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陇断焉的断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迟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无陇断焉 的 焉是什么意思?知道的可以告诉我下么?~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初中《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六单元《愚公移山》中,文末一句是:“自此,晋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陇断”,文下的注解为:即垄断,高而不相连的山丘。“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就没有山脉阻断了”。从意义方面看,文意通达,无可厚非。但一些文言文辅导材料,进一步把“陇断”阐释为:陇,山脉;断,阻断,阻隔。乍看和整个句子的意义正好一致,但若认真考究起来,“陇断”拆开解释是欠妥的,是值得商榷的。
为什么“陇断”可以解释为“高而不相连的山丘”,却不能把“陇”解释为“山脉”,“断”解释为“阻断、阻隔”呢?其实这属于“慢声”现象。
孙雍长先生1997年在《训诂原理》中指出:“所谓慢声,则是将一音义用二字代表,实际上就是把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节词拉长其音(缓读)而成为两个音节,所以便写成了两个汉字。”“慢声”现象中,一般而言,把缓读后形成的两音节取第一个音节的声母和第二个音节的韵母相拼合,即可构拟出最初的音节。如“陇(long214)断(duɑn51)”或“垄(long214)断(duɑn51)”,即可得到“峦(luɑn35)”。“峦”在古汉语辞书中的解释是:①小而尖的山。②泛指山,连绵的山。课文中使用第二个义项。“慢声”有点类似于古书注音中的“反切”法,但和“反切”并不完全一致,“慢声”中两个音节的拼合不如“反切”那么严格。
将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语言现象,不但在《诗经》、《尔雅》等古书中早有存在,即使在今天的山西方言、包头方言、福建方言、山东部分方言中也存在,但叫法不很一致。山西方言、包头方言中的“分音词”、“嵌L词”,以及在“分音词”基础上蜕变而成的“圪头词”,福建方言中的“切脚词”,都与“慢声”现象密切相关。“分音词”、“嵌L词”等把一音义分成二个音节有一定的格式,大致如下:Ab(原音节形式)=Ac+Lb(A为声母,b、c为韵母),如下列例子:
不楞(蹦)、不浪(棒)、菏浪(巷)、机灵(精)、囫囵(浑)、图栾(团)、圪佬(搅)、忽剌(划)、古陇(滚)、窟窿(孔)、得拉(耷)、支棱(撑)、吱拉(喳)。
一些元曲作品中,也存在这种语言现象。元睢景臣之散曲《高祖还乡》中有这么两句:“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了迎霜兔子;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胡阑”这里是“环”,“曲连”这里是“圈”,“毕月”就是“蹩”。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面月旗,旗上画着一轮满月,月中有一只白白胖胖的兔子,所以说白环环套了个迎霜兔;一面日旗,旗上画着火红的太阳,太阳下蹲了一只蜷缩了一条腿的乌鸦,所以说红圈圈里打着个毕月乌。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把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现象,是上古汉藏语复辅音的残余。有些学者认为“分音词”是宋元之际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洪流中,由单音词分裂而成的。
事物往往都是相互对立的。有把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分音词”现象,在语言中也就有了“合音词”现象。即把两个音节在具体的语句中用一个音节来表示。如“盍”为“何不”,“叵”为“不可”,“诸”为“之乎”或“之于”,“胡”为“匈奴”,“甭”为“不用”,“孬”为“不好”等等。
“陇断”实为“峦”,正是语言中“分音”现象的一种体现。如果执著于形式,把“陇断”拆成“陇”和“断”进行解释,从字面意思上也似可通,但与本来的实际情形已相去甚远。“陇断”解释为“高而不相连的山丘”,“无陇断焉”解释为“就没有山脉阻断了”是可以的,但需要强调的是释文中的“阻断”并不是“断”的译文,而是为了文意的通达,增补上去的。课本中的解释因未能揭示出其原因,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拆开误用的现象。我们建议将《愚公移山》文下对“陇断”的释义修改为:
【陇断】即垄断,实为“峦”字,指高而不相连的山丘。这是语言中的一种“分音”现象,即将一音节用二字代表,实际上就是把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节词拉长其音(缓读)而成为两个音节,写成两个汉字。一般而言,缓读后形成的两个音节取第一个音节的声母和第二个音节的韵母相拼合,即可构拟出最初的音节。这种现象在山西等方言中仍存在。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初中《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六单元《愚公移山》中,文末一句是:“自此,晋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陇断”,文下的注解为:即垄断,高而不相连的山丘。“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就没有山脉阻断了”。从意义方面看,文意通达,无可厚非。但一些文言文辅导材料,进一步把“陇断”阐释为:陇,山脉;断,阻断,阻隔。乍看和整个句子的意义正好一致,但若认真考究起来,“陇断”拆开解释是欠妥的,是值得商榷的。
为什么“陇断”可以解释为“高而不相连的山丘”,却不能把“陇”解释为“山脉”,“断”解释为“阻断、阻隔”呢?其实这属于“慢声”现象。
孙雍长先生1997年在《训诂原理》中指出:“所谓慢声,则是将一音义用二字代表,实际上就是把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节词拉长其音(缓读)而成为两个音节,所以便写成了两个汉字。”“慢声”现象中,一般而言,把缓读后形成的两音节取第一个音节的声母和第二个音节的韵母相拼合,即可构拟出最初的音节。如“陇(long214)断(duɑn51)”或“垄(long214)断(duɑn51)”,即可得到“峦(luɑn35)”。“峦”在古汉语辞书中的解释是:①小而尖的山。②泛指山,连绵的山。课文中使用第二个义项。“慢声”有点类似于古书注音中的“反切”法,但和“反切”并不完全一致,“慢声”中两个音节的拼合不如“反切”那么严格。
将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语言现象,不但在《诗经》、《尔雅》等古书中早有存在,即使在今天的山西方言、包头方言、福建方言、山东部分方言中也存在,但叫法不很一致。山西方言、包头方言中的“分音词”、“嵌L词”,以及在“分音词”基础上蜕变而成的“圪头词”,福建方言中的“切脚词”,都与“慢声”现象密切相关。“分音词”、“嵌L词”等把一音义分成二个音节有一定的格式,大致如下:Ab(原音节形式)=Ac+Lb(A为声母,b、c为韵母),如下列例子:
不楞(蹦)、不浪(棒)、菏浪(巷)、机灵(精)、囫囵(浑)、图栾(团)、圪佬(搅)、忽剌(划)、古陇(滚)、窟窿(孔)、得拉(耷)、支棱(撑)、吱拉(喳)。
一些元曲作品中,也存在这种语言现象。元睢景臣之散曲《高祖还乡》中有这么两句:“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了迎霜兔子;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胡阑”这里是“环”,“曲连”这里是“圈”,“毕月”就是“蹩”。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面月旗,旗上画着一轮满月,月中有一只白白胖胖的兔子,所以说白环环套了个迎霜兔;一面日旗,旗上画着火红的太阳,太阳下蹲了一只蜷缩了一条腿的乌鸦,所以说红圈圈里打着个毕月乌。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把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现象,是上古汉藏语复辅音的残余。有些学者认为“分音词”是宋元之际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洪流中,由单音词分裂而成的。
事物往往都是相互对立的。有把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分音词”现象,在语言中也就有了“合音词”现象。即把两个音节在具体的语句中用一个音节来表示。如“盍”为“何不”,“叵”为“不可”,“诸”为“之乎”或“之于”,“胡”为“匈奴”,“甭”为“不用”,“孬”为“不好”等等。
“陇断”实为“峦”,正是语言中“分音”现象的一种体现。如果执著于形式,把“陇断”拆成“陇”和“断”进行解释,从字面意思上也似可通,但与本来的实际情形已相去甚远。“陇断”解释为“高而不相连的山丘”,“无陇断焉”解释为“就没有山脉阻断了”是可以的,但需要强调的是释文中的“阻断”并不是“断”的译文,而是为了文意的通达,增补上去的。课本中的解释因未能揭示出其原因,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拆开误用的现象。我们建议将《愚公移山》文下对“陇断”的释义修改为:
【陇断】即垄断,实为“峦”字,指高而不相连的山丘。这是语言中的一种“分音”现象,即将一音节用二字代表,实际上就是把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节词拉长其音(缓读)而成为两个音节,写成两个汉字。一般而言,缓读后形成的两个音节取第一个音节的声母和第二个音节的韵母相拼合,即可构拟出最初的音节。这种现象在山西等方言中仍存在。

“无陇断焉”的“断”是“隔绝”的意思。

1、“无陇断焉”的意思是:没有高大的山阻隔了。
2、“无陇断焉”出自寓言《愚公移山》的最后一段:“帝感其诚,命 夸娥氏 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 东,一厝 雍 南。自此, 冀 之南、 汉 之阴,无陇断焉。”

参考: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 就 没有山脉阻断了”
其中特殊的指示代词“焉”
自此,晋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 愚公移山》
中的“焉”字都相当于“于是/之”
不及物动词之后,而非及物动词之后。
古代汉语裏有“知之”、“杀之”,而没有“知焉”、“杀焉”。
“焉”字由于经常放在句尾,表示语气的作用逐渐加强,而表示指代的作用逐渐减少,因而在有些句子中就变成了纯粹表示停顿或提示语气的句尾语气词。


无陇断焉的断
“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 就 没有山脉阻断了”其中特殊的指示代词“焉”自此,晋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 愚公移山》中的“焉”字都相当于“于是\/之”不及物动词之后,而非及物动词之后.古代汉语裏有“知之”、“杀之”,而没有“知焉”、“杀焉”.“焉”字由于经常放在句尾,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翻译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语出《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冀州: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地区。南:南边、南部。汉:汉水。阴:山的北面,河的南岸。陇断:山冈阻断。

无陇断焉的断是什么意思
”“陇断”,文下的注解为:即垄断,高而不相连的山丘。“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就没有山脉阻断了”。从意义方面看,文意通达,无可厚非。但一些文言文辅导材料,进一步把“陇断”阐释为:陇,山脉;断,阻断,阻隔。乍看和整个句子的意义正好一致,但若认真考究起来,“陇断”拆开解释是欠...

至此冀之难汉之阴无陇断焉的通假字并解释?
至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其中的通假字是“陇”,通“垄”,与“断”字结合在一起,意思是山冈高地。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陇断的诗句陇断的诗句是什么
参见“垄断”。引《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三、国语词典高而陡峭的田岗。《列子.汤问》:「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四、网络解释陇断陇断,读音为lǒngduà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高大的山冈。关于...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字词解释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注释】(1)《列子》...

《愚公移山》 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是什么?
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

《愚公移山》通假字是什么?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愚公移山》这则故事的发源地,在通常被称之为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文章分段 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

...今齐(地方)千里 (可以)一战 其如(土石)何无(陇断)焉
(可以)一战 ,“可以”不能分开读地方:(齐国)土地方圆(千里)土石:泥土、石头垄断:陇,山脉;断,阻断

愚公移山 全文翻译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秦淮区17191185467: 无陇断焉的断是什么意思 -
相泄润津:[答案] “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 就 没有山脉阻断了” 其中特殊的指示代词“焉” 自此,晋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 愚公移山》 中的“焉”字都相当于“于是/之” 不及物动词之后,而非及物动词之后. 古代汉语里有“知之”、“杀之”,...

秦淮区17191185467: 无陇断焉的断是什么意思 -
相泄润津: 阻断

秦淮区17191185467: 《愚公移山》中“无垄断焉”的“断”是什么意思 -
相泄润津: 断:隔绝

秦淮区17191185467: 无陇断焉是什么意思 -
相泄润津: 再也没有垄断了,一马平川.

秦淮区17191185467: 帮我解决一个关于通假字的小题无陇断焉哪个字是通假字,什么意思 -
相泄润津:[答案] 陇”通“垄”,“陇断”指阻碍交通的山冈丘陵

秦淮区17191185467: 愚公移山中陇断是什么意思 -
相泄润津: “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 就 没有山脉阻断了” 其中特殊的指示代词“焉” 自此,晋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 愚公移山》

秦淮区17191185467: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陇的意思 -
相泄润津: 陇断:指山脉阻隔.陇,山冈高地

秦淮区17191185467: 至此冀之难汉之阴无陇断焉的通假字并解释? -
相泄润津: 句中的通假字是“陇”. 陇,同"垄",高地. “无陇断焉”句子的意思:没有高地大山来隔断交通了.

秦淮区17191185467: 无焉是什么意思 -
相泄润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古诗词中的句子,意思是相互拉着手,相互看着对方,两人都眼泪汪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首词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的《雨霖铃》.柳永生卒年不详,字耆卿,初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

秦淮区17191185467: 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写出其含义 1.自董卓已来 2.无陇断焉 -
相泄润津:[答案] 1.自董卓已来:“已”通“以后、以来”的“以”. 2.无陇断焉:“陇”通“垄断”的“垄”. 说明:通假字很多都是古人在书写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字别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