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内容简介

作者&投稿:佘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是一本深入解析佛教智慧的著作。法师以糖果为喻,形象地阐述佛法的奥秘。对于那些初次接触佛法的人,它如同一颗甘甜的糖果,只需用心品味,就能感受到那份内在的宁静与智慧的甜美。他们可以从禅定和思考中慢慢领略佛法的韵味,无需急于求解或强求深入理解。

然而,对于已经有一定佛学基础的人,佛法就像一颗需要咀嚼的糖果。他们可以通过深入研读和实践,体验到佛法的丰富层次和实践价值。这就像有牙齿的人,能够品尝到糖的质地和层次,但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在探索佛法的道路上遇到困扰,甚至迷失自我。因此,法师强调,理解和实践佛法需要智慧和耐心,需要逐步消化和内化,而非一蹴而就。

总的来说,这本书鼓励读者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佛法,无论是初学者的浅尝辄止,还是行者的深入挖掘,都需要以一颗敬畏之心,去体会和实践,从而真正领悟到佛法的真谛,避免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只有修行佛法和皈依佛门念经才可以改变命运吗?
如果你能真正的明白道理,如理奉行,就可以改变命运!只是这一切的真相和道理,恐怕我们凡夫难以知晓。佛是究竟圆满的觉悟者,洞悉宇宙人生乃至整个法界的真相和规律,并把这些告诉我们,这就形成了佛法!学习佛法,就是真正体悟这些真相和规律,然后依照奉行。就好象,我们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就要懂得去种这样...

禅宗教给我们哪些积极的生活心态
证严法师说:“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身,养性,怡悦,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我们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追求安详的途径,无论是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都绝对不能缺少一颗安详的心。 佛语禅心(6) 耕耘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

经典禅意的语录
——证严法师 43、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 44、十年尘梦,云飞涛走。也曾也曾古道扬尘,长亭折柳;也曾江湖泛舟,山河踏遍;也曾檐下听雨,红袖添香。而今只想拾取萍踪,抛散浮名。在某个绿苔生长的地方,用我阑珊心事,教清风识字,与光阴说禅。 45、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

怎么面对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 「生、老、病、死」四者,事实上,以佛法而言,最重要的是「生」「死」两个字。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生是因,死是果,而「生」与「死」之问却有一个重要的变异过程(变换),就是「老」与「病」。所以「老与病」是「生与死」之问变异的必经过程。因此,讲...

经典人生感悟语录69条
——证严法师 5、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无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同理,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佛最后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和最后得到什么结果不要说的...
佛最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他最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人在面对生、老、病、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财富、战争、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问题矛盾中,怎么能做到,心情愉悦,平静地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影响自己的心情。最终他经过艰苦卓绝的学习古印度《吠陀》《奥义书》等哲学,并拜访了大量的...

佛教的教理有哪些不同于基督教的地方?
2、基督教传扬救赎是只靠上帝的恩典,而不是自己的功德,佛教的救赎是靠自己的功德。因此基督教是叫人因信称义,就是相信并依靠耶稣才能得救,因为他为人钉在了十字架上,因为人是有罪的。3、基督教直指耶稣是救主,是上帝的儿子,是神。而佛教讲觉悟者都是菩萨,就像证严法师说的,“每个人都可以...

经典人生哲理句子摘录
51、证严法师说:"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身,养性,怡悦,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52、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你若觉得快乐,幸福无处不在;你为自己悲鸣,世界必将灰暗。是非常有,不听当无;祸福相依,顺其自然。多行善,福必近;多为恶,祸难远。不奢求,心易安;不冒进,则身全。心小不容蝼蚁,胸阔能纳...

家庭教育的语录
——证严法师 16、禅是禅非佛言慧语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心小了,小事就会变大;心大了,大事就会变小;看淡世事沧桑,内心自在安详。大事难事敢担当,逆境顺境都乐受,舍名舍利舍虚妄,人生到老皆坦荡。 17、修身,不但能做到不...

我想学佛学,不知道要如果做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

涵江区15143011320: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 搜狗百科
方文复方: 有劫不临难不对,是“有势不临”佛说,人有二十种事很难办到.贫穷的时候做布施很难,富有尊贵时去学道很难,明知会死,却义无返顾地舍弃生命,这很难.能阅读到佛经很难,我们短暂的生命能遇到佛出世,这很难.对外界不贪恋,能...

涵江区15143011320: 四十二章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
方文复方: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度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

涵江区15143011320: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方文复方: 四十二章经》,一卷,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据《高僧传》卷一载,迦叶摩腾,中天竺人,解大小乘经.竺法兰,中天竺人,讽诵经典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蔡愔等人到西域求法...

涵江区15143011320: 四十二章经 -
方文复方: 经文的'念无念念',第一个念是动词,好像念佛、念经.第二个念是形容词,念,有的是有念,有的是无念.第三个念是名词,就是'念于无念之间',虽然是念了,念而不念,到最后是一心不乱的,也就是我们念佛,要无念而念,不要说我...

涵江区15143011320: 请问佛说四十二章经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 -
方文复方: 《佛说四十二章经》集结了佛陀关于持戒、忍辱、断欲、精进、观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语录.通篇言简义丰,明了易懂,通摄大小乘一切教义,涵诸法要.

涵江区15143011320: 请问《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顿息其心”该作何解? -
方文复方: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这一段文是第五章,劝勉人有过能改,改过自新.你有过若不能改,那过是永远存在的;你若能改...

涵江区15143011320: 佛说人得到身体有何难处 -
方文复方: 人身难得 请自珍惜!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人身到底有多难得...... 佛经上有三段有关「人身难得」的譬喻,大致内容如下── 1.《阿含经》里有一则海龟喻云:「人身难得,犹如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 2.佛在《提谓经》上,亦说有人...

涵江区15143011320: 四十二章经里,有句话求教! -
方文复方: 千亿三世诸佛不过是一个譬喻.要对照金刚经来看,无一法可得,无众生得度、被度,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实际上正是真功德者,也就是平常说的明了众生是佛的通达者.是肉身菩萨,是化身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