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相隐不为罪

作者&投稿:无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亲亲相隐不为罪,是一条刑法原则。
      所谓亲亲相隐不为罪,即法律规定近亲之间相互隐瞒某些法定罪行而不构成犯罪,其立法目的旨在平衡个案追究与人伦常情之间的价值。作为一条古老的刑法原则,亲亲相隐不为罪迄今仍为中外刑事立法所沿用,只是适用的罪种范围不一而已。比如,改开后的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即免除了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强制作证义务。再如,普通法系国家的判例也肯认被告有权拒绝透露和制止他人透露只有夫妻之间才相互知道的信息。又比如,欧陆法系的《德国刑法典》和《日本刑法典》都规定被告可拒绝作出不利于自己亲人的陈述,其窝藏行为应减轻或免除刑罚。
      作为文明社会的普遍原则,亲亲相应不为罪在中国最早出现于《论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可见即使在礼法合一时代,孔子也是一位法学家。他提出的亲亲相隐不为罪原则,旨在平衡追究犯罪与维护家庭关系稳定这两种价值之间的冲突。经春秋及至民国,历朝刑法都沿用了亲亲相隐不为罪原则。《唐律》规定,除谋大逆这类重罪和某些亲属互害之罪外,其余均适用亲亲相隐之规。
      父子、母子、夫妻相互划清界线乃至互相举报的反人伦模式始于1966年,止于1976年。其间,最令人惊讶的案例是安徽一位儿子举报自己生母在家庭饭桌上的一句闲谈,结果这位可怜的母亲很快被法院处以死刑。1980年该案平反时,这位母亲的坟头已长满了荒草。


亲亲相隐不为罪 法律规定
依据我刑法的规定,直系亲属也会构成包庇罪的,直系亲属在明知对方是人犯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包庇的,情节严重会构成包庇罪。亲亲相隐不为罪,即法律规定近亲之间相互隐瞒某些法定罪行而不构成犯罪。作为一条古老的刑法原则,只是适用的罪种范围不一而已。相关法律规定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

亲亲相隐不为罪法律规定
指亲属之间互相隐瞒犯罪行为可以不被追究刑事责任。“亲亲相隐不为罪”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项法律原则,指亲属之间互相隐瞒犯罪行为可以不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一原则体现了儒家的家族伦理观念,强调亲情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现代法律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亲亲相隐不为罪”的原则。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律普遍要...

亲亲相隐不为罪 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亲亲相隐,指出于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对自己的亲人有所袒护、隐瞒,不检举亲人的罪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八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

亲属相隐不为罪原则确立于( )时期。
亲属相隐不为罪原则又称为“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唐朝称为“同居相为隐”原则。“亲属相隐不为罪”是指亲属之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该原则确立于汉宣帝时期,故选A项。

亲亲相隐不为罪
亲亲相隐不为罪,是一条刑法原则。 所谓亲亲相隐不为罪,即法律规定近亲之间相互隐瞒某些法定罪行而不构成犯罪,其立法目的旨在平衡个案追究与人伦常情之间的价值。作为一条古老的刑法原则,亲亲相隐不为罪迄今仍为中外刑事立法所沿用,只是适用的罪种范围不一而已。比如,改开后的中国《刑事诉讼法》...

亲属间有罪可以容隐,可以免除处罚的情况是什么?
在西方国家,不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都有与中国传统的“亲亲相隐”原则不谋而合的类似之处。而在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也有类似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即免除了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强制作证义务。再如,普通法系国家的判例也肯认被告有权拒绝透露和制止他人透露只有夫妻之间才相互知道...

亲人间的包庇行为构成犯罪吗?
但到了今天,“亲亲相隐”制度已不复存在。在我国现行法律中,亲属之间的窝藏包庇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并且行为人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就有提到窝藏包庇罪,即一人明知另一人是犯罪嫌疑人,但仍为其提供隐藏居所,或是为其隐藏财物,帮助其逃匿或是作假证,这样的行为...

亲亲相隐属于什么刑事原则?
是唐律的重要刑法原则。即同财共居之人及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互相容隐犯罪者,可以减免刑事责任。其具体规定,一是同居者和大功以上亲及部分近亲属相隐不负刑事责任;二是小功以下亲属相隐,减凡人三等论处;三是谋反、谋大逆、谋叛一类重大犯罪,不适用相隐之律。它是继承汉律“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古代亲亲相隐思想来源于
亲亲相隐制度起源于周朝。

论中国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
中国封建刑律的一项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实行这项原则,是为了维护封建伦常和家族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亲亲相隐本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亲亲相隐原则进一步得到确认。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以后各朝的...

库伦旗17653654203: 亲亲得相首匿具体是什么意思
麻轮阿奇: “亲亲得相首匿”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在古代司法实践中曾发挥... 这段话也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亲亲相隐不为罪”. “亲亲得相首匿”的思想到了唐朝...

库伦旗17653654203: “亲亲相隐不为罪”现在还适用吗? -
麻轮阿奇: 不适用.但直系亲属可以拒绝作证.

库伦旗17653654203: 在汉朝,十恶之罪是否适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为什么 -
麻轮阿奇: 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确立和传承轨迹不难看出,这一原则不仅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影响.其之所以被长期沿用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体有以下原因:其一,该原则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亲缘本性.人的...

库伦旗17653654203: 包庇罪的主体包括哪些人?
麻轮阿奇: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16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犯罪人... “亲亲相隐不为罪”,这是中华法系的优秀文化遗传,也是刑法人性化的体现,这在中...

库伦旗17653654203: 反对亲亲相隐的法律理由, 要是现代法律的理由,急求,今天晚上就要,谢谢 !1月22晚上 -
麻轮阿奇: 中国封建刑律的一项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实行这项原则,是为了维护封建伦常和家族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亲亲相隐本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亲亲相隐原则进一步得到确认.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以后各朝的规定大体上与唐相同,其内容主要有3点: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

库伦旗17653654203: 亲亲相隐有没有写入当代法律
麻轮阿奇: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刑律的一项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目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对这个问题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还没有写入我国的当代法律.

库伦旗17653654203: 古代有一条律法:亲人犯罪隐瞒不举报算合法.举报算违法的律法叫什么? -
麻轮阿奇: 古代社会以宗族、礼法为基础,人治大于法治,亲亲相隐在古代是被提倡的,举报犯法的亲人反而为世俗所不容,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十恶不赦的重罪例外.

库伦旗17653654203: 丈夫杀人媳妇隐瞒其去向犯罪吗 -
麻轮阿奇: 属于犯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款没有规定存在免责人,因此是针对所有人的,包括亲人.

库伦旗17653654203: 哪些朝代的法律法规主张伸礼屈法 -
麻轮阿奇: 在刑罚适用上采取伸礼屈法的态度.自汉以迄清末,有关亲亲相隐制几乎代代相沿,少有更动;至于民国台湾百年多来的刑事法中仍多所保留. 亲亲得相首匿 该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父为子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