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札撒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

作者&投稿:素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机刻19412001531问: 求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
博乐市素定回答: 亲属相为隐,这是汉朝的法制中关于定罪量刑的一大原则,它是反映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原则,又称之为“亲亲得相首匿”,它是指亲属之间可以互相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主张亲属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

机刻19412001531问: 考人大的法学硕士都考什么科目 每个科目有多少分 -
博乐市素定回答: 全国统一出题的科目包括:英语和政治,也就是通常说的公共课.法学硕士同样需要参加公共课考试.公共课每科满分100分.此外,人大法学硕士还需要参加综合课和专业课考试,每科150分.综合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机刻19412001531问: 中国法制史问题,名词解释"约法三章",不要成语的解释,各位知道大神帮帮忙啦!在线等哈! -
博乐市素定回答:[答案] 刘邦与民“汉高祖-刘邦 约法三章”发生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前,但从此事的意义及其与汉代法制的关系来看,却可视作西汉立法的开端.公元前208年,各支反秦义军的首领相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不久以后,刘邦统率大军攻占咸阳,推翻了秦王...

机刻19412001531问: 中国法制史五刑 -
博乐市素定回答: 隋、唐时期,商周以来的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制度,终于为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所代替,直至明、清沿用不改. 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 北魏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 北齐律的五刑是鞭、杖、耐...

机刻19412001531问: 中国法制史“例高于律”名词解释 -
博乐市素定回答: 明清时代的例就是案例,律是立法条文,用现在的话来说,例就是司法解释,虽然根据法律规定立法条文比司法解释更高级,但是法院宣判的时候参考更多的还是最高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司法解释都是对于具体案例解释,可以对号入座,出错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但如果根据法律条文自由裁量,出了问题法官只能自己负责.

机刻19412001531问: 中国古代法制史测试题~谁会的进!《中国古代法制史》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亲亲得相首匿2、春秋决狱3、禹刑汤刑4、公室告、非公室告二、简答1、西... -
博乐市素定回答:[答案] 《法经》在我国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作为中国封建法制

机刻19412001531问: 商朝的肉刑主要有哪几种 中国法制史 -
博乐市素定回答: 商朝的刑罚制度与夏朝相比已经有比较大的规模了,所以战国时 期荀子曾经说:“刑名从商”.这一论断从一侧面反映出商朝法制 应该比较成熟了. 除了《汤刑》外,还有《甘誓》 《盘庚》 《伊训》等篇章也都 是商朝具有效力的法律文件 死刑:统称大辟,就是大法,大刑,或极刑.主要有孥戮、劓殄、 炮烙、醢、脯、剖心等.肉刑(墨、劓、刖、宫)

机刻19412001531问: 化外人的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 -
博乐市素定回答:[答案] 化外人即教化之外的人,古时指外国人.依据《唐律疏议》“化外人有犯”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

机刻19412001531问: 有谁知道 《中国法制史》中「 牵掣 」一词出自哪个朝代 -
博乐市素定回答: 《孔子家语·五刑》:"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君不使有司执缚牵掣而加之也.

机刻19412001531问: 司考卷一的复习方法 -
博乐市素定回答: 司法考试的一卷是考生们公认比较难的,很多考生也是这一卷失了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司考卷一的复习指导,大家可以针对卷一各个科目进行系统的复习,争取在考试中多拿分数. 复习方法:司考第一原则“重者恒重”在卷一几乎是完全丢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