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宦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扩展资料: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降伏解脱的先后次序: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参考资料:贪嗔痴-百度百科

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贪,是一种染着的心理。所谓染着,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
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贪执自己的长处,觉得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之一,因为贪着别人的财富地位,就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嗔,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痴,是愚痴,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

扩展资料:
贪嗔痴在《大智度论》中也有记载。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称为痴。此三者为一切烦恼之根本,荼毒众生身心甚剧,能坏出世之善心,故称为三毒。
三毒有正、邪之分,如诸佛净土仅有正三毒,无邪三毒。又大藏法数卷十五区分二乘及菩萨各有三毒,二乘者欣求涅槃为贪欲,厌离生死为嗔恚,迷于中道为愚痴;菩萨广求佛法为贪欲,呵恶二乘为嗔恚,未了佛性为愚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答案补充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贪嗔痴,佛教中称为“三毒”,是毒害我们人生幸福和健康的罪魁祸首。以下是简单介绍:
贪——指贪财、贪色、贪吃、贪睡、……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这些贪心严重,一生必定没有幸福可言。
嗔——指仇恨、怨恨、愤怒……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嗔恨心重,一生的快乐和幸福就大打折扣。
痴——主要是讲不明佛理。也指不明道理,以及种种愚昧的心理和言行。
以上是简单介绍,请学习法师讲经具体了解。

其实佛教中很多经典上对一个词语有很多解释,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佛理是博大精深的,三毒在佛学大辞典上的解释是:指贪欲、嗔恚、愚痴(又称贪嗔痴、淫怒痴、欲嗔无明)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分三毒为正三毒(贪欲、嗔恚、愚痴)与邪三毒(邪贪欲、邪嗔恚、邪见愚痴),以邪三毒者难度,正三毒者易度,故诸佛净土有正三毒,而无邪三毒。摩诃止观卷六上以思惑上之贪、嗔、痴为正三毒,见惑上之贪、嗔、痴为邪三毒。又依大藏法数卷十五,二乘及菩萨皆有三毒。二乘之人欣求涅盘为贪欲,厌离生死为嗔恚,迷于中道为愚痴。菩萨欲广求佛法为贪欲,呵恶二乘为嗔恚,未了佛性为愚痴。[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下、大乘义章卷五本、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 佛陀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其实,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佛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贪,就是要告戒你做人要知足,嗔就是告戒你千万别随便动怒,痴告戒你做事时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恨就是要你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2.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佛家与道家常说的:贪,嗔,痴,慢,疑 五毒分别代表什么,请详细点
五毒心: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贪:贪念一生,万物损。人的贪念有很多种类:贪美色、贪美食、贪金钱、贪物品、贪功能等等贪世间一切虚幻之物。嗔:嗔指生气,生闷气,生大气,内心责怪别人,口语埋怨人...

佛语中的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2. 嗔:所谓“嗔”,即指对他人的不满、愤怒或嫉妒。当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遭遇不顺心的事情时,容易产生嗔心,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3. 痴:在佛教中,“痴”即无明,指的是缺乏理解和智慧,对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认识不清。这种无知导致人们无法看清生活的真实...

佛教所说的七苦: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这七苦...
一、佛教八苦概述:佛教传统中,八苦被视为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以及五阴炽盛苦。二、贪、嗔、痴:贪、嗔、痴被认为是引发苦的三个根本烦恼。它们是心理上的烦恼,而非实际的苦果。贪指的是对物质和感官享受的强烈欲望;嗔是对不...

何谓“贪嗔痴”?
达到心法两寂,即心不生法,法不生心,从而达到涅槃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心的妄动与解脱是相互转化的,只有放下对心法的执着,才能真正实现正解和正见。总之,"贪嗔痴"是佛教中的核心概念,它们揭示了人心的弱点,但通过戒定慧的修炼,人们可以超越这些烦恼,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觉悟。

佛教中的贪嗔痴分别指的是哪些意思?
1. 在佛教中,"贪"指的是对顺境的过度喜爱和渴望,当无法获得所期望的事物时,内心会产生不满和渴望。2. "嗔",亦即愤怒或憎恨,是指在面对逆境时,心理上产生的不满和愤怒反应,往往导致情绪失控和冲动行为。3. "痴",又称为无明,是指对事物本质缺乏正确理解,分辨不清是非,导致错误的认知和...

佛教中的五毒,贪,嗔,痴,木,疑怎么解??
佛教中的三毒: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治疗此三毒的方法: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

佛语中的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即使面对比自己强的人,也会表现出轻蔑和不屑。5. 疑:怀疑是疑的特征,表现为不相信他人。有些人只相信自己,甚至怀疑圣贤的话。怀疑使人无法正确判断,影响决策。要去除这五种烦恼,首先需要认识自己的心灵,保持冷静和中道,不受外界的喜悦和悲伤影响。远离贪嗔痴慢疑,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一步。

佛教说的贪嗔痴什么意思
在佛教的教义中,"贪嗔痴"被称为三毒,它们深刻影响着众生的生活和行为。首先,"贪"是对喜好过度执着,如同《大乘义章》中所描述的,它源于对五欲(色、声、香、味、触)的过度追求,特别是对物质享受的贪恋。佛教认为,这种贪欲源于人们对五感的反应,进而形成对世间万物的染爱。其次,"嗔",...

佛教贪嗔痴慢疑代表什么
贪嗔痴慢疑,代表众生无始以来所形成的恶的习气,代表我着,代表无明。贪、嗔、痴、慢、疑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又称为五毒。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嗔就是生气的意思。与贪...

佛教所说的七苦: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这七苦...
佛教中的苦,一般指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贪嗔痴这三个根本烦恼是苦的因而不是苦的果。爱别离苦是指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谁知道佛教中“贪”“嗔”“痴”的意思是什么吗? -
芒傅复方: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嗔 贪 痴三戒是什么意思? -
芒傅复方: 贪我就不说了,贪婪 嗔,指的是生气,愤怒,还有嫉妒 痴,指的是昏昏噩噩,不明是非 贪对应饿鬼道 嗔对应地狱道 痴对应畜生道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佛教里的:贪…嗔…痴…指的是什么? -
芒傅复方: 【三毒】 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名“三毒”,这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佛说的贪,嗔,痴是什么?? -
芒傅复方: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从而成为欲望.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便会恶语伤人.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无明的产物.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佛法中的“贪、嗔、痴”都是什么意思! -
芒傅复方: 贪:贪得无厌.对本已满足的生活还是不断地索求. 嗔:娇柔动怒.俗话的矫情.对于本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动怒. 痴:痴傻.不明是非 善恶.没有自我的判断意识,不知当做与不应为. 知道的就答,不知道的就别答.复制别人的答案有意思么?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佛说,人生三大忌:贪,嗔,痴,嗔是什么意思 -
芒傅复方: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什么是贪嗔痴? -
芒傅复方: 佛教中的三毒: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什么是贪、什么是嗔、什么是痴? -
芒傅复方: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欲望的执着;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 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石嘴山市15532863476: 佛家讲的“贪嗔痴”中的“痴”指什么? -
芒傅复方: 愚痴即是.是堕入畜生道的因.主要指的是是非不分,愚鲁固执,难以从佛法的见闻中进一步进入闻思修的思与修,无法打开智慧.所言,石头中挤不出油即是.痴有轻重之分别.熄灭贪嗔痴是修行的重点.南无阿弥陀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