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七好古文的意思

作者&投稿:阙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氏子潘 ,年十七,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与余翻译_百度...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李氏子蟠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翻译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此文出自唐·韩愈《师说》

不拘于时,学于余的意思
“不拘于时,学于余”的意思是: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出处节选】《师说》—唐·韩愈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白话译文】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岁,喜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全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

师说中“年十七,好古文”的“古文”是什么意思
北朝後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 尚书 》文体作《 大诰 》,以作为文章的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 韩愈 ﹑ 柳宗元 等人,主张恢复 先秦 和 汉代 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

李氏子蟠,年十七
B.“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指经典著作的正文;“传”,解释经书的著作。C.“李氏子蟠”,姓李,字子蟠。D.“不拘于时”中的“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答案 C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全文翻译及原文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词句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

师说中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古文的古义是什么? 作者写《师说》赠...
古文的古意和今意差不多,都是指古代的人写的书,而在《师说》中特指古代“四书五经”。 赠《师说》的原因一是体现对学生的鼓励与支持,另外则是讽刺当时的“耻学于师”的士大夫的学风。提倡“不齿相师”

师说〔节选〕--韩愈--译文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

师说中李潘好的是什么古文
这个问题不用查其他任何资料,你从韩愈《师说》相关文段中就可找到答案,原文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因此你的第一个问题答案是:李蟠爱好的古文是儒家经典作品“儒学六艺”《诗》、《书》、《礼》、《乐》、《...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介绍: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

但连17142304795问: 师说中“年十七,好古文”的“古文”是什么意思 -
吴忠市益灵回答: 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 尚书 》文体作《 大诰 》,以作为文章的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 韩愈 ﹑ 柳宗元 等人,主张恢复 先秦 和 汉代 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

但连17142304795问: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古文是什么意思 -
吴忠市益灵回答: 应该是“年十七”,“好”第四声

但连17142304795问: 师说中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古文的古义是什么? 作者写《师说》赠李蟠的原因是什么 -
吴忠市益灵回答:[答案] 古文的古意和今意差不多,都是指古代的人写的书,而在《师说》中特指古代“四书五经”. 赠《师说》的原因一是体现对学生的鼓励与支持,另外则是讽刺当时的“耻学于师”的士大夫的学风.提倡“不齿相师”

但连17142304795问: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和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的意思是什么 急用 请速度 -
吴忠市益灵回答:[答案]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翻译: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被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但连17142304795问: 李氏子潘 ,年十七,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与余翻译 -
吴忠市益灵回答: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但连17142304795问: 这篇文言文是什么意思,还有单字的意思. -
吴忠市益灵回答: 韩愈(768—824)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3),①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三十五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

但连17142304795问: 师说 的古今异义 -
吴忠市益灵回答:[答案]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

但连17142304795问: 李氏子蟠 年十七,好古文,              ,不拘于时,            .(《师说》韩愈) -
吴忠市益灵回答:[答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学于余

但连17142304795问: 求韩愈的《师说》原文加翻译
吴忠市益灵回答: 师说- -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

但连17142304795问: 文言文的句式有几种?分别有哪些特征? -
吴忠市益灵回答:[答案] 结构: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