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作者&投稿:宓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六识 意识?究竟是什么呢~

佛教唯识学,是佛三转@@之时,为地上菩萨详说悟后实修、地地增上的内容;是真正的“了义法”;凡夫不可能实知,须是初地以上菩萨才能实证其中的微妙;故凡夫只能通过熏习建立知见,可于将悟、已悟之时,自行修证(辨别所证是真是假)。
如上所说,未证者解说常有错误;学习唯识,也能对佛法之“甚深及甚深”,有个大致的感受。而“八识心王”,是唯识学最基本的知见,也是很重要的知见;末学根据真善知识解说,整理略说如下。愿大心学人不厌其烦:

关于“八识心王”:

有一首偈这样说:“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
其中含义是:一切人皆是八识同时同处而共同运行,故名八个兄弟共一胎。八识之中,第七识极为伶俐,处处思量一切法,时时思量一切法,时时决断而处处作主,故名伶俐,即是末那识,四阿含诸经中说之为意或意根;至于第八识心,则于六尘境界极为迟顿,乃至根本已非迟顿可形容之,实是对于六尘境界根本不曾起心动念,根本不会加以了别,根本不于六尘境界相起心动念,故名为呆,是故偈曰:“一个伶俐一个呆”。至于前五识,则是面对五尘外境而作观察者,一日觉醒现起之后,便于各人之面门上,不断面对五尘外境(实是如来藏所显 现之内相分五尘境,然而众生不知,以为是外五尘)作种种摄取与了别,是故偈说:“五个门前作买卖。”前五识如是摄取外境而作简单之了别时,意识则住于内身之境界中,而依于前五识之了别,对五尘境作更细之了别,并于其中了别五尘境界上之法尘;如是详细观察已,然后分析思惟:应当如是,应当不如是,应当收存,应当舍弃……等;观察分析已,方由最伶俐之意根而作取舍;如是,意识从来住于身中,而作种种观察分析思惟等事,是故偈曰:“一个家里把帐开。”如是一偈,人人能背诵之;人人皆能了知各人悉有八识心王并行不悖。

略说意识(第六识):

其一:意识心即是多数人所认知的“自我”,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的小孩子,以身体为我,这个层次可以叫做“身见”;普通成年人之“我”就是这个能分别、清楚明白、思维推理的意识心我;叫做“我见”,西方哲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说的就是这个我。凡夫皆以此意识心我为“真我”,《楞严经》中,阿难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乃至古大德某师,一辈子持“即心即佛”(后来之真悟祖师曾经评为“错认定盘星”),很可能也是将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意识心执为真我。
其二:此意识心,除在五位(灭尽定,无想定,正死位,熟眠无梦,闷绝)断灭之外,其余时刻都是瞬间生灭,不停分别诸法相;乃至修行人坐禅时的明觉心、寂照心、离念灵知心等,都是意识心;因为意识心时时能够觉知,不需要如《楞严经》七处征心也能觉知;因此,凡夫众生对此意识心为真我,非常笃定,没有怀疑;《楞严经》中,佛直接对阿难说:“此是妄心”,阿难的反应是惊恐畏怖的。

习性(兼说第七识):

习性的问题,不在意识心层面;一种义是指第七识末那识;此识其实才是凡夫处处做主,时时攀援的“我执”;第六识意识虽然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若第七识不做主,不下“命令”,身口意之“行”即不能现起;就像“犯罪未遂”一样。而第七识分别性极劣,需要通过意识来了知五尘境界;第七识就是六根之中的“意根”,修除习气,使得六根清净;最主要就是除去第七识的贪、嗔、痴等习气;在这个意义上说,凡夫的修行,着力处就是用第六识的正知见不断说服第七识,直到第七识逐渐不随贪等习气做主,而随“清净念”做主;比如念佛、戒烟、食素、布施、放生、友善待人、恭敬一切人等;这一类善念、净念常常现行,才是凡夫的“实修”。若不“现行”,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则不能“清净六根”。需要指出一点:念佛就是典型的用清净念去除贪、嗔、痴等污染习气的修行法门;念佛日久,第七识做主、攀援时,所起之现行就是念佛。这样,即使寿终之时,意识心断灭而第七识却是恒常不灭的(第七识是来往三世的,除无想定断灭一部分,涅盘中全断;这一点与意识不同;因此末那识有“恒”的体性),仍然在念佛;因而得佛接引。这种情形,可以参见《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
习性之第二种义,习气种子集藏于我们的真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之中;第八识不生不灭,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能生万法而不自知;开悟明心,明的就是这个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说之“心”、“识”就是这个第八识;也叫做真如、如来藏、法身、诸法实相、自性、本来面目、心等等几十个名称。
第八识如《心经》所言:“不净不垢”;以其集藏无始以来一切善不善业种,故言不净;以其体性永无污染,常自清净,故言不垢。开悟明心之后,悟后起修的内容就是将真心第八识中所藏之业种逐一修除;此时的修行名为“实修”。完全修除即至佛地。《楞严经》偈:“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即是此悟后修除之“尘沙惑”

略说第八识(阿赖耶识):

“八识心王”之中,唯有第八识“遍一切时”、“遍一切处”(涅盘之中,唯有此识不灭,前七识全部断灭;故名“涅盘本际”);这与不生不灭的真心体性相同;前七识则无有这样的体性。其次,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经中有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如来藏中藏如来”,亦证第八识即为真心。
庵摩罗识(地上菩萨)、无垢识(佛)是第八识在不同阶段的别称,有人因此误会为“第八识之外尚有九识、十识存在。”
第八识是常驻不灭的真心,因而能生出万法;因其远离见闻觉知,未悟者未能触证此识即不能了知;只能闻圣量言而信。比如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识”就是第八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第八识,一切众生皆有第八识常住不灭;比如色界天人,无有鼻、舌二识;无色界天人,无有前五识;涅盘境界,前七识俱断灭而第八识常住不灭。人道众生则是八识俱全。无情之物则无有任何一识,因此不能成佛。
第八识本具“无我性”,不能自证自分,无自我认知;因而只能借助由其出生的诸识感知六尘。“借假修真”故,需要利用五色根及意根才能修行、开悟,触证第八识。
第八识犹如一个容量无限大的硬盘,集藏无始劫以来善不善业种(污染种子),若第八识有生灭,则不可能集藏全部种子;但是第八识本身却是清净无染;(比如墨水,水性与净水无二);此义《心经》说为:“不垢不净”,愚者不知此义,责问:“第八识含藏业种,而真心却是清净无染;所以第八识不是真心”;其实,若无第八识集藏业种,因果业报即成虚妄;或者成为“自作他受,他作自受”,导致因果错乱。(此有情所作业,由此有情之第八识摄藏,未来世之色身出生后,业报显现,由此有情受报)
第八识又名“持身识”,前七识皆无可能恒常不灭,因而不能持此色身;若无第八识持身,无始劫以来世世显现之色身即有可能断灭,也就不会轮回至今,所作业因也就可能断灭,不再受报。
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云:“去后来先做主公”是说:死亡之时,第八识最后离开此一世之色身;下一世色身形成时,第八识又是最先来到;此识乃是“真我”“唯我”,(“常乐我净”、“唯我独尊”之“我”)因而是“主人公”,非如能知能觉的意识心一般,世世不同,变易无常。
楼主所问,第六识(意识)人人能知;第七识(意根、末那识)能够感知一部分,但其微妙运作,需要初地以上菩萨才能实知;第八识(阿赖耶识)则是一切凡夫及二乘圣者完全不能了知,若是在某个有情的“经验之中”,则此有情起码是开悟明心者。

以上知见,浅说“八识心王”;更多更深的内容,请阅唯识类经、论。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一、末那识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特伽罗(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如凡夫、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萨位而言。(三)平等性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空观入见道,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属有漏之位,第三位则属无漏之位。 又依成唯识论卷五载,末那识之存在,可引用入楞伽经、解脱经二种教说,及六种道理证明之,此谓‘二教六理’。二教,即:(一)入楞伽经卷九谓,思量之性,名意。(二)解脱经谓,染污意恒时与诸惑俱生灭。六理,即:(一)不共无明证,谓第六识之作用虽有间断,凡夫不共无明,则恒无间断而相续,故须有末那识。(二)六二缘证,前五识以前五根为所依,以前五境为所缘,第六意识亦须有末那识作为其所依之意根。(三)意名证,末那名意,因系恒审思量,故末那识必须恒存。(四)二定差别证,圣者所入之灭尽定与外道所入之无想定有所区别,因灭尽定无末那识,而无想定有末那识之存在。(五)无想有染证,修无想定而得生之无想天,虽无第六意识,但仍有我执,故须有末那识。(六)有情我不成证,凡夫行布施等善,不会成为无漏,无法脱离我执,乃因有末那识之故。

唯识学派,早期弥勒菩萨、无著菩萨这个时期,思想是比较众多,不过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提出了一识的说法,他并没有强烈的去否定;到了天亲菩萨以后,特别是护法论师以后,这个唯识学派就确定安立了六识 ,就是你前五识跟第六识要作厘清。为什么安立六识的理由呢?我们从因跟果来说明,比如你造业的时候,你要判定这个业是罪业、恶业、无记业,这个第六意识是关键点。我们以菩萨戒来说,你心跟境和合,第一念你看到染污相,这个不能判罪,心境和合的第一念自性分别,你看到染污相,不能说你有错,那是因果的显现;但是第二念「重缘思觉」, 第六意识再产生分别,而你不加以对治,从第二念的时候开始判罪。所以你如果没有安立前五识、第六意识,你很难知道这个业到底是无记,或者是落入善恶业!因为瞥尔起念,前五识依止五根攀缘五尘的时候,这刚开始的二相,前面说的二相──见、相二分,它是果报的受用,直觉;但是第六意识开始分别的时候,才落入了善恶。所以你如果不厘清前五识跟第六意识的差别,你在判罪善恶就有问题,这第一点。第二个,从果报上来说,唯识的转依是「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中圆」,就是说你的第六意识在因地的时候,它开始转成清净,但前五识是不能转,它还是有漏。所以圣人的心,有时候前五识也会出现一种有漏的染污境,但是他的第六意识是清净的,因为五八要到果中,要成佛以后,前五识才能够完全清净。所以前五识跟第六意识在转依的过程当中,有明显的不同。所以你看天亲菩萨的《三十颂》,也是安立六识,他那个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这个「差别有六种」就是讲六识。玄奘大师讲得更明显,《八识规矩颂》先讲前五识,再讲第六意识。这个的确有它厘清的必要。就是正统的唯识学,从天亲菩萨以后,护法论师,乃至中国的玄奘大师,都是具足安立六识的。


...是不是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_百...
前五识,一般都是与第六识配合起作用的。但也有不配合的时候 ,六识不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情况。比如,人有时候想入非非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感知功能全部失灵,这就是六意识不配合五识的状态。还有,人进入梦境的时候,六意识单独活动(独头意识),睡梦中的人前五识也处于休眠...

唯识论是什么
唯识论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重要术语之一。意谓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心识所变现,心外无独立的客观存在,亦称“唯识无境”。这种观点认为有情的“识”可分为八种:前五识,谓能了别外界对象的眼、耳、鼻、舌、身等识;第六识,谓有想象、思考等统觉作用的意识;第七识,谓作为潜在的自我意识的末那识;...

《八识规矩颂学记》11.15
我们说前五识只有三十四个心所法;第六意识五十一个都有;第七末那识只有十八个心所法;第八阿赖耶识只有五个心所法,就是这个五遍行心所。然后通于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也通于一切性:善性、恶性、无记性、遍行法都通。也通于一切地:三界九地,都有遍行心所法能够随心王而生起。 触就是接触——根和...

佛教的六识是什么?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

请教前五识和意根,意识,意尘(即法),阿赖耶识,真如本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虽然说阿赖耶识是个储藏室,但它也可说是「总供应站」,支持前七识:它先把前七识所收集的讯息数据往下储存,加以吸收消化,而令整个业力结构改变之后,再回馊出去。譬如:修行佛法之后,「我执」减少,这种好的「业」存进第八识之后,每当前五识再吸收外尘进来,第六意识要作分析之前,便再求于...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第六意识,有五俱意识,与独头意识之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时起分别,叫做「五俱意识」。前五识是直觉的,而第六识是起分别的。由第六意识同时与眼识起分别的,叫做「眼俱意识」。同时与耳识起分别的,叫做「耳俱意识」。与鼻识起分别的,叫做「鼻俱意识」。与舌识起分别的,叫做「舌俱意识」,与身识起分别的...

人有几识 都是什么
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dao(音声);3、鼻识——鼻于——香(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阿赖耶识。在这八种感官中,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决定了前五...

# 南怀瑾:把第六意识坚固定住才行,这是“转识成智”的第一步
你打坐以为自己在修定,实际上都不是,都是被五阴境界牵着走,没有得定。得定,我们再三强调,“系心一缘”,第六意识挂着一个东西。譬如一点亮光,我就把它定住了,定在这一点亮光明点上,使我的意境假照着这一点亮光,什么境界都不动。那么你身体坐着舒服也好不舒服也好,不管怎么样这一点亮光是定的。定的,等于...

五识是哪五识
即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受蕴指感受,即对物质世界的感受;想蕴指想象和认知。6、五识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对应着五种感觉器官和五种对象,所产生的五种认识作用。在佛教中,五识被认为是构成人类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六根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感官世界和认知能力。

佛教八识三境三量三性指什么
- 前五识:性境 说明(唯识名词白话新解):八识缘境时,对于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前五识缘五尘境,第八识缘自变的实境,因此都是性境;第七识末那识,缘第八识见分为自我,唯为带质境;第六识的五俱意识,初缘五尘境亲证自体时,刹那之间是性境,及至分别心起,推理计度,或...

罗山县18925367361: 什么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
善性感昌: 唯识学派,早期弥勒菩萨、无著菩萨这个时期,思想是比较众多,不过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提出了一识的说法,他并没有强烈的去否定;到了天亲菩萨以后,特别是护法论师以后,这个唯识学派就确定安立了六识 ,就是你前五识跟第六识要作厘清...

罗山县18925367361: 什么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
善性感昌:[答案] 唯识学派,早期弥勒菩萨、无著菩萨这个时期,思想是比较众多,不过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提出了一识的说法,他并没有强烈的去否定;到了天亲菩萨以后,特别是护法论师以后,这个唯识学派就确定安立了六识,就是你前五识跟第六识...

罗山县18925367361: 第六感指的是什么,前五感又是什么 -
善性感昌: 第一感视觉 第二感听觉 第三感味觉 第四感嗅觉 第五感触觉 第六感意识 第七感未那识(小宇宙)产生物我区别的根源也是超能力的源泉! 第八感阿拉耶识(种子识)蕴藏着所有世的记忆并且领悟后可摆脱六道轮回超越生死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 ...

罗山县18925367361: 佛教的第7识末那识是什么?和第6识意识有什么区别? -
善性感昌: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

罗山县18925367361: 五俱意识与前五根是什么关系 -
善性感昌: 五俱意识,又叫明了意识,也就是说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时生起的一种活动.缘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的五境,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同时生起,缘外在的色、声、香、味、触.

罗山县18925367361: 佛经里所说的人有八识分别是 -
善性感昌: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是: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意识.前五...

罗山县18925367361: 什么是第六识 -
善性感昌: 【六识】 梵语s!ad!vijn~a^na.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阿毗达磨佛教认为,此六识乃心之作用,其体乃唯一之心,六识不同时作用.大乘唯识家则在六识之外,另立末那、阿赖耶二识,而认其均能同时作用.

罗山县18925367361: 佛教 八识是什么意识 -
善性感昌: 每一个有情众生身上都有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合称五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 前五识 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 第六识...

罗山县18925367361: 佛教早期只有六识,八识之说源于何时何人? -
善性感昌: 于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识.喻如'六窗一猿',六识...

罗山县18925367361: 佛经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
善性感昌: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