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道第七十七

作者&投稿:爰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_百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出自: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选段: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译文:那么...

老子二章 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
不是,是说明了自然规律就是把多的损耗,少的补充,而不是说公平,是一种法则。出处:《老子·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全文翻译是什么?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现贤也。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 第77卷 词句注释:[1]抑:压低。[2]人之道:大自然的法则。3]不恃:不自恃...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全文翻译是什么?
翻译:天道它就像拉开弓吧,高了就往下压一压它,低了就向上抬一抬它;富余的就削减它,不足的就补充它。天道是削减富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道却不这样,而是削减不足的来供奉给有富余的。谁能把富余的献给天下?只有得道的人。所以圣人促成事物也不倚仗,建立了功劳也不占有,他不愿意在这些方面炫耀自己的高尚。 注释:...

老子的“小国寡民”到底什么意思?请看《道德经》最后五章
复次,从《德经》的内容来看,第七十六章与第七十七章之间的分段,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就从第七十七章开始来理解。《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唯有道者乎...

道德经经典名句大全集
——《老子·德经·第七十六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知者...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而且“天道”是开天辟地的根本,世界上是先有了天道,然后才会产生宇宙空间、世间万物,也就是老子所说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道人道即为人之道或者圣人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对古人的为人处事作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提醒人们要注意修身重德,...

道可道,非常道...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什么意思...
作品介绍:《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道德经第17章是下知有之还是不知有之
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有道的君王,处事依其自然合乎天道,下面百姓反而不知道他的存在;较差点的君王,尽量多办善事受人拥戴,百姓就会亲近称誉他;再差点的君王,只会作威作福以...

穆独13717932673问: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
衡阳县和畅回答:[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

穆独13717932673问: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
衡阳县和畅回答:[答案]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穆独13717932673问: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
衡阳县和畅回答: 这句话最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作者是老子,全文内容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

穆独13717932673问: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什么意思?
衡阳县和畅回答: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全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解释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岂不就像拉弓一样吗?弦位高张,就被抑低,弦位低就被拉高.有余的被减少,不足的被补充.这正是大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弥补不足.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要剥夺不足,而用来供奉有余.谁能够以多余的供奉天下之不足者?这只有奉持天道的人.有道的人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大功告成而不自居,永不想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穆独13717932673问: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后面是? -
衡阳县和畅回答:[答案]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穆独13717932673问: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哪里? -
衡阳县和畅回答: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是自然...

穆独13717932673问: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出自哪里 -
衡阳县和畅回答: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出自《道德经》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①,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

穆独13717932673问: 什么是天道? -
衡阳县和畅回答: 天道是对的,人是有神性的,有和天道想通的地方,天道是公平的,也无所谓善恶,天道会灭人也会救人,会灭世会创世,其实一定要用善恶来定义的话,应该是善的,因善而恶,这便是灭世之原因.天道是永恒的.天道代表了美好.

穆独13717932673问: 天道何解? -
衡阳县和畅回答:盘古有训:“纵横六界,诸事皆有缘法.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特点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中国古代道学中有:“修道最终之境,乃天之大道也,故为天道”.佛教中关于天道:“通一道,而齐万道,此道即天道也.”感悟天道可以预知到一些事情的发展轨迹,因为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本必有同一道理,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

穆独13717932673问: 道德经里的故天地之道非明则暗在哪章 -
衡阳县和畅回答: 道德经里没有你说的“故天地之道非明则暗”这句话.但是道德经里,对天之道有阐述: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以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