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作者&投稿:汪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 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 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

  ②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

幼儿园大班各种各样的树说课稿教学设计
五、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新纲要》为指导,结合玩中学、学中玩的思想,从寻找树——感知树的多种多样——讨论树的相关话题——森林公园——绿色世界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是什么?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结合具体情况,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二、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星期天,淘气小朋友也高兴地到公园玩了,在游玩时,他学到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和大家分享,下面我们就随他一起去看看吧。(情境一:淘气在公园的主路上先后看到工人师傅在为8棵、6棵树涂防护漆的情境。)师:根据小淘气在路上数大树棵数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针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大树有多高》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3.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比较和探索,学生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一规律。(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团结协作精神。(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

北师大版《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

一年级下册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快乐”两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3、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规范书写“快乐”2...

北师大版《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五、教学设计 (一)创境激趣 明晰目标 1、创境激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不竭动力.上课一开始我们想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园林工人都要准备很多树苗去植树呢!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要栽种的小树中有哪些数学知识呢?这时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

小学《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2、猜一猜:树上结果子。(棵)爸爸老了一柱拐杖(爷) 小学《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人字头四个偏旁。 2、能读通课文,读懂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 3、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读懂读好...

优质课《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会认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历程来朗读课文,并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 2、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通...

凌河区18012872256: 世界三大数学难题之一植树问题 -
里庆水飞: 植树问题公式:直线植树: 距离/间隔 +1 = 棵数 四周植树: 距离/间隔 = 棵数 关于《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这节课现在的案例很多,但因为这是一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课,所以怎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才是适合学生的发展的,应该说是很难把握...

凌河区18012872256: 引导学生怎样探究“植树问题”的规律 -
里庆水飞: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例1的教学内容.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及认知规律,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

凌河区18012872256: 一年级第十课种树的教学思路 -
里庆水飞: 《种树》公开课教案1设计理念 这一课的设计注重目中有同学,关注同学的学,目中有学情,根据同学的学情进行设计,以学定教.切合同学实际,尊重同学个性,倡议在自身的阅读中去体会,让同学自学、自读、自悟、自得;平等...

凌河区18012872256: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
里庆水飞: 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通过探索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初步体会化复杂为简单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凌河区18012872256: 具体针对小学数学中某一课,或者某一个概念,谈谈如何运用身边的数学工具进行教学设计 -
里庆水飞:[答案]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凌河区18012872256: 植树问题的规律是什么? -
里庆水飞: 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总距离÷株距+1=棵数 一端栽:总距离÷株距=棵数 两端不栽:总距离÷株距-1=棵树 (路两侧栽:棵树*2)

凌河区18012872256: 谁有新课标《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的教案? -
里庆水飞:[答案] 上面没发完,这个接着的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

凌河区18012872256: 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的教学设计 -
里庆水飞: 设计理念: 本课课题是问题式命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在读中领悟课文的主旨,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学应紧紧围绕课题展开,通过自主读书感悟,同学间讨论交流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知道人类只能根据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1要求认的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懂得橄榄坝的傣族小村寨紧靠森林,人们还要种树的原因.

凌河区18012872256: 教科版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教案 -
里庆水飞: 日 - 教科版四年级上:《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教学设计(1),课文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环境保护告诉人们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凌河区18012872256: 15 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 详细教学设计 -
里庆水飞: 教学目标: 1.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知道人类只能根据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1要求认的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懂得橄榄坝的傣族小村寨紧靠森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