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

作者&投稿:赵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坡肉历史典故~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拓展资料东坡肉,杭州名菜,流行于江浙。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制作方法:将五花肉切成大块,用葱姜垫锅底,加上酒、糖、酱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焖即可。
东坡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东坡肉

相传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扩展资料
一般选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切成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做食材。
成菜后,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选购时,粘连在一起的猪肉不要买。包装袋中冰晶多的不要买。置于冰柜外层的不要买。



“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

宋哲宗元祐四年,苏轼回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

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扩展资料:

东坡肉营养价值:

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肥肉中的脑磷脂与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健脑补脑物质。 肥肉能强身健体,没有脂肪食物,人体内必须的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就无法吸收和利用。

东坡肉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534大卡(2234千焦),单位热量较高。每100克东坡肉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23%。

东坡肉烹饪技巧:

1、烧肉不宜过早放盐:

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易使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使肉块缩小,肉变质硬,且不易烧烂。

2、油锅不宜烧得过旺:

经常食用烧得过旺的油炸菜,容易产生低酸胃或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发生癌变。

3、肉、骨烧煮忌加冷水:

肉、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烧煮中突然加冷水,汤汁温度聚然下降,蛋白质与脂肪即会迅速凝固,肉、骨的空隙也会聚然收缩而不会变烂。而且肉、骨本身的鲜味也会受到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坡肉



东坡肉由来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两度杭州为官,第一次是当通判(公元1069年),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西湖诗。公元1088年时,西湖久无整治日见颓败,官府花了大钱整治西湖却未见成效,时任太守竟欲废湖造田,危急时刻苏东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

苏东坡带领杭州民众疏浚西湖,终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纷敲锣打鼓、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苏东坡推辞不掉,只好收下。面对成堆猪肉,他叫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己的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特点。

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户一块,将肉分送出去。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

有家饭馆老板灵机一动,设法请来太守府的厨师,按照苏东坡的方法制成“东坡肉”,于是饭店从早到晚顾客不断,生意格外兴隆。别的饭馆一见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大小饭馆都卖起了“东坡肉”,“东坡肉”遂成了杭州第一大菜。后来,东坡肉越传越广,越做越精,成为风靡全国的一道名菜。

关于“东坡肉”,还有一则典故。

相传苏东坡于采风之时来到艾城,救了一个中暑的儿童。父母便买了猪肉两斤,用稻草拎回来,询问他的口味。恰逢苏东坡在作诗填词,口中念着:“禾、草、珍珠、透心香……”农夫听后,以为是叮嘱他将肉和稻草搁置一起煮,并煮透。

吃饭之时,东坡见肉为一整块,并未切开,感到诧异。原来,农夫早上所见所闻为“和草整煮透心香”,以为他喜欢如此烹饪,便为之,没想到,误打误撞,做出了一道掺杂着稻草香气的菜肴。后人便把这道菜叫做“东坡肉”。

扩展资料

东坡肉的做法

食材

五花肉450g,老抽3勺,生抽4勺,绍兴黄酒300-400毫升,冰糖40g,香葱20棵,生姜一大块,大料2个。

做法步骤

1、准备好食材,葱洗净,中间切一刀备用,生姜用刀拍扁备用;

2、锅中放水,水开后把整块五花肉放进去,煮五分钟左右,这一步为了去血水;

3、焯水捞出的五花肉切大块备用;

4、准备一个砂锅,锅底适量放油,然后铺一层香葱;

5、葱上放五花肉;

6、五花肉上铺上拍散的生姜;

7、最后再铺一层香葱;

8、倒入三勺老抽,四勺生抽;

9、放入冰糖,两个大料;

10、最后倒入黄酒,黄酒没过食材即可,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一个半小时;

11、把蒸熟的肉移入大碗或盘子里,浇上剩余的汤汁,葱扔掉,姜码放在肉的旁边,上锅蒸,大锅烧开后,中火蒸二十分钟;

12、最后摆盘上桌,享用美味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东坡肉由来(地方名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食肉之美(美在生活)



宋朝苏东坡(1036-1101年),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扩展资料

东坡肉,又名滚肉、东坡焖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东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后烧的,有先煮后蒸的,有直接焖煮收汁的。

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主要食材:猪肉; 分类:浙菜,川菜; 口味:咸甜、香糯

东坡肉食材:精五花肉600克,大枣6个,小香葱300克,姜20克,黄酒500ml,冰糖20克,白糖10克,红烧酱油100ml,盐3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坡肉



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最早发源地是江苏徐州。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2]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3]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2]
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4]


刮骨疗伤的主人公是谁_刮骨疗伤的典故故事
刮骨疗伤这个 故事 出自《三国演义》,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刮骨疗伤的主人公是谁,下面我给大家 说说 刮骨疗伤的主人公是谁,希望能帮到大家!刮骨疗伤的主人公是谁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

腊羊肉的典故
辇止坡的羊肉便是老童家腊羊肉。本是百姓食物,太后竟也辇止;而在这以前,百姓更是早已马止、步止,故此食品更朝换代数百年流传不失,传至今日有第四代传人童宝林所经营。老童家腊羊肉在第四代童宝林手中已经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等众多荣誉,中央电视台、陕西卫视等多次报道。是陕西特产。制作此肉...

冬坡肉炖豆腐的做法
红烧肉炖豆腐 东北家常菜之一,也有人叫东北农家菜,豆腐扣就是把豆腐系上,打个结。然后再和红烧肉一起炖,口感好有嚼头。1块钱的肉,二块钱的干豆腐。食材 主料红烧肉200g干豆腐250g辅料姜2片大料2粒白糖40g酱油30ml盐1.5g 步骤 1.将五花肉切成母指大的小块,焯去血末,把锅烧热加入糖,...

张飞牛肉来历?
都称:“张飞牛肉好吃!张飞牛肉好吃!”老回民在逢年过节时会制作腌牛肉(类似汉族的腊猪肉),做好后为防止腐烂,人们在牛肉表面涂抹锅烟灰防腐。这种腌牛肉被人们称为“保宁干牛肉”或者“风干肉”,为地方名特小吃。该牛肉最大的特点是表面呈墨黑色,切开后内部肉质却是棕红色,很是好看。

阳城街上的肉丸子
做为70年代初期生人,阳城街上的肉丸子伴我一路成长。虽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还是隔三差五的要跑到“南门坡肉丸老店”那买两碗解解馋。阳城街上的肉丸子自打我出生起就有。成年后坐在一起闲聊,姐姐就常说:我一周岁多的时候,因为父母要上班,又找不到照看我的人,是比我大七岁的姐姐在家...

一饭三遗矢是什么典故?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含义:廉...

尸毗王割肉救鸽是什么典故啊?
老鹰毫不客气,直索“新杀热肉”国王深思,“这就难了,不杀生,如何取得呢? 想我这身躯,老病死之后,转瞬间即腐败臭烂,既然老鹰要,就布施给它吧!”于是国王唤人拿刀,自己割下大腿肉给老鹰。不料老鹰竟然还要求:“我要你肉的重量与鸽子相当。 斤两可别骗我呀”国王又命左右拿来天平,让鸽子停在一端、另一端...

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哪些?来历都是什么?
最好多写些关于各个节日的来历、传说、典故等等,详细的谈谈其起源于何时,有哪些风俗,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等等,谢谢~!〓六月〓 | 浏览32860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邀请更新 2007-03-05 最佳答案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

清明的来历
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清明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促谷)。牵钩 "牵钩"是古称,...

怎么减掉身上的“奶坡肉”
裹保鲜膜跑步 我跟你说吧,我前段时间也问减肥来着 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方法了 你听我得准没错 我早晨跑步慢跑四十分钟左右,跑步之前喝杯温开水,有助肠胃和新陈代谢,我跑步裹保险膜,在你想瘦的地方裹上,效果加倍 早餐一个鸡蛋,一包纯奶 午餐刚开始饿得话我就吃豆皮,凉拌的,过几天不饿了就只吃...

定南县18551462314: 东坡肉一词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
仍苇济生:[答案] 追本溯源,“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

定南县18551462314: 东坡肉是什么菜系 东坡肉典故与传说 -
仍苇济生: 东坡肉是什么菜系: 东坡肉属浙菜菜系.东坡肉,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 东坡肉典故与传说: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

定南县18551462314: 谁知道东坡肉的来由?具体的典故? -
仍苇济生: 宋朝苏东坡(1036-1101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

定南县18551462314: 东坡肉这一地方美食有怎样的故事传说? -
仍苇济生: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

定南县18551462314: 东坡肉的故事 -
仍苇济生: 东坡肉的来历 宋朝苏东坡(1036-1101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

定南县18551462314: 东坡肉一词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
仍苇济生: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两度杭州为官,第一次是当通判(公元1069年),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西湖诗.公元1088年时,西湖久无整治日见颓败,官府花了大钱整治西湖却未见成效.时任太守竟欲废湖造田.危急时刻苏东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 苏...

定南县18551462314: 苏东坡与“东坡肉”有何动人的传说?
仍苇济生: 相传,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他就烹制自己喜欢吃的诸肉待客... 人们便以他的名字为他创制的 这道菜命名为“东坡肉”. 后来,有厨师在搞传统菜创...

定南县18551462314: 东坡肉怎么来的??东坡肉的起源
仍苇济生: 苏东坡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美食家.他一生爱好美食、发掘美食,创导美食,为弘... "东坡墨鱼"等等.其中尤以"东坡肉"最为著名. 原来苏东坡爱吃猪肉,也善于烧猪...

定南县18551462314: 别有深意的食物名称与含义 -
仍苇济生:[答案] 东坡肉 佛跳墙 东坡肉典故: 北宋文豪苏东坡两次来杭任太守,浚湖筑提,杭州百姓为感谢他"抬猪挑酒”,他嘱家人按他的烧肉方法将猪、酒烹制成菜并犒劳民工,家人误将酒与肉一起烧制,烧出的肉竟特别香美可口,人们传颂苏东坡勤政爱民...

定南县18551462314: 东坡肘子的来历是什么,有什么典故吗 -
仍苇济生: 苏轼为人医治好疫病,家人感谢之,为其创造了这么一道菜,并以其名字命名.中国四川地区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系,制作材料有猪肘子、雪山大豆.具有汤汁乳白,猪肘烂软,肉质细嫩、肉味醇香、有嚼头,肥而不腻等优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