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道德经注解

作者&投稿:苏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海南的上公是什么意思
上公是一种在海南地区比较常见的方言用语,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态度非常高傲、自以为是,甚至有点儿得意忘形的样子。在一些地区,上公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不好、不道德,例如一些做生意的人经常会说某某商人太上公了。作为一个方言用语,上公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种谢17829631467问: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经注 -
旬邑县普洛回答: 经名:道德眞经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亦称《道德经章句》,为最古的《道德经》注本.汉文帝时,陕州隐者河上公注.按唐陆德明《老子道德经音义》谓:“河上公为章句四卷,文帝徵之不至,自至河上责之,河上公乃跃身空中,文帝改...

种谢17829631467问: 关于中《道德经》河上公给的注释的一些问题1 《道德经》 第一章中的一句话 无名,天地之始.河上公给它注的释是:无名者,谓道,道无行,故不可名也.始... -
旬邑县普洛回答:[答案] 两者都不矛盾,无形的道是根本,因为它可以生化万物,所以它就要有变化一切的可能,所以必须无形无相,从而加以别的... 忘却了自然无欲的根本,终而导致亡身,所以河上公注的针对角度是人的自身养身,老子是说人与天地自然的变化相通或相...

种谢17829631467问: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介绍 -
旬邑县普洛回答: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西汉时期的道家学术著作,皇甫谧《高士传》云:河上丈人,不知何国人,自隐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号河上丈人,亦称河上公.汉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 文帝好老子之言,有所不解数句,遣使问之,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帝即驾从诣之, 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经章句》二卷,原注不分章.河上公注的特点在于它的注文简明清晰,意境空灵.其注《老子》文,重在解释老子意旨,每每以极简单的语言阐说《老子》义理,同王弼注一样,没有字词考证.说理透彻,平铺直了.语言朴实流畅,平易近人.在诸多道书中又是一种风格.

种谢17829631467问: 道德经(老子)的各种注解 -
旬邑县普洛回答: 河上公、韩非、庄周、苏轼、高亨、冯达莆、杨润根都注释过.还是古人的版本好.老子的道德经经过很多朝代,不断的避讳,很多字改了,不如第一句“道可道非恒道”就避汉武帝名讳刘恒改为了“道可道非常道”.今人文化含义很多已经变了,所以断章取义,解释离题万里. 建议博采众家之长.作比较分析.任何领悟和含义都最多做考证.还有老子的思想是微言大义.老子的思想它本身就是圆的,不同的人只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圆的一半.道德经是一个圆心,不同的注解就是圆线中的一段.几十代人不断的努力,不断完善道家思想这个大圆.

种谢17829631467问: 道德经中第二章为而不恃的解释. -
旬邑县普洛回答: 恃,《说文》赖也.从心寺声.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 《徐曰》寸,法度也,守也. 恃,心有所守为恃. 《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为而不恃:遇事之时,不挑剔,不躲避,不功利,不偏,不倚,不着,不弃. 着,执着. 为而不恃,与佛经之“不住”相通.

种谢17829631467问: 自以为贵而跨于人,共众敝之是什么意思 -
旬邑县普洛回答: 出自 河上公注解老子道德经-苦恩第二十四.道德经原句:跨者不行.――河上公注释:自以为贵而跨于人众共蔽之使不得行. 自以为贵而跨于人,共众敝之: 自以为高贵因而想越过他人,据于大众之上的,大众会一同阻挡他.【老子·第二...

种谢17829631467问: 历史上注释《道德经》最有影响的人是谁 -
旬邑县普洛回答: 纵观历史上数千家的注释论著,或“引文而释”或“引文自诠”者,当首推《河上公章句》.可见河上公的《老子注》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是巨大的.河上公,史称“河上丈人”,道教尊为“河上真人”.据《史记?乐毅列传...

种谢17829631467问: 道德经译文众多 -
旬邑县普洛回答: 《道德经》版本众多,对《道德经》的注解、翻译更是不计其数.但权威的也就那么几种.在版本方面,主要有帛书本、王弼本、河上公本.王弼本为通行本,就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开头的,帛书本为上个世纪70年代出土的版本,年代更古老,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开头.如果你想学习,可以把三种版本都买来,比较着阅读,这样理解就比较全面了.都应该选中华书局出版的. 《老子道德经注》王弼 《老子河上公章句》河上公 《帛书老子校注》高明 另外还可阅读朱谦之先生的《老子校释》和林语堂先生的《老子的智慧》

种谢17829631467问: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
旬邑县普洛回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答:天地无心于万物,任其生灭,圣人无心于爱民,任其自养自成. 天地之间如同有一个风箱,空虚而不空穷竭,越鼓动所现事物越多. 言语太多,不能做到像虚空一样,终会穷竭,这样的话不如恪守虚空虚静.也就是要得道悟道,不能太多的言语思虑,真正的道是不可以用言语和思虑得以体会的,如果太多的言语思虑反倒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越来越被动迷惑.要像天地一样虽然无心但是能成万物,虽成万物仍然无心可用.

种谢17829631467问: 河上公此人 -
旬邑县普洛回答: 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河上公可谓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 河上公是黄老哲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东方沿海一带著名的方士,河上公与学生安期生将黄老哲学与燕齐之地神仙学说相结合,开创了方仙道文化,也为道教的诞生在思想体系上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道家,方仙道,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