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作者&投稿:宓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重法地法,宋仁宗年间,统治者首先处于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将京城开封诸县划为“重法地”,规定在“重法地”内犯罪的,加重处罚。随着地方民众反抗的加剧,“重法地”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各个重要的府、州、军,其量刑也日益加重。这方面的一系列法律称为《重法地法》。

亲属相隐,指在直系三代血亲和夫妻之间,除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是孔子。他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秦律萌芽,汉代儒家思想定为一尊后,亲属相隐便成为汉律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请减免外,其他也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原则为此后封建法典所继承。是对儒家所提倡的宗法道德的一种维护。

赎刑起源年份已经不可考了,你看下是不是打错了,大概起源于西周《吕刑》

私罪(1).个人所犯的罪行。《谷梁传·文公十四年》:“ 齐 人执 单伯 ,私罪也。 单伯 淫于 齐 , 齐 人执之。”
(2).由营私所获的罪行。《明律·名例律·文武官犯私罪》:“凡文官犯私罪,笞。”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如有目下再有徇庇,是转自陷於私罪矣。”


中国法制史中的六理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1. 新律 新律在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增加了篇章和条文,还规范了法律体系。在刑罚方面,新律改革了死刑、髡刑、完刑、作刑、赎刑、罚金刑和杂抵罪等,使之更加合理。此外,新律将“八议”纳入法律体系,增强了法律的权威性。2. 泰始律 泰始律是法制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它使法律概念更加...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三重选管法
名词解释为: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法律,选用懂法的人作官。三重选官法是秦朝选任官更的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较早,漫长的先秦时期是各种制度包括选官制度孕育、发展的时代。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整个...

官当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
官当在中国法制史中的名词解释:1. 在唐宋时期,官当是指官吏因犯罪而被判刑时,可以通过降低官职等级的方式来减免徒刑的刑罚。例如,《唐律疏议·名例·以官当徒》中规定,如果犯罪官职已经达到应当服刑的程度,官吏可以被要求辞去官职,并根据情况降低官级,以此来减轻刑罚。如果犯罪未达到官当的程度,...

中国法律史名词解释比
国家法律。在《韩非子·饰邪》中提到:“当赵之方明国律、从大军之时,人众兵强,辟地齐燕;及国律慢,用者弱,而国日削矣。”这反映了国家法律的重要性。宋朝的陈亮在《上光宗皇帝鉴成箴》中指出:“勿私赏以格公议,勿私刑以亏国律。”这强调了执行国家法律的必要性。《廿载繁华梦》第...

中国法制史中诬告反坐的名词解释是
指中国古代刑法对诬告行为的处罚原则,诬告人在被诬告人未受拷讯前,向审判官吏申述其所告事实虚假,撤回诬告,可以得到宽免。如唐律规定;除诬告他人死罪者外,诬告他人流罪以下罪,在被诬告人或有关证人未被拷掠前承认虚假的,可以减反坐罪一等;但是诬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及奴婢...

私罪 中国法制史 名词解释
私罪(1).个人所犯的罪行。《谷梁传·文公十四年》:“ 齐 人执 单伯 ,私罪也。 单伯 淫于 齐 , 齐 人执之。”(2).由营私所获的罪行。《明律·名例律·文武官犯私罪》:“凡文官犯私罪,笞。”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如有目下再有徇庇,是转自陷於私罪矣。”

坐赃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
坐赃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如下:刑法用语。即以赃论罪。《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规定,二人以上合谋盗窃,并赃以论;非合谋,则各坐赃。《后汉书·质帝纪》:“豫章太守虞续坐赃,下狱死。”后多以坐赃入刑律。唐律列为六赃之一。指官更或常人非因职权之便因事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明律沿用唐律“...

六礼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
六礼名词解释 1. 在古代,六礼指的是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这些礼仪构成了古代社会的重要礼制,体现了人们对于不同社会活动的尊重和规范。《礼记·王制》中提到:“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2. 在婚姻确立过程中,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中国法制史甘誓名词解释
甘誓是中国古代军事法的一种。此篇为夏启讨伐有扈氏,在甘地发布的临战誓词。据《史记·夏本纪》载,禹巡视东方,死前把政权传给益,三年后,益又让位给禹的儿子启,于是启继承了帝位。由于这种做法违背了古老的帝位禅让传统,诸侯有扈氏不服,起来反对。启带兵前往征讨,开战前为告诫将士,发表了这...

中国法制史商鞅的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商鞅变法 商鞅于前 361 年在秦国实施 的改革,对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丰都县19678474142: 中国法制史(陶舒雅主编) - 搜狗百科
由宗傲承: 亲属相为隐,这是汉朝的法制中关于定罪量刑的一大原则,它是反映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原则,又称之为“亲亲得相首匿”,它是指亲属之间可以互相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主张亲属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

丰都县19678474142: 中国法制史中的六理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
由宗傲承:[答案] 1.新律 新律 (1)增加篇条(2)规范体例.(3)改革刑罚(死\髡\完\作\赎\罚金\杂抵罪等)(4)八议 入律 2.泰始律 泰始律 (1)法律概念更加规范,准确 .(2)体例设置更加合理,增加法例篇.(3)礼律进一步融合,规定准五服以制罪 (4)...

丰都县19678474142: 中国法制史???? -
由宗傲承: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简称.最早见于《周礼·秋官·小司寇》.据郑玄的注释,辞听是“观其出言,不直则烦”即观察当事人的...

丰都县19678474142: 中国法制史问题,名词解释"约法三章",不要成语的解释,各位知道大神帮帮忙啦!在线等哈! -
由宗傲承:[答案] 刘邦与民“汉高祖-刘邦 约法三章”发生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前,但从此事的意义及其与汉代法制的关系来看,却可视作西汉立法的开端.公元前208年,各支反秦义军的首领相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不久以后,刘邦统率大军攻占咸阳,推翻了秦王...

丰都县19678474142: 中国法制史“子产”名词解释是什么 -
由宗傲承: 子产(?—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子[1-2] .出身于郑国贵族,前554年(郑简公十二年)为卿,前543年(郑简公二十三)年执政,辅佐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卒于前522年(郑定公八年).历史典籍一般称他为“子产”.

丰都县19678474142: 中国法制史中诬告反坐的名词解释是 -
由宗傲承: 对诬告者处以刑罚.诬告他人犯罪者,即将被诬告某罪应受的刑罚反加诸诬告者.秦律、汉律都规定有诬告反坐的原则.历代封建法律也都规定了这项原则.

丰都县19678474142: 中国古代法制史测试题~谁会的进!《中国古代法制史》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亲亲得相首匿2、春秋决狱3、禹刑汤刑4、公室告、非公室告二、简答1、西... -
由宗傲承:[答案] 《法经》在我国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作为中国封建法制

丰都县19678474142: 中国法制史“例高于律”名词解释 -
由宗傲承: 明清时代的例就是案例,律是立法条文,用现在的话来说,例就是司法解释,虽然根据法律规定立法条文比司法解释更高级,但是法院宣判的时候参考更多的还是最高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司法解释都是对于具体案例解释,可以对号入座,出错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但如果根据法律条文自由裁量,出了问题法官只能自己负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