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作者&投稿:咸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古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翻译后请...
1、翻译:如果天下人都知晓美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显露出丑来了;都知晓善的事物是善的,这就显露出恶来了。2、意思:天下没有绝对对立的东西,看似矛盾的东西实则是相依相生的,美丑是这样,善恶也是这样,因此,做事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天理,这样子才能够成功。3、出处:老子《道德经》。4、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
译文:1、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丑陋。都知道善之所以善,是因为不善的存在。2、有和没有是一起出现的,有困难才会有容易,长和短是通过相比较才显示出来,高和低是对比才显现的,音和声是通过相互唱和才优美,前后也是成对显现。总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万物是通过对比显现出来的,没...

翻译古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翻译后请...
天下都知道了什么是美,这丑就诞生了;都知道了什么是善,不善就出现了。个人分析:美的概念一旦形成,并知晓了何为美的现象,自然会产生与其相对立丑的概念和现象;同样善的概念形成,并懂得了善所对应的行为是什么,自然也会存在恶的概念和行为。一言蔽之,一个概念的出现,会带来和这个概念相反的...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句话...
【答案】:B 本题考查政治知识。题干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A项错误,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本题没有体现矛盾的特殊性。B项正确,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全句
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第二章。全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翻译: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是善事,那说明环境一定已经遭到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所以,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反之也是如此,这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在不断地变动中。...(待更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翻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
1、出自老子《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4、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5、夫唯不居,是以不去。6、 ...

请问: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这句话的出处,什么意思?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就有了丑的产生。对比产生差距,因为有了美,所以对立的丑也就被人们认识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自
《道德经》一共有81章,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万经之王”。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这句话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

铎强13312772413问: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临清市牙痛回答:[答案]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是因为丑的存在了 出自《道德经》

铎强13312772413问: 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
临清市牙痛回答: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之所以为美,于是丑的观念就产生了.以有和无相互依靠而产生,难和易相互依靠而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包容,音和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因此,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态度进行教化.让万物自已发展而不先为创造.圣人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已有,对万物有所施为而不自恃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居有功.正由于圣人这样不居功骄傲,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失去.

铎强13312772413问: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什么意思 -
临清市牙痛回答: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了 这是老子思想中的辩证观念,正因为有"美"的观念产生,就说明同时有"丑"的观念产生,否则就无所谓美了,这是事物存在的相反相因、对立统一的关系.

铎强13312772413问: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
临清市牙痛回答: 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现代白话文为: “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铎强13312772413问: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怎么翻译? -
临清市牙痛回答:[答案] 出自老子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

铎强13312772413问: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 -
临清市牙痛回答:[答案] 一、美与丑、善与恶是矛盾的两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美、善之所以为美、善,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当你认识到美、善之时,心中已经有了衡量美丑、善恶的标准,便已经失去了公正公允,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二...

铎强13312772413问: 道德经里一句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 -
临清市牙痛回答:[答案] 矛盾的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同生并存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则有恶——矛盾是不可能单方面存在的.现在世人通常从为美好的就理所当然全是美好的,认识不到它必然存左的丑恶的对立面,于是就会不自觉的误将这丑恶的一面当成美好的的了,那么...

铎强13312772413问: 求教:《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到底怎么解释?目前看到了两种说法:1:“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 -
临清市牙痛回答:[答案] 以上的解释都不太贴切,老子的本意,老子的道德经本质是自然,自然就是符合客观自然的运动规律,而不能违背自然,从这个意思出发,“美”的意思就是标榜美,“为美”的意思就是造成社会制作虚假的美,过度的美,如:公司里制作销售冠军...

铎强13312772413问: 深入解释一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临清市牙痛回答:[答案]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出自《老子》第二章.此章主旨,在于讲“道”的辩证内涵.\x0d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铎强13312772413问: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翻译!中文翻译 -
临清市牙痛回答:[答案]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