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何为非理作意

作者&投稿:尾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非理作意是什么意思~

佛门里有一个词叫,非理作意。 意思指:当别人说什么话的时候,自己就会猜忌一下,说的是什么,说我什么了?然后会去假想一下,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危害,然后做出判断,再做出反应,来保护自己。

无意识状态,也称为:无记性。天台宗和唯识宗的说法有些区别。
无所作意这个状态不是一般普通人的状态,它需要基于在禅定的作用下产生的其中某一部分功能,很随意就可以到达,对佛菩萨而言无所作意 那都太小菜了。
西方的观点: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①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②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失了;③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出其存在。无意识起初是由哲学家提出来的,后来,它才逐渐吸引了心理学家尔后是神经生理学家的广泛兴趣。[1]
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中,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因此,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大储存库,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 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仅占1/7),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6/7)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 和影响。(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因。 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为一种 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弗洛伊德提出关于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假设,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冰山理论”中的水面,或者严格地称分界线]和无意识。)
在严格的弗洛伊德术语中,用“潜意识”概念来代替无意识是不正确的。弗洛伊德坚决地认为,无意识是完全无法观察和为人了解的。
无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需要——忘记过去的创伤,继续生活下去。
无意识:人的心理活动按有意识和无意识分类.有意识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注意,去思考,去想象,这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心理活动.人还有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比如,小时候爸妈常带着你上街玩,总会耐心地教你怎么记住回家的路,你自己也会用忙碌 地去记住沿途的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如电线杆,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的样子情况.可是等到你稍大一点的时候,不论是去学校还是回家,你再也不会边走边用心去记沿途的标志,两条腿仿佛长上了眼睛似的,到了该拐弯时便拐弯,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或家里了.这种不知不觉识别回家或到学校路线的心理学活动,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下意识"或"潜意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为人们不必为它作出努力,所以能缓解心理活动而带来的疲劳,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变得轻松.

刚才我去百度了一下。非理作意大概的意思是,不合理的猜想,猜忌。非理就是不合理,作意就是意念,想象。

染污作意,相对于如理作意。作意心所法即想法。广义讲与实相相违的都可称为非理,狭义特指常乐我净等不如理的作意。


经典感悟生活语录42条
哪三种呢?一、惑根未断;二、对境亲近;三、非理作意。凡夫人,从无始轮回以来心中的贪嗔痴烦恼毫无损害、完整无缺,这就是惑根未断;贪嗔痴的对境于面前出现,这就是对境亲近;于贪嗔痴的对境或起烦恼方面总是生起各种妄想,这就是非理作意。094. 3、开朗快乐的语调和声音如同春日里的阳光,会将人与人之间的...

非律仪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心于贪缠,不能防护,而自放纵。非理作意相应心牛,入境界田,损坏所有善根苗稼。以是因缘,名非律仪。 二解 瑜伽九十一卷十五页云:此中云何名非律仪?谓于如是现法后法具众过患行处境界,起不如理妄执诸相随好邪想。邪想为先,于其住处,发起顺彼相应寻思。由此不能于前所说一切过失...

如理作意
从心理到实修:转变思维,斩断束缚 瑜伽师地论中的偈颂,形象地描绘了不正思维如何像狂风巨浪般推动贪欲,使众生在轮回中深陷苦海。而智圆法师的《净心法要》则提醒我们,一切痛苦源于内心非理作意,唯有如理作意,才能斩断烦恼的根源,如同明灯照亮无明,如舟破浪前行,实现心境的解脱。在现代心理学的...

六界有哪六界
若有非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邪想寻思。若有如理 作意思惟:即便生起正想寻思。四解 如界差别所缘中说。五解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四页云:六界者: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彼卷四页至十 二页广说。FROM:【法相辞典】3.【六界聚】(术语)中阿含二十一说处经,为年少比丘说众 ...

为什么人总有很多烦恼
能生烦恼的六个因:所依、所缘、猥杂、言教、串习、作意。 一、所依 所依者,谓烦恼之随眠。 生烦恼的所依就是烦恼随眠,即潜伏在心相续中的烦恼种子。 因为烦恼未现行之前,是处在种子位,尚未苏醒,所以称为随眠。一旦值遇外缘,经过非理作意,因缘聚合,就会不由自主地萌发烦恼。就象由种子萌生果实的所依是种...

如理作意
如理作意就是智慧 文:阿姜念 译:凡拉达摩法师 如果你吃东西与烦恼相应,那你还是在生死轮回。--阿姜念 阿姜念:你修得如何?学 生:我修得比较好了。阿姜念:你说比较好,你怕偏离当下吗?学 生:我不想偏离当下。阿姜念:这样不对,怕偏离当下是不对的;或者你想更能观照得住身心,那...

般若经细分之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名为出世间法?”佛告善现:“谓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解脱门,若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若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有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若明解脱,若念正知,若如理作意,若八解脱、九次第定,若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

打坐要怎么打才能有益身体?
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宗所说的五个遍行心所,意、触、受、想、思的第一 个心所,它存在于八识当中,时时刻刻在蠢动,象流水一样不停地流,所以叫“ 流注生灭”,微细得很,只是我们平时看不见。 有人说:“我们不修法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法打坐倒有念头了。是不是修 法修坏了,有念头了?” 不是。这...

怎么有效戒掉sy
生死的过患全是自己以假为真造成的,但众生却不能认识自己非理作意的颠倒,反而牢牢抓住常、乐、我、净的假相不放,毁谤打击“苦、空、无常、无我”的真实教法。 学佛修行,目的是要超出世间、了脱生死,而生死的根本就是爱欲。因此,应把对治爱欲视为修行大事。对治之法,即是如理作意,这...

征佛教典故,越经典越有哲理越好!
因此遂生非理作意。欲贪鬼魅惑乱身心。失意猖狂行非梵行。人中欲鬼初发此时。尔时诸人随食早晚随取香稻无所贮积。后时有人禀性懒惰。长取香稻贮拟后食。余人随学渐多停贮。由此于稻生我所心。各纵贪情多收无厌。故随收处无复再生。遂共分田虑防远尽。于己田分生吝护心。于他分田有怀侵夺。劫盗过...

津市市15668552782: 佛经中义理妨害是什么意思 -
正丹加替: “义理妨害”也叫做“非理作意”,可以理解成 分别念的意思.

津市市15668552782: 烦恼因什么而生起? -
正丹加替: 能生烦恼的六个因:所依、所缘、猥杂、言教、串习、作意. 以上六因当中,第一所依(随眠)、第二所缘(境界现前)、第六非理作意,这三者是主因,不可缺少.《集论》以及《俱舍论》都这样宣说.《俱舍论》说:“由具尚未断随眠,境...

津市市15668552782: 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 -
正丹加替: 请看 真正原因! 现代人的烦恼为什么如此深重 !从烦恼六因分析现代人的烦恼为什么如此深重作者:yixipengcuokanbu 来源:摘自《讲记(四)》 以上宣说了生起烦恼的六因是随眠、所缘、猥杂、言教、串习和作意.以下对应当今的社会...

津市市15668552782: 请问佛教中“无所作意”是什么意思? -
正丹加替: 无意识状态,也称为:无记性.天台宗和唯识宗的说法有些区别.无所作意这个状态不是一般普通人的状态,它需要基于在禅定的作用下产生的其中某一部分功能,很随意就可以到达,对佛菩萨而言无所作意 那都太小菜了.西方的观点:在弗洛...

津市市15668552782: 佛经中说"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怎么解释? -
正丹加替: "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大意是:世人的贪心增上时,心智已被蒙蔽了,自己愚痴偏执那些丑恶的不净物,虚妄地生起种种满足乐感的幻觉,如同疯狂者享受不净粪一样,根本不会考虑合理与不合理.

津市市15668552782: 请问佛教“无所作意”是什么意思? -
正丹加替: 佛教有这个词吗?我个人觉得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意思就是不要执着所做的事情.做善事不要执着善事.天天干的很热闹.心里面一尘不染.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津市市15668552782: 佛教的“三学”、“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的内涵是什么? -
正丹加替: 1.三学即戒,定,慧三无漏学,对治贪嗔痴,为佛学根本,一切诸宗皆尊此. 2.四谛,即苦,集,灭,道 四圣谛.四圣谛(Cattāri-ariya-saccā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即: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

津市市15668552782: 佛教里不如理是什么意思 -
正丹加替: 不如理,不如法,,就是没有按【佛经】佛的教诲办.

津市市15668552782: 佛教中的造业是什么意思“业”指什么 -
正丹加替: 简单说,业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种种烦恼,;障就是障碍!心离一切是非,善恶,美丑等等二元对立法,业就没有了;以一颗清静无染的心,为人处世,接物待人,障就没有了!

津市市15668552782: 佛教中的“无能”是什么意思? -
正丹加替: “若不作意,即无能所” 这一句中,“无”是修饰“能所”的.无是没有的意思,能是主体的功用.所是所能,是客体.比女心是主体,心的功用是能思,就里有一个“能”,有所思,就里一个“所”.其实任何事物都有能所.智慧有能觉和所觉之妙,能觉是智慧的功用,所觉是智慧觉悟的对象.杯子能装水,所装是水.这是能所.分析一切事物,要观察事物的体、用、能、所.比如车,体是一辆车,用是载,能是能载,所是所载人或各种货物. 即无能所,就是没有能和所能. “一切魔众无能断者”及下句中的无能,无是没有,能是能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