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观察能够影响结果,匪夷所思的双缝干涉实验揭示了什么奥秘?

作者&投稿:励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学家们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真的会令人恐怖吗?~

我们看到一切是真的吗?为什么双缝干涉实验可怕,其中密秘何在?

在实验过程中看到这些单个发射出去的电子,就像是一个个无所不知的精灵一样,让人觉的毛骨悚然。

物理学家是又惊喜又奇怪,电子是真正的实体粒子,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波动呢?是不是因为射出的一束电子里,含有多个电子,电子会互相干扰,因此产生了干涉现象?如果上述推理正确,在实验的时候,一次只射出一个电子,猜测这样不会在发生干涉的现象。

这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因,奇迹就这样发生了,他他们的实验中,确保一次只发射一个电子,可最后还是出现了干涉现象。随着量子物理的诞生,人们深入到了粒子世界,物理学家们把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由光粒子变成了电子,重复这这个实验。物理学家把电子束从前木板的小孔中射入,让电子概率性的穿过孔后的双缝板,最后落入到后面的屏幕上,通过不断的重复射入电子,屏幕上也出现了同光一样的双缝干涉现象。

其实爱因斯坦也会一直相信一切的事情是又他的规律的,并且相信“上帝不会掷骰子”。同样持反对态度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更是提出“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认为这就好比在说:“一只猫死了又活着”一样的荒唐。但波尔们坚持认为:粒子世界就是不确定性、概率性的叠加态的存在,确实有别于宏观世界的荒唐,粒子遵守波函数的概率规律,观察会导致没有那么理想。

在经历了无数的实验和验证中,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和小的成就。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已经有了新的突破。

双缝干涉实验最早由托马斯·杨于18世纪初提出。一束单色光,穿过两条平行的狭窄双缝,会在光屏上投射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就是双缝干涉实验。


     

 


     

 

该实验起初仅仅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可在之后却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原有认知。理查德·费曼曾说:双缝干涉实验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实验,就是因为双缝干涉实验能够展现量子力学的奥秘。

 

关于双缝干涉实验,得从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这两个理论的争议说起。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仅发现了光的色散,还提出微粒说,认为光是由一个一个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而在同时代,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波。直到1807年,托马斯·杨通过双缝试验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波而非粒子,光的波动说成为正统,光的微粒说渐趋式微。

 

如果光是由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穿过双缝后,只会在光屏上形成两条亮纹。


     

 

可实验结果并非如此,而是得到了干涉条纹。


     

 

这说明光是一种波,因为只有波才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到了20世纪初,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重拾光微粒说,并在普朗克能量子的启发下提出了光量子,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让科学家们产生了疑惑,难道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所呈现岀的波动性其实是大量光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此,科学家们把光子一个一个地释放出来,让它们逐个穿过双缝,竟然也形成了干涉条纹。光子竟然能够自己与自己发生干涉,光子似乎能够一分为二,同时穿过两条缝隙,这真是匪夷所思。可见,单个光子也具有波动性。科学家们把双缝实验中的光子换成电子,也得到了干涉条纹。

 


     
       
     

 

其实,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这种现象叫做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还大胆地提出了物质波,认为一切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为了弄清楚干涉实验中光子究竟是如何通过缝隙的,科学家们装了一个探测器,用来观测光子究竟是从哪个缝过去的。虽然知道光子穿过了哪条缝,可神奇的一幕出现,干涉条纹竟然消失了。如果我们不观测,干涉条纹又神奇地恢复了。这说明人的观测行为竟然能够影响实验结果。


     

 

难道光子有意识,又或者真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描述的那样,有某种未知的东西在监视我们的实验?一些人就此认为人的意识可以左右实验结果,从而用来佐证唯心论。

 

本着唯物主义的态度,对此,量子力学给出的解释是测量会导致波函数坍塌。只要被观察,光就会随机坍塌为粒子态,干涉现象也就消失了。微观粒子并不像宏观世界中的物体那样具有确切的位置,而是处于一种概率分布的状态,我们只能知道它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概率,比如核外电子的分布。要想知道粒子的确切位置,就必须进行测量。


     

 

这种现象是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的体现。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精确,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测量导致的,而是物质的内禀属性。根据互补原理,光虽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但波动性与粒子性又是互斥的,不会在同一次测量中出现。

 

一只猫被装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然后一个衰变装置连着毒药瓶,衰变是随机的,打开盒子之前这只猫处于非生即死的叠加态,这就是薛定谔的猫。猫究竟是生是死,只有打开盒子那一瞬间才知道。这只猫就好比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光子,在未测量光子的路径信息前,光子同时穿过两条缝,一经测量叠加态就会塌缩,光子的路径也就变得唯一和确定。同理,当你打开盒子,猫的生死才会表现出来,并且结果是随机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甚至还出现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双缝干涉实验的衍生版本——延迟选择实验和量子擦除实验,在这两个实验中,似乎现在的行为能够改变过去,这将导致因果律被破坏。这些现象还没有得到完美的解释。

 

关注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双缝干涉实验“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 ⏰ 时长 5'17"




人的观察能够影响结果,匪夷所思的双缝干涉实验揭示了什么奥秘?
本着唯物主义的态度,对此,量子力学给出的解释是测量会导致波函数坍塌。只要被观察,光就会随机坍塌为粒子态,干涉现象也就消失了。微观粒子并不像宏观世界中的物体那样具有确切的位置,而是处于一种概率分布的状态,我们只能知道它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概率,比如核外电子的分布。要想知道粒子的确切位置,就...

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什么观测的动作会影响到实验结果?
那就是对实验过程的观察,竟然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单个光子的干涉现象使得科学家们很想弄清楚单个光子是如何同时穿过两条缝隙的,于是便开始了对实验过程的观察。观察的方式很多,比如在双缝处加上探测器,记录光子穿越缝隙的过程,可是当人类开始试图观察这一实验过程的时候,实验结果却发生了变化。只要人...

在显微镜操作和观察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结果精确性的问题?试分析原因...
1、对焦不准(不良)。可能会导致观察物体的个数和细节均出现问题,如红细胞计数板试验中,会直接导致计数的较大误差;2、载物台移动不够准确迅速。对于观察运动的微生物(如眼虫、衣藻),载物台的移动速度很重要,否则会导致观察不到被观察对象;3、物镜倍数选择不准或者没有使用油镜(加香柏油),...

意识观测会影响量子的结果,如果把观察者作为实验对象,如果哪个光屏是有...
这是哲学上的形而上学问题,在这里就不讨论了,我小时候曾经我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我认为有一种可能:当我转身的时候,我的背后随即不存在了,或者是一片漆黑,后来通过实验证明,那一瞬间万物都在延续上一个动作。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血液检查的结果
能够影响血液检查结果的因素包括抽血前喝水、激动、受伤甚至在哪个位置取血都可能影响结果,导致血液黏度等一些指标偏离参考值。若发现某些项目超出参考值范围的幅度过大,医生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干扰因素”造成数值偏高。血液检验主要有生化检验、血常规和免疫检验等几种,其中血常规最常见,包括检验血相、白细胞...

双缝干涉关于观察者会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
为何双缝干涉延迟实验的结果,让科学家感到恐怖?

观察者效应怎么解释
尽管观察者效应可能导致一些偏差或干扰,但科学研究和观察中常常会采取措施来最小化其影响。例如,双盲实验设计可以减少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干扰,以获得更客观的结果。总的来说,观察者效应提醒我们在研究、观察和评估他人行为时应意识到我们的存在和关注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观察者效应的由来 霍桑效应...

观察学习有哪些影响因素
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榜样与示范、强化。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榜样与示范、强化。研究表明首先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

为什么说非参与式观察的研究结论更为客观?
1、研究结果更为客观:非参与式观察可避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过多的影响,使研究结果更为客观。2、观测数据更为真实:非参与式观察可以让研究者以观察者的身份记录下研究对象的行为,不会受到研究者自身主观的干扰,因此观测数据通常比较真实可靠。3、具有更高的代表性:非参与式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可以让研究...

如何学会观察事物?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观察后表述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大而化之,只看到了概貌,有些人则力求全面。不同的观察方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表述结果。观察要细致全面就是要求观察时能够仔细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关注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三、观察要抓住本质 观察不仅要细致全面,更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并能够...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流行病学里的双盲是指? -
孟灵依美: 双盲是科学方法的一种,目的是避免研究结果受安慰剂效应或观察者偏向所影响.在各种科学研究领域中,从医学、心理到社会科学及法证都有使用双盲方法进行实验.单盲试验 单盲(en:Single Blinding)是一种简单实验方法,通过对试验...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洞察一切的洞是什么意思 -
孟灵依美: 洞察一切的洞百意思是:透彻,深入.洞察一切【拼 音】 dòng chá yī qiè【释 义】 洞:透彻,深入.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出处】罗广斌《度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内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示 例 】他是一位容能够~的政治家.【同义词】 洞察其奸【反义词】 一无所知、一窍不通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怎样做一个称职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两者结合的那种 -
孟灵依美: 首先我也只是一个物理爱好者而已,所以有些问题的理解难免不够准确,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欢迎讨论.薛定谔的猫这个问题,最初提出的说法是,如果人不观察它,这只猫就处于活和死的叠加态,而一旦观察,这猫的生死就确定了.人观察猫这...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记叙文和叙事散文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么? -
孟灵依美: 1、范畴不同: 记叙文属于记叙文范畴,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叙事散文属于散文范畴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2、写作重点不同: 记叙...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请问关于东野圭吾《秘密》的详细介绍与特点?? 中日文皆要 -
孟灵依美: 这本书是“三冠王”的第二个台阶,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得主.但实际上这本书并不是推理小说,正如猪神所说,是一本催泪大作.很多东西,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意识,也不会刻意去思考.但是面对极端情况,被迫前行,自然就有了...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带“夷”的成语 -
孟灵依美: 鄙夷不屑 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 詈夷为跖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不夷不惠 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观察的名言有什么 -
孟灵依美: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聂利同学在五年级自然课上听老师讲,蜜蜂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她想抽时间 -
孟灵依美: 答:(1)实验过程把蜜蜂的翅膀减掉,发现仍有声音,由此判断蜜蜂的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振动;当把蜜蜂的小黑点弄破后,不再有声音,由此可知蜜蜂的发声器官是“小黑点”;(2)学习她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执着探究,仔细观察,多做实验,多方请教,查阅资料等.

临夏回族自治州15765306272: 电脑双cpu有一个风扇发热 - cpu双风扇散热
孟灵依美: 电脑双cpu有一个风扇发热直接了当的说,不行.原因呢,其他回答也说了不少,我... 2、Intel处理器的主板扣孔分布在CPU插槽附近,用户观察主板就可以轻松发现.Intel...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