十献”的典故是什么?
《列子· 杨朱篇》记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1165年,辛弃疾写了10篇论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辛弃疾把《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但当时宋金议和...

泣岐路的解释泣岐路的解释是什么
泣岐路的词语解释是:指战国·杨朱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_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泣岐路的词语解释是:指战国·杨朱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_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结构是:泣(左右结构)岐(左右结构)...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人都不拔下一根毫毛,人人都不刻意做有利于天下的事,那么天下就治理好了。出自《列子·杨朱篇》原句如下: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翻译...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
做好事不是为了名声,而名声却跟着来了;有名声不是希望获得利益,而利益也跟着来了;有利益并不希望同别人争夺,而争夺也跟着来了。所以君子对于做好事必须谨慎,不然善心也会带来恶果,善行也会陷入纷争。此句出自《列子·杨朱篇》

一毛不拔文言文翻译
一、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一毛不拔,成语,意思是: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出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以及出自《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以上这些注解只是后世儒家学派为...

杨朱提出拔一毛以利天下的思想主张,有何意义?
杨朱学派在战国时代独树一帜,与儒墨相抗衡,卫道之庄周,宗儒之孟轲皆曾加排斥与攻击,大概正因为这种非议的影响,传后世学者望而止步;更加之秦皇焚书,汉武独尊儒家,因而秦汉时即销声匿迹。但这并不等于其学说及影响之亡绝,只不过沉隐民间而已,至东晋而又由张湛作注复行于世(指《列子·杨朱...

翻译`一下```速度`
第二天,他又看见邻家的儿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铁者。」(《说符篇》) 从上述可知,《列子》一书的人生哲学处于内在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杨朱》篇有宣扬享乐主义、放纵情节的倾向;另一方面,《说符》篇又有追求「心合于道」,切勿纵欲而迷性的思想。因此,《列子》放逸的人生观具有两重性,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不可...

春秋战国时道家杨朱学派真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这句话怎么理解...
杨朱认为,必须“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从而“乐生”,以“存我为贵”。既不能“损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天下治矣”。不能为贪羡“寿”、“名”、“位”、“货”所累,从而“全生”,使“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列子·杨朱篇》)...

列子·杨朱篇的第十一部分
杨朱见梁王①,言治天下如运诸②掌。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对曰:“诚有之。君见其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箠③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一羊,舜荷箠而随之,则不能前矣。”“且臣闻之:‘吞舟之...

镇康县15396468287: 杨朱之弟曰布……的译文 -
席蔡达畅: 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注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列子》)杨朱的弟弟叫杨布 穿这白衣服出门去了 遇到天下雨 就把白衣服解下来收了起来 穿着黑衣服回家 但是他的狗不知道 迎着他狂吠不止 杨布发怒了 就要扑上去打它 杨朱说 你还是不要扑上去打它了 你也还就是那个样子 假如当初让你的狗白着出去 却黑着回来 难道你就不会奇怪吗

镇康县15396468287: 歧路亡羊文言文翻译 -
席蔡达畅: 《歧路亡羊》白话释义: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着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仆人一起追赶.杨子说:“咦!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 杨子的邻居不久就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居回...

镇康县15396468287: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席蔡达畅: 行善难,难行善.一个真心行善的人,不会是为了求名而去做的,但是无论你是否真心行善还是做秀吹牛,名自然会来,你越真心越坚持,名气来的时候会更大.假设你真心行善不求名,然后你还是出名了,利自然就跟着来了,这不是你挡的住的,也许你有了利,你更加用心行善,自己一点都不留好处,但你还是挡不住“争”的到来.故君子必慎为善.

镇康县15396468287: 不谙世道是什么意思 -
席蔡达畅: 不谙世道的意思是:不熟悉社会的人情事故.形容一个人不够成熟. 世道是人世间的道路,指纷纭万变的社会状态. 出于《列子·杨朱》:"方其荒於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 《列子·杨朱》是战国前期所著,作者是:列御寇....

镇康县15396468287: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 吠之.杨而怒,将扑之.杨朱曰:“ -
席蔡达畅: 《列子·说符》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翻译如下: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杨布怒气冲冲地就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镇康县15396468287: “我不取天下物,天下人亦不损我物,是治.”是杨朱的原话吗? -
席蔡达畅: 《列子·杨朱》篇有“杨朱曰:“古人之,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此为原话.

镇康县15396468287: 《列子》:杨朱之弟曰布……的翻译 -
席蔡达畅: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天下雨了,杨布脱下白衣服,穿上黑衣服回家.他养的狗认不出来,迎上前冲他大声叫.杨布大怒,要打这条狗.杨朱说:''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刚才假使你的狗白着出去而黑着回来,你难道不会觉得奇怪吗?''

镇康县15396468287: 有关列子的资料 -
席蔡达畅: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

镇康县15396468287: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其中杨子指? -
席蔡达畅: 杨子指的是杨朱.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意思是:杨朱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 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

镇康县15396468287: 今人诵文字,十行夸一目.阏颤失香臭,瞀视纷红绿. -
席蔡达畅: 出自金·元好问《元遗山集·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工文与工诗,大似国手棋.国手虽漫应,一著存一机.不从著著看,何异管中窥?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