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学校与教育

作者&投稿:吉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书法简单来说是书写文字的方法,距今最古老的文字或者称为刻画符号,是五六千年前尚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社会先民发明的。时代大致相当于黄帝时期。有了记事符号和文字必然会发生老少之间的传授,有传授就会有类似学校的存在。相传,中国最古老的学校是五帝时代的成均。

        当时氏族部落成员间已开始有了等级地位的区分,产生了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为了保持和强化氏族部落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考古发现的原始氏族公社后期遗址中,往往有一大片空地,有点像现在的广场,显然是氏族部落成员集会的地方。遇上举行各种典礼仪式,召开会议,宣讲告示、规定、要求,以及采取某项行动前的动员、誓师等,都在这里举行集会,可见其具有显著的教育作用。国家产生之后,「成均之教」就成为社会教育的总称,成均也成为天子之学的中心场所。这里有点类似后世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周礼*大司乐》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董仲舒注曰:“成均,五帝之学。”郑众云:“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可见中国教育伊始是以乐教为主的,后世掌管音乐的的官员亦称为师。

         时间往后推移,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述:“设为庠序学校之教: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其实,这种古代村社中的庠、序、校兼有会议室、学校、礼堂、俱乐部的性质,换言之就是村社居民集体活动的场所。

         另外还有大学,顾名思义,大学就是场所比较大的学校。夏代叫世室,商代叫重屋,周代缴明堂。据考证,明堂之类的大学最初不过是一间大房子,天子祭祀、政务、燕享、养老、设学、颁命、庆赏都在此进行。然而在西周以后,明堂用处发生变化,又设立辟雍为学。《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月泮宫。”

         西周时,天子居住的都邑连同四郊六乡合称为“国”,国外畿(畿,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内的野鄙之地称为“野”;国内居民国人享有参政议政、当兵、建学等多种特权,国外畿内的野人则没有。国中六乡设有小学,所谓六乡就是比、闾、族、党、州、乡。相互之间具有血缘关系,是西周国家的公民,围绕都城而居。即文献中常出现的“国人”,相当于普通自由民,而不是奴隶,有自己的土地,实行井田制,有赋役。仅仅在西周国都的周围存在,六乡之外是六遂,也即文献中出现的“野人”。小学有司徒、乡师、州长、父师、少师等任教,这是给国人就读的学校。王室贵族则设有国学,包括小学和大学,由大司乐、大胥、大师、师氏、保氏等任教;国人子弟就读于乡学;贵族子弟国子就读于王宫小学;乡学优秀者可入大学,乡学所举曰秀士,司徒所举曰选士、造士或俊士;选士可以和贵族子弟同读于大学,学业有成可以为官。

         夏商周三代的入学年龄,典籍记载颇有出入。入小学有八、九、十三岁之说,入大学有十五、十八、二十岁之说,大体就是儿童时期读小学,成年以后读大学。小学大学教育思想与学习内容也各不相同。《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义*辟雍》:“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大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

         学习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项。其中艺为保氏所教,分别为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书就涉及到文字书写以及初期书法内容。

         春秋以后,周王室式微,学校也难承旧制。各诸侯相互争霸,渐为巨变,国人野人同样有资格接受教育;与此同时,私学兴起,形成孔子所讲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官即是官学。私学的教师由掌握很多知识的士阶层充当。其中较著名的便是孔子,这些人八方游历,上下说教,进则为官议政,退则设塾课徒,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使得文化迅速下移,私学渐成显学。

          私学较之官学,大致有三点不同。一学生不分年齿贵贱,因人施教。所谓有教无类。二是郑家乐新的课程内容,如儒家的《诗》、《书》、《礼》、《乐》、《春秋》;三是参与时政,齐国稷下学宫为其代表。


秦汉时期我国学校主要衰弱原因是什么
只是秦朝时期学校衰弱。汉朝重视学校。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实行吏师制,取消学校;汉朝则以秦为鉴,在儒家思想指导下,重视学校,推行教化,并首创太学和郡国学,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颁布了“挟书令”,并禁止私学;士人求学,“以吏为师”,由政府统一地实施...

为什么前秦时期对人才和教育的重视从苻坚开始的?
前秦时期对人才和教育的重视从苻坚开始。他于即位之初即大兴学校,创办太学,并召郡国学生通一经者和公卿以下子孙入校学习。苻坚给予学校太学以高度重视。362年,苻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从此后,他每月去太学一次,从而使太学的学习风气大为好转。

学记的内容是什么?
《学记》阐述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 1. 教学相长 2. 尊师重道 3. 藏息相辅 4. 豫时孙摩 5. 启发诱导 6. 长善救失

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人们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知识,技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逐渐增加,有些人就可以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脑力活动;同时语言文字也在丰富和发展。这样,独立的教育机构—学校便逐渐孕育产生了,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进入一个自觉的历史时期。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什么
《学记》的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 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

中国古代教育的概述
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场所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按形式、内容、时间、对象和主导思想等不同,教育还可以分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业余教育、华侨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以及国立教育、集体教育和私立教育等。按照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

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制度的变化???
3、西周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

谁能帮我找找秦朝教育制度的背景?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博士"一词,战国时就已出现,当时只是学者的泛称。但至战国末期,为适应统一战争日益加剧的社会局面,各国不得不礼贤下士以确保统治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齐、魏等国都设置了博士官,使学识渊博的学者充任参谋和顾问,确定...

在我国古代,学校叫什么?
在先秦时期的学校称为庠序;西周时期建立了国学与乡学作为学校,教授六艺;在两汉时期,在郡国的学校称为学,在县的学校称为校,在乡的学校称为庠,在聚就称为序。在以后的各个朝代,学校的称呼也根据所教授的内容以及收纳的学生类型有所不同,先后有太学,国子监等。从历朝历代都有新的教育形式的出...

总结我国古代各朝代的文教政策,有什么共同点
6、魏晋南北朝:没有统一的文教政策,各学术自由发展,私学更加兴盛。设国子学,设分科大学,分科办学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很有影响。7、隋唐时期:科举实行,儒、佛并立,兼尊道教的政策。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学校等级性设置进一步明确。8、宋代...

建平县13937409842: 先秦学校分两大类( )和( ).( )为天子或诸侯所设,( )也国学相对而言 -
鄂蕊卵磷: 官学,私学,官学,私学,私学 齐国的不太清楚,太学,郡国学 ------- 监生

建平县13937409842: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
鄂蕊卵磷: 第一章 原始公社和夏、商、西周的教育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一、 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 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

建平县13937409842: 先秦学校分为哪两大类
鄂蕊卵磷: 中国古代文学分类选讲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分类选讲”系列教材)

建平县13937409842: 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为“六艺”,是指哪“六艺”? -
鄂蕊卵磷: 在先秦时代的时候,教育内容主要是称之为六艺,而相对来说,到现在,有的仍然流传了下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对当今的教育有一定的启蒙作用,那么,六艺具体指的是哪六艺呢?接下来就来具体所以说.其实...

建平县13937409842: 战国时期的教育著作集中反映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
鄂蕊卵磷: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了较广泛...

建平县13937409842: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鄂蕊卵磷: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学记》(作者:乐正克).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

建平县13937409842: 我国古代学校名称 -
鄂蕊卵磷: 私塾

建平县13937409842: 什么是传统教育
鄂蕊卵磷: 下面这篇文章详细的讲解了中国传统教育,希望能采纳. 中国传统教育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代以前.商周时代,中国教育已有相当的积累,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