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南京廖华

作者&投稿:钞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如《大海的歌》一文中,有这么三句话:
1、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大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2、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3、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第一句话描写了四样景物,蓝、白、绿、红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而又美丽的风景画,可见作者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所以在朗读时要指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愉悦之情;第二句是写浪花在唱歌。浪花怎么会唱歌呢?其实是作者看到海港繁荣的景象后,自己心里高兴地唱着歌。这里可以指导学生用欢快的语调来读,高兴得就像自己在心里唱歌一样;第三句中的“咱们”指的是我们中国,说以前我国没有石油钻探船,现在我们国家可以自己制造了。这句话就是借大海的歌来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来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这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激昂的语调来读,把自己的自豪之情表达出来。因此,通过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语句,另一方面又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 (三)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领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从而进一步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小萝卜头”进行比较。“小萝卜头吃的是残羹冷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监狱,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写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笔头,那么你呢?”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小萝卜头一样大的时候生活是怎么样的,从而对“小萝卜头”小小年纪在监狱里的非人生活充满同情,激起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受到要胸怀远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的教育,并逐渐转为自己的行动。
二、在作文教学中,把握最佳时机,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个有利时机,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渗透道德教育。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一)审题中,明确写作目的,体现德育要求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地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就能达到这篇作文预定的育人目的;反之,如果审题有误,写出来是文章就会离题,就失去了这篇作文的意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所以看待问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师不在审题的过程中加以指导的话,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出现片面性和肤浅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适当加以讨论,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或是赞扬某种精神,或是说明某种道理,或是吸取某个教训,或是给人某种启迪。如果这第一步做好了,那么想通过作文育人的目的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例如语文教材中有一个作文训练“写家乡一处你喜爱的景物,要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如果让学生拿到题目就写,也许大部分学生只会仅仅描写某种景物,显得比较单调。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文为意而发,意在文之中。”我觉得在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写。
所以,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要求学生不仅要说出写哪一处景物,那处景物有什么特点,而且一定要说出为什么喜爱这处景物。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紧扣中心,自然而然地在作文教学中悟出了“道”,正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选材中,选择真实材料,把握德育契机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那么,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写出有灵魂、有血肉的文章呢?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的基础上学会选材。
叶圣陶老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用自己的话来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小学生也是社会上的人,他们难免会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难免会被其左右。作文无疑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的一个窗口。如果学生在作文中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这就等于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为教师了解他们思想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教师提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比如让学生写《我做过的一件错事》,事先教师要声明不会秋后算帐,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材料来写。这既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批评、正确评价自己的极好机会,又让教师发现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即使把握德育“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把育人和作文逐渐统一起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这句话就点明了德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中教育者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后,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德育。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内容,选好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讲究德育时分寸的适度,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样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一、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学《画杨桃》时,结合一个学生将杨桃画成五角星惹来同学们的哄笑,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学生终于知道了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杨桃,其形状是不相同的这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在做事做人中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教学《古井》时让学生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一)、在教学作者背景中渗透德育教育
每篇文章的时代、作者背景都是不同的,让学生课前预习寻找关于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从中深切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作者的高尚品格,从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有助于进行道德教育
(二)、在解读课文时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编排者选的这些课文都是有原因的,从各个角度进行选材,达到各种育人的目的。而教师就是在分析这些课文的过程中,根据其内容和特点,掌握适当时机,灵活地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1、从学习古诗中渗透德育
诗歌自古就是传统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诗歌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诗文化,古诗语言简练精辟,每一首诗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通过读诗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积累古诗,来沐浴学生的心灵。
2、反复诵读,悟出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指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文章特别适合用多读的方法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课文读通、读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读的方式很多种在把课文读熟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分析词句领会内涵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中重点的字词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很好的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进一步延伸。比如在语文实践性作业设置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农民种花生、起花生以及花生生长过程中除草、打药的调查报告,简单的一个作业,由学生向家长咨询,然后自己做这个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种花生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德育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灵活运用,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谐自然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人性的光辉。在小学教育中应该重视德育,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才更加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的进步。
三、认真研究学生,深化德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 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雅斯贝尔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各种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针对这一现象,《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了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而语文学科教学时间长,学生们每天耳濡目染,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所以,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阅读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点好课题,让学生快速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课题是一篇论文的“眼睛”,往往能够明了地反映出论文的主旨,如《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课题,结合论文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二)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深层理解文意论文中的某些重点字、词、句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关键所在,也可能是论文的中心所在。因此,老师应从这些重点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去品味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让学生有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从思想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通过灵活朗读体会论文思想感情

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朱作红先生曾经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悟。”小学生社会阅历少,可能很难一下子理解论文的思想感情,但只要学生深入反复地阅读,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定会有所感悟,使得情感受到熏陶,品德得到定位。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思想感情。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彼讨源,虽能心显。”每一位作者都是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后,试图通过具体化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或喜、或悲、或爱、或恨的感情,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样,如范读、带读、引读、个人读、小组读和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感情,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升华,从而收到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3.结合视听资料体会思想感情。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如果将抽象的讲解与具体可观的视听资料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电影放映,通过强烈的视觉震撼,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壮士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四)通过课外阅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阅读优秀的贴近生活的读物,可以促使学生们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命。

(五)结合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倾吐内心感受,互相启发,从而巩固和提升已取得的教育成果。

二、写作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审题中,明确论文写作目的,体现德育要求审题是作文的基础,能否正确审题将直接决定作文的成败。小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少,理解力低,可能难以理解一篇作文的意义,从而使写作达不到预设的育人目的。老师应该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或是说明某种道理,或是赞扬某种精神,或是吸取某个教训,或是给人某种启迪。这第一步做好了,通过作文育人的目的就成功了一半。

(二)选材中,选择身边真实材料,把握德育契机如果把中心思想比作论文的灵魂,那么,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就相当于论文的血肉。怎样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论文来呢?叶圣陶先生强调,写作要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学生们如果真的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写作展示出来,老师便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内心动向,从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品德教育。

(三)在评论中,采用师批生改方式,强化德育效果以前的作文教学一直是师批师改,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很难调动起学生积极性,也很难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但如果将批改模式转变为师批生改,甚至是生批生改,让学生在交流中启迪思想,熏陶心灵,则可激起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们逐渐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文学素养论文框架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环节里处于基本却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更能提高学生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还能辅助孩子们面对情感的处理能力.1结合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要求和教学理念来阐述目标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明确地指出了小学语文阅...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字理识字教学法
1、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何愁教不好?他们自己也会学了.2、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3、教师自己要有文本解读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4、要重视教学,培养学生用“我手写我心”.文章不在于技巧,关键在于富有真情实感.5、掌握一些实用的教学法,多向名家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哪些
1、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

【小学语文教学中力求高效的新思考】2018新时代小学语文的新思考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些自己微不足道的见解,或许算不上独特,但它却是我的鲜明感受。下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一、长文短教求高效 在教学中,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文较长,课时又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怎样求得课堂教学的短时高效呢?经过和教师们的研讨,我们明确...

[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且提供了一种暂新的教学模型。本文从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积极性;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化难为易;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亲自“下水”弄清楚从何处可以收集到这些信息,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不同的途径去获取信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之上归纳、提炼。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想象飞起来,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具有深远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很好地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运用到教学中?
它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加强了直观教学。由于它具有直观、形象、动态的演示功能,不仅使学生(xuesheng)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帮助学生(xuesheng)在感觉与思维之间架起了桥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通过不断实践,我对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阅读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成绩?
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语文的语文知识,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这里,我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一)、教会学生学会搜集和积累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然。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有素材,素材从何而来?1、是引导学生向生活搜集...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
它可以主宰人生。”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的,咱就拿古诗词教学来说吧。古诗词教学并不是涉足到古诗词单元了才有的教学活动,我一直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借以开展古诗词系列活动,从而进行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伊始采取先入为主的...

勐腊县17518114697: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糜店克拉:[答案] [摘要]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育要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品析语句、朗读训练、描绘情境、作业训练及渗透联想训练中渗透,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语文;教...

勐腊县17518114697: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糜店克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将品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呢?1.在阅读课文中寻找最佳“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阅读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挖掘课文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元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剩余1961字)

勐腊县17518114697: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糜店克拉: 在全社会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而德育渗透又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体现寓德于教.如何将德育教育的思想和内容真正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与教育,真正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勐腊县1751811469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
糜店克拉: 1、小学语文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内容包含了多元化的德育因素,对此,教师应结合小学语文的知识和特点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深化素质教育的实践.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从小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首先品质和行为习惯.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教育教育,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丢弃素质,激励学生塑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主要从新课程资源、文章思想内涵、开展实践活动等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让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勐腊县17518114697: 如何将德育渗透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
糜店克拉: 众所周知,道德品质在人才素质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道德法规相悖的社会问题.为了应对社会大环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冲击,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我们应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不仅对小学生道德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也对语文教学起着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宄.

勐腊县17518114697: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
糜店克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

勐腊县17518114697: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 -
糜店克拉: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

勐腊县17518114697: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
糜店克拉: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答:(一)精心钻研,在教学设计中预设育人氛围.(二)灵活驾驭,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德育.(三)拓宽视野,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 (五)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六)通过语文教师的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勐腊县17518114697: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
糜店克拉: 语文课堂通常是讲课文,依据课文展开教学.可以根据课文的一句有哲理的话,进行德育教育,或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点评,好的品德要学习,坏的要引以为戒,这也是德育教育.

勐腊县17518114697: 如何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伴 -
糜店克拉: 1、在课题中渗透德育.课题往往被称为文章的“题眼”,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好的课题不仅能显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折射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此时,我们可以把课题当作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从而进行德育渗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