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传》译文

作者&投稿:啜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3句翻译 《子贡传》~

款且说到解救鲁国,名义上是使快要灭亡的鲁国生存,实际是使强大的齐国困乏。
并且有报复别人(报仇 )的志向,(别还没准备好)就让人知道你的计划了,这太危险了。
(用)贵重的 宝物取悦他的心,卑微的言辞来尊重他的礼节,大概一定要讨伐齐国了。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 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 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 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 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 第七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 第八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 第九
史记卷十 孝文本纪 第十
史记卷十一 孝景本纪 第十一
史记卷十二 孝武本纪 第十二
史记卷十三 三代世表 第一
史记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第二
史记卷十五 六国年表 第三
史记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 第四
史记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第五
史记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第六
史记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史记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 第三
史记卷二十六 历书 第四
史记卷二十七 天官书 第五
史记卷二十八 封禅书 第六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 第七
史记卷三十 平准书 第八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 第一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第二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 第三
史记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 第四
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第五
史记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史记卷三十七 韂康叔世家 第七
史记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 第八
史记卷三十九 晋世家 第九
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史记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一
史记卷四十二 郑世家 第十二
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 第十四
史记卷四十五 韩世家 第十五
史记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史记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
史记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
史记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 第二十一
史记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史记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
史记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四
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 第二十五
史记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史记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
史记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史记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 第二十九
史记卷六十三 王世家 第三十
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 第一
史记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 第二
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 第三
史记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 第四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 第六
史记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 第七
史记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 第八
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第九
史记卷七十 张仪列传 第十
史记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 第十一
史记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 第十二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 第十三
史记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 第十四
史记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 第十五
史记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第十六
史记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 第十七
史记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 第十八
史记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 第十九
史记卷八十 乐毅列传 第二十
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
史记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 第二十二
史记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二十三
史记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 第二十四
史记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 第二十五
史记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
史记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
史记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 第二十八
史记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 第二十九
史记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 第三十
史记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 第三十一
史记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 第三十二
史记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 第三十三
史记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 第三十四
史记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 第三十五
史记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 第三十六
史记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 第三十七
史记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 第三十八
史记卷九十 刘敬叔孙通列传 第三十九
史记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
史记卷一百一 袁盎□错列传 第四十一
史记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 第四十二
史记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 第四十三
史记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 第四十四
史记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 第四十五
史记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 第四十六
史记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 列传第四十七
史记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 第四十八
史记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 第四十九
史记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 第五十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 韂将军骠骑列传 第五十一
史记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五十二
史记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 第五十三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 第五十四
史记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史记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 第五十六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
史记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 第五十八
史记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 第五十九
史记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 第六十
史记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 第六十一
史记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 第六十二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 第六十三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集
史记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 第六十五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 第六十六
史记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 第六十七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 第六十八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 第六十九
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 第八

高祖,①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②字季。③父曰太公,④母曰刘媪。⑤其先刘
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⑥已而有身,
遂产高祖。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讳邦。”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
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注②集解李斐曰:“沛,小沛也。刘氏随魏徙大梁,移在丰,居中阳里。”孟康曰:
“后沛为郡,丰为县。”索隐按:高祖,刘累之后,别食邑于范,士会之裔,留秦不反,
更为刘氏。刘氏随魏徙大梁,后居丰,今言“姓刘氏”者是。
左传“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
说者以为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族者氏之别名也。然则因生赐姓,若舜生姚墟,
以为姚姓,封之于虞,即号有虞氏是也。若其后子孙更不得赐姓,即遂以虞为姓,云
“姓虞氏”。今此云“姓刘氏”,亦其义也。故姓者,所以统系百代,使不别也。氏者,
所以别子孙之所出。又系本篇言姓则在上,言氏则在下,故五帝本纪云“禹姓姒氏,契
姓子氏,□姓姬氏”是也。按:汉改泗水为沛郡,治相城,故注以沛为小沛也。
注③索隐按:汉书“名邦,字季”,此单云字,亦又可疑。按:汉高祖长兄名伯,
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
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也”。
注④索隐皇甫谧云:“名执嘉。”王符云:“太上皇名煓。”与湍同音。正义春秋
握成图云:“刘媪梦赤鸟如龙,戏己,生执嘉。”
注⑤集解文颖曰:“幽州及汉中皆谓老妪为媪。”孟康曰:“长老尊称也。左师谓
太后曰‘媪爱燕后贤长安君’。礼乐志‘地神曰媪’。媪,母别名也,音乌老反。”索
隐韦昭云:“媪,妇人长老之称。”皇甫谧云:“媪盖姓王氏。”又据春秋握成图以为
执嘉妻含始,游洛池,生刘季。诗含神雾亦云。姓字皆非正史所出,盖无可取。今近有
人云“母温氏”。贞时打得班固泗水亭长古石碑文,其字分明作“温”字,云“母温氏”。
贞与贾膺复、徐彦伯、魏奉古等执对反复,沈叹古人未闻,聊记异见,于何取实也?孟
康注“地神曰媪”者,礼乐志云“后土富媪”,张晏曰“坤为母,故称媪”是也。正义
帝王世纪云:“汉昭灵后含始游洛池,有宝鸡衔赤珠出炫日,后吞之,生高祖。”诗含
神雾亦云。含始即昭灵后也。陈留风俗传云:“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
定,使使者以梓宫招幽魂,于是丹蛇在水自洒,跃入梓宫,其浴处有遗发,谥曰昭灵夫
人。”
汉仪注云:“高帝母起兵时死小黄城,后于小黄立陵庙。”括地志云:“小黄故城
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三十三里。”颜师古云:“皇甫谧等妄引谶记,好奇骋博,强为高祖
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说,盖无取焉。宁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即理而言,
断可知矣。”
注⑥索隐按:诗含神雾云“赤龙感女媪,刘季兴”。又广雅云“有鳞曰蛟龙”。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①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②仁而爱人,喜施,③意
豁如也。④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⑤为泗水亭长,⑥廷中吏无
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⑦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⑧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责。⑨

注①集解服虔曰:“准音拙。”应劭曰:“隆,高也。准,颊权准也。颜,櫦颡也,
齐人谓之颡,汝南、淮、泗之闲曰颜。”文颖曰:“准,鼻也。”索隐李斐云:“准,
鼻也。始皇蜂目长准,盖鼻高起。”尔雅:“颜,额也。”文颖曰:
“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
注②正义河图云:“帝刘季口角戴胜,斗胸,龟背,龙股,长七尺八寸。”合诚图
云:“赤帝体为朱鸟,其表龙颜,多黑子。”按:左,阳也。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
二日之数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岁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
央,并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七十二黑子者,应火德七十二日之征
也。有一本“七十日”者,非也。许北人呼为“黡子”,吴楚谓之“志”。志,记也。
注③正义喜,许记反。施,尸豉反。
注④集解服虔曰:“豁,达也。”
注⑤集解应劭曰:“试补吏。”
注⑥正义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高祖为泗水亭长也。
国语有“寓室”,即今之亭也。亭长,盖今里长也。民有讼诤,吏留平辨,得成其
政。括地志云:“泗水亭在徐州沛县东一百步,有高祖庙也。”
注⑦集解韦昭曰:“贳,赊也。”索隐邹诞生贳音世,与字林声韵并同。又音时夜
反。广雅云:“贳,赊也。”说文云:“贳,贷也。”临淮有贳阳县。汉书功臣表“贳
阳侯刘缠”,而此纪作“射阳”,则“贳”亦“射”也。
注⑧集解如淳曰:“雠亦售。”索隐乐彦云借“雠”为“售”,盖古字少,假借耳。
今亦依字读。盖高祖大度,既贳饮,且雠其数倍价也。
注⑨索隐周礼小司寇云:“听称责以傅别。”郑司农云:“傅别,券书也。”
康成云:“傅别,谓大手书于札中而别之也。”然则古用简札书,故可折。至岁终
总□不责也。
高祖常繇咸阳,①纵观,观秦皇帝,②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注①集解应劭曰:“徭役也。”索隐韦昭云:“秦所都,武帝更名渭城。”应劭云:
“今长安也。”按:关中记云“孝公都咸阳,今渭城是,在渭北。始皇都咸阳,今城南
大城是也”。名咸阳者,山南曰阳,水北亦曰阳,其地在渭水之北,又在九嵕诸山之南,
故曰咸阳。
注②正义包恺云:“上音馆,下音官。恣意,故纵观也。”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小说最给力。.

大伾降贤

公元前520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从钟灵毓秀的大伾山西麓端木府邸传出一阵新生儿的啼哭。接生的老太太揩着手,向徘徊在门口的端木巨报喜:“公子,是个公子。” 端木巨欣喜若狂地扑进屋里,他先端详了一下卧在床上的妻子蘧氏怀里的婴儿,然后在妻子的额头上亲了一口说:“咱们有儿子了,有儿子了。”

难怪端木巨得子这么兴奋,端木巨祖上是帝王颛顼的后裔,他的20世祖鬻熊曾是周文王和武王的老师。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端木典成为端木氏的得姓先祖,之后,几世先祖都是周朝士大夫。西周末,先祖随平王东迁。端木巨的祖父端木文单被卫国献公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迁居卫国。

端木氏人口繁衍缓慢,从端木典到端木巨,大都是单传。身为富商贵族的端木巨很为家族延续忧愁,现在四十多岁得子,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按习俗,端木巨动手在大门口悬了桑弓、草箭。桑木弓弦上六支蓬草箭分别指向天、地、东、西、南、北、象征新生儿将来必定顶天立地,志在四方。端木巨得子的第九天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喜庆仪式。端木府邸里华舆云集,高朋满座。卫灵公派宫使送来了贺札和贺礼。贺札是风麟和玉佩,喻凤毛麟角之意,新生儿将来会是人中之杰。

为纪念国君为儿子送贺礼这件盛事,端木巨和夫人蘧氏商定,为儿子取名赐,字子贡,另字子赣,寄希望儿子将来能为国尽忠,为民献力。

子贡的外祖父蘧伯玉对外甥十分宠爱,子贡也很崇敬这位慈爱的长辈。因此,常常和母亲在外祖父家居住。母亲经常给子贡谈外祖父的为人。母亲谈起自己的父亲,总是一脸的光彩和骄傲。

蘧伯玉是卫国四朝元老,他曾事奉殇公、献公、襄公和后来的灵公。他宽厚慈惠,仁德高洁,在朝中威望很高。可是,灵公继位后,蘧伯玉受到朝中权臣和奸佞小人的攻讦,一度不被灵公重用。卫国大夫史鱼对伯玉非常推崇,多次向灵公推荐伯玉,但都被弄权小人弥子瑕进言阻止了。史鱼誓不罢休,他在病入膏肓,生命弥留之际,给儿子留下遗嘱说:“我侍朝廷,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为臣不能匡扶国君,不能让国家走向正道,这是没有尽到责任,死后哪有脸面见周文王。我死之后,且慢入殓,将尸首放在窗户下面。”

史鱼去世后,卫灵公前去吊唁,见停尸未殓,大为惊异,召孝子询问原因,孝子将父亲的遗言如实禀奏。史鱼的忠烈感动了灵公,灵公也担心停尸过久,传扬出去,引起天下非议,便传命晋升蘧伯玉为大夫,将弥子瑕罢职,并亲自主持为史鱼入殓。伯玉当上了主政大夫之后,果然不负众望,对内招揽贤才,对外睦邻友好,很快使卫国的局势稳定下来...... 蘧氏给出儿子讲这些,是期望子贡将来像他外祖父那样入仕从政,当国家栋梁之材啊。

端木巨和夫人蘧氏在儿子七岁时,给子贡请了一位老私塾先生,教他写字和算术。子贡十分聪颖,先生教的知识他很快就能学会。不到两年,这位先生便对端木巨说:“老朽不才,再无力承担传授公子知识的担子啦,我不误人子弟,您为令郎另请高明吧。” 子贡的外祖父蘧伯玉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不忘吸取新的知识,他不仅常年聘请着一位名叫冉宏的老师,为了解难释惑,他还曾派使者去鲁国求教孔子扶君从政少过失的方法,孔子感叹道: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非,真是难得的贤人啊。

蘧氏找到父亲伯玉,谈了想让儿子跟冉宏学习的想法,父亲答应了。 冉宏擅长的是历史和时事政治,某种程度上起着外祖父从政的谋士作用,子贡对他的刻板生硬传授则感到索然无味。这天,子贡在外祖父的书房看到一本诗集《卫风》,便很有兴趣地读了起来,并不时向外祖父提出来不解的问题。伯玉就耐心地给外孙讲解。之后,伯玉给冉宏建议,结合《卫风》给子贡讲史是否好些?从此,冉宏既给子贡讲史,又教《卫风》。

公元前503年,子贡十八岁。三月初六,是卫国传统的纪念康叔受封的日子(人称受封节)。这时,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万物苏生。卫国上至国君,下至黎民百姓,都沉浸在狂欢之中。

这天,男女可以不受礼的束缚,放任天性,纵情诵诗对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子贡早早来到翠柳如烟的淇水岸边倘佯。这时,一个穿着华贵的窈窕淑女向他走来。他迎上去,激动地唤了声:“勾嬛”。

去年初夏,子贡和勾嬛在这里邂逅。那天,冉宏在淇水岸边柳荫下给子贡讲《卫风》。这时,两位少女从他们身边走过,其中一位对另一个叫了声“勾嬛”。子贡的目光不禁被那个叫做勾嬛的姑娘吸引住了。子贡早些时候听说,卫灵公夫人有一个叫勾嬛的外甥女长得十分美貌,今天见了,果然超群出众。两个少女走到淇水边,勾嬛撩起裙裾下水在清澈见底的淇水中摸五彩石。五彩石花纹斑驳,灵透似玉。两人兴趣正浓,勾嬛惊叫着跑上岸,另一个少女也惊慌地跳出水。原来,一只蚂蝗叮上了句嬛的小腿肚。两个姑娘求救般地望着子贡。子贡急忙在岸边找到了一棵三脉草。三脉草叶上长着毛毛剌,叶子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香味,叮入皮肉的蚂蝗尾一触到这种草,它的吸盘会马上退出皮肉。子贡讲了用三脉草的方法,将它放在地上,让那上少女去给勾嬛驱赶蚂蝗,少女却吓得双手发颤。 男女授受不亲。按规矩,男女之间是不可以有肌肤相触的,但子贡此时想,见人有了痛苦袖手旁观才是失礼。他拿起三脉草,朝蚂蝗尾部拂去。蚂蝗的吸盘退出了勾嬛白嫩如凝脂的腿肚。吓白了脸的勾嬛慢慢平静下来,他看了子贡一眼,忽一下羞红了脸,慌忙用宽大的衣袖遮住了脸庞......

那天,两人什么都没有说。分别之后,子贡时常想起勾嬛,想起勾嬛时便来到淇水岸边,盼望能见她,可每次都失望而归。他把希望寄托在受封节。果然如愿以偿。 两人对视无语。勾嬛显得十分拘谨。这时,淇水对岸传来一个男子粗犷的歌声: 云谁之思 (你猜我是想那个) 美孟姜矣 (美丽姑娘叫孟姜) 期我乎桑中 (和我相约桑林中) 要我乎上宫 (邀我会面在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还送我到淇水) 子贡轻声和了那人一声:“送我乎淇之上矣。” 勾嬛含情脉脉地看了他一下,不禁笑出了声。 子贡听了这美妙的笑声心动了一下,他看一眼勾嬛,羞涩的红晕便飞上她的脸。 “你的歌声太美了。”勾嬛细语。 子贡这是第一次听到勾嬛说话。娓娓动听的南国软语。 子贡说:“我再唱一首给公主。”说完便唱起来: 硕人其颀 (那人高大又美丽) 衣锦褧衣 (穿的锦服罩布衣) 齐侯之子 (又是卫侯的爱妻) 卫侯之妻 (纤纤手指如茅芽儿) 手如柔夷 (雪白皮肤像凝脂) 领如蝤蛴 (脖子比那木虫白) 齿如瓠犀 (牙齿真像瓠瓜子) 螓首蛾眉 (方正前额弯眉稍) 巧笑倩兮 (轻盈笑时酒窝俏) 美目盼兮 (黒白分明眼波妙) 勾嬛明白,子贡是借诗喻她,嘴上却羞答答地说:“诗中的女子何等美貌,哪个女子听了都会羞愧。” 子贡说:“我面前的姑娘不该羞愧。” 勾嬛明亮似水的眸子大胆地看他一眼说:“卫国的民歌真好,诗很好,民风真好。”姑娘赞叹道。 此时,少男少女悠扬的歌声此起彼伏,一浪一浪地传来。 勾嬛说:“我最喜欢的,是许穆夫人的《载驰》。”说过,便浅唱起来: 载驰载驰..........(赶着马车快快走) 归信卫侯..........(回国慰问我卫侯) 驱马悠悠..........(驱马赴卫路遥远) 言之于曹..........(到了曹邑才停留) 大夫跋涉..........(大夫跋涉来赶我) 我心则忧..........(使我心里发了愁) ...... 或许是诗中描绘的情景感染了句嬛,她面向东南方,眯着眼,表情显得凄楚而忧伤...... 子贡知道,她是思念自己的故国啊,眼下卫国的繁荣景象,更加剧了她对破碎故国的思念。

勾嬛是越国国王允常的女儿。越国和吴国素有仇隙,两国之间几无宁日,经常拉锯式地互相征伐。两年前(公元前505年),吴王阖闾率兵攻打郢都,越王允常乘吴国国力空虚,谋划乘机讨伐吴国。他这一动议遭到了夫人北子的极力劝阻,认为两国之间他杀我伐,这样下去,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什么时候才有宁日?劝允常少惹事端。被夙仇燃红了眼的允常那里肯听夫人之见,他说:“作为一国之君,就要有所作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你别无选择地要以武力保卫自己,壮大自己。不这样,就会被强吴或别的国家吞没。眼下,伺机打击吴国,削弱其锐势,才能站稳南国,然后,审时度势,图谋中原。”允常起兵偷袭吴国,吴国匆忙调遣军队抵抗越军, 这客观上解了楚国之围。楚国乘机联合越国、秦国,把吴军打的大败。吴王的弟弟夫概在吴王阖闾未从楚国撤出时,在国内篡位称王。阖闾听到此事,从楚国全部撤兵攻打夫概。夫概抵挡不过,逃亡到楚国。这一下吴国大伤元气。越王允常为得胜归来的将领晋职加爵,而夫人北子却陷入沉重的忧虑之中。她料到,像猛兽一样贪婪狂暴的阖闾,他的创伤一好,就会抖身炸毛向越国看扑来。那时,越国的灾难就到了。北子为安全计,就托付来越国做买卖的商人端木巨,将女儿句嬛带给也的姐姐——卫灵公夫人南子。勾嬛就这样到了卫国。

果然不出所料,在勾嬛离开越国不到两个月,吴国举兵伐越,一直打到越国都城,越国几乎陷于灭顶之灾。 一国公主沦落异邦,勾嬛面对庆祝卫国先王受封举国欢庆的场景,联想起自己的遭遇和故国的灾难,怎不忧伤呢?勾嬛轻轻唱起了哀伤的民歌: 树,是藤的依靠, 桅,是帆的依靠, 水中的漂萍啊, 你有什么依靠? 你有什么依靠? ...... 子贡随父亲多次远道经商,目睹过战乱的惨景。他想,身为一国公主的句嬛,有灵公、南子这样的靠山庇护还有流离失所的感怀,那遭受战乱之苦的黎民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勾嬛哀伤的歌唱出了眼下的现实:皇亲国戚不是依靠,利剑长矛也不是依靠。什么才是勾嬛心目中真正的依靠呢?子贡看看勾嬛,他感到,一种豪气在胸中急骤升腾起来。 如果两军对阵,旌旗相望,刀兵相交时,自己能自由地往返游说两军之间,陈述利害,化解夙怨,使两军主帅鸣金收兵,两国君王握手言和多好啊;如果有了天灾人祸,自己骑着马,打着旗幡,率领商队,出入各国之间,散尽积蓄的万万金钱,赈济啼饥号寒的黎民百姓,这又多么好啊。这两件事,恐怕是诸侯君王都做不到的呢。对,自己将来就做这样的人。

子贡对勾嬛谈了他的理想。勾嬛依偎在他的胸前。他的心海翻越一股感情的热浪:一定要让句嬛不再有离乱之苦,漂萍之感。 有了人生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子贡的求知欲望更强烈了,冉宏先生的教授已满足不了子贡的要求。子贡的外祖父知道子贡求知若渴,心想,这孩子不管将来从政,还是从商,都得注意立身。立身正,万事可成 ;立身败,万事瓦裂。为他找一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是当务之急啊。

蘧伯玉向女儿和女婿建议:“鲁国大夫孔子,声望日隆,贤名远播,现收徒授业。孔子先生和我早有深交,依我看,不如让子贡拜孔子为师。” 端木巨和妻子蘧氏都同意儿子到孔门求学。父母征求子贡意见,子贡早知孔子大名,便很高兴地同意了。

不几日,十八岁的子贡,怀揣外袓父蘧伯玉写给孔子的书札,踏上了东去鲁国拜师求学之路。


《子贡传》译文
说完便唱起来: 硕人其颀 (那人高大又美丽) 衣锦褧衣 (穿的锦服罩布衣) 齐侯之子 (又是卫侯的爱妻) 卫侯之妻 (纤纤手指如茅芽儿) 手如柔夷 (雪白皮肤像凝脂) 领如蝤蛴 (脖子比那木虫白) 齿如瓠犀 (牙齿真像瓠瓜子) 螓首蛾眉 (方正前额弯眉稍) 巧笑倩兮 (轻盈笑时酒窝俏) 美目盼兮 (黒白分...

章贡区1552167388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贡传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  ... -
职性大黄:[答案] 1、A(再:两次)2、C.而:连词,都表转折.A.为:介词,因/介词,替.B.以:介词,因/连词,表目的.D.乃:副词,于是/副词,才.故选C.3、B(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4、B(“他...

章贡区15521673888: 《仲尼弟子列传》古诗原文及翻译 -
职性大黄: 仲尼弟子列传原文: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

章贡区15521673888: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的翻译 -
职性大黄: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一、原文:战国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

章贡区15521673888: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这句话怎么理解啊? -
职性大黄: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释义:子贡问交友的道理.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劝告他,并引导他向善.朋友要使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再自讨没趣了.”今义:劝善规过,是朋友的道义责任,...

章贡区15521673888: 初中生古诗论语十二章原文和翻译.原文和翻译要分开写. -
职性大黄:[答案]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

章贡区15521673888: 子贡准确预测行情,从而成为富商的故事有哪些? -
职性大黄: 子贡成为富商的相关信息如下,供你参考:1.关于子贡成为富商的记载: 原文: 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者,自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章贡区15521673888: 英语翻译{诗}诗云:站站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中文翻译 -
职性大黄:[答案] 论语今译2 孔子 学而篇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 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

章贡区15521673888: 帮忙啊..文言文的翻译和寓意 -
职性大黄: 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

章贡区15521673888: 跪求!翻译精短初中课外文言文十篇[*字数越少越好*]!初中课外要?
职性大黄: 《寇准求教》原文: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 守疆的官吏听了,对他很不满意. 《子贡问政》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

章贡区15521673888: 管仲故事文言文翻译 -
职性大黄: 1. 《管仲与鲍叔牙》的文言文翻译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经常与鲍叔牙交游,鲍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贫困,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对他很好,没有怨言.后来鲍叔牙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