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影响

作者&投稿:言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董仲舒是古代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汉朝时期广为流传。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影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广川郡即现在的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在儒家经典学说的基础上融入了阴阳五行为框架的道家学说,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派儒学思想体系。但是相信我们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应该是来自于他对汉武帝刘彻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的出生并不平凡,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家里面还有非常丰富的藏书,这就为他以后从事儒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开始招收大量学生,讲授儒学。随着他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他的学识和名气也越来越大。之后到了汉景帝年间,他被任命为博士,专门讲授经学。在汉武帝继位之后,他出任江都国的国相,主要通过研究《公羊》等著作,推究阴阳运行的规律来预测刮风下雨。

  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即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理国家的方法和策略。于是董仲舒就在他的《举贤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天人感性”、“大一统”等学说。董仲舒还认为“天”是一切的根本,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命都由天来控制,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的这一建议最终能够被汉武帝所采纳,促进了当时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董仲舒病逝于前104年,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被葬在了当时京师长安的郊外。

  二、董仲舒的主张

  在中国古代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依据当时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及变迁,提出了许多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不仅有利于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学识渊博和治学严谨的著名学者董仲舒。

  董仲舒最重要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刻的便是针对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董仲舒的这一主张的主要理论来源是战国时的阴阳家邹衍,他认为历史中朝代和政权的更替是由五德运行来决定的。当时董仲舒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改,他认为朝代的更替是依据“三统”,即黑统、白统和赤统来依循的。

  他的第二个思想主张是提出了朱莫甘娜的“君权神授”理论。在汉朝以前的历史中,所有君王的君位都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当时西汉的开创者是一个平民,他要君临天下不仅需要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撑,更需要一种理论来加以强化他的帝位。董仲舒就因时制宜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不仅来自于祖先聚成,更重要的是来自上天的旨意,这就为君权神授统治权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第三点就是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和信”。这一理论一直被后世所沿用和继承,成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和规矩。

  从当时的情况来说,董仲舒所提出的这些理论无疑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理论都是错误和严重压抑人的个性的东西。

  三、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关董仲舒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 123篇, 大部分已亡佚。今存由后人辑录的《春秋繁露》 82篇,《汉书·董仲舒传》载有《对贤良文学策》,其他散见于《史记·儒林传》、《汉书》的《五行志》、《艺文志》、《食货志》、《匈奴传》。董仲舒适应汉武帝时代政治上统一的需要,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春秋》公羊学的名义下融汇起来,建立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

  在教育方面,他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班固说:“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董仲舒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神。帝王“受命于天”,故权力只宜独揽而不容分割。封建大一统是天地不变的原则。“天不变,道亦不变。”但他指出,政令的统一必须以思想学术的统一为前提。因为儒家最重视正名定分,最合于封建中央集权政体的需要,所以董仲舒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他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这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就开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术为 “正统”的先河。

  董仲舒一方面认定帝王“受命于天”,另一方面又借假天威,谏劝帝王治国理民要“承天意以从事”。“天道”表现为阴阳,阳主生,阴主杀,阳为主,阴为辅。因此,帝王按“天道”的法则来统治人民,就应当以德教为主,刑罚为辅。“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他又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认为人性也是由“天”决定的,提出“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三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生来就超过善。“斗筲之性”生来无善质,后天又无成善的可能。“中民之性”是绝大多数人的`“性”(故又称 “万民之性”或“民性”)。董仲舒认为:“民性”生来有善质而又未能善。因为“民性”先天含有阴阳两气:阴表现为“贪”,“贪”是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情欲,其势“如水之走下”,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阳表现为 “仁”,“仁”是一种善质,但它还不是道德观念,只是后天成善的根据。因此,董仲舒认为,“民性”在后天有或成善,或成恶两种可能性。要使“民性”成善,就必须节制其情欲,而情欲的节制,则全赖于帝王对他们进行教化。通过教化,使人民“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又是“天意”决定的。“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五纪”,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他重视仁和义,尤其强调义的重要性。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也就是说“爱人”必先“正我”。他把“利”看作是“义”的大敌。“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不能为义者,利败之也”。因此,要“正我”“为义”,就要不为利欲所驱,做到“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如果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各安于自己所处的地位,不相互争利,国家也就可以安定。董仲舒这一套从天道到人性,从人性到道德的教化理论,目的是要统治者对人民灌输封建道德,加强精神上的统治,从思想上消灭“犯上作乱”的根源。他说“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教化立而□ 邪皆止”。

  董仲舒还认为,吏为“民之师帅”,教化的统治能否推行,关键在各级官吏。他要求选用“德教之官”,而不可“独任执法之吏”,他更反对当时“任子”和“訾选”的入仕制度。他认为选用官吏应以“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为原则。只有贤能的官吏才能担当起教化人民的职责。于是他又提出了察举和兴办太学这两项政策建议。他向汉武帝建议,规定诸列侯和郡守每年在他们管辖的地区内,贡举贤士二人,以供朝廷考察录用。贡举贤能者赏,贡举不肖者罚。这样,诸列侯和郡守就会尽心访求贤才,天下的贤才也就能为朝廷所用。董仲舒认为,朝廷求得贤才最根本、最可靠的办法,是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贤士。他对汉武帝说,平日不培养士,而想求得贤士,就像玉不经过雕琢而要求玉有文彩一样;培养贤士没有比办太学更为重要的了。太学设在国都,在朝廷的直接管辖之下,聘请高明的教师培养天下的士人,经常地考问他们,以发展他们的才能,这样,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正由于太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过系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选派他们担任各级官吏,便可以按照儒家的一套统治去教化万民。所以董仲舒认为,太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推行教化统治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董仲舒由教化提出改革吏治,由改革吏治建议兴办太学,培养既忠君又善于治民的官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他把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私家养士的风气,发展成由封建国家统一的养士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是有贡献的。此后,太学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之一。




关于董仲舒的古诗
董仲舒的学说在两汉时期影响极大,被汉武帝采纳后,儒家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董仲舒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学说对儒家思想的推动和发展,更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传承。董仲舒的学说涵盖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等思想,这些思想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政治意义?
提倡的“谴告”说,也是借神权对君权的限制。他还提出“限民名田”、“盐 铁皆归民”、“去奴婢”、“薄赋敛、省徭役”等改良主张④,在当时是起了 进步作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董仲舒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三纲”与 神权的结合,形成一套统治人民的精神枷锁,对历史的发展起着不良的影响 ...

儒家孝论究竟对中国古代法律产生了何种影响
以儒家孝论为例,一般认为西汉人才选拔制度“举孝廉”就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制度建设的典型案例。在家孝敬父母,在朝廷必然孝敬君王;在家廉正,为官必然爱民。从思想观念到制度建设这一转化过程中,汉代大儒董仲舒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故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李泽厚先生评价说:“进’教化’,...

汉武帝提出的“独尊儒术”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呢?
从此儒学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唯一认可的显学,也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独尊儒术”的局面。然而奇怪的是,董仲舒和公孙弘这两位看似并肩作战的儒学宗师,私下里却连一点儿交谊都没有,甚至还彼此攻讦,操戈相向。班固说: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

元光决策的意义影响
董仲舒上述对策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是建议进行意识形态改革,确立以儒家的政治和历史思想作为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建立一套考试选贤的文官制度。“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汉书》)对董仲舒的对策刘彻极为重视,亲自批览,召见面谈。他懂得...

秦时有各家思想的峥嵘,儒家思想能在当时立足并广泛影响后世,有什么不...
汉武帝寻找天下饱学之士为其推荐治国之道,而就在此时,一个对儒家影响深远的人出现了,他就是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这段文字:“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它其中的意思是废除其他所有的学说,只发扬孔子的儒家。于是 ,自此中国的...

主父匽和荲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反映了什么共同目的?
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两人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里面共同的一点就是“大一统”。反映了希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以及诸侯国等势力的目的。

儒家思想在汉代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春秋战国时各国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方针,影响了各自国家的政策。 到秦朝时,政府推行法家思想建立国家基本政策,秦始皇时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说法。汉朝建立后,废除了原秦朝的禁书政策,原战国各学派思想逐渐恢复,尤以儒家、道家两派为盛。汉朝初期各君主主要奉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但七国...

一道历史题:材料一刘邦起兵之初,“诸客冠儒来者,沛公沛公辄取解其冠...
材料二:萧是萧何,曹是曹参。都是汉初丞相。西汉初年,以黄老为代表的道学为主,注重休养生息,轻刑罚和徭役。材料三:董仲舒的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力发展儒家学说,罢黜其他的学说。对儒学的影响:从汉武帝开始,儒学大力发展,为以后的儒家地位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受到了他祖母的影响
汉武帝通过这次察举看出了儒学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他开始有了 "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另外,关于此次察举,史书的记载还存在一些出入,有的史书中记载着 董仲舒 参与了此次察举,比如《资治通鉴》,有的史书中记载的是董仲舒没有参与此次察举,而是在六年后才面见的皇帝,比如《汉书》。个人认为董仲舒...

大庆市15761791420: 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
钊差盖舒: 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

大庆市15761791420: 董仲舒推崇儒家教育的建议,产生了什么影响要书上提到的 -
钊差盖舒:[答案]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一建议使儒学在汉代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并为后来儒学在政治上的正统地位奠定了基础.它确立了中国人格的思考方式,但另一方,他不利于创新.

大庆市15761791420: 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及对古代封建教育发展的影响 -
钊差盖舒:[答案] 以下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三大文教政策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2.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

大庆市15761791420: 董仲舒的意见被采纳后,对我国历史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
钊差盖舒:[答案]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大庆市15761791420: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深刻影响着古代政治与文化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 -
钊差盖舒:[答案] (1)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一“性比于禾,善比于米”、“性未可全为善也”、“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可以得出观点是性是善的载体;性非全善;重...

大庆市15761791420: 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所产生的最大历史影响是 -
钊差盖舒:[选项] A. 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B.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C. 加强了汉武帝的大一统 D. 刺激了古代哲学的进步

大庆市15761791420: 董仲舒对我国儒学发展有何影响? -
钊差盖舒:[答案] 其“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

大庆市15761791420: 董仲舒的思想观点有何意义? -
钊差盖舒: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这样法令才可以统一;应当建立太学等学校,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汉武帝时,下令郡国举贤良,所举贤良要对策.董仲舒被举荐后,三次上书对策,系统阐明了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这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 我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董仲舒是西汉公孙学派的,他个人为一显宏图大志实现个人抱负,刻苦研究儒家思想并加以改进.

大庆市15761791420: 董仲舒对汉武帝提出意见对儒家产生怎样的影响 -
钊差盖舒: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分两方面来看 ①正面作用: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哗袱糕惶蕹耗革同宫括极其深远. ②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