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寡其过

作者&投稿:谷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论语·卷七·宪问第十四》

译文:蘧伯玉派人来问候孔子。孔子请他坐,便问他道:“你们家的先生近来都做些什么呀?”

使者对答道:“ 我们先生想少犯些过错,但都觉得做不到呢。”

等使者辞出后,孔子说:“真是一位好的使者呀!真是一位好的使者呀!”

阅读思考:

 遽伯玉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并且他的家臣都知道,自己的主人洁身自好,“欲寡其过而未能"。但如果一个人要建功立业,服务社稷,造福于民,如何才能做到寡过?无奈之下,遽伯玉只能赋闲在家。孔子非常赞赏遽伯玉的人格,喜欢和他交往,甚至在卫国时两次住在他的家里。孔子觉得和遽伯玉在一起,是君子之交,可以净化自我。但孔子心中有追求,他老人家可是希望"仁济天下"。虽然说“天下无道",可以“独善其身",但孔子可是不断地在追求和盼望着明君的出现。

孔子不敢象遽伯玉那样,每天“欲寡其过而不能",他曾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希望自己不犯大过,而且还要在“易"的指导之下。这可不是孔夫子谦虚。要想做事,就要应其时,和其人,顺其宜。而那些客观条件,又无时不在变化之中。特别是人心,变幻难测,如何能够准确把握?所以孔老夫子不敢说“无过",他只能做到"知天命",和“顺天命"。

君子不掩其过。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之一子贡曾说:“君子犯了过错,就象出现了日食和月食。犯了错,大家都能看到;犯错误之后发现并更改了错误,大家就会敬仰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立身处世,怎么能害怕犯错呢?有了过错,能自省并能更正过来,也是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遽伯玉有洁身自好的美名,这个孔子是知道的。当孔子见到遽伯玉的使者,也是一时心中好奇,问一问这位爱护自己名誉的老先生整日在家忙些什么?使者的回答有些笼统,“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意思是,我家主人已经没过错了,他终日想减少过错,可从哪里去找过错呢?

使者的回答好吗?

孔子的评价是:“使乎!使乎!"意思是“好一个使者!"但不要忘了,中国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中,因语气的不同,而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表达效果。孔子当时的表达语气,今日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遵循的是中行之道。“过犹不及"是他经常对自己的弟子所强调的。遽伯玉洁身自好,整日担心自己会犯什么过错,并且让家里人都看在眼里,见人就称赞自己的主人。这就有些过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具有洁癖的人。他们虽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但与之打交道则不好适应。过分的追求道德约束,也可能会出现“心灵洁癖",就会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不适应,甚至逃避。我们虽然强调“读书为己”,但也不能忽略了“读书为人"。“读书为己"是为了提升自我的素养和能力,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遁世",而是还要走上社会,服务于大众。

遽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孔子适卫,他赋闲在家。为什么呢?当时的卫国,贤者如公叔文子,孔圉,王孙贾都在朝,当然还有弥子瑕这些小人,南子夫人也时时干预朝政。遽伯玉无法与小人共处,离开了官场。


谁有嵇康的诗词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良朋。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顽疎。理弊患结。卒致囹圄。对答鄙讯。絷此幽阻。实耻讼寃时不我与。虽曰义直。神辱志沮。澡身沧浪。岂云能补。嗈嗈鸣雁。奋翼...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为:一个人说话不知惭愧,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白话释义:孔子说到卫灵公昏庸无道时,季康...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的翻译及词类活用?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论语•宪问》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修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其后宾语有省略的。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天论》 现代汉语中这类...

如何改回来?
①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日:“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

《晋书》中对 竹林七贤 的记载 (全文)!
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庄》《老》,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曰予不敏,好善暗人,子玉之败,屡增惟尘。大人含弘,藏垢怀耻。人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显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创磐。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

请解释一下"遽伯玉".,谢谢
对曰:“夫人欲 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淮南子·卷一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 伯玉死后,葬于今长垣县南12 里邵寨村,后人慕其贤,在墓前建有祠堂,碑文曰:“先贤内黄侯蘧伯玉之墓”。

谁有有关评论某个历史人物的文章(最好是嵇康的)?
《赠秀才入军》为赠其兄嵇喜之作。诗中写对从军远征的哥哥的思念,表现了兄弟间的动人情谊。如第9首("良马既闲"),用想象的手法,写嵇喜在军中驰射的英武风姿;第14首("息徒兰圃")也以想象方式,写嵇喜在征途中息驾休憩、寄情山水的悠闲神态;第15首("闲夜肃清")又写诗人自己在清夜朗月下...

是寡人之过也的解释是什么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是寡人之过也”的详细介绍:一、《烛之武退秦师》的全文点此查看《烛之武退秦师》的详细内容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_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留耕堂记文言文翻译
虽然,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彼心不丧,术不谬,阡连陌接,谷量山积,而隐诸方寸之小,无惭焉可也,不然,则货虽留而心不足以留也。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甚至刑祸戮辱,水火盗贼,俄反顾失之,皆是也。故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岂惟田野闾巷,...

寡过的解释
寡过的解释少犯 错误 。 宋 苏轼 《拟 进士 对御试策》 :“苟无知人之明,则循 规矩 蹈 绳墨 ,以求寡过。” 清 昭连 《啸亭续录·超勇亲王》 :“ 刘文清公 尝比王为 金日磾 ,余以其 谨慎 寡过处有类 霍大 将军 , 日磾 尚非其匹,实为朝廷重臣也。” 词语分解 寡的解释 ...

市北区13521249303: 欲寡其过,物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是什么意思
锁桑平消: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百度百科里有详细的《幽愤诗》.

市北区13521249303: 翻译下面文言文 蘧伯玉⑴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⑵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
锁桑平消:[答案] 蘧伯玉派一位使者访问孔子.孔子给他坐位,而后问道:“他老人家干些什么?”使者答道:“他老人家想减少过错却还没能做到.” 使者辞了出来.孔子道:“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⑴蘧...

市北区13521249303: 蓬伯玉使人于孔子 是论语哪一章 -
锁桑平消: 出自论语宪问篇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求采纳(*/ω\*)

市北区13521249303: 论语宪问 十四 -
锁桑平消: 由于《论语》对人物言行的时间和背景都没有交代,很多记载后人就不知道是在什么场合下发生的,这件事情也是这样.遽伯玉在当时应当是位名人,从史料来看,孔子到卫国后在他家里住过.这件事很可能是发生在孔子第二次到卫国,遽伯玉派人来探望.孔子可能是出于客套,待来人坐下后,随口问了一句“夫子何为”.没想到来人回答“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中想必出乎孔子的预料,惊讶的同时产生由衷的敬意,连声称赞“使乎,使乎”. 来人的回答之所以让孔子感动惊讶并产生敬意,恐怕不仅在于其回答内容的高明、得体,更重要的是其回答问题的态度认真严肃.如果孔子这里随便一问,他那里便随便一答,即使内容再高明、得体,也难以让人产生敬意.

市北区13521249303: 论语中有什么句子可以体现出思辨性?急求!!! -
锁桑平消: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译】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注】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作蒙蔽,欺骗解; 殆,书指危险. ...

市北区13521249303: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的翻译及词类活用? -
锁桑平消:[答案]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 (吕不韦)乃往见子楚,曰:“吾能大子之门.” 《史记•吕不韦列传》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论语•宪问》 城不入,...

市北区13521249303: 论语宪问的原文 -
锁桑平消: 宪问篇第十四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2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

市北区13521249303: 蓬伯玉是什么时代的人 -
锁桑平消: 蘧伯玉才对,春秋后期卫贤大夫,与孔子并世 论语中有他派使者慰问孔子的条目,看得出两人是互相欣赏的 原文“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市北区13521249303: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哪个字是使动用法 -
锁桑平消: [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寡;减少

市北区13521249303: 关于<<论语>>宪问篇十四中的"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的注释. -
锁桑平消: 【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注释】①怍(zuò):惭愧.【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读解】说者容易做者难.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牛皮吹出去了却收不到口口,不能兑现,往往被人看白了.孔子关于言与行关系的论述在《论语》中收得很多,其基本 思想还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说到做到, 不说大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