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的详解

作者&投稿:底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中《季氏将伐颛臾》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文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三段议论.第一段话说明了他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没有攻打的理由,孔子的话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反对强行霸道,诉诸武力.
孔子的话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季氏将伐颛臾
选自《论语》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孔子阐明了三点不赞成的理由:
先王封国 不可伐
邦域之中 不必伐
社稷之臣 不当伐

政治主张:“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最后指出季氏内忧之所在。

【注释】
(1)颛臾:音zhuān 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2)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3)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5)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6)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7)兕:音sì。雌性犀牛。
(8)柙:音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
(9)椟:音dú,匣子。
(10)费:季氏的采邑。
(11)贫、寡:可能有错误,应为寡、贫。
(12)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文言文译文: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课文分析〕《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文章通过记述孔子同冉有、季路的一次对话,展现了师生之间对季氏将讨伐颛臾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实行礼治,即用加强教化的办法,以德服人。这一点,在文章中有明显的体现。
  文章分三段,分别记叙了孔子师生间对话的三个层次。文章开头,首先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当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将消息告诉孔子后,孔子劈头就责备冉有,认为他们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并对季氏将伐颛臾表示坚决反对。然后从三个方面充分说明理由:“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说明颛臾在鲁国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一向受到礼遇,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矣”,是说颛臾是鲁国境内的小国,对鲁国并未构成威胁,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也”,点明了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不是季氏所应当讨伐的。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孔子一向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始自诸侯出。孔子认为,季氏将伐颛臾是擅权弄国,自然十分反感。
  第二段,冉有受到孔子责备,企图推卸责任,他采取了步步设防的方式,但孔子却步步进逼,紧迫不舍,予以严厉批评。他对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解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季氏将伐颛臾的僭越行为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拼死进谏,若季氏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就应辞去职务,以“独善其身”。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法,形象地举出一个例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
  第三段,冉有受到孔子严厉批评后,继续给自己找借口,提出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理由: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这番话的言下这意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但却恰恰和冉有前面讲的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自相矛盾,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态度更加激怒了孔子,他先批评冉有的政治品质不端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指出冉有的理由是强词夺理,又提出了他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本有误,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来,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就要“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已经看穿季氏讨伐颛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以至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意义上看,李氏的行为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阴谋,一语中的。
  全文论点鲜明突出,证据确凿有力,批中有论,论中有批,批和论融为一体。同时,运用比喻、排比、反诘、呼告、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文采斐然,犀利活泼,而且具有极强的论辩力。

  【难点答疑】“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

  〔字词释义〕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托辞;寻找借口。舍曰:不说。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服:顺服。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焉: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以:介词,可译为“凭”、、“根据”。
  5、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连词,可译为“来”、“而”。修:讲究、完善。
  6、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战事
  7、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坚固。
  8、既来之,则安之。来:通“徕”,招徕,归顺。安:使安居。
  9、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陈列,施展。就列:接受职位。
  1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国君宫门之内迎门的小墙,又叫照壁。这里借指宫廷。

  〔知识点〕
  《论语》: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原文今译〕
  季康子将要攻打颛臾。冉有、子路被孔子召见,说:“季康子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恐怕要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当初先王让它的国君做东蒙的主祭,而且它已经在国境之内了。这是国家的臣子啊!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冉有说:“季康子要这样做,我们两个做臣子的都不想打。”孔子说:“求!周任有段话说: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才力,就接受职位;如果不能,就应该辞去职位。盲人站立不稳而不去扶持,盲人摔倒了又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搀扶的人呢?而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逃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中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今天的颛臾,城郭坚固又靠近费邑,现在若不攻取它,将来必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求!君子最痛恨那种嘴上不说‘我想得到它’,而一定要替自己的行为去寻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有封地有采邑的诸侯大夫,不担忧财富少而担忧财富不均,不担忧人口稀少而担忧境内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国内太平就不觉得人口少;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像这样做,那么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应完善文教德化而使他们归顺,使他们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现在你俩辅佐季康子,远方的人不归顺却不能使他们来归,国家 四分五裂却不能保全,反而在国内策划发动战争。我恐怕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啊。”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怎么翻译?
【翻译】站不住的时候不去扶(他),摔倒了不去搀扶(他)那么还要你这个引导盲人走路的人做什么?【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如下: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翻译是什么?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作品原文 季氏将伐颛...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冉有解释说,季孙氏有此打算,他们作为臣子也有所顾虑。孔子引用周任的话:“有能力就担当,无能则辞去。如果盲人跌倒,不去扶他,岂非不需要扶助的人?你们的辩解存在问题。”他以老虎和犀牛出笼、龟甲玉器受损为例,指出责任所在。然而,冉有认为颛臾地理位置特殊,如果不趁现在夺取,未来将成隐患。孔...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的详解
文章开头,首先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当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将消息告诉孔子后,孔子劈头就责备冉有,认为他们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并对季氏将伐颛臾表示坚决反对。然后从三个方面充分说明理由:“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说明颛臾在鲁国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一向受到礼遇,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什么意思?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痛恨(厌恶)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疾: 痛恨、讨厌 出自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如下: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且在...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出自?
译文: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选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
释义: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出处:战国·孔子《论语》之《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季氏将伐颛臾在哪一年
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惧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前497(定公十三年);季康子召冉有在前492(鲁哀公...

季氏将伐颛臾主要讲了什么事
《季氏将伐颛臾》的主要内容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鲁国的“重要陪臣”季氏家族把持朝政,由于力图壮大自身实力,而企图武力夺取鲁国属国—颛臾的土地。而当时作为季康子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明哲保身没有劝阻季氏。孔子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类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季氏所为终将祸起“萧墙之内”,并教诲自己的学生“...

同德县13083223024: 《季氏将伐颛臾》的原文和译文 -
子奚黄金: 【原文】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

同德县13083223024: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 (2)盖均无贫,________,________. (3)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__... -
子奚黄金:[答案] 答案:解析: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和无寡安无倾;(3)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同德县13083223024: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现存《论语》二十篇,其思想... -
子奚黄金:[答案] (1)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赏而患不安(2)和无寡 安无顾 (3)则修文德以来之 解析: 无

同德县13083223024: 求:季氏将伐颛臾《论语》的译文,急!
子奚黄金: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

同德县13083223024: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文中孔子用了什么论证 -
子奚黄金:[答案] 《论语.季氏》记载,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同德县13083223024: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 -
子奚黄金:[答案] (1)C (2)根据自己的能力从政,一旦就职,就应尽到臣子的责任.辅佐主上推行文德教化,坚守道德原则,不能帮助主上做违背仁德的事.(意对即可)

同德县13083223024: 论语中的费县?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那“费”果真指当今的山东临沂的“费县”? -
子奚黄金:[答案] 译文: 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又离费城很近,现在不夺过来,将来会成为子孙的祸害." 相关事件和思想:春秋末期,诸侯兼并,当时把持鲁国朝政的季康子,横征暴敛,富比宫室.但他仍想借维护鲁国利益之名,攻伐兼并颛臾(春秋小国,...

同德县13083223024: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中季氏将伐颛臾气冉有?论语》中季氏将伐颛
子奚黄金: 季氏将要讨伐颛史.冉有、子路拜见孔子说:“季氏就要攻打颛 史了.”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以前是周天子 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它已...

同德县13083223024: 《季氏将伐颛臾》 中 孔子曰: 求! 这个求什么意思呀? -
子奚黄金: 冉求 见下文季氏将伐颛臾 选自《论语》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

同德县13083223024: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子奚黄金: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有何必要用辅助者呢?意思是说,你们身为季氏家臣,却不能阻止他讨伐颛臾,要你们干什么呢?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指责冉有失职.危,不稳定.颠,跌倒.焉,何.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