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赏析

作者&投稿:冯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①,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②。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注释]

1、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

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陈鼓应先生认为这三句与上文不连贯疑为错简复出。此处仍予保留。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唯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

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言唯能处盈而全虚,损存以补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其道也,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贤以均天下。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之道,其犹张弓乎?

张弓上筋,弛弓上角,故以况天之抑高举下。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天无私,故均;人多私,故不均。

孰能以有馀奉天下?唯有道者。

有道者澹足万物而不辞,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非有道者,无以堪此。

是以圣人为而不侍,功成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为而恃,成而处,则贤见於世。贤见於世,则是以有馀自奉也。

《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出自哪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出自: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选段: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译文:那么...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出自: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

初识《老子》第77章
【文】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十七章八十七言。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损有余而奉不足於天下者,其惟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邪。帛书《老子》...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2、南怀瑾《老子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样,弓拉得满,箭才能射得远。人不如意时,反而不会昏头,而恶贯则容易满盈,所以“天之道”像张弓一样,“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弓对准目标射,太高时要往下一点,太低也不行,要拉高一点才能射到。“...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一样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抬高;过满了...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话该如何理解?
这句话分析的是有关“天道”和“人道”的哲学出题,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为:“功遂身退损多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多”,能够解释为:自然的规律,是降低多的补充不足的,但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那样,要降低不足的,来献给多得人。自然法则可以降低多补充不足,使万物处在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是自然规律,是一种平衡的力量推动着万物的变化:太高的山,它会...

读《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有感“逆天道而行的人道”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应该克服自己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去虚心学习天之道,去学习自然之道。否则我们就会遭受到天之道相应的残酷惩罚!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环节,我们无知的自私和贪婪已经给其它生物们,给地球环境和我们自己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弱者道之用,反...

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一个汉语成语。损:减损。奉:供养,伺候:~养。供~。侍~。意思是减少不足的,奉给有余的。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老子哲学命题,指与"人道"相 对的"天道"的作用和功能。《老子》第七十七章:...

从《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看老子的修辞艺术
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写文章要注意文采修辞。《道德经》作为哲学名著,语言精练,道理深刻,而且在语言上也特别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说理生动形象,语言连贯有气势,表达更辩证。下面就以第77章为例,做一个分析。[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

唐县18472141594: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郜行利福:[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

唐县18472141594: “其不欲见贤邪?”——(老子第七十七章)——,这句话怎么样翻译 -
郜行利福:[答案]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不恃才傲物,功成名就也不愿意养尊处优,他不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圣贤

唐县18472141594: 老子 第七十七章 帮忙断句加翻译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共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
郜行利福:[答案] 楼主在恃后多加了个字吧?断句翻译如楼上.

唐县18472141594: “道”与自然规律和物理原理等有什么连系 -
郜行利福:[答案] “道”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道德经》中对“天之道”的解释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无论是抑之,举之,损之还是补之,归根到底都是...

唐县18472141594: "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什么意思? -
郜行利福: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唐县18472141594: 如何泛读道德经七十七章? -
郜行利福: 道德经七十七章也就是“天之道……天之道……人之道……唯有道者”(修之道) 天之道 其犹张弓欤——天地运作的道理,不就有如制作弯弓一般吗?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弓体太高太弯的时候,就把它调低,太低时就调高.有馀者损之 ...

唐县18472141594: 道德经第77章求解. -
郜行利福: 本章先以天之道的不争无为与人之道的苛求诈取为一个对比,再引出道者淡泊名利心性.

唐县18472141594: 老子第七十七章意思
郜行利福: 天道公允,不偏不依,它不是和弯弓射箭所显示的道理一样吗?如果高于靶心就要把弓压低,如果低于靶心就要把弓抬高

唐县18472141594: 道德经里的故天地之道非明则暗在哪章 -
郜行利福: 道德经里没有你说的“故天地之道非明则暗”这句话.但是道德经里,对天之道有阐述: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以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

唐县18472141594: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郜行利福: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一样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抬高;过满了就减小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自然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风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人?只有悟道的人能够如此.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