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作者&投稿:明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公冶长篇第七章】

某一天,孔子跟朋友感慨道,“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理想实现不了),我就乘个木筏子去海上漂流去,愿意跟随我的估计只有仲由了吧”?

子路听到了这话之后,特别高兴,内心暗想:“妈呀,老师这么器重我!我得积极主动点!”于是,子路兴冲冲地就去找老师询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启程去海上漂流呀?我好准备行囊呢!”

孔子见子路那得意的神情,又好笑又无奈,马上给子路泼了瓢冷水,说道:“仲由也没啥大能耐,就是有点蛮勇之气,比我还过分,其它的则无可取之处。”

子路听到老师如是说,傻楞在那儿,讷讷地问了一句:“老师,咱们不去海上漂流了?”

孔子敲了一下子路的后脑勺,道:“傻小子耶!老师就发了句牢骚,没听出来呀?还以为真要去海上漂流?再说了,乘个小木筏子去海上漂流,能安全吗?”

子路似乎恍然大悟。

不再往下编故事了,言归正传。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对于周游列国十几年、四处寻找平台实现政治理想的孔子来说,有着一种理想难达、壮志难酬的悲凉无奈。在那样一个诸侯争霸、急功近利的时代,谁又会去关注礼乐文明、“仁”的学说呢?

所以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只是一句感慨,有所感慨之后,我们还是应当该干嘛干嘛,积极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及未来要走的路!孔子是这样做的,他认定了自己的理想,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路上走了很远,走着有着,就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脊梁!是非常了不起的!

同时,这句话在中国文化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为后代读书人提供了一个有所幻想的话题。如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等,都寄托了作者政治失意的一种感慨。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什么意思...
意思: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论语·公冶长》。原文节选:1、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怎么翻译...
翻译: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公冶长》原文选段: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

《论语·公冶长》篇:“孰谓微生高直?”
【公冶长篇第二十四章】读到本章,不能不先说说孔子所讲的“直”。我把《论语》中所涉及到“直”的篇章具体摘录如下:总的来讲,我认为孔子所讲的“直”主要分四个方面:“正直”是孔子所推崇的、有极高修养的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一个正直的人,他处事公平公正、性格坚韧刚直,能禁受得住诱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者是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作者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孔子说:“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给他谥号叫‘文’。”相关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论语·公冶长》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公冶长篇第十三章】孔子所言的“性”是指人的先天自然禀性。“人”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而存在,其先天自然禀性是相差不大的。因此,孔子不太讲人的天性(先天自然禀性)问题。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那么,人的先天自然禀性当然是自然环境赋予的。依照杨伯峻先生的解释,天道指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

论语公冶长第五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冶长第五原文及翻译如下: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译: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出自《论语·公冶长》孔子对弟子说的话。直译的意思是,“主张的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 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思路行不通了,就换一个方法。

翻译:愿车马衣轻裘,于朋友共同,敝之而无憾
“愿车马衣轻裘,于朋友共同,敝之而无憾。”意思是“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出自春秋孔子的《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

于予与改是 是 的意思(论语)
“于予与改是”中的“是”:代词,这样,此的意思。这一句意思是: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的《论语·公冶长》。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金沙县18310626688: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羊苛芪枣: 此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全文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意思是,孔子说:“大...

金沙县18310626688: 孔子到了晚年的时候 大概有一句说想要乘舟而去的一句话 有一点道家的意思 那句话确切是什么? -
羊苛芪枣:[答案]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金沙县18310626688: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的意思是什么? -
羊苛芪枣: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该句选自《论语·公冶长》,其意思是: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

金沙县18310626688: 谁知道“沉浮浮于海”的出处和原诗? -
羊苛芪枣:[答案] 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1)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

金沙县18310626688: 道不行,乘浮桴于海是什么意思 -
羊苛芪枣: 道不行,乘浮桴于海 释义:大道若不能推行于天下,乘坐着竹筏子到海上去漂流. 出处:《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金沙县18310626688: 论语公治长篇14则详细求解(带延伸)?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羊苛芪枣:[答案] 子贡问:「孔文子凭借什么被叫做『文』呢?」孔子说:「聪敏并且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被叫做...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金沙县18310626688: 请教”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意思,谢谢! -
羊苛芪枣: 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评析】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金沙县18310626688: 论语之公治长七的感悟 -
羊苛芪枣: 《论语.公治长》第七则记载,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个性率直而有些鲁莽,得到孔子的肯定避免喜形于色,孔子不愧为教育家,立即制止其骄傲情绪,提醒子路要戒骄戒躁.孔子非常注意因人施教,经常帮助弟子矫正个性缺点,《颜渊》中的一段记载更能体现这一点.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就不明白了,问孔子“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回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金沙县18310626688: 谁知道“沉浮浮于海”的出处和原诗?
羊苛芪枣: 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1)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随、随从.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