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名词解释比

作者&投稿:双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国家法律。在《韩非子·饰邪》中提到:“当赵之方明国律、从大军之时,人众兵强,辟地齐燕;及国律慢,用者弱,而国日削矣。”这反映了国家法律的重要性。宋朝的陈亮在《上光宗皇帝鉴成箴》中指出:“勿私赏以格公议,勿私刑以亏国律。”这强调了执行国家法律的必要性。《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六回中提到:“你好撒刁!说那罪带逗人不及妻孥的话,难道要与本官谈论国律不成?”这显示了国家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国家,指拥有土地、人民和主权的政体。在古代,国家通常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例如:国家、国土、国体(国家的性质)、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国家的宝物)。
律,指法则、规章。例如: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律也可以指约束,如律己。
在中国古代,律是指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将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是指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为之。


谁告诉我中国法制史中的例、比、附是什么?急,在线等
二:比,在律无正条的情况下,选择已经判决的典型案例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又称“决事比”,即早期判例法,例如:辞讼比,死罪决事比 以类似的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来比照断案法。西周、秦、汉乃至以后的封建王朝都广泛采用这种做法。三,比附原则,有罪推定思想,“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

中国古代法律的比
比是两汉到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形式,也是一种审判原则。如果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以用相似的律条定罪,这叫做比。因为这样类推断案,出现了司法腐败现象。到汉朝以后,比不存在,内容被吸收进其他法律形式里边。但是类推形式在古代一直存在。

中国法律史名词解释比
国家,指拥有土地、人民和主权的政体。在古代,国家通常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例如:国家、国土、国体(国家的性质)、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国家的宝物)。律,指法则、规章。例如: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律也可以指约束,如律己。在中国...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中华法系: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神明裁判:借助“神”的力量来考验当事人,以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或败诉的原始审判方式尊尊亲亲: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有哪些?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1、威侮五行:是启在《甘誓》中宣布的有扈氏的罪状之一。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泛称天象,“威侮五行”即不敬上天,算是最严重的范围,必须加以最严厉的惩罚。2、禹刑:最先见于《左传》,后人大多将其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它大抵是夏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大全
使之在形式和实质上均具备了法律的特征。7. 在中国古代法制中,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君主掌握着国家立法的最高权力,法典和法规均以君主的名义颁布。皇帝可以直接修改或废止法律,并对重要案件拥有最终裁决权。同时,皇帝也有权进行法外的刑罚或施恩,这体现了君主在法律体系中的绝对权威。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是什么?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各种法律制度的本质、内容、特点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中国的法制始于公元前21世纪,前后经历了4000年的发展过程,包括奴隶制法制、封建制法制、半封建半殖民地法制和人民民主法制四大类,是世界五大法系中自成系统又富有民族特色的一个法系。法系是西方法学家按照...

求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重法地法,宋仁宗年间,统治者首先处于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将京城开封诸县划为“重法地”,规定在“重法地”内犯罪的,加重处罚。随着地方民众反抗的加剧,“重法地”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各个重要的府、州、军,其量刑也日益加重。这方面的一系列法律称为《重法地法》。亲属相隐,指在直系三代血亲和...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三重选管法
名词解释为: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法律,选用懂法的人作官。三重选官法是秦朝选任官更的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较早,漫长的先秦时期是各种制度包括选官制度孕育、发展的时代。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整个...

中国法律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早期法制(奴隶制法制时代)中国早期法制,一般是指夏、商、西周及春秋时期的法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 在时间上包括自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早期法制的突出特点,是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是不公开的。 在中国早期法制中,夏、商是奠基时期。自公元前21世纪夏启...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中国法律史(靳麟著书籍) - 搜狗百科
璩尚咳喘: 1.新律 新律 (1)增加篇条(2)规范体例.(3)改革刑罚(死\髡\完\作\赎\罚金\杂抵罪等)(4)八议 入律 2.泰始律 泰始律 (1)法律概念更加规范,准确 . (2)体例设置更加合理,增加法例篇. (3)礼律进一步融合,规定准五服以制罪 (4)改...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中国法制史“例高于律”名词解释 -
璩尚咳喘: 明清时代的例就是案例,律是立法条文,用现在的话来说,例就是司法解释,虽然根据法律规定立法条文比司法解释更高级,但是法院宣判的时候参考更多的还是最高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司法解释都是对于具体案例解释,可以对号入座,出错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但如果根据法律条文自由裁量,出了问题法官只能自己负责.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中国法律思想史名词解释:1.刑罚时令说 2.罚必贤刑必暴 -
璩尚咳喘: 由于中国古代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刑罚时令说又经常被称作司法时令说,其经典代表是“秋冬行刑”.这里有一篇专门介绍这个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网址如下:http://wenku.baidu.com/view/5ff9b329bd64783e09122b5e.html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在《唐律疏议》的刑法适用原则中的比附是是什么请把“比附”的意思写出来!这是名词解释 -
璩尚咳喘:[答案] “近代中国法律改革,随着光绪三十三年(1907)《大清新刑律》草案的制定,确立了西方近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主义.围绕这一原则,曾展开一场"比附援引"与"罪刑法定"的论战.”从这里可以看出,比附的意思和类推近似,就是比照相关情节...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1)(2)(3)(4)的答案!这只是作业(1)的题目,还有2 3 《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一)(序言 第一章) 姓名一、名... -
璩尚咳喘:[答案] BAABBBABBB 名词解释还是自己看书吧……抄一抄就行 我上个学期学的,也记不大清了……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中国法制史中诬告反坐的名词解释是 -
璩尚咳喘: 对诬告者处以刑罚.诬告他人犯罪者,即将被诬告某罪应受的刑罚反加诸诬告者.秦律、汉律都规定有诬告反坐的原则.历代封建法律也都规定了这项原则.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名词一断于法是什么意思 -
璩尚咳喘:[答案] 这句话出自: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法家不分别关系的亲疏,不区分地位的尊卑,一切用法律来判断.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名词一断于法是什么意思 -
璩尚咳喘: 这句话出自: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分别关系的亲疏,不区分地位的尊卑,一切用法律来判断.

双台子区17067781011: 法律名词解释 -
璩尚咳喘: 1、所谓形成权,即依权利人单方的意思表示,可以导致某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后果的权利. 2、缔约过失是其使用欺诈行为的后果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缔约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先合同义务而给缔约相对人造成了损失,缔约人因此而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造成此情况即包括其使用“欺诈行为”.(当然不仅于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