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工谏厉王弭谤

作者&投稿:胡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召公谏厉王弭谤补充注释
而“瞍”和“蒙”则分别指眼中空洞和有眼珠但无法视物的盲人。这些盲人乐官在先秦时期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古代的“百工”一词有多种解释,这里推测晋杜预的解释最为恰当,即指各种乐工,既与上文的盲乐官相呼应,又与下文提到的庶人(平民)有关,体现了内容的连贯性。

古文 召公谏厉王弥谤翻译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

《邵公谏厉王弭谤》中邵公是如何对厉王进行劝谏的?
邵公先以治水作比喻,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揭示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态度;再列举古代各阶层人士进谏的情况,说明君王听政,必须听取民众意见;然后通过比喻说明民众的议论正是执政者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最后归纳出言路不可堵的结论。【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46。本题知识点:《国语》邵工谏厉王弭...

召公谏厉王弭谤 议论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召公作为西周王室重臣 ,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仗义直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

《召公谏厉王弭谤》读后感
《召公谏厉王弭谤》读后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专制社会对付被奴役者的基本思路。“为川者”可以“决之使导”,但“为民者”决不能“宣之使言”!言论自由只是表层的,言论自由的背后是思想自由,人格自由,一旦被奴役者获得了思想自由,专制政权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如果一个社会中,相当...

求《曹刽论战》全文,〈〈邵公谏弭谤〉〉全文,《劝学》全文。
邵工谏厉王弭谤厉王虐(1),国人谤王(2)。邵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卫巫(5),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6),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8),...

西周“共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所谓周厉王是否暴虐无道并无多少史实根据,他的名声主要是被一篇很出名的文章搞坏的,这篇文章就是《国语》里《召公谏厉王弭谤》。文章说周厉王听不得反对意见,居然派特务盯梢,把私下诽谤的人捉去杀掉,这还得了?周厉王从此背上骂名算是洗不清了。不过,我们也得搞清楚他为什么要如此“...

之字在文言文
《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 《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描述秦统一六国的文言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劝学》 荀子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鲁共公择言》 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 战国策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逍遥游 《庄子》 《养生篇》 庄子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左传 《宫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板书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结合对比《召公谏厉王弭谤》) 2、这篇课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这部书,我们在初中学习《唐睢不辱使命》时就作过介绍,大学熟悉的许多成语都出自于它,例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南辕北辙。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分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

察屠13079155911问: 召公谏厉王弭谤说明了什么 -
濮阳县力久回答:[答案] 形象的比喻,使人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生动.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 “ 为川 ” 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寓说理于比...

察屠13079155911问: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
濮阳县力久回答: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

察屠13079155911问: 急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 -
濮阳县力久回答:[答案] 与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以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 两地之间的通道. 省略句: ()以告,()则杀之. 吾能弭谤耳,()乃不敢言! 宾语前置句: 是以事行而不悖.(应是“以...

察屠13079155911问: 《国语 召公谏厉王弭谤》 全文 -
濮阳县力久回答: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

察屠13079155911问: 召公谏厉王弭谤题目的含义 -
濮阳县力久回答:[答案] 召公劝谏厉王禁止非议

察屠13079155911问: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译文 -
濮阳县力久回答: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

察屠13079155911问: 跪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
濮阳县力久回答: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察屠13079155911问: 召公谏厉王弭谤实词虚词虚词;以 而 乃 与 于实词;谤 雍 箴 -
濮阳县力久回答:[答案] 实词; 谤:指责,公开的批评. 师箴:少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 川壅:壅(yōng),堵塞. 虚词; 以告:按照什么什么的报告 而:就,呃.这个我也不清楚 乃:于是;就 于:在 与:呃整句话是 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

察屠13079155911问: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 -
濮阳县力久回答: 从正面:对待弭谤不能阻止,说明“口之宣言”的重要性从反面:说明君主若采取堵塞的方法是注定失败的

察屠13079155911问: 召公谏厉王弭谤 - 召公谏厉王弭谤里的成语有哪些?召公谏厉王弭谤里的成语有哪些
濮阳县力久回答: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成语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