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提到的贪、嗔、痴、慢、疑五毒本源是什么怎么破?

作者&投稿:邸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五毒的本源莫过于欲望二字罢了,至于破解方法就是要对于自己的欲望能够很好的把控住。佛教的修行莫过于修心,而修心莫过于不贪,不念,不想,做一个超脱世俗的人,要能够遇事处变不惊,对待身边的一些要以平常心的心态去对待。

生而为人,不必说要有多么的善良,不以物喜且不以己悲可能能做到这种底部的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可能都是一种无法做到的吧!毕竟很多人会不希望自己于人世间是一种妄过吧!就贪字来说,我们这一辈子都是在为衣食住行这几个字而努力着,因为这些个的欲望,所以我们都心甘情愿地愿意被他所束缚着,成了他的奴隶,心安理得地被他牵着鼻子走。更有甚者为了这一字而选择了不择手段,将道德伦理等抛之一边。

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嗔可能就是一种虐己行为吧!生活工作中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时往往都会不自觉地与别人发生着摩擦,不愉快也就因此而产生了。不明事理与是非不分是为痴,对于别人的意外行为,很多人往往不愿苟同,只愿相信自己,甚至有些人会因为看不惯别人而去嘲笑他人。内心高举,从而看不起别人视为慢,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从而轻视他人。疑也就是毫无根据道理就去怀疑或者迷糊,否定一切,理所当然的就去下一些结论,相信自己就是真理,这种盲目的自大。这些负面的情绪,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没有吧!

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像一个佛一样生活着,这样的我们我相信不只是自己就是身边的人也会觉得很累吧!我们能够做的也就是改善那些负面的消极的情绪,而让自己与身边的人更加的轻松,佛的存在,也是为了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吧!也是希望我们能够摆脱那一层层的枷锁,来让自己的身心得以发展!以正确的价值观去面对这个世界。



贪:贪念
嗔:生气,埋怨
痴:痴迷,也指沉溺在过去、无法自拔
慢:傲慢,自大
疑:怀疑
至于怎么破——知道了五毒本源是什么,不去触犯就好了哦。

本源就是人的七情六欲,只有看破红尘,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状态才能破。

应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是生清净心。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先需多听善知识开示才行啊。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智,无量觉。念佛即是自心现。念佛开智慧。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除万年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本源是变化,变化即是无常,只要身处无常,中一毒和中五毒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它会相继变化出其他四种,只有到达不变的彼岸,才能得到解脱,但是极少有人做到,比如我光会谈理论,实践里却什么都做不到,无用之思而已,学而有用才算得道。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贪嗔痴,佛教中称为“三毒”,是毒害我们人生幸福和健康的罪魁祸首。以下是简单介绍:贪——指贪财、贪色、贪吃、贪睡、……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这些贪心严重,一生必定没有幸福可言。嗔——指仇恨、怨恨、愤怒……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嗔恨心重,一生的快乐和幸福就大打折扣。痴——指不明道理,以...

求:有关佛教中的贪、嗔、痴、慢、疑的解释,想要通俗易懂版。
’遗教经曰:‘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决定毗尼经曰:‘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以违害大慈莫过此故。

佛家的“贪、嗔、慢、痴、愚”是指什么?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

贪、嗔、痴出自哪个佛经?是什么意思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

贪、嗔、痴出自哪个佛经?是什么意思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

佛说贪,嗔,痴 怎么解释这贪嗔痴
贪嗔痴解释:贪: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嗔: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

佛教中"贪,嗔,痴,恨."指的是什么?
与贪、痴两者,共称为三毒(三不善根)。亦属五盖、十恶之一。嗔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贪乃从喜爱之对境所起,反之,嗔则从违逆(不顺心)之对境所起。嗔,为修学佛道上最大之障害,经论中常诫之,如大智度论卷十四(大二五·一六七中):‘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

贪嗔痴是指什么意思
贪嗔痴的意思是: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贪嗔痴(梵文:rāga dveṣa Moha)是佛教概念,又名三毒、三垢、三火,佛教中说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贪是指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是指对逆的境界生...

佛经讲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贪,贪心、不满足、不知足;“嗔”我一直以为是生气、发怒;痴迷,类似于看不破那种,红楼里的宝二爷不就是个痴的。。

佛家说的贪嗔痴三念中,嗔念指的是什么啊
佛家所说的贪嗔痴三念中的“嗔”一般指的是不高兴、生气、发怒的意思。佛教经论中对此有更加深入的解释:1、“嗔”又叫嗔恚、嗔怒,为三毒之一。是指对有情众生产生怨恨的精神作用。俱舍宗判其为不定地法之一,唯识宗判其为烦恼法之一。2、据《俱舍论》卷十六、《成唯识论》卷六所载,对违背...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何为贪、嗔、痴、慢、疑,如何解除这佛教五毒? -
偶狮斯曲: 贪: 简意:多求无厌 佛经释义: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也.例如贪爱贪欲等.唯识论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俱舍论十六曰:'于他财物恶欲为贪.'瑜伽伦记七上曰:'贪之与爱,名别体同.'大乘义章...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佛说人有哪五毒?
偶狮斯曲: 贪,嗔,痴,慢,疑 贪是指贪婪,嗔指嗔恚,痴是指无明愚痴,慢指佛教七慢,即我慢,过慢,过过慢,增上慢,卑慢和邪慢.疑是指猜忌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佛学中的五毒罪障 都指的是什么罪障呢 哪五项? -
偶狮斯曲: 佛门号称人生有三毒 三毒是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嗔、痴.贪为饿鬼之源,嗔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 又与“爱、恶”五种情形并称“五毒”是业障,或与“慢、疑”两种并称为“五毒心”,是心障.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佛家的五毒是什么概念?
偶狮斯曲: 【五钝使】 五种其性钝拙的烦恼,即:贪、嗔、痴、慢、疑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
偶狮斯曲: 贪嗔痴慢疑分别代表的意思是:贪指的是贪爱、贪恋,贪婪.嗔指人在遇到挫折,或者被冤枉受委屈,就会心生愤怒,起嗔心,然后就会发脾气骂人、打人,伤害他人.痴指的是愚痴蒙昧,没有智慧.慢指的是待人傲慢,总看不起别人.疑就是...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贪、嗔、痴、慢是什么?
偶狮斯曲: 佛学中五毒是“贪、嗔、痴、爱、恶”,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佛教称“贪、嗔、痴、爱、恶”这五种情绪为五毒,认为这五种情绪是众生之“障”,一旦勘破,便能更容易地修成正果两者区别在这里.请楼主仔细分辩.一个是指五毒心一个是完整地障业中的五毒需要详细分开看.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五毒六妄七情八苦分别是什么 -
偶狮斯曲: 五毒六妄七情八苦分别是以下:1、五毒:贪、嗔、痴、慢、疑.2、现代六欲是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3、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4、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佛家五毒指什么说的? -
偶狮斯曲: 五种不利清净的心.这种心害人更害己.其实真正害的是自己.

鄂托克前旗19372556237: 贪嗔痴慢疑中,嗔,慢,疑分别代表什么 -
偶狮斯曲: 「嗔」,嗔心嗔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乾净,看到不乾净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厌恶.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的再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