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有之以为利的之用法

作者&投稿:再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麻烦哪位高手提供一下老子《道德经》中“之”的用法!万分感谢!!!_百度...
7 那创造并养育这个世界的,他创造养育并不强行占有,他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其能,他是万 物之主而不任意宰制。这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第十一章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2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3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4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1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文言文中“之”[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

之在文言文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之字的用法有哪些?文言文中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④其伊谁之赐?公(袁可立)宜祠。--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5....

古代虚词“而”,“之”,“于”,“乎”的用法,并举例。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

文言文:之,其,以,焉,而,于,为的多种解释(要有例子)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

“之”的意思有哪些?
〖例句〗一年之前,李大哥将家乡的父母接到了北京。===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之 <动>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

“之”字用法,取独和提宾怎么区分?
“之”字在古汉语中是最常见的一个多义词,它的判别方法例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只是介绍了它的一些用法缺少判别的标准,造成学生在判断上的失误而丢失了不应该丢失的分数,给考生的考试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1分之差而与高校无缘。在1995年的高考上海卷中虽然考过一次,仍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的...

文言文以的全部用法
(《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4.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是什么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 1、我...

初中范围内古文中“其”“之”“为”“而”的翻译及用法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

唱寒15966494589问: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林西县尤斯回答:[选项] A.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C.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D. 名者,实之宾也.

唱寒15966494589问: 高中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林西县尤斯回答: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

唱寒15966494589问: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林西县尤斯回答: 之⑴【代词】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

唱寒15966494589问: 文言文中的之的用法 -
林西县尤斯回答: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词1、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2、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唱寒15966494589问: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是什么? -
林西县尤斯回答: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

唱寒15966494589问: 高中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林西县尤斯回答: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

唱寒15966494589问: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从园林设计角度,谈自己的理解? -
林西县尤斯回答: 这里的“以为”应该要分开来理解.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将此句断开后,“以”可以是“用以”、“可以”、“可以是”、“目的在于”、“而”的意思.个人理解,这“以”可以“可用以”来替换. 今译: 所以...

唱寒15966494589问: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之这个字在文言文里作“取独”和作“的”两种用法怎么区分 -
林西县尤斯回答:[答案]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唱寒15966494589问: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
林西县尤斯回答: 三十辐 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车轮要三十支径木 插入中间的轴心 这个车轮才有作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制造盛物的器具 要留个中空的地方 这些器具才能盛物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建造房屋 开凿门窗 要留个空间才能住人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所以说 有形的东西是给人方便使用的 无形的空间 才是活动的地方 如天与地之间是中空的 才能让万物来去无阻 通行无碍 如天与地之间 没有这个中空的地方 万物就没有活动与生化的余地了

唱寒15966494589问: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什么意思
林西县尤斯回答: 这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体现了老子的朴治主义...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者,是实有的物质存在,是看得见、摸得着、有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