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带捣衣或砧声的诗句

作者&投稿:徭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译文及鉴赏
无奈长夜漫漫难以入睡,一声声的砧声和着月光穿进帘栊,让人愁思百结。《捣练子令·深院静》注释 寒砧(zhēn):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古时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软制成熟绢,以便裁制衣服。寒砧,因夜深天寒,故称。这里指寒夜之中的捣衣声。唐代杜甫《秋兴》中有诗句云:“寒衣处处...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原文: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站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螺输塞边绝候罹,鸳寄楼上望天狼。原文翻译:在漫长的秋夜里,长安城中的妇女在精美的捣衣石上捣捶着衣服。从香杵与锦石碰撞发出的捣衣声,能知道距离的远近,砧声一声声地传来,十分凄凉。七月...

求一首捣衣诗
诗词名:捣衣诗 作者:萧衍 朝代:南北 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沉思惨行镳。如梦在空床。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朱颜日已兴。眄睇色...

闻捣衣赵孟頫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捣衣,古代汉族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北方比较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诗人为宋朝宗室后裔,在北方清冷的秋夜,听到阵阵捣衣声...

古诗里 有 ‘砧’这个 字的 古诗?
秋至式清砧。——杜甫《捣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春江花月夜》又如: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砧石(捣衣石);砧声(捣衣声)。又指切物用的砧板 加以砧斧。——韩愈《元和圣德》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唐·卢延让逸句 又如:砧几(砧板);砧臼(砧板和石臼)古代用于斩首或腰斩...

李清照 行香子·天与秋光
5、砧声捣:捣衣的声音,古代妇女将秋冬衣物置于砧上用棒槌捶洗,叫捣寒衣。 6、蛩:蟋蟀。 赏析: 此词只冷雪盦本《漱玉词》收入,他本皆未收,故属存疑之作。 李清照婚后,丈夫名城曾离家远行,她以《醉花阴。重阳》寄给赵明诚,抒写重阳佳节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避乱漂泊,在一个近重阳的时节...

暮砧是什么意思
暮砧意思是傍晚捣衣的砧声。砧,捣衣石。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边古木疏。”杜甫也曾吟诵:“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在春末夏初的时节,我终于有机会一睹诗中...

关于砧声的诗句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 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

孟郊《闻砧》唐诗赏析
是的,“杵声不为客”,它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扌袅衣妇并非专为惹动游子愁思才挥动捣衣棒。尽管砧声无意,而闻之者却有心:“客闻发自白。”听了砧声,头发不禁为之愁白。古代妇女捣衣,有的是为了寄给征人,故唐代陈玉兰《寄夫》诗云:“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此云:“杵声不...

古意·卢家少妇赏析
古意盎然的卢家少妇,以其闺房之美,引人入胜。"郁金堂"四壁涂以郁金香泥,梁上装饰着珍贵的玳瑁,画面显得芬芳华丽,连海燕也在此处双栖,寓意着她的闺房生活宛如诗中的比兴,唤起人们对温柔情感的联想。窗外,秋风摇曳着落叶,捣衣的砧声在空气中回荡,提示着天寒将至,征夫游子的家人正忙碌着准备冬衣...

却春18611169113问: 子夜秋歌的古诗 -
沁源县沙严回答: 李白 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2、玉关:即玉门关.3、虏:对敌方的蔑称.4、良人:丈夫.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却春18611169113问: 唐诗乐府<子夜秋歌 >是谁写的? -
沁源县沙严回答: 子夜秋歌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

却春18611169113问: 秋兴八首其一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的句子 -
沁源县沙严回答: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却春18611169113问: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砧 ① 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 ② 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 -
沁源县沙严回答: (1)开头两句是说杜鹃和猿的叫声并不悲切,但实际上在一般人听来,这两种声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声,作者这样说,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写砧声的悲切.(意对即可) (2)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感情.听到捣衣声,诗人想到故乡的亲人可能也在捣衣,头发不禁为之愁白.进而设想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好让他早点回家.秋夜月下,一听一想,虚实结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意对即可)

却春18611169113问: 古代诗词阅读 闻捣衣 -
沁源县沙严回答: 【诗歌名称】:闻捣衣 【年代】:元 【作者】:赵孟頫 【内容】: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后前.苜蓿总肥宛騕□[1],琵琶曾泣汉婵娟.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注释】:【注释】: 頫:(音府fu3). 注一:该字形似“袅”字,意为大宛的好马.

却春18611169113问: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这两句诗表达上有何特点 -
沁源县沙严回答: 这句诗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

却春18611169113问: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下一句是什么 -
沁源县沙严回答: 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希望 有帮助,谢谢! E键刷编辑!

却春18611169113问: 唐诗宋词中最常用的典故 -
沁源县沙严回答: 一、nbsp;别离之情1.nbsp;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nbsp;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

却春18611169113问: 古诗中出现'砧'一般表现什么感情? -
沁源县沙严回答: 额,能说具体的诗句吗?这个太空泛了.不过月夜听到砧声一般是表达相思或者是思想伤怀之情的.

却春18611169113问: 不为捣衣勤不睡,出自古诗 -
沁源县沙严回答: 《<捣练子*斜月下》北宋 贺铸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赏析:通过思妇相思难寐,彻夜捣衣的情节,来表现思妇对征人刻骨思念的主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