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砧声的诗句

作者&投稿:鄢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与砧声有关的诗句

杜牧《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停。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李煜 【句】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田娥 【杂曲歌辞·夜夜曲】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

【杂曲歌辞·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薛维翰 【杂歌谣辞·古歌】 美人闭红烛,烛坐裁新锦。频放翦刀声,夜寒知未寝。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杨师道

【咏舞(一作杨希道诗)】 二八如回雪,三春类早花。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 蒋维翰 【古歌二首】 美人闭红烛,独坐裁新锦。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

2. 诗名里带砧字的诗词有哪些

《江楼闻砧 江州作。》

唐 白居易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

《月下听砧》

唐 刘长卿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

《闻砧》

唐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3. 孟郊的诗《闻砧》

这个是搜来的,希望能帮到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首借砧声以抒游子情怀的诗作。在众多以“闻砧”为题材的诗中,这种借砧声抒游子情怀的诗并不多见。

砧声的特点在于“哀”而“切”。每当萧萦之秋,月明之夜,一声声砧杵,刺破寒空,无不给人以凄楚苍凉之感。

可是为了突出砧声之哀,诗人却不从正面着手,而是先用两个人们熟知的哀音作为比较:“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杜鹃的声音算得哀了,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云:“蜀国曾闻杜鹃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子规即杜鹃,鸣声凄切,似“不如归去”,最易引起羁旅愁思。

然而它与砧声相比,诗人却说它“不哀”。断猿,指断肠之猿。

《世说新语·黜免》载:“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又《荆州记》引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亦有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猿声之哀,一至于此。

可是这里却说它“不切”。其实不是真的“不哀”“不切”,这是为了烘托砧声。

铺垫已足,诗人便纵笔描写砧声。这时诗中主人公远游他乡,月下徘徊之际,忽然阵阵砧声,传入他的耳畔。

他不由一惊:“月下谁家砧?”这声音好凄苦:“一声肠一绝。”本来杜鹃声、猿声皆令人肠断,然而对一个经常涉水登山的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无动于衷,唯有这月下砧声,才能撩拨他心中的哀弦。

于是下文转入自我愁思的抒发。 “杵声”以下四句,重在写自我的主观感受。

所谓“客”和“游子”,都是指诗中人物。孟郊以写《游子吟》著称,他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他还有一首《游子》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也写得情真意切。这里既言“客”,又言“游子”,是一再强调作客他乡之意。

是的,“杵声不为客”,它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捣衣妇并非专为惹动游子愁思才挥动捣衣棒。尽管砧声无意,而闻之者却有心:“客闻发自白。”

听了砧声,头发不禁为之愁白。古代妇女捣衣,有的是为了寄给征人,故唐代陈玉兰《寄夫》诗云:“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此云:“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是代捣衣妇设想,意为她此时捣衣,并非为了寄给游子,而是想让他听到砧声,惹起乡思,速速归来。语直而纡,感情深挚。

上两句分明说“杵声不为客”,而这里实际是说杵声专为游子而发即“为客”,语言似相互矛盾。其实这是反复言之,上两句从游子角度着眼,下两句从对面(思妇)写来,多层次、多侧面地描述了砧声之苦。

这首五古不雕章琢句,而是以质朴的语言,倾诉胸中的感情。同是咏砧,同是写游子,但作者能独辟蹊径,自出机杼,写得真挚感人。

诚如苏轼《读孟东野诗》所说:“诗从肺腑出,出輙愁肺腑。”。

4. 有关声的诗句,越多越好,要快,不要太简单的

有声音描写的:

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鸡鸣曲【唐】陈陶--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鸡【唐】崔道融--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赋得寒蛩【唐】耿湋--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吹笛【唐】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春夜洛城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闻笛【唐】戎昱--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夜琴【唐】白居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风中琴【唐】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听琴【唐】孟郊--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

赋得郢路悲猿【唐】皇甫冉--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巫峡听猿【唐】吴商浩--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有声音描写的:

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鸡鸣曲【唐】陈陶--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鸡【唐】崔道融--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赋得寒蛩【唐】耿湋--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吹笛【唐】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春夜洛城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闻笛【唐】戎昱--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夜琴【唐】白居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风中琴【唐】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听琴【唐】孟郊--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

赋得郢路悲猿【唐】皇甫冉--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巫峡听猿【唐】吴商浩--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 “砧声”这一意象代表了什么

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 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古典诗歌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扩展资料:

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象群

6. 有关孤鸿的诗词

孤鸿篇

作者:戴叔伦 [唐]

江上双飞鸿,饮啄行相随。翔风一何厉,中道伤其雌。

顾影明月下,哀鸣声正悲。已无矰缴患,岂乏稻粱资。

嗈嗈慕俦匹,远集清江湄。中有孤文鹓,翩翩好容仪。

共欣相知遇,毕志同栖迟。野田鸱鸮鸟,相妒复相疑。

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焉随腐鼠欲,负此云霄期。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绿林野室,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围。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

《明妃曲》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古诗中捣衣砧的象征意义
而且捣衣是一项机械性的工作,且单调的砧声有助于集中精力。所以在这时他们便会产生对丈夫的思念,而对于游子来说听到异乡的捣衣声,便不免会产生思乡之情。于是简单的捣衣声在诗中变成了承载无限离愁别恨的深情乐章。捣衣砧的诗多是出现在盛唐,可能很多人想象不到盛唐那个繁荣昌盛花天酒地的世界会有...

苏轼《水调歌头_中秋》诗句全文
一、苏轼《水调歌头_中秋》诗句全文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二、苏轼《水调歌头_中秋》译文 ...

关于秋天蛐蛐鸣叫的诗句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译文: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 4.描写秋天鸟鸣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

乡村夜晚蛐蛐叫声的诗句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译文: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 4.与“蟋蟀”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出自先秦:佚名《蟋蟀》 译: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2 闻屋壁间蟋蟀有...

关于经典戏剧的诗句
6.《牡丹亭》中经典的诗句有哪些 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2、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3、砧声又报一年秋。 江水去悠悠。4、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

2022有关描写秋天的文雅诗句
与秋天有关的诗句 1、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3、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4、泪弹不尽临窗滴。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5、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6、残星几点雁...

古诗《独不见》的赏析
独不见 唐代: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赏析】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以此称颂坚贞的爱情,中...

与母亲有关的诗句
与秋天有关的诗句 1、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3、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4、泪弹不尽临窗滴。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5、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6、残星几点雁...

与思想有关的诗句
与秋天有关的诗句 1、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3、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4、泪弹不尽临窗滴。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5、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6、残星几点雁...

捣砧的诗句捣砧的诗句是什么
捣砧的诗句有:邻家夜捣砧,捣砧谁家妇。捣砧的诗句有:东壁谁家夜捣砧,捣砧声重雁南飞。拼音是:dǎozhēn。注音是:ㄉㄠˇㄓㄣ。结构是:捣(左右结构)砧(左右结构)。捣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在石上捣衣。__捣衣石。二...

常州市19632481475: 心情难以平复并极力渴望宁静的诗句 -
陆泽益肝: 1、捣练子令·深院静 五代: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译文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

常州市19632481475: 古诗中出现'砧'一般表现什么感情? -
陆泽益肝: 额,能说具体的诗句吗?这个太空泛了.不过月夜听到砧声一般是表达相思或者是思想伤怀之情的.

常州市19632481475: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砧 ① 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 ② 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 -
陆泽益肝: (1)开头两句是说杜鹃和猿的叫声并不悲切,但实际上在一般人听来,这两种声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声,作者这样说,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写砧声的悲切.(意对即可) (2)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感情.听到捣衣声,诗人想到故乡的亲人可能也在捣衣,头发不禁为之愁白.进而设想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好让他早点回家.秋夜月下,一听一想,虚实结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意对即可)

常州市19632481475: 带有“梧桐雨”的诗句(除了李清照的《声声慢》) -
陆泽益肝: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3、梧桐落,蓼花秋. 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 4、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5、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6、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 ...

常州市19632481475: 蘼芜满手泣斜辉的出处 -
陆泽益肝: 【年代】:唐 【作者】:鱼玄机 【 题 】:闺怨 【内容】: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日南鸿才北去, 今朝北雁又南飞.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常州市19632481475: 声声慢这首诗句 -
陆泽益肝: 《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常州市19632481475: 爱人远行的诗词 -
陆泽益肝: 1、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出自唐代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释义: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

常州市19632481475: 明代描写景物的古诗
陆泽益肝: 找到七篇,明朝写秋的 1,青杏儿·秋 朝代:明代 作者:朱栴 原文: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秋光谈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2,...

常州市19632481475: 写女子闺怨的诗句 -
陆泽益肝: 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2、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3、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春来秋去相思在...

常州市19632481475: 高中语文必修3中赏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中声动相连是?
陆泽益肝: 这一联的声动相连,“声”指诗句中的暮砧声,“动”指“催刀尺”,这一联的意思是,秋风渐紧,冬季即将到来,此地的人家都在为自己和远在他乡的亲人赶制寒衣.于是,夜幕时分,捣衣的声音,处处可闻;由此而隐含着捣衣的动作.用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突出了声动相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