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六识是什么?

作者&投稿:洪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佛教早期只有六识,八识之说源于何时何人?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著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著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薰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薰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佛教 六识一智 什么意思?
六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观见,而是听见,鼻是闻知,舌是贪知,身是感知,意是思维知,此六种知都是虚妄,人都会为这六种感知而努力拼命,这就是欲望的根源,

一智:智为真知,不为虚妄所动,不为感知所迷惑,

总体意思就是,六识一智的意思是,六种虚妄化为一心,一心不乱。
佛讲六根,六尘,六识,五欲指的是什么?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

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佛家所说的六根,六识,六知是指的什么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中的六根指的哪六根?六尘、六识指的又是什么?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

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 佛教之六根、六尘、六识关系?
六根是人的六种觉,如色、香、味触等对应六种人的眼耳鼻喉等~六尘是物理界的六种表现,如形、色、味等。六识为:人将六尘记忆于脑后的六种觉识如你能在未见到水果而知其甜就是你脑中的六识~六尘因六根而现六识,所以佛家以断六根而得六识清静~人说佛教是唯心的~其实佛教是因缘论,因六尘得六识,因六识而创六尘~
佛教八识之中第六识的佛家命名是什么? 10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以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而能尝者,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以触为缘,而生身识。身识依根,而生身根,因识能觉,而能觉者,是名身识。

[六、意识],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末那识],梵语末那,华言意,亦名相续。识,又名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为染净,皆由此识也。前第六识名意识,今此识亦名意者,谓第六识,依根而得名。此识当体而立,号第六识。虽能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也。(依根者,根即意根也。当体者,即分别之体也。)

[八、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以其锭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而具有四分,如摩尼珠,体本清净。又如明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之,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即前七种识境皆是也。若以净体言之,即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四分者,一、相分,即形相。谓此识能变现根身世界及诸法名义、相状,皆由第八识此分而生,如镜中所现之影像也。二、见分。见,即照了之义。谓此识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像也。三、自证分。自证所具之法,谓此识能持见分、相分,亲证无碍,如镜之圆体,能持其明,能含众像也。四、证自证分。证,即能证之体。自证,即所具之法,能持前自证分、见分、相分,皆不离此分,是第八识本体如镜之背也。梵语摩尼,华言离垢。根身者,即眼等诸根也。)
佛说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 是啥子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为“能生”之义。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尘是“境界”之义。

六识:六根摄取了六尘,根尘交涉,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这些意识如瀑布般流动不绝,也构成我们感知的世界。
佛学基础: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
外六尘(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相应的六种对境,也是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六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


禅语;什么是”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
什么叫根呢?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但根里头有个性,这个性是知道这个根的,那这性叫什么呢?眼睛叫见,耳朵听到叫闻,心里感觉到的叫觉,意识意识到的叫知,觉跟知是两回事。如果别人触摸你一下子,你感觉到了,你那不叫知;当你一时来分别是什么触到我时,这个就叫知了。

请教佛教说的第六意识是指什么?
前五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是对外界刺激的第一感受。第二种情况是不在前五识的基础上分别,而是闭门造车,把法尘翻起来分别妄想,过去现在未来,天上地下,什么都可以想,这种情况也是意识、第六识。《楞严经》里说,“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前六识其实是一个,是这个一精之...

五教有哪些?
一、小教:此教以随机故,但说人空,不明法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贪、嗔、痴)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唯论小乘,名为“小教”。二、始教(亦名分教):此教未尽大乘法理,名为“始”。不言定性声闻,无性阐提作佛,故亦名“分”。于...

佛教的第7识末那识是什么?和第6识意识有什么区别?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

能不能通俗说说,佛教中的:妄想分别执着,是什么意思?
【妄想】就是不在眼前的东西,但是你记得它曾经在眼前的样子,或者你想象它在眼前的样子。【分别】是【识】的一种功能,可以辨物。【识】分成6识,人可以看闻听尝触思,此末端识物之能力为【分别】。【执着】,这个最好理解,解释为【认同】比较好,譬如你看到一个美女,胸很大很美艳,你看得浑然...

佛教 所谓的人的真心本性到底在哪里
六识是净根,贪嗔痴是非善、非不善的无记根。因此人的真心、真性本来就是纯净的,非善、非不善的。只有当六识与色声香味触法纠缠在一起,生起十八界时,贪嗔痴成非善时,就成为极端复杂的人类心理因素,也就是人性。人性各个不同。已不是纯净的真性了。 chiayewli | 发布于2010-07-11 举报| 评论 1 0 ...

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向来的小乘部派佛教只建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瑜伽行派却认为在此六识的深处,有不断地生死轮回、经常都有持续活动的根本性的心,并称之为阿赖耶识。而最先提到此阿赖耶识的是《解深密经》。关于a^laya一词,原指贮藏物品的仓库或藏;详细地说,有(1)潜藏、(2)贮藏、(3)执着三意。

手串多少颗为一串最好?
不同的颗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和内涵,但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手串的颗数通常是根据设计和个人喜好来选择的,一般来说,较短的手串适合女性佩戴,较长的手串适合男性佩戴。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手串的颗数也有所不同。例如,佛教念珠通常为108颗,而基督教玫瑰经的手串则为59颗。

佛教中“阿摩罗识”是怎么回事?
师父今天讲的你们如果听不懂还是在六识当中。很多人眼睛看了就不开心了,第一意识,很愚痴的;一听人家讲就瞋恨生气,第二意识;鼻子闻到,“好香啊”,很多人为什么出事,饭还没吃,茅台一开,一闻,就醉了,是第三意识;舌圝头碰到了,“这东西好吃”,第四意识;当你身圝体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

佛说六识中的根分为尘根和净根,这两者关系是什么?
根分为浮尘根和净色根,单就眼根来说,浮尘根就是眼球(包括视神经),净色根是不可见的清净本性,盲人就是浮尘根的缺失,净色根是不会有缺失的,盲人所见是一片黑暗,这黑暗也一种尘境,不能说盲人一无所见,这就是净色根没有缺失的缘故。

任丘市13323414310: 佛学基础: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 -
望骅欣诺: 外六尘(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相应的六种对境,也是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六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

任丘市13323414310: 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中的六根指的哪六根?六尘、六识指的又是什么? -
望骅欣诺: 六根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 六根 】《佛学大词典》: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它指五种感觉器官,和反应能动能力,为十...

任丘市13323414310: 佛家所说的六根,六识,六知是指的什么 -
望骅欣诺: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任丘市13323414310: 什么是第六识 -
望骅欣诺: 【六识】 梵语s!ad!vijn~a^na.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阿毗达磨佛教认为,此六识乃心之作用,其体乃唯一之心,六识不同时作用.大乘唯识家则在六识之外,另立末那、阿赖耶二识,而认其均能同时作用.

任丘市13323414310: 什么是“六识” 具体是那六识 出自哪里? -
望骅欣诺: 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一. 眼识: 依於眼根,缘色境而生起了别认识作用二. 耳识: 依於耳根,缘声境而生起了别认识作用.三. 鼻识: 依於鼻根,缘香境而生起了别认识作...

任丘市13323414310: 佛教八识之中第六识的佛家命名是什么? -
望骅欣诺: 一、佛教八识中第六识的佛家命名叫“意识”. 二、第六识的梵文是mano-vijn~a^na.在翻译成汉语时没有音译,而是意译,翻成“意识”.第七识叫“末那识”,其梵文是manas,意译为“意”,思量之义,若采取意译,则易与第六意识混...

任丘市13323414310: 识的佛学六识 -
望骅欣诺: 【 识 】 《 佛学大词典 》梵语vijn~a^na,巴利语vin~n~a^n!a.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 vijn~a^na 为 vi(分析、分割)与 jn~a^na(知)之合成语,乃谓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之作用.虽至后世时,心(梵citta ,巴同)、意(梵mano ,巴同...

任丘市13323414310: 人有几识都是什么 -
望骅欣诺: 人有八识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

任丘市13323414310: 十二处十八界是什么意思 -
望骅欣诺: 十二处十八界是指佛教中的十二处和十八界.十二处即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六根是能对色声香味触法产生感觉的六个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又称六种认识功能.六境指认识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法的含义与前相同).六识则是前...

任丘市13323414310: 第一识到第九识都是什么,学佛网 -
望骅欣诺: 共有八识,没有第九识.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 第一眼识,实即视觉; 第二耳识,实即听觉; 第三鼻识,实即嗅觉; 第四舌识,实即味觉; 第五身识,实即触觉, 此五识,通称“前五识”.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