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

作者&投稿:绪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教学目标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投影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补充:::古人有“述而不作”以及佛经的结集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朗读条件好的教师范读。(一遍)
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
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
投影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颛臾 (zhuān xū) 虎兕(sì)出于柙(xi)
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B 颛臾 (chuǎn yū) 虎兕(shì)出于柙(xiá)
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C 颛臾 (zhuān yú) 虎兕(sì)出于柙(xiá)
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
D 颛臾 (zhuān yú) 虎兕(shì)出于柙(jiá)
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
4.分组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2.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教师放本段录音。
学生若干名朗读并背诵。
全班同学背第一段。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二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全班同学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板书设计]
季氏 第一次对话:阐述反对讨伐的三条理由
将伐 孔子
颛臾 第二次对话:指出两位学生没有尽职尽责 爱国爱民
[三次 目光深邃
对话] 第三次对话:正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的政治家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 先秦-孔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和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
2、《季氏将伐颛臾》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原文节选: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文:孔子说:“冉有!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的详解
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课文分析〕《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文章通过记述孔子同冉有、季路的一次对话,展现了师生之间对季氏将讨伐颛臾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实行礼治,即用加强教化...

《季氏将伐颛臾》的字译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之《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

季氏将伐颛臾赏析
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惧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前497(定公十三年);季康子召冉有在前492(...

丰台区19895412256: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修二 -
百狠美罗:[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第四单元教案全集 粤教版 必修4 .一语文文言文第四单元教案全集14、孔孟二章《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修文德以来远人”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季氏伐 ...高一必修一文言文,高一数学必修...

丰台区19895412256: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的所有文言文篇目 -
百狠美罗: 必修一:1沁园春 长沙 ,2烛之武退秦师,3荆轲刺秦王,4鸿门宴. 必修二:1《诗经》两首:氓,采薇 .2离骚 ,3孔雀东南飞,4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5兰亭集序,6赤壁赋,7游褒禅山记. 必修三:1蜀道难,2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3琵琶行,4李商隐诗两首:锦瑟 ,马嵬(其二)5寡人之于国也,6劝学,7过秦论 ,8师说. 必修四:1窦娥冤,2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铃霖 .3苏轼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声声慢 ,6廉颇蔺相如列传 ,7苏武转,8张衡传. 必修五:1归去来兮辞,2滕王阁序,3逍遥游,4陈情表.

丰台区19895412256: 高一语文,必修二 三单元 文言文易考句子 -
百狠美罗: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4.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丰台区19895412256: 高一必修二语文文言文有哪几篇 -
百狠美罗: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其他的是古诗

丰台区19895412256: 季氏将伐颛臾 板书 -
百狠美罗: 季氏将伐颛臾 选自《论语》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

丰台区19895412256: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及讲解 -
百狠美罗: 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县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因为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与子路在面对孔子的指责中,于是说“固而近于费,进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想要为季氏讨伐颛臾找出进一步的借口. 东蒙主指颛臾 冉有与子路是孔子的徒弟,是季氏的谋士.

丰台区19895412256: 《季氏将伐颛臾》的原文和译文 -
百狠美罗: 【原文】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

丰台区19895412256: 对《季氏将伐颛臾》一课字词理解1.实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将焉用彼相矣B.既来之,则安之 修己以安百姓2.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 -
百狠美罗:[答案] 1、A相分别动词辅佐和名词宰相 B安都是使动用法使……安心 2、A以分别是介词把和介词凭借 B来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来 3、B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 4、我咋感觉AB都对啊,要不然你选B吧,入世态度觉得有点问题.

丰台区19895412256: 我要古文翻译“季氏将伐颛臾” -
百狠美罗:[答案] 译文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讨伐颛臾.” 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它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

丰台区19895412256: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中季氏将伐颛臾气冉有?论语》中季氏将伐颛
百狠美罗: 季氏将要讨伐颛史.冉有、子路拜见孔子说:“季氏就要攻打颛 史了.”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以前是周天子 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它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