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虚词“而”,“之”,“于”,“乎”的用法,并举例。

作者&投稿:重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虚词“之”有几种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做做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古代汉语的虚词
  (一) 代词

  古代汉语的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

  一、 人称代词

  (1)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有“吾”、“我”、“予(余)”等。译成“我”、“我的”。例如:

  a.开我(我的)东阁门,坐我(我)西阁床...... (《木兰诗》)

  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我)每念,常痛於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游褒禅山记》)

  c.余(我)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d.予(我)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余”字还可以交互使用。例如:

  e.沛公曰:“君为我呼人,吾(我)得兄事之。(《鸿门宴》)

  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余”字还可作指示代词,如“攻其一点,不及其伓余”;还可作数词,如“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等,注意分辨。

  第一人称代词“予”字应读第二声,如读第三声,则作动词,如“生杀予夺”;予是给的意思,注意分辨。

  (2)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有“女(汝)”、“尔”、“而”、“若”、“乃”、“子”等。可译为“你”或“你的”。例如:

  a.而(你的)翁归,自与汝(你)复算耳。(《促织》)

  b.三岁贯女(你),莫我肯顾。(《硕鼠》)

  c.与尔(你)三矢,尔(你)其无忘乃(你的)父之恕!(《伶官传》)

  d.若(你)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系沛公于座,杀之。(《鸿门宴》)

  e.以子(你)之矛,陷予(你的)之盾,何如?(《韩非子.难一》)

  第二人称代词“而”注意与连词“而”相区别,“女”注意与名词“女nÜ”相区别,“乃”注意与副词“乃”相区别。

  (3)表示第三人称的代词有“之”、“其”、“厥”、“渠”等。可译为“他”或“他的”。例如: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他)至湖口......(《石钟山记》)

  b.於是弃其(他的)家走之关中,将尽厥(他的)职焉。(《复庵记》)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他)声义,歛赞财以送其(他)行,哭声震动天地。(《五人墓碑记》)

  例c中“之”与“其”互用,“之”是“为”的宾语(“之”多作宾语),“其”是兼语(“其”多作主语、定语或兼语),注意分辨。

  虽与府吏要,渠(他)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一般可兼指复数。例如:

  d.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我们)共之矣。(《赤壁之战》)

  e.此迫矣!臣请入,与之(他们)同命。(《鸿门宴》)

  f.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毋吾以也。(《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

  g.思厥(他们的)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h.至於今,邵之贤士大夫请於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他们);且立石於其(他们的)墓之门,以旌其(他们的)所为。(《五人墓碑记》)

  也有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后面加上“侪”、“棐”、“属”、“曹”等表示多数的。例如:

  i.此故吾侪(我们)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

  j.不者,若属(你们)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k.若翁廉,若辈(你们)皆且为所虏。(《王忠肃公翱事》)

  l.尔曹(你们)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之绝句》)

  在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之”和“其”也可以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应注意分辨。例如:

  m.鄙浅之人,不知将军宽之(我)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n.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我)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o.而余亦悔其(我自己)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p.老臣以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你的)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也可作指示代词。详见后文。


  作者:东方不败烟雨遥 2006-5-20 10:53 回复此发言


  2 古代汉语的虚词


  (二)副词

  古�语中的副词一般又可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语气情态副词、否定副词、敬谦副词和指代副词七类。

  -、表示程度的副词常用的有“极”、“甚”、“至”、“殊”、“绝”、“颇”、“良”等,可译为“很”、“非常”、“最”等;还有“益”、“弥”、“愈”可译为“更加”、“越发”;还有“稍”、“少”、“略”、“微”,表示程度轻微,可椐上下文灵活译出。例如:

  a.以简水灌之,始出,状极(非常)俊健。(《促织》)

  b.子孙视之不甚(很)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

  c.履至绝(最)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d.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太)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e.佛印绝(非常)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f.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很)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指南录>》后序)

  g.感我此言良(很)久立,�坐侣弦弦转急。(《琵琶行》)

  h.独夫之心,日益(更加)骄固。(《阿房宫赋》)

  i.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越)繁,侵之愈(越发)急。(《六国论》)

  j.录毕,走送之,不敢稍(稍微)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k.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稍微)变。(《五人墓碑记》)

  l.敬亭丧失其资略(差不多)尽。(《柳敬亭》)

  m.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微微)颔之。(《卖油翁》)

  二、表示范围用的有“直”、“特”、“但”、“第”、“唯”、“仅”,可译为“只”、“仅仅”;还有“悉”、“咸”、“皆”、“率”、“举”、“俱”,可译为“全”,“都”;还有“鲜”, 可译为“少”;还有“并”,可译为“一�”、“同时”。还有“啻”,经常与“不”字连用,“不啻”可译为“不止”,“不仅”、“不亚於”等。例如: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只)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b.相如度秦王特(只)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c.但(只)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d.第(只是)为上者不能不察,使匹攘袂群�以伸其愤......(《书博�者事》)

  e.原其理,当是为谷中水�激,沙土尽去,唯(只有)巨石岿然挺立耳。(《雁荡山》)

  f.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只不过)足,食亦仅仅(只不过)足也。(《治平篇》)

  g.赵王悉(全)召群臣议......(《廉颇蔺相如列传》)

  h.京朝人人咸(都)知懋勤殿之事......(《谭嗣同》)

  i.故天子一跬步,皆注(全)关民命,不可忽也。(《促织》)

  j.六国互丧,率(全都是)赂秦耶?(《六国论》)

  k.举(全都)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儿无疾病 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l.臣头今与璧俱(一同)碎於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m.又隆冬,贫者席地而,春气动,鲜(少)不疫矣。(《狱中杂记》)

  n.抚臣、令尹,并(同时)受促织恩�。(《促织》)

  o.虽连城拱不啻(止)也。(《促织》)


  (三) 语气词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有“者”、“也”、“矣”、“焉”、“耳”、“哉”、
  “乎”、“邪”(耶)、“与”、(欤)、“夫”、“为”等。可分为四种情况说明。
  一、表示停顿的语气词有“者”和“也”。其中又分为“损顿”和“顿宕”两种情况。
  例如: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c. 然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
  例 a. 的“者”字,例 b.、c. 的“也”字都表示提顿语气,表示有所解释。
  d.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


  作者:东方不败烟雨遥 2006-5-20 10:53 回复此发言


  3 古代汉语的虚词
  《过秦论》)
  e.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
  怨恶其君,视 之如敌仇,名之为独夫, 固其所也。(《原君》)
  例 d. 的“也”字,例 e. 的“者”字、“也”字,都表示顿宕语气,表示语气
  的舒缓。表示停顿(提顿和顿宕)的语气词都不必译出。
  二、表示语气、情态的副词常用的有“其”、“”、“得�”(得微)、“殆”、“庶”(
  庶几)、“乃”等表示推测及判断语气。“其”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
  ”、“”可译为“大概”、“原来”、“得无”(得微)可译为“该不会”、“莫不是
  ”、“无乃”可译为“恐怕”,“殆”和“庶” (庶几)可译为“大概”、“恐怕”、
  “几乎”等,“曾”和“乃”可译为“�”、“竟然”。“乃”还可以表示判断语气,
  可译为“就是”等。例如:
  a.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於此乎?(《师说》)
  b.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难道)为死君乎?(《肴之战》)
  “其”字还可以表希望语气,可译为“一定”,例如:
  c. 汝其(一定)勿悲!(《与妻书》)
  d. 不赂者以赂者丧,(原因是)失�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e. 成反复自念,得无(莫不是)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f.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恐怕)不可乎?(《肴之战》)
  g. 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几乎)遍,独不言此山,(大概)当时
  未有雁荡之名。 (《雁荡山》)
  h. 王曰:“若是其甚与?(孟子)曰:殆(恐怕)有甚焉。”(《齐桓晋文之事》)
  i.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大概)庶几(差不多)乎?”(《庄暴见孟
  子》)
  j. 视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竟然)不异夫腐鼠。(《原君》)
  k.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l. 路旁一歧东上,乃(是)昔所未至者。(《游黄山记》)


  三、表示反问语气的副词常见的有“独”、“庸”、“岂”、“焉”、“宁”、“安”、
  “恶”等。可译为“难道”、“怎麼”、“怎能”、等。例如:
  m.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难道)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赵救》)
  n. 吾师道也,夫庸(岂、那)知其年之先后生於吾乎?(《师说》)
  o. 吾意久怀忿,汝岂(怎能)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p. 割�焉(何必)用牛刀?(《论语‧阳货》)
  q. 王候将相宁(难道)有种乎!(《陈涉世家》)
  r. 安(怎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s. 以小易大,彼恶(怎麼)知之。(《齐桓普文之事》)
  表反问的语气,副词容易和表疑问的代词弄混。表反问语气的副词的特徵是
  以反问的语气表示否定。如“焉用牛刀”是不必用牛刀的意思;“宁有种”是没
  有种 的意思。 而疑问代词的特徵是确有所指,详见前文。 表示语气、情态的
  副同还有“信”、“固”、“故”等。“信”可译为“确实”、“实在”,“
  固”可译为“坚决”,“确实”等,“故”可译为“故意”。例如:
  t. �涛微茫信(实在)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u. 兰相如固(坚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v. 至于颠覆,理固(确实)宜然。(《六国论》)
  w. 以律非故(故意)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狱中杂记》)
  x. 三日断五四,大人故(仍然)嫌退。(《孔雀东南飞》)
  表示语气、情态的副词还“微”,可译为“略微”或“阴暗”、“秘密”
  等。例如:
  y. 微(暗中)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z. 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秘密)行人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作者:东方不败烟雨遥 2006-5-20 10:53 回复此发言


  4 古代汉语的虚词


  (四) 介词

  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於”、“以”、“与”、“为”、“乎”、等。介词可以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工具、凭借、原因、目的、对象以及与行有关的人或事等。

  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方位、常用“於”、“乎”、“向”、(乡)等。可译为“在”、“从”、“到”、“向”、等。例如:

  a.亮见权於(在)柴桑......(《赤壁之战》)

  b.唐浮 图慧褒胎舍於(在)其址。而卒葬之......所以(《游褒襌山记》)

  c.叫嚣乎(到)东西,隳突乎(到)南北......(《捕蛇者说》)

  d.浴乎(在)沂,风乎(到)舞雩,�而归。(《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

  e.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於(傱)水上...(《石钟山记》)

  f.项王、项伯东向(面向)坐......(《鸿门宴》)

  g.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面向)自到,以送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常用“於”、“乎”、“及”、“比及”、“方”、“当”、等,也可译为“在”、“傱”、“到”、等。例如:

  a.是我於(在)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芙蕖》)

  b.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傱而师之......(《师说》)

  c.及(等到)陷於罪,然后傱而刑之,是罔民也。(《齐桓晋文之事》)

  d.求也为之,比及(等到到了)三年,可使民足。(《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

  e.方(在)是时,吾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f.方(在)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狱中杂记》)

  g.盖当(在)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h.当(在)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或凭借,常用“以”、“用”、“因”,可译为“拿”、“用”、“凭�”、“按照”等可以不译。例如:

  a.何可废也,以(用)羊易之。(《齐桓晋文之事》)

  b.今以(凭借)秦之�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 敢留 壁而得罪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 传》)

  c.(阳处父)释左骖,以(用)公命赠孟子明。(《肴之战》)

  d.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凭借,由)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e.余船以(按照)次俱进。(《赤壁之战》)

  f.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袓因(凭)以成帝业。(《隆中对》)

  g.然后践华为城,因(利用)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h.是时,以(以......职衔)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i.翌日,以(以......身份)资政殿学士行。(《后序》)

  j.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凭......关系)同姓为吾后......(《梅花岭记》)


  (五) 连词

  古汉语的连词一般可分为八类。

  一、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常的有“与”、“及”、“且”、“以”、“而”、“既... ...亦(且)......”、“非.......抑......”、“而且”、“不仅......而且......”等。例如:

  a.彼与(和)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感则近谀。(《师 话》)

  b.夫夷以(而且)近则游者众,险以(而且)远则至者少。(《褒禅山 记》)

  c.河水清且(又......又......)涟漪。(《伐檀》)

  d.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又......又......)愧矣!(《游黄山记》)

  e.三军既(既)惑且(又)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所谓乱军吊胜。(《谋攻》)

  例a至e的连词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各是一个词。

  f.夫六国与(和)秦皆诸侯,其势弱於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论》)

  g.故遗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和)非常也。(《鸿门宴》)

  h.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和)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i.战士还者及(和)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作者:东方不败烟雨遥 2006-5-20 10:53 回复此发言


  5 古代汉语的虚词

  j.今有一言,可以解燕赵之患而(又)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例g至k中连词连接的前后两项,或一项为短语,或两项均为短语。

  k.有风(芙蕖)既作飘摇之态,无风(芙蕖)亦呈袅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芙蕖》)

  例k连词“既......亦......”可译为“既......又......”;它所连接的后两项是两个分句。


  二、表示承关系的连词常用的有“且”、“而”、“则”、“即”、“然则”、“然后”等。一般可译为“并且”、“而且”、“於是”、“就”等。“然则”,本是两个词,合成为一个连词,“然”是“这样”的意思,“则”是“那麼”意思;“然后”,本也是由两个词合来的,与今义同,可不必译出。例如:

  a.肃宣权旨,论天事势,玫殷勤之下意。且(并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b.君子博学而(而且)日参省乎己,则(就)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

  c.项王曰:“赐之彘肩。”则(就)与之一生彘肩。(《鸿门宴》)

  d.且壮士不死即(便)已,死即(就)留大名耳......(《陈涉世家》)

  e.然则(既然如此,那麼)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f.权,然后(可不译)知轻重;度,然后(可不译)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齐桓晋文之事》)

  三、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常用的有“抑”、“如”、“其”,一般可译为“还是”.“或者”等。还有“与其......不如......”、“宁......”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译出。例如:

  a.吾能之乎?抑(还是)汝能之乎?(《与妻昼》)

  b.为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抑(还是)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 ?(《齐桓晋文之事》)

  c.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还是)未死耶?(《梅花岭记》)

  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

  e.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其......其......”可译为“是......还是......”。切不可将“其”字误作代词。另外,表选择的连词常见的还有“与其......不如......”、“与其......孰若......”、“与其......毋宁......”等。它们与前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从两种(或几种)。故又称舍取复句。例如:

  f.与其坐而亡,孰若(哪如)起而拯之?(《冯婉贞》)

  g. 与(与其)使吾先死也,无宁(不如)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例f和例g是否定一种情况,肯定后一种情况。

  h.均之二策,宁(宁可)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i. 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宁可)请汝先死,吾担悲也。(《与妻书》)

  例h和例i是肯定前一种情况;否定后一种情况。


  (六) 助词

  古代�语中常见的助词有“之”、“夫”、“唯”、“是”、“云”(云�、云者)等。例如:

  a.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谏太宗十思疏》)

  例a、b的两个“之”字,均相当于现代�语结构助词“的”。这个作为结构助词的“之”字,还可以用于主谓之间或前置实语等乩情况。请参看后面语法部分。

  c.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之。(《赤壁之战》)

  d.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此子杖机变,可使以其技鸣。”(《柳敬亭传》)

  e.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珂剌秦王》)

  例c、d、e中的三个“之”字,是用来补充一个音节的,不必译出。

  f.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g.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例f、g的两个“之”字,表示一种特殊的修饰关系-既不表领关系,也非一般修饰关系。它的前后两个成分是同一性的,例f的郯子”与徒是一回事;例g的�父与丘也是一回事。这种助词之一般可译为这、这样的、那样的等。或不必译出。这类助词可称之为指恣性助词。

  h.唯求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i.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 h、i 的“唯”字是用于苜的助词,帮助表示判断是非或表示希望。例 h的“唯”字可译为“难道”,例 i的“唯”字可译为“希望”。

  j.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

  例 j的“是”字可看作前置宾语的标志,“吞舟是漏”,即“漏吞舟”,可漏吞舟之鱼的意思。成语“唯才是举”、“唯利是图”中的“是”字均属这种用法。

  k.夫六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论》)

  l.夫将者之辅也。(《谋攻》)

  例 k、l中的两个“夫”字是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要发表议论,所以又称为“发语词”。无实义,不必译出。

  m.盖将以二十 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云。(《谭嗣同》)

  n.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

  o.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例m、n、o的“云”字,用於句末,表示对口耳相传的事情作出的客观记叙,可译为“等等”、“如此而已”等。

        (1) 表示并列关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2)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表示顺承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4)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 (可不译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

  野芳发而(因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代〉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1]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

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

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

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一、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与”等。 

  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

  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二、连词

  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按: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

五、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5) 又如:于何(如何)

1、语气助词 2、介词,相当于“于”  1、语气助词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译文:男子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  (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  (3)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注意区别与疑问语气之间意义不同)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 译文: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大国之间呢?  (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哎呀!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啊! 

(4)表示比较,可译为“比”“跟……比” 例: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译文:因为我比你们年龄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龄大一点你们就不说了)。 见“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第二个乎解释同上。 

            你可以去百度百科找找,那里很清楚地注明了含义!



一、而:(1)连词: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表示并列关系。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 表示递进关系。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示顺承关系。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表示转折关系: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6.表示假设关系。例: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7.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例:吾恂恂而起。8.表因果关系。例:野芳发而(因而)幽香。
(2)代词:1.你;你的。例:而翁(你的父亲)2.这样,此。例: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3.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3)助词: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例: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语气词1.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例: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4)动词:1.如,好像。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二、之:(1)动词:到,往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2)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彼竭我盈,故克之。2.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例: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
(3)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宋何罪之有?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6.音节助词,无实义。例:公将鼓之。
三、于:(1)介词“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
(2)连词: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可译为“和”“与”等。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3)助词: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4)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
(5)动词:1.往;去。例: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取。例:昼尔于茅,宵尔索陶。3.如;好像。例:《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四:乎:(1)动词:呼”的古字。呼唤;召唤。如:乎号
(2)语气词:1.表示疑问或反诘。例:汝识之乎? 2.相当于“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例: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4.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勉速行乎!无重而罪!5.表示推测语气。宋其亡乎?幸而后败。6.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例:参乎!吾道一以贯之。7. 表示商榷语气。例: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 宰予。8.表示肯定语气。例: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3)介词:1.于;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春秋”何以始乎隐? 3.于;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楚人生乎 楚,长乎 楚,而 楚言。4.于;从。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例:叫嚣乎东西。5.于;因为;由于;在于。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例:不动乎众人之非誉。6.于;按照;根据。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例: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例:吾尝疑乎是。
(4)后缀.例:宜乎众矣。——宋· 周敦颐《爱莲说》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表并列(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表转折,但是(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表顺承(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表修饰(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他、他们(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这,表复指(曾不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去,往(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补足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陋室铭》) 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马说》)

到(至于今日《隆中对》) 在(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向(将军身率益州之军出于秦川《隆中对》) 替,给(为)(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从,自(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对于(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与,同,跟,和(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比(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之乎者也


文言文之的用法举例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

古代虚词“而”,“之”,“于”,“乎”的用法,并举例。
〈代〉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

文言虚词:"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者,之"的意义,用法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

虚词“之、为、而、以”的分类意思及用法,急!!
“之”“为”“而”“以”四个字的用法和意思,急需!最好分类讲,例如“之”,意思是:1.结构助词“的”2.代词3.……用法是例句之类的,比如:“之”解释位结构助词“的”是例句:故... “之”“为”“而”“以”四个字的用法和意思,急需!最好分类讲,例如“之”,意思是:1.结构助词“的” 2.代词 3....

文言文而其也于之的意思
(陶渊明《归去 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

文言文中而,以,于,,之的各种用法
回答:.【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

求文言文中 “而、以、其、之、 焉”这几个字的常见用法?最好详细点...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可以代人、代物、...

之、其、而、以、矣 全部用法及解释
常用文言虚词详析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

古代“之”的用法
熟记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对文言文的学习大有益处。"之"在文言文中是用法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文言虚词之一,下面总结一下"之"的常见用法。一、代词 1.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指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们)。例如:①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暮寝...

文言文虚词解释 之而其已于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

鹤山区13031461100: 帮忙总结一下前赤壁赋中虚词:而,之,于,乎的意思 -
市衬优力:[答案] 之:1代词,带物:倚歌而和之 2用于所字前,不翻 3助词,充当音节:架一叶之扁舟 4的:江上之清风 5取独:不知东方之即白 5动词,到 而:1表顺承;而问客曰 2表修饰:报明月而长终

鹤山区13031461100: 古代虚词“而”,“之”,“于”,“乎”的用法,并举例. -
市衬优力:[答案] 一、而:(1)连词: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并列关系.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表示递进关系.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示顺承关系.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

鹤山区13031461100: 文言虚词"之""其""以""而""于"的意义和用法 -
市衬优力: 一、之 意义:“之”作文言虚词时,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或调整音节的意义. 用法:作结构助词时,“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音节助词时,“之”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 二、以 意义:“以”作文言...

鹤山区13031461100: 帮忙总结一下前赤壁赋中虚词:而,之,于,乎的意思 -
市衬优力: 之:1代词,带物:倚歌而和之 2用于所字前,不翻 3助词,充当音节:架一叶之扁舟 4的:江上之清风 5取独:不知东方之即白 5动词,到 而:1表顺承;而问客曰 2表修饰:报明月而长终

鹤山区13031461100: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之,而,其,以,于的用法各举一例 -
市衬优力: 之,助词,的.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连词,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其,助词,大概.例:其真不知马也.(同上) 以,介词,因(1),把(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介词,在.今诸生学于太学.(同上)

鹤山区13031461100: 语文中之,其,而,以,于五大虚词的用法 -
市衬优力: 1、之:代词:我见相如,必辱之(代“相如”)《廉颇蔺相入列传》;助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耳矣!《三国志》,宋和罪之有?《墨子》;连词:皇父之二子四焉.《左传》这里之的用法同“和”. 2.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

鹤山区13031461100: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
市衬优力: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鹤山区13031461100: 给我一份高中所有要掌握的文言虚词和古文词性用法 -
市衬优力:[答案] 十八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承接,可译为 :就;接着;或者不译...

鹤山区13031461100: 虚词“于”的用法 -
市衬优力: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规类 1.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谄渖硪玻?虺苁ρ伞”燮溆谌艘玻?嗽唬骸澳苡惺牵?且嘧阋印!? 2.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庭.③缙绅、大夫、士萃于...

鹤山区13031461100: 初中文言虚词“而”的用法.谢谢! -
市衬优力: 虚词"而"的用法 一、连词:表七种关系 1、表承接关系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2、表因果关系:因而 ①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 ②欲居之以为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