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哪首诗?越全越好。

作者&投稿:乐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儿童不解春何在 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那首诗?~

出自《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追悼亡妻王氏的诗作。
此诗前二句写荷叶的“生”与“枯”,暗示人生的变化;后二句感叹尽管自己此身尚存此情长在,无奈逝者已矣,格调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新境。
原文如下: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译文如下: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扩展资料: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病故。是年秋冬之际,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前后凡五年。大中十年(856)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
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大中十二年(858)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857)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深知身在情长在”一句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语,正如其作于东川的《属疾》诗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他也只不过暂存人世,最为伤心的是常常触绪成悲,哀思难禁。
不过,这一句显得更为沉痛哀绝,唯《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情之语可以仿佛。诗情亦由此臻于极至的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暮秋独游曲江

不是唐代诗人的诗,是清朝诗人汪楫所作《田间》诗句。

原诗为:
“小妇扶犁大妇耕,
陇头一树有啼莺。
儿童不解春何在,
只向游人多处行。”

《田间》一诗所写为田间春景。前两句写农妇躬耕田野,田头绿树莺啼,一派春意盎然;后两句写儿童不懂得春天景色的美好,只知跟随游人,追逐热闹顽皮情景。诗歌直取所见,词淡意远,质朴自然。

汪楫,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字舟次,原籍安徽休宁。生于明 末,年少工诗。清康熙朝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与修《明史》,曾受清廷派遣,作为册封正使赴琉球国册封琉球国王。有《悔斋集》、《观海集》存世。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全文: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译文:

荷叶没有生长出来的时候,春天的恨意已经生出,荷叶枯败的时候,秋天的恨意也出现了。儿童不理解春天的意义,只是盲目的挑人走的地方游玩。然而只要存活在天地间,那么情谊是天地永存的,多少的惆怅诉不尽,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扩展资料: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这两句诗写荷叶的“生”与“枯”,暗示人生的变化。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

对比指的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映衬指的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按照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得出来的关系不同,分为正衬和反衬。

创作背景

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病故。是年秋冬之际,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前后凡五年。大中十年(856)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大中十二年(858)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857)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关于此诗所悼念的对象,论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以此为艳情,不入编年。其曰:“前有《荷花》、《赠荷花》二诗,盖意中人也,此则伤其已逝矣。”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此诗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其曰:“此亦追悼之作,与《赠荷花》等篇不同,作艳情者误。”细味《荷花》、《赠荷花》二诗知其人为歌者,诗有怜香惜玉之意,而此篇语浅情深,庄重沉痛,情味自别。集中唯悼念亡妻王氏诸什与之最为切近,诗当为王氏所赋。

关于此诗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相传李商隐与王氏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

“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榻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暮秋独游曲江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全文: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翻译: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病故。是年秋冬之际,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前后凡五年。大中十年(856)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大中十二年(858)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857)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关于此诗所悼念的对象,论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以此为艳情,不入编年。其曰:“前有《荷花》、《赠荷花》二诗,盖意中人也,此则伤其已逝矣。”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此诗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其曰:“此亦追悼之作,与《赠荷花》等篇不同,作艳情者误。”细味《荷花》、《赠荷花》二诗知其人为歌者,诗有怜香惜玉之意,而此篇语浅情深,庄重沉痛,情味自别。集中唯悼念亡妻王氏诸什与之最为切近,诗当为王氏所赋。

关于此诗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相传李商隐与王氏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榻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暮秋独游曲江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全文: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译文: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扩展资料

注释:

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唐高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

春恨:犹春愁,春怨。唐杨炯《梅花落》诗:“行人断消息,春恨几徘徊。”生:一作“起”。

深知:十分了解。汉扬雄《法言·问道》:“深知器械舟车宫室之为,则礼由己。”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

意思是:儿童不理解春天的意义,只是盲目的挑人走的地方走。这句诗描写了春天游人踏春的热闹景象,和自己内心的悲凉做对比。

全诗为: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译文:荷叶没有生长出来的时候,春天的恨意已经生出,荷叶枯败的时候,秋天的恨意也出现了。儿童不理解春天的意义,只是盲目的挑人走的地方游玩。然而只要存活在天地间,那么情谊是天地永存的,多少的惆怅诉不尽,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扩展资料: 

七言绝句《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根据自己情感经历写成的一首诗。像李商隐的大多数无题诗一样,《暮秋独游曲江》中的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荷花是睡莲目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又名莲花、水芙蓉等。荷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被用作高洁和爱情的意象,衰败的荷花也常被用来感叹光阴的逝去。高洁的意象和岁寒三友梅竹松的象征大体相同。

屈原的“香草美人”象征体系就已经有了荷花的高洁意象。衰败荷花的意象则有李商隐的经典名句:“留得枯荷听雨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话的意思是
意思:如果游人不了解春天在什么地方,只要跟着儿童多的地方去。出自:《只拣儿童多处行》作者:冰心 出处:李商隐写过:“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巧妙地把‘’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了“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虽然只是动了一下词序,却折射出...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出自哪首诗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出自哪首诗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出自清人汪舟次的《田间》 田间 汪舟次 小妇扶犁大妇耕, 陇头一树有啼莺。 儿童不解春何在, 只拣游人多处行。 汪楫,字舟次,清代人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出自哪首诗 不是教材吗...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白话译文:荷叶没有生长出来的时候,春天的恨意已经生出,荷叶枯败的时候,秋天的恨意也出现了。儿童不理解春天的意义,只是盲目的挑人走的地方游玩。然而只要存活在天地间,那么情谊是天地永存的,多少的惆怅诉不尽,只有那流不尽...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哪首诗?越全越好。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全文: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译文:荷叶没有生长出来的时候,春天的恨意已...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哪首诗?
这句诗句出自清代的汪楫的《田间》。田间 清·汪楫 小妇扶犁大妇耕,陇头一树有啼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翻译:年轻的妇女扶犁种田,年长的妇女躬耕田野,田头间绿树莺啼,一派春意盎然。小孩子不明白春天在哪里,只知道在游人多的地方找春天。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什么意思?
意思是游人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到孩子多的地方去。原文出自于现代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原文: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游人不知道去哪里欣赏春光,只要找个小孩多的地方就可以欣赏到了。道理:有的美只属于那些纯真无邪的小孩子。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冰心将古人的诗句改动而来的。古人曾写过:“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而冰心认为这句诗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出自李商隐...

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
意思:游人不知道去哪里欣赏春光,只要找个小孩多的地方就可以欣赏到了。道理:有的美只属于那些纯真无邪的小孩子 这是一篇冰心的散文 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冰心将古人的诗句改动而来的。古人曾写过:“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而冰心认为这句诗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哪里
出自《田间》清.汪楫 小妇扶犁大妇耕,陇头一树有啼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译文:农妇躬耕田野,田头绿树莺啼,一派春意盎然;小孩子不明白春天在哪里,只知道在游人多的地方找春天。通过儿童眼光,巧妙地表达“春天在田间劳作的农民那里”;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将“儿童不...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出自——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和诗人冰心的散文作品 《只拣儿童多处行》。原文是这样的——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说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

郧县17788456539: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哪首诗? -
关彭蹄鞘: 这句诗句出自清代的汪楫的《田间》. 田间 清·汪楫 小妇扶犁大妇耕,陇头一树有啼莺.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翻译: 年轻的妇女扶犁种田,年长的妇女躬耕田野,田头间绿树莺啼,一派春意盎然.小孩子不明白春天在哪里,...

郧县17788456539: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关彭蹄鞘:[答案] 这是一篇冰心的散文 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冰心将古人的诗句改动而来的. 古人曾写过:“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而冰心认为这句诗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海洋,儿童的乐...

郧县17788456539: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
关彭蹄鞘:[答案] 原话是:“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说也可以:“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既是说人们不知春在哪里,只管去人多的,热闹的地方.

郧县17788456539: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 -
关彭蹄鞘:[答案] 游人不知道春色在哪里,只挑选儿童多的地方行走. 说明儿童多处春光美!儿童和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郧县17788456539: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要简短一点的 -
关彭蹄鞘:[答案] 游人不知道去哪里欣赏春光,只要找个小孩多的地方就可以欣赏到了.道理:有的美只属于那些纯真无邪的小孩子.原诗是“儿童不知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郧县17788456539: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 -
关彭蹄鞘:[答案] 孩子就像春天,他们正在生长,当万物复苏的时候,他们也出来玩耍,只要有他们所到之处,必定有生机,而有了生机,也就是意味春天来临. 好吧,自己想的.^-^

郧县17788456539: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话的意思是 -
关彭蹄鞘:[答案] 古人曾写过:“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而冰心认为这句诗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虽然只是动了一下词序,却折射出冰心奶奶对儿童无限的爱. 意思是“那些游客不懂得春天到底在哪里,就只好选儿童多...

郧县17788456539: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全首诗是什么? -
关彭蹄鞘:[答案] 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郧县17788456539: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行处的意思. -
关彭蹄鞘:[答案] 只要跟在孩子的后面,不愁找不到春天的!游人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要找到有儿童的地方,就一定能找到春天的.孩子就像春天,他们正在生长,当万物复苏的时候,他们也出来玩耍,只要有他们所到之处,必定有生机,而有了生机,也就...

郧县17788456539: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是? -
关彭蹄鞘:[答案] 这是一篇冰心的散文 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冰心将古人的诗句改动而来的.古人曾写过:“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而冰心认为这句诗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