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齐桓晋文之事》

作者&投稿:郁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王洪涌老师给我们上“古汉语词汇研究”这门课,要求读文献专书。我向来对先秦散文颇有兴趣,于是从焦循的《孟子正义》开始读起。

其中,《梁惠王章句上》中的《齐桓晋文之事》一节读起来饶有趣味。这一段对话,我们在读高中二三年级时就已经学习过了,但当时的着眼点在于对付考试的文言语法的形式层面,而忽略了其精神层面的东西。

《孟子》这本书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就是“仁”,围绕这个儒家的核心要义,他举了无数个或真实,或虚构的例子。其中《齐桓晋文之事》这一节,开头就讲了“王不忍以牛衅钟”的例子。

一日,齐宣王见人牵着一头牛于堂下过。“王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于是救下了这头牛。对曰:“然则废衅钟与”?王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孟子对齐宣王的做法先给予肯定而后质问“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也?”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

齐宣王不忍心见到一头牛,因无罪受死,却未肯废除血祭之礼,令人以羊代替。孟子质问齐宣王“如果你怜悯牲畜为祭祀而无辜就死,那宰牛和宰羊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理了。”

读完这一段,我们思考,齐宣王之举是仁还是虚伪呢?我想大部分人的感觉应该是正面的。而说其反面似乎也讲的通。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而孟子却解答了这个矛盾,他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的这段论说,让我想起了两件往事。

其一,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爸爸抓了一只鸽子,当时他很忙,无暇处理,令我将其溺死,中午宰杀炖食。我接过那只鸽子时,它的翅膀不断扑打着我的手背。当我想要将其浸入盛满水的木桶时,我的手臂如同生了锈的剪刀,紧紧拢起,很难打开。最终我红着脸冲爸爸说了句:“我下不了手”。然而午饭后,我碗旁的鸽子骨头却是最多的。爸爸至今还时常拿此事打趣。

其二,去年的三月份,来华中师大参加研究生入学复试。正值武汉大学樱花节,我与宗耀、郭婧、张杨四人一同去武大赏樱。沿路有几个乞讨的老太太,跪在雨中,宗耀每人分了一些钱。我当时对此举甚是不屑,我与他说了什么,目前已经忘记了,但是他回答说:“碰上了,就给一点儿。”我现在回想起这句回答,似乎有点孟子所言之君子仁义的味道。(当然,我也主要考虑到乞讨者身份真伪的问题)

结合这两件琐事,我认为齐宣王、我、宗耀所行之事乃是力所能及的“仁”,力所不及亦不能说是“虚伪”。

高中读《孟子》,没有任何精神收获,大学读《孟子》,没有此时的精神收获,研究生再读《孟子》有了新的精神收获。书,还是要常读,从固定的文本中总能发现新的世界。


齐桓晋文之事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

齐桓晋文之事的注释
(1)选自《孟子·梁惠王上》。(2)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342年至前324年在位。(3)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4)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说,谈论。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等...

《孟子·梁惠王》全文翻译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

齐恒晋文之事翻译
6、《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它的主要内容是写---劝说---放弃---,采纳“---”的主张发政施仁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的写作特点。 7、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的过程。请根据课文,梳理文章思路,体...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1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2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什么句子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找出善于比喻巧遇比喻的句子:1、“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意思是: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意思是: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

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全文通过对话的形式,层层推进作者的论述,以严密逻辑以及形象生动的例子进行论证,从而系统地阐述作者的政治主张。《齐桓晋文之事》全文就以齐宣王的提问和孟子的紧密相连的回答构成,从而系统论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齐桓晋文之事》的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的中心思想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及翻译及重点词翻译。_百度...
重点词翻译:(1)皆 [jiē],译为:做副词使用,解全、都、尽之意,表示范围。例子《论语》:“过也,人皆见之。”(2)以 [yǐ],译为:做动词使用,解认为。例子《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3)爱 [ài],译为:做动词使用,解吝啬。例子《齐桓晋文之事》:“吾何爱一...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的翻译
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该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的《齐桓晋文之事》。所在段落原文: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日土县17880236188: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
晏怕盖舒: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

日土县17880236188: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老吾老, ;幼吾幼, . -
晏怕盖舒:[答案] (1)蓬门今始为君开 (2)月涌大江流 (3)环佩空归月夜魂 (4)五更鼓角声悲壮 (5)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解析:无

日土县17880236188: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是怎样用比喻来说理的? -
晏怕盖舒: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

日土县17880236188: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用了哪些比喻?用比喻有哪些作用? -
晏怕盖舒: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而这沉雄豪宕的气势,又得力于文...

日土县17880236188: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宣扬了什么思想?子的《秋水》表达了一个什么主题? -
晏怕盖舒: 一丶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我觉得,这种思想是好的……毕竟仁政总比暴政好! 二丶宇宙无限,人的认识和作用因为受客观限制是有限的,因此,人不能自满自足,要不断开拓进取. 有了学业是无止境的,不能放弃,因为未来的路是无限的. 三: 1丶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丶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日土县17880236188: 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
晏怕盖舒:[答案] 答案: 解析: 《诗经》上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拿这样的心(思想感情)施加到他人身上罢了.

日土县17880236188: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阐述的政治观点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 -
晏怕盖舒:[答案] 答案: 解析: 阐述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政治观点,表现了“民贵君轻”、“得民心斯得天下”的民本思想.

日土县17880236188: 翻译“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晏怕盖舒: 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 直译很困难..... 原文: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③.'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④,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译文: 孟子说:“我在胡龁那里听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那人)问:'那么就不要祭钟了吗?'大王说:'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这件事?”

日土县17880236188: 齐桓晋文之事哪四句体现了保民而王的思想? -
晏怕盖舒: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这是全篇的章旨.孟子的保民和推行...

日土县17880236188:                 ,奚暇治礼义哉?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
晏怕盖舒:[答案]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