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翻译,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堂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曾巩

   原文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r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r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r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r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r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r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r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r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r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r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r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 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

   译文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一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有十一篇缺失了。我走访了士大夫家,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并且修正了其中的错误,对不可考据的文章发起了疑问,这样以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就完整了。

  叙曰:刘向给此书作序,说周的祖先,明确了教化,修整了法度,所以天下得到大治;到后来,谋划欺诈的作用,仁义的道路阻塞了,所以出现了大乱,这个说法是很正确的。到后来说此书是由于战国的谋士,审度当时的君王能办到的,不得不这样;就可以称为被流俗所迷惑,而不执着自己的学说了。

  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

  二帝三王的统治,他们的变化固然很大,他们的方法自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治理天下的愿望,处理事务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的根本的,不能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孟捍卫这个,那里是喜欢发表不同的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的附和,取悦他人罢了。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信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的游士却不这样。不知道可信,却乐于说其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有的人问:“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这本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八篇,现在还有十篇。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翻译,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原文及翻译
曾巩 原文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r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r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

战国策目录序作者介绍
曾巩,字子固,又名“南丰先生”,是汉族,出生于北宋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逝世于1083年4月30日。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为“南丰七曾”。他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在当时都有着显著的贡献。曾巩在学术上深受欧...

已有刘向的战国策目录序曾巩为何还要再写
观点不同。西汉刘向编写《战国策》在叙录中曾作评论,在曾巩看来这是不对的。1、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通过对刘向论点的反驳,提出“法”可以因时而异。2.、批评了《战国策》的主要思想倾向,指责游士之说为招致身亡国灭的“邪说”。

战国策目录序主要成就
曾巩的学术著作丰富,他对古籍的整理和校勘,如《战国策》和《说苑》的保存,体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他的文章和诗作,不仅在国内受到推崇,还被翻译成英文,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他的教育和文学贡献,使他在散文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战国策目录序的作者介绍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七曾...

战国策目录序原文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原本只有三十三篇,但崇文总目中缺失了十一篇。我遍访士大夫之家,最终搜集齐全了这部书,并修正了其中的错误与难以考据的部分,使《战国策》重新完整呈现。序言中,刘向阐述了该书的理念,认为周朝初期注重教化和法制,社会秩序井然;然而后世,谋略欺诈盛行,仁义之道被阻塞,导致...

战国策目录序的译文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一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有十一篇缺失了。我走访了士大夫家,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并且修正了其中的错误,对不可考据的文章发起了疑问,这样以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就完整了。叙曰:刘向给此书作序,说周的祖先,明确了教化,修整了法度,所以天下得到大治;到后来,谋划欺诈的...

曾巩的资料
《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曾巩也擅长写诗,有400余首传世。其诗或...

《战国策》是“离经叛道之书”?儒家:价值观与我们倡导的不符_百度知...
正如曾巩在《战国策目录序》中所言: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虽然曾巩聊聊数字写出了自己校补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势必是充满艰辛和困难的,所幸的是曾巩做到了,而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就是曾巩校补的版本。 《战国策》所记载的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有义士,还有勇士,并且经过多人编订,这就导致了...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吗
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策目录序》)的观点。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

光泽县19526352722: 战国策目录序的原文 -
厍卫长源: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

光泽县19526352722: 自信的反义词 -
厍卫长源: 自信的反义词:自卑、自馁、懦弱、自弃.自信释义: 1、相信自己. 《墨子·亲士》:“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晋 陆机 《君子行》:“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宋 曾巩 《目录序》:“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 战国 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勇於自信故英绝,胜彼 优孟 俯仰为.” 2、自表诚信. 三国 魏 曹操 《举贤勿拘品行令》:“ 吴起 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

光泽县19526352722: 曾巩生平所写的文言文 -
厍卫长源: 曾巩主要作品 存世有《曾巩集》《元丰类稿》 《隆平集》等 著述《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另外,他还著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

光泽县19526352722: 《战国策目录序》注解 -
厍卫长源: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http://www.eywedu.com/sljy/mydoc075.htm

光泽县19526352722: 文学家的故事 -
厍卫长源: 曾巩,字子固,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江西南丰县人.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生于官宦之家. 曾巩小时候读书既勤奋,记忆力又惊人.县城之南,盱水侧畔有“读书岩”,相传就是他攻读的地方.十二岁时作《六论》,语言精炼,章...

光泽县19526352722: 曾巩的咏柳赏析这首诗抓住了柳的什么特征?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道理? -
厍卫长源:[答案]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解释】 ①倚--仗恃,倚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 解得,懂得....

光泽县19526352722: 曾巩的散文创作有哪些成就?
厍卫长源: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为“南丰七曾”(曾巩...

光泽县19526352722: 序和跋的文学常识 -
厍卫长源: “序”和“跋”是一种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主要内容、创作意图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和“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议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序: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叫“序”或“自序”),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叫“代序”),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有的如“引言”“前言”“写在前面”也是“序” .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有的“后记”“编后”也是“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