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之法(六)蘧伯玉改过

作者&投稿:郁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改过之法(六)蘧伯玉改过

海上龙腾

一、蘧伯玉其人

蘧(qú)伯玉,名瑗,字伯玉,春秋末期卫国大夫,生于仕宦之家,在卫献公初期入仕,卫献公中期已成为举世皆知的贤大夫,经历卫献公、卫殇公、卫灵公三代国君。其为人宽厚,勤于改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二、事迹

1孔子之赞

蘧伯玉与孔子一生为挚友,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里,有10年在卫国,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长达9年。

孔子在论语中,称赞道:“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认为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君王有道,则出仕辅佐朝政,君王无道,则心存正气,归隐山林。

有一天,蘧伯玉派人来看望孔子,孔子就向人询问蘧伯玉的近况,来人回答说:他正设法减少自己的缺点,却苦于做不到。来人走后,孔子感叹道:这是了解他的人啊。

2延陵季子之赞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记载:延陵季子,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鱼等,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当时的卫国,几经内讧与战乱,在齐、晋、楚几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但由于蘧伯玉等多个品德高洁的大臣的努力,卫国仍然能保持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晋国的公卿赵简子,想要攻打卫国,但得知卫国有蘧伯玉为政时,就放弃攻打卫国了。

3史鱼之尸谏

史鱼也是卫国的贤大夫,卫灵公时有宠臣弥子瑕,史鱼曾多次谏言,去宠臣弥子瑕,重用蘧伯玉。史鱼至死前,告诉子孙,将他的遗体不下葬,要以尸谏卫灵公,希望其去宠臣,重用蘧伯玉。

4蘧伯玉使楚

蘧伯玉出使楚国,楚王问蘧伯玉:哪个国家的人才最多啊?

蘧伯玉回答:当然是楚国啊。

楚王一听,高兴了,可是蘧伯玉接着说道:楚国的人才虽多,楚国却不会用人。伍子胥,楚人,却投靠了吴国,带领吴国军队攻打楚国,最后楚平王被鞭尸示众。还有很多例子。今天,我在路上遇到了公子晳,这也是人才啊,如今正离开楚国,不知也去哪国效力呢?

楚王听后,恍然大悟,说道:若没有您的话,楚国又要失去一位人才了。

楚王于是派人,快马加鞭追回了公子晳,并拜其为相。

5不欺暗室的蘧伯玉

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南子在宫中聊天,忽然听到宫外一辆车子过来的声音,辚辚的响,到了宫门口,就不响了。南子说:这车子上的人,一定是蘧伯玉。卫灵公就问南子:怎么知道是他呢?南子回答道:乘车经过宫门,应该下车步行,表示尊敬,但天晚了,一般人也不当回事,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只有卫国最遵守礼节的人蘧伯玉,才会这样。凡是君子,不会在没人看见的地方,放弃他的品行。蘧伯玉就是这样的人,他一定不会在没人的时候失去礼节礼貌。

夫忠臣孝子,不以昭昭伸节,不以冥冥堕行。盖其礼根于心,形诸外,悉出于至性至情,而非矫揉造作也。

三、蘧伯玉改过

蘧伯玉20岁的时候,已经知道昨天的错误和不足,而将这些全部改掉。到了21岁,觉得自己以前所改掉的,还没有完全改尽。到了22岁,回顾21岁的所作所为,像是在梦中一样,糊涂过去,错误不少。岁复一岁,递递改之。到了50岁,仍然知道49岁的错误。

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蘧伯玉每天都在思考昨天所犯的错误,力求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

以蘧伯玉为榜样,每日自省,时时克己,不管他人如何,只跟自己比,每天都比昨天有进步有提高,如此修身,必有大成。


改过之法(六)蘧伯玉改过
改过之法(六)蘧伯玉改过 海上龙腾 一、蘧伯玉其人 蘧(qú)伯玉,名瑗,字伯玉,春秋末期卫国大夫,生于仕宦之家,在卫献公初期入仕,卫献公中期已成为举世皆知的贤大夫,经历卫献公、卫殇公、卫灵公三代国君。其为人宽厚,勤于改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二、事迹 1孔子之赞 蘧伯玉与孔子...

改过之法是什么?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

蘧伯玉的解释蘧伯玉的解释是什么
蘧伯玉的词语解释是:春秋时卫国人,名瑗。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个求进甚急并善于改过的贤大夫。蘧伯玉的词语解释是:春秋时卫国人,名瑗。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个求进甚急并善于改过的贤大夫。拼音是:qúbóyù。注音是:ㄑㄨ_ㄅㄛ_ㄩ_。结构是:蘧(上下结构)伯(...

欲寡其过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论语·卷七·宪问第十四》译文:蘧伯玉派人来问候孔子。孔子请他坐,便问他道:“你们家的先生近来都做些什么呀?”使者对答道:“ 我们先生想少犯些过错,但都觉得...

新公学:面对过失
这段话对提示我们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欲寡其过之中,自求寡过胜过别人责过。”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面对自己的过失,知错要敢承认,敢改正。这样做是叫人谅解和赞同的好办法。面对别人的过失,我们要宽容,指正方是上善若水的君子。当然,如果能预见...

《庄子》内篇卷4人世间诗解6就不欲入和不欲出意有所至爱有所亡_百度...
《庄子》内篇卷4人世间诗解 6 就不欲入和不欲出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题文诗: 颜阖将傅 , 灵公 太 子 , 问 卫大夫, 蘧伯玉 曰: 有人于此 , 其德天杀 , 与为无方 , 则危吾国 ; 与为有方 , 则危吾身 . 其 智 足以 , 知人之过 , 而不知其 , 所以过 也. 若此 然者 , 吾奈之何...

蘧伯玉的美德故事
蘧伯玉是我们卫国的贤人,对朝廷尊敬有加,为人仁爱而智慧。他一定不会因为是在夜里就不遵礼节,驾车奔驰而过。因此这一定是他了。”卫灵公不信,派人暗地查访,才发现昨夜驾车之人正是蘧伯玉。卫灵公又来到夫人那里,骗夫人说:“夫人,我派人查过了,那个人不是蘧伯玉,这回你可猜错了。”没...

蘧瑗春秋卫国人-蘧伯玉
蘧伯玉不仅在生前享有贤名,死后还被尊为“先贤”,在孔庙东庑第1位受到供奉。他生于公元前585年左右,以百岁寿星的身份闻名。出身仕宦之家,其父无咎也是卫国名大夫。他主张以德治国,一生侍奉卫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君主,推行弗治之治,使得卫国在困难时期仍能保持稳定。他与孔子的交往尤为深厚,...

蘧伯玉 耻独为君子
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

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是什么意思?
“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他们的智慧刚刚够知道别人出了错误,却不足以明白别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其知(zhì):他们的智慧。适:刚刚。知人之过:知道别人的错误。知:知道。过:名词,错误。而:却,表转折。所以过:犯错误的原因。过:动词,犯错误。语...

获嘉县13599145352: 立命子学 是什么?改过之法是什么?积善之方是什么 -
村待悦宁: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了凡四训 第一篇 立命之学 所谓'立命',就是我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我.本篇立命之学,就是讨论立命的学问,讲解立命的道理.袁了凡先生将自己所经历,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告诉他的儿子;要袁天启不被命运束缚住,并且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则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

获嘉县13599145352: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改过之法袁黄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①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 -
村待悦宁:[答案] (1)B 过于刻薄的人往往遭遇灾祸.薄:刻薄.(2)B “我”为“何以一身瓦裂”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AD;“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矣”为句末语气词,排除C;故选B.译文为:应该思考从前的圣贤们,我们和他...

获嘉县13599145352: 了凡四训的主旨是什么 -
村待悦宁: 通过四篇文章叙说 一、立命之学 二、改过之法 三、积善之方 四、谦德之效.主旨也就是 断恶修善,积德修福,改变命运,了却凡夫.

获嘉县13599145352: 了凡四训读后感 -
村待悦宁: 《了凡四训》读后感 我在几年前才知道了这本书,当时记不得在哪看过,被夸很好,当时就有打算看一看的,不过后来耽搁了,也就忘了. 今年偶然在知乎上又看到有人提起这本书,又想起来,就打算闲时看看打发打发时间. 本来这篇书评也...

获嘉县13599145352: 改造命运有没有次第,有没有步骤 -
村待悦宁: 改造命运有没有次第、有没有步骤?第二章「改过之法」,改过,过在佛门当中叫漏,这个杯子底有洞,漏,漏什么?把你的福气都漏完了,福德跟功德都漏完了.所以改过之法就是把杯子底下的这个漏给堵上,别再漏了.所以《了凡四训》说...

获嘉县13599145352: 了凡四训白话文是谁写的 -
村待悦宁: 了凡四训白话篇 明朝袁了凡进士原著 民初黄智海先生演述 了凡弘法学会整理 第一篇 立命之学………………………………………(27) 第二篇 改过之法………………………………………(41) 第三篇 积善之方………………………………………(49) ...

获嘉县13599145352: 《了凡四训》的启迪 -
村待悦宁: 自己说的不如人家说的好,我觉得是属于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态度 立命之学 - 说明人的命运是可靠自己创造,而不是被命数所束缚. 改过之法 - 从小的过失起改过,那自然便不会犯大下的过错. 积善之方 - 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善事积多了,命运自然也有所改变. 谦德之效 - 与人相处,待人要谦虚,从中学习,自然便有进步. [编辑] 了凡四训 做好人 说好话 做好事 存好心

获嘉县13599145352: 《了凡四训》有哪几篇?~ -
村待悦宁: 共四篇 《第一篇立命之学》 《第二篇改过之法》 《第三篇积善之方》 《第四篇谦德之效》求采纳

获嘉县13599145352: 《了凡四训》是哪四训? -
村待悦宁: 《第一篇 立命之学》 《第二篇 改过之法》 《第三篇 积善之方》 《第四篇 谦德之效》

获嘉县13599145352: 了凡四训那四训 -
村待悦宁: 了凡四训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