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一百二》的文言文翻译,其中开头是: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

作者&投稿:宦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 翻译~

元绛告诫甲的妻子说:“回去办理你的丈夫的丧事,乙已经伏法了。”暗中派遣可靠谨慎的官员跟随甲妻的后面,远远望见一个僧人笑着迎接(甲的妻子),切切私语。

“国哀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的意思是“像这样的国丧(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死了),汉(宋朝)使者竟没有吊唁的礼节,这是为什么?”
出处:
宋史》列传 卷一百零二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元绛 许将 邓润甫 林希(弟旦) 蒋之奇 陆佃 吴居厚 温益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试以三题,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
  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盗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于使者,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入为度支判官。
  侬智高叛岭南,宿军邕州而岁漕不足。绛以直集贤院为广东转运使,建濒江水砦数十,以待逋寇;缮治十五城,楼堞械器皆备,军食有余。以功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徙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拜三司使、参知政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
  会太学虞蕃讼博士受贿,事连耆宁,当下狱。绛请上还职禄,而容耆宁即於讯外,从之。於是御史至第薄责绛,绛一不自辨,罢知亳州。入辞,帝谓曰:"朕知卿,一岁即召矣。卿意欲陈诉乎?"绛谢罪,愿得颍,即以为颍州。明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过都,留提举中太一宫,力疾入谒,曰:"臣疾惫子弱,倘一旦不幸死,则遗骸不得近先人丘墓。"帝恻然曰:"朕为卿办襄,虽百子何以加。"诏毋多拜,乘舆行幸勿扈从。又明年,以太子少保致仕。
  绛所至有威名,而无特操,少仪矩。仕已显,犹谓迟晚。在翰林,谄事王安石及其子弟,时论鄙之。然工於文辞,为流辈推许。景灵宫作神御十一殿,夜传诏草《上梁文》,迟明,上之。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宁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代还,当试馆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进知制诰,特敕不试而命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直学士院、判尚书兵部。
  时河北保甲、陕西河东弓箭社、闽楚枪仗手虽有名籍,其多少与年月不均,以致阅按无法,将一切整摄之。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兵措于形势之内,最彰而易知;隐于权用之表,最微而难能。此天下之至机也。是以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车马有数,用虽不同,合而分之,散而敛之,取四方犹跬步;制器有度,工虽不同,左而右之,近而远之,运众算犹掌握。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此?"又条奏八事,以为"兵之事有三:曰禁兵,曰厢兵,曰民兵。马之事有三:曰养马,曰市马,曰牧马。兵器之事有二:曰缮作,曰给用。"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元祐三年,再为翰林学士。四年,拜尚书右丞。将自以在先朝为侍从,每讨熙、丰旧章以闻。中旨用王文郁、姚兕领军,执政复议用张利一、张守约。将始与执政同议,复密疏利一不可用。言者论其窥伺主意,炫直卖友。罢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移扬州,又移大名府。
  会黄河东、北二议未决,将曰:"度今之利,谓宜因梁村之口以行东,因内黄之口以行北,而尽闭诸口,以绝大名诸州之患。俟水大至,观故道足以受之,则内黄之口可塞;不足以受之,则梁村之口可以止;两不能相夺,则各因其自流以待之"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上疏乞依元丰诏,定北郊夏至亲祀。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方党祸作,或举汉、唐诛戮故事,帝复问将,对曰:"二代固有之,但祖宗以来未之有,本朝治道所以远过汉、唐者,以未尝辄戮大臣也。"哲宗皆纳之。
  将尝议正夏人罪,以泾原近夏而地广,谋帅尤难,乞用章楶,楶果有功。崇宁元年,进门下侍郎,累官金紫光禄大夫,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外国不可以爽信,而兵机有不可失,既已戒期,愿遂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凡居政地十年。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且谓:"将左顾右视,见利则回,幡然改图,初无定论。元祐间尝为丞辖,则尽更元丰之所守。绍圣初复秉钧轴,则阴匿元祐之所为。逮至建中,尚此冒居,则绍圣之所为已皆非矣。强颜今日,亦复偷安,则建中之所为亦随改焉。"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移大名,加观文殿学士、奉国军节度使。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子份,龙图阁学士。
  邓润甫,字温伯,建昌人。尝避高鲁王讳,以字为名,别字圣求,后皆复之。第进士,为上饶尉、武昌令。举贤良方正,召试不应。熙宁中,王安石以润甫为编修中书条例、检正中书户房事。神宗览其文,除集贤校理、直舍人院,改知谏院、知制诰。同邓绾、张琥治郑侠狱,深致其文,入冯京、王安国、丁讽、王尧臣罪。
  擢御史中丞。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然言责之路,反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故敢言之气日以折,而天下事变,有不得尽闻。曩变法之初,势自当尔。今法度已就绪,宜有以来天下论议。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如此,则善言不伏,而致大治也。"
  李宪措置熙河边事,润甫率其属周尹、蔡承禧、彭汝砺上书切谏,其略云:"自唐开元以来,用杨思勖、鱼朝恩、程元振、吐突承璀为将。有功,则负势骄恣,陵轹公卿;无功,则挫损国威,为四国笑。今陛下使宪将兵,功之成否,非臣等所能预料。然以往事监之,其有害必矣。陛下仁圣神武,驾御豪杰,虽宪百辈,顾何能为,独不长念却虑,为万世之计乎?岂可使国史所书,以中人将兵自陛下始?后世沿袭故迹,视以为常,进用其徒握兵柄,则天下之患,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不听。
  又言:"兴利之臣,议前代帝王陵寝,许民请射耕垦,而司农可之。唐之诸陵,因此悉见芟刘,昭陵乔木,翦伐无遗。熙宁著令,本禁樵采,遇郊祀则敕吏致祭,德意可谓远矣。小人掊克,不顾大体。愿绌创议之人,而一切如令。"从之。
  迁翰林学士。因论奏相州狱,为蔡确所陷,落职知抚州。移杭州,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召复翰林学士兼掌皇子阁笺记,一时制作,独倚润甫焉。哲宗立,惟润甫在院,一夕草制二十有二。进承旨,修撰《神宗实录》。以母丧去,终制,为吏部尚书。梁焘论其草蔡确制,妄称有定策功,乃以龙图阁学士知亳州。阅岁,复以承旨召。数月,除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请郡,得知蔡州,移永兴军。
  元祐末,以兵部尚书召。绍圣初,哲宗亲政,润甫首陈武王能广文王之声,成王能嗣文、武之道,以开绍述。遂拜尚书左丞。章惇议重谪吕大防、刘挚,润甫不以为然,曰:"俟见上,当力争。"无何,暴卒,年六十八。辍视朝二日。以尝掌均邸笺奏,优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安惠。
  林希,字子中,福州人。举进士,调泾县主簿,为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神宗朝,同知太常礼院。皇后父丧,太常议服浅素,希奏:"礼,后为父降服期。今服浅素,不经。"及遣使高丽,希闻命,惧形于色,辞行。神宗怒,责监杭州楼店务。岁余,通判秀州,复知太常礼院,迁著作佐郎、礼部郎中。元丰六年,诏修《两朝宝训》,上之。元祐初,历秘书少监、起居舍人、起居郎,进中书舍人。言者疏其行谊浮伪,士论羞薄,不足以玷从列。以集贤殿修撰知苏州,更宣、湖、润、杭、亳五州,加天章阁待制。
  绍圣初,进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道阙下,会哲宗亲政,章惇用事,尝曰:"元祐初,司马光作相,用苏轼掌制,所以能鼓动四方,安得斯人而用之。"或曰:"希可。"惇欲使希典书命,逞毒于元祐诸臣,且许以为执政。希亦以久不得志,将甘心焉,遂留行。复为中书舍人,修《神宗实录》兼侍读。
  哲宗问:"神宗殿曰宣光,前代有此名乎?"希对曰:"此石勒殿名也。"乃更为显承。时方推明绍述,尽黜元祐群臣,希皆密豫其议。自司马光、吕公著、大防、刘挚、苏轼、辙等数十人之制,皆希为之,词极其丑诋,至以"老奸擅国"之语阴斥宣仁,读者无不愤叹。一日,希草制罢,掷笔于地曰:"坏了名节矣。"
  迁礼部,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擢同知枢密院。始,惇疑曾布在枢府间己,使希为贰,以相伺察。希日为布所诱,且怨惇不引为执政,遂叛惇。会邢恕论希罪,惇因并去之,罢知亳州,移杭州,布不能救也。旋以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
  徽宗立,徙大名。上河东边计三策,朝廷以其词命丑正之罪,夺职知扬州,徙舒州。未几卒,年六十七。追赠资政殿学士,谥曰文节。弟旦。
  旦,第进士,熙宁中,由著作佐郎主管淮南常平,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居台五月,以论李定事罢守故官。久之,干当奏院;陈绎领门下封驳,又摭其前论罢之。累年,乃签书淮南判官。入为太常博士,工部、考功员外郎。
  元祐元年,拜殿中侍御史。甫莅职,即上疏曰:"广言路然后知得失,达民情然后知利病。窃见去岁五月,诏求谠言,士民争欲自献。及详观诏语,名虽求谏,实欲拒言,约束丁宁,使不得观望迎合,犯令干誉,终之,必行黜罚以恐惧之。于是人人知戒,言将出而复止;至于冉申谕告,方达天聪。闻初诏乃蔡确、章惇造端,其词尽出于惇。今二人既去,其余党常怀丑正恶直之心,愿深留宸虑,以折邪谋。"遂论吕惠卿、邓绾:"虽罢扬州,犹莅小郡,小郡之民奚罪焉?乞投之散地,以谢天下。"又言:"近弹王中正、石得一等,虽已薄责,得一所任肘腋小人,如翟勍之徒,亦宜编削。"诏并降支郡营校。又论崔台符、贾种民舞文深酷之罪,皆逐之。出为淮南转运副使,历右司郎中、秘书少监、太仆卿,终河东转运使。
  子肤,坐元符上书,陷于党籍。
  蒋之奇,字颖叔,常州宜兴人。以伯父枢密直学士堂荫得官。擢进士第,中《春秋三传》科,至太常博士;又举贤良方正,试六论中选,及对策,失书问目,报罢。英宗览而善之,擢监察御史。
  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上谨始五事:一曰进忠贤,二曰退奸邪,三曰纳谏诤,四曰远近习,五曰闭女谒。神宗顾之曰:"斜封、墨敕必无有,至于近习之戒,孟子所谓'观远臣以其所主"者也。"之奇对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何忧不治。"
  初,之奇为欧阳修所厚,制科既黜,乃诣修盛言濮议之善,以得御史。复惧不为众所容,因修妻弟薛良孺得罪怨修,诬修及妇吴氏事,遂劾修。神宗批付中书,问状无实,贬监道州酒税,仍榜朝堂。至州,上表哀谢,神宗怜其有母,改监宣州税。
  新法行,为福建转运判官。时诸道免役推行失平,之奇约僦庸费,随算钱高下均取之,民以为便。迁淮东转运副使。岁恶民流,之奇募使修水利以食流者。如扬之天长三十六陂,宿之临涣横斜三沟,尤其大也,用工至百万,溉田九千顷,活民八万四千。
  历江西、河北、陕西副使。之奇在陕西,经赋入以给用度,公私用足。比其去,库缗八十余万,边粟皆支二年。移淮南,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元丰六年,漕粟至京,比常岁溢六百二十万石,锡服三品。请凿龟山左肘至洪泽为新河,以避淮险,自是无覆溺之患。诏增二秩,加直龙图阁,升发运使。凡六年,其所经度,皆为一司故事。
  元祐初,进天章阁待制、知潭州。御史韩川、孙升、谏官朱光庭皆言之奇小人,不足当斯选。改集贤殿修撰、知广州。妖人岑探善幻,聚党二千人,谋取新兴,略番禺,包据岭表,群不逞借之为虐,其势张甚。之奇遣钤辖杨从先致讨,生擒之。加宝文阁待制。南海饶宝货,为吏者多贪声,之奇取前世牧守有清节者吴隐之、宋璟、卢奂、李勉等,绘其象,建十贤堂以祀,冀变其习。
  徙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辽使耶律迪道死,所过郡守皆再拜致祭。之奇曰:"天子方伯,奈何为之屈膝邪!"奠而不拜。入为户部侍郎。未几,复出知熙州。夏人论和,请画封境。之奇揣其非诚心,务守备,谨斥候,常若敌至。终之奇去,夏人不敢犯塞。
  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改知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符末,邹浩以言事得罪,之奇折简别之,责守汝州。阅月,徙庆州。
  徽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拜同知枢密院。明年,知院事。沅州蛮扰边,之奇请遣将讨之,以其地为徽、靖二州。崇宁元年,除观文殿学士、知杭州。以弃河、湟事夺职,由正议大夫降中大夫。以疾告归,提举灵仙观。三年,卒,年七十四。后录其尝陈绍述之言,尽复官职。
  之奇为部使者十二任,六曲会府,以治办称。且孜孜以人物为己任,在闽荐处士陈烈,在淮南荐孝子徐积,每行部至,必造之。特以畔欧阳修之故,为清议所薄。
  子瑎至侍从,曾孙芾别有传。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屩从师,不远千里。过金陵,受经于王安石。熙宁三年,应举入京。适安石当国,首问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如青苗是也。"安石惊曰:"何为乃尔?吾与吕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拒谏。"安石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安石召谓之曰:"惠卿云:'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已遣李承之使淮南质究矣。"既而承之还,诡言于民无不便,佃说不行。
  礼部奏名为举首。方廷试赋,遽发策题,士皆愕然;佃从容条对,擢甲科。授蔡州推官。初置五路学,选为郓州教授,召补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己,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安石子雱用事,好进者坌集其门,至崇以师礼,佃待之如常。
  同王子韶修定《说文》。入见,神宗问大裘袭衮,佃考礼以对。神宗悦,用为祥定郊庙礼文官。时同列皆侍从,佃独以光禄丞居其间。每有所议,神宗辄曰:"自王、郑以来,言礼未有如佃者。"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进讲《周官》,神宗称善,始命先一夕进稿。同修起居注。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立,太常请复太庙牙盘食。博士吕希纯、少卿赵令铄皆以为当复。佃言:"太庙,用先王之礼,于用俎豆为称;景灵宫、原庙,用时王之礼,于用牙盘为称,不可易也。"卒从佃议。
  是时,更先朝法度,去安石之党,士多讳变所从。安石卒,佃率诸生供佛,哭而祭之,识者嘉其无向背。迁吏部侍郎,以修撰《神宗实录》徙礼部。数与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辨,大要多是安石,为之晦隐。庭坚曰:"如公言,盖佞史也。"佃曰:"尽用君意,岂非谤书乎!"
  进权礼部尚书。郑雍论其穿凿附会,改龙图阁待制、知颍州。佃以欧阳修守颍有遗爱,为建祠宇。《实录》成,加直学士,又为韩川、朱光庭所议,诏止增秩,徙知邓州。未几,知江宁府。甫至,祭安石墓。句容人盗嫂害其兄,别诬三人同谋。既皆讯服,一囚父以冤诉,通判以下皆曰:"彼怖死耳,狱已成,不可变。"佃为阅实,三人皆得生。绍圣初,治《实录》罪,坐落职,知秦州,改海州。朝论灼其情,复集贤殿修撰,移知蔡。
  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上疏曰:"人君践祚,要在正始,正始之道,本于朝廷。近时学士大夫相倾竞进,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以忠厚为重迟,以静退为卑弱。相师成风,莫之或止,正而救之,实在今日。神宗延登真儒,立法制治,而元祐之际,悉肆纷更。绍圣以来,又皆称颂。夫善续前人者,不必因所为,否者赓之,善者扬焉。元祐纷更,是知赓之而不知扬之之罪也;绍圣称颂,是知扬之而不知赓之之过也。愿咨谋人贤,询考政事,惟其当之为贵,大中之期,亦在今日也。"徽宗遂命修《哲宗实录》。
  迁吏部尚书,报聘于辽,归,半道闻辽主洪基丧,送伴者赴临而返,诮佃曰:"国哀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佃徐应曰:"始意君匍匐哭踊而相见,即行吊礼;今偃然如常时,尚何所吊?"伴者不能答。
  拜尚书右丞。将祀南郊,有司欲饰大裘匣,度用黄金多,佃请易以银。徽宗曰:"匣必用饰邪?"对曰:"大裘尚质,后世加饰焉,非礼也。"徽宗曰:"然则罢之可乎?数日来,丰稷屡言之矣。"佃因赞曰:"陛下及此,盛德之举也。"徽宗欲亲祀北郊,大臣以为盛暑不可,徽宗意甚确。朝退,皆曰:"上不以为劳,当遂行之。"李清臣不以为然。佃曰:"元丰非合祭而是北郊,公之议也。今反以为不可,何耶?"清臣乃止。
  御史中丞赵挺之以论事不当,罚金。佃曰:"中丞不可罚,罚则不可为中丞。"谏官陈瓘上书,曾布怒其尊私史而压宗庙。佃曰:"瓘上书虽无取,不必深怒,若不能容,是成其名也。"佃执政与曾布比,而持论多近恕。每欲参用元祐人才,尤恶奔竞,尝曰:"天下多事,须不次用人;苟安宁时,人之才无大相远,当以资历序进。少缓之,则士知自重矣。"又曰:"今天下之势,如人大病向愈,当以药饵辅养之,须其安平;苟为轻事改作,是使之骑射也。"
  转左丞。御史论吕希纯、刘安世复职太骤,请加镌抑,且欲更惩元祐余党。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遂罢为中大夫、知亳州,数月卒,年六十一。追复资政殿学士。
  佃著书二百四十二卷,于礼家、名数之说尤精,如《埤雅》、《礼象》、《春秋后传》皆传于世。
  吴居厚,字敦老,洪州人。第嘉祐进士,熙宁初,为武安节度推官。奉行新法,尽力核闲田,以均给梅山徭,计劳,得大理丞,转补司农属。元丰间,提举河北常平,增损役法五十一条,赐银绯,为京东转运判官,升副使。
  天子方兴盐、铁,居厚精心计,笼络钩稽,收羡息钱数百万。即莱芜、利国二冶官自铸钱,岁得十万缗。诏褒揭其能。擢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前使者皆以不任职蒙谴,居厚与河北蹇周辅、李南公会境上,议盐法,搜剔无遗。居厚起州县凡流,无阀阅勋庸,徒以言利得幸,不数岁,至侍从,嗜进之士从风羡美。又请以盐息买绢,资河东直;发大铁钱二十万贯,佐陕西军兴;且募民养保马。当时商功利之臣,所在成聚,居厚最为掊克。
  剧盗王冲因民不忍,聚众数千,欲乘其行部至徐,篡取投诸冶。居厚闻知,间道遁去。元祐治其罪,责成州团练副使,安置黄州。章惇用事,起为江、淮发运使。疏支家河通漕,楚、海之间赖其利。召拜户部侍郎、尚书,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为永泰陵桥道顿递使。坐积雨留滞,罢知和州。
  崇宁初,复尹开封,拜尚书右丞,进中书门下侍郎。以老避位,为资政殿学士、东太一宫使,恩许仍服方团金球文带。自是,前执政在京师者视此。出为亳州、洪州,徙太原,道都门,留使祐神观,复还政府,迁知枢密院。政和三年,以武康军节度使知洪州,卒,年七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
  居厚在政地久,以周谨自媚,无赫显恶,唯一时聚敛,推为称首。
  温益,字禹弼,泉州人。第进士,历大宗正丞、利州路湖南转运判官、工部员外郎。绍圣中,由诸王府记室出知福州,徙潭州。邹浩南迁过潭,暮投宿村寺,益即遣州都监将数卒夜出城,逼使登舟,竟凌风绝江而去。他逐臣在其境内,若范纯仁、刘奉世、韩川、吕希纯、吕陶,率为所侵困,用事者悦之。未及用,而徽宗以藩邸恩,召为太常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读。陈瓘指言其过,谓不宜列侍从、处经帐,不报。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犹兼侍读。时执政倡言,帝当为哲宗服兄弟之服。曾肇在迩英读《史记·舜纪》,因言:"昔尧、舜同出黄帝,世数已远,然舜为尧丧三年者,以尝臣尧故也。"益意附执政,进曰:"《史记》世次不足信,尧、舜非同出。"迁吏部尚书。
  建中靖国元年,拜尚书右书。邓洵武献《爱莫助之图》,帝初付曾布,布辞。改付益,益得藉手以为宜相蔡京,天下之善士,一切指为异论,时人恶之。布与京争事帝前,辞颇厉,益叱曰:"曾布安得无礼!"帝不乐,布由是得罪,而京遂为相。进益中书侍郎。
  益仕宦从微至著,无片善可纪,至其狡谲傅合,盖天禀然。及是,乃时有立异。京一日除监司、郡守十人,益稍不谓然。京知中书舍人郑居中与益厚,使居中自从其所问之,居中以告。益曰:"君在西掖,每见所论事,舍人得举职,侍郎顾不许耶?今丞相所拟钱和而下十人,皆其姻党耳,欲不逆其意得乎?"京闻而颇惮焉。逾年,卒,年六十六。
  子万石至尚书。
  论曰:王安石为政,一时士大夫之素知名者,变其所守而从之,比比皆然;元绛所莅,咸有异政,亦谄事之,陋矣。许将尝力止发司马光墓,此为可称;而言者谓其仕于元祐、绍圣以至建中,左右视利,幡然改图,初无定论。邓润甫初掌笺记,盛有文名,而首赞绍述之谋,又表章蔡确定策之功,虽有他长,无足观矣。林希草制,务丑诋正人,自知隳坏名节,掷笔而悔之,何晚也;弟旦反其所为,纠劾巨奸,善恶岂相掩哉!蒋之奇始怂恿濮议,晚摭飞语,击举主以自文,小人之魁杰者也。吴居厚奉行新法,剥下媚上,温益阿附二蔡,物议不容。陆佃虽受经安石,而不主新法,元祐党人之罪,请一施薄罚而已,犹差贤于众人焉。

宋史卷三百四十三,列传一百二
元绛
元绛字厚之,祖先是临川的危氏。唐朝末年,曾祖父危仔倡聚集众人保卫乡里,进攻占据信州,被杨氏打败,跑到杭州,改姓为元。祖父元德昭,在吴越官至丞相,於是成了钱塘人。元绛生来机敏颖悟,五岁能作诗,九岁时拜谒荆南太守,给他出了三道题考他,把他推荐给朝廷,因为贫穷而不能成行。长大以后,参加进士考试,因为在廷试时搞错了赋韵,得到学究出身。第二次考试中了进士,调任江宁推官,摄上元县令。
有一个叫王豹子的人,强占别人的田地,抢男女作为奴仆和妾,有想告发他的,就杀掉以便灭口。元绛逮捕他绳之以法。甲和乙喝了酒互相殴打,甲回家休息,半夜被盗贼砍断了脚,他的妻子说是乙干的,告到里长那里,把乙抓来带到县上,甲已经死了。元绛告诉甲妻说:“回去办理你丈夫的丧事,乙已经伏法了。”暗中派可靠的吏人跟在她的后面,看见一个和尚笑着迎接她,俩人私语。元绛命令抓来那个和尚绑在廊下,责问甲妻和他通好的情况,她吐露真情。别人间其中的缘故,元绛说:“我看见甲妻哭得不悲痛,并且和受伤的人在同一床上而衣服上没有血迹,因此知道情况有假。”
安抚使范仲淹推荐他的才能,知永新县。豪强的儿子龙聿引诱少年周整饮酒赌博,以技巧赢了他,计算他赢的钱折合换取成上等好田地,立了契约。过了很久周整的母亲才知道,诉讼到县上,县索取契约作为证据,却看到上面有他母亲的手印,不受理这件事。又告到州上、使臣那儿,敲登闻鼓,都没有能够解决。元绛到了以后,周整母亲又来诉讼,元绛看了契约,叫来龙聿对他说:“契约的年月在印上,这一定是得到周整的母亲在其他纸上的尾印,而写了假的契约接在上面。”龙聿惊骇认罪,当天就归还了周整的田地。
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大多私贩盐。制置使建议,凡是贩卖盐满二十斤的都抓来罚服役。元绛说:“海边的人,靠盐来过活,不能和其他贩卖的人相比。”打了之后把他们放了。升为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发大水淹到城中,百姓房子被摧毁。元绛拿出库钱,在原处建造几千间房屋,让人们住,给他们三年偿还期,流亡的人都恢复了旧业。又用砖加固城墙,城门设了闸,以便防御洪水猛涨,后人遵守他的方法。入朝任度支判官。
侬智高在岭南作乱,军队驻在邕州而每年水道运粮不够。元绛以直集贤院任广东转运使,建立临江水寨数十处,对付逃跑的匪徒;整治十五座城堡,楼堞器械都具备,军队的粮食有余。因有功升任工部郎中:历任两浙、河北转运使,召为盐铁副使,升任天章阗待制、知福州,进任龙图阁直学士,移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任三司使、参知政事。多次请求告老还乡,神宗任命他的儿子元耆空为校书崇文院,以安慰挽留他。
太学虞养诉讼博士受贿,牵连到耆塞,应当入狱。元绛请求皇上交还职位和俸禄,而允许耆宁在外面等待传讯,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白於是御史到元绛的住处刻薄地谴责他,元绛一概不辩解,罢知毫州。入朝告辞,神宗对他说:“我了解你,一年就把你召回。你有想说的话吗?”.元绛谢罪,希望能够到颖州,神宗就让他知颐州。第二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路过京城,留下提举中太一宫,病重入朝拜谒,说道:“我病重儿子弱小,一旦不幸而死去,遗骨就不能靠近祖先的坟墓了。”神宗凄楚地说道:“我替你办护,即使有一百个儿子又怎能比得过。”下诏不要多拜,皇上出行不要扈从。第三年,以太子少保退休。
元绛所到之处有威望名声,却没有特别的操守,少有礼仪和规矩。官已很显要,仍然说太迟太晚。在翰林中,对王安石和他的子弟奉承,当时人鄙夷他。然而他擅长文辞,被同辈人所推崇赞扬。景灵宫要作神御十一殿,夜传诏他起草《上梁文》,黎明时他就交上。虽然他在中书,但是给蕃夷的书诏,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已经告老,神宗恋恋不舍地命令他说:“你可以在京城安家,我会资助你钱财,并且使耆宁仕进便利。”元绛说:“我有田地和房屋在吴,请求回去卖了,在都城建造房屋,能够见皇上,已经很荣幸了,怎敢希望赏赐呢。”已经出发,追送千两白金,告诉他早点回来。元绛到吴过了一年,因年老多病上奏,恐怕不能奉命回来。遇了三年去世,年七十六岁。赠为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原文:
元终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试以三题,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
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绛捕寞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盗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絷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间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于使者,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入为度支判官。
侬智高叛岭南,宿军邕州而岁漕不足。绛以直集贤院为广东转运使,建濒江水寨数十,以待逋寇;缮治十五城,楼堞械器皆备,军食有余。以功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特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徙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拜三司使、参知政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会太学虞蕃讼博士受贿,事连耆宁,当下狱。绛馈上还职禄,而容耆宁即讯於外,从之。於是御史至第薄贵绛,绛一不自辨,罢知亳州。入辞.帝谓曰:“朕知卿,一岁即召矣。卿意欲陈诉乎?”绛谢罪,愿得颖,即以为颍州。明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过都,留提举中太一官,力疾入蝎,曰:“臣疾惫子弱,傥一旦不幸死,则遭骸不得近先人丘墓。”帝恻然曰:“朕为卿辨护,虽百子何以加。”韶毋多拜,乘舆行幸勿扈从。又明年,以太子少保致仕。
绛所至有威名,而无特操,少仪矩。仕已显,犹谓迟晚。在翰林,谄事王安石及其子弟,时论鄙之。然工於文辞,为流辈推许。景灵宫作神御十一殿,夜传诏草《上梁文》,迟明,上之。虽在中书,而蕃夷书韶,犹多出其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金币,且便耆宁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赉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宋史.列传一百二》的文言文翻译:

元绛字厚之,祖先是临川的危氏。唐朝末年,曾祖父危仔倡聚集众人保卫乡里,进攻占据信州,被杨氏打败,跑到杭州,改姓为元。祖父元德昭,在吴越官至丞相,於是成了钱塘人。

元绛生来机敏颖悟,五岁能作诗,九岁时拜谒荆南太守,给他出了三道题考他,把他推荐给朝廷,因为贫穷而不能成行。长大以后,参加进士考试,因为在廷试时搞错了赋韵,得到学究出身。第二次考试中了进士,调任江宁推官,摄上元县令。

有一个叫王豹子的人,强占别人的田地,抢男女作为奴仆和妾,有想告发他的,就杀掉以便灭口。元绛逮捕他绳之以法。

甲和乙喝了酒互相殴打,甲回家休息,半夜被盗贼砍断了脚,他的妻子说是乙干的,告到里长那里,把乙抓来带到县上,甲已经死了。

元绛告诉甲妻说:“回去办理你丈夫的丧事,乙已经伏法了。”暗中派可靠的吏人跟在她的后面,看见一个和尚笑着迎接她,俩人私语。元绛命令抓来那个和尚绑在廊下,责问甲妻和他通好的情况,她吐露真情。

别人间其中的缘故,元绛说:“我看见甲妻哭得不悲痛,并且和受伤的人在同一床上而衣服上没有血迹,因此知道情况有假。”

安抚使范仲淹推荐他的才能,知永新县。豪强的儿子龙聿引诱少年周整饮酒赌博,以技巧赢了他,计算他赢的钱折合换取成上等好田地,立了契约。

过了很久周整的母亲才知道,诉讼到县上,县索取契约作为证据,却看到上面有他母亲的手印,不受理这件事。又告到州上、使臣那儿,敲登闻鼓,都没有能够解决。

元绛到了以后,周整母亲又来诉讼,元绛看了契约,叫来龙聿对他说:“契约的年月在印上,这一定是得到周整的母亲在其他纸上的尾印,而写了假的契约接在上面。”龙聿惊骇认罪,当天就归还了周整的田地。

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大多私贩盐。制置使建议,凡是贩卖盐满二十斤的都抓来罚服役。元绛说:“海边的人,靠盐来过活,不能和其他贩卖的人相比。”打了之后把他们放了。升为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发大水淹到城中,百姓房子被摧毁。

元绛拿出库钱,在原处建造几千间房屋,让人们住,给他们三年偿还期,流亡的人都恢复了旧业。又用砖加固城墙,城门设了闸,以便防御洪水猛涨,后人遵守他的方法。入朝任度支判官。

侬智高在岭南作乱,军队驻在邕州而每年水道运粮不够。元绛以直集贤院任广东转运使,建立临江水寨数十处,对付逃跑的匪徒;整治十五座城堡,楼堞器械都具备,军队的粮食有余。

因有功升任工部郎中:历任两浙、河北转运使,召为盐铁副使,升任天章阗待制、知福州,进任龙图阁直学士,移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任三司使、参知政事。多次请求告老还乡,神宗任命他的儿子元耆空为校书崇文院,以安慰挽留他。

《宋史.列传一百二》的文言文原文: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

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试以三题,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

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绛捕寞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盗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絷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间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又讼于州、于使者,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

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入为度支判官。

侬智高叛岭南,宿军邕州而岁漕不足。绛以直集贤院为广东转运使,建濒江水寨数十,以待逋寇;缮治十五城,楼堞械器皆备,军食有余。以功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特制。

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徙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拜三司使、参知政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会太学虞蕃讼博士受贿,事连耆宁,当下狱。绛馈上还职禄,而容耆宁即讯於外,从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列传 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司马迁《史记》索隐:“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张守节《史记》正义:”其人行迎可序列,故云列传。”

一般用以记述帝皇以外的人物事迹(凡侯王而能世袭的,《史记》原列入“世家”,后代的纪传体史书则取消“世家”一类,统称为“列传”)。也有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前者如《明史》中的《四川土司列传》,后者如《明史》的《外国·日本列传》。

简而言之,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是记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种题材。“列传”是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作者简介: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九年(1349年)农历闰七月,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农历四月。

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

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黄河民工起义,镇压抗元红巾军。他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宋史》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
罢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移扬州,又移大名府。 会黄河东、北二议未决,将曰:"度今之利,谓宜因梁村之口以行东,因内黄之口以行北,而尽闭诸口,以绝大名诸州之患。俟水大至,观故道足以受之,则内黄之口可塞;不足以受之,则梁村之口可以止;两不能相夺,则各因其自流以待之"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上疏乞...

《宋史》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2)
以伯父枢密直学士堂荫得官。擢进士第,中《春秋三传》科,至太常博士;又举贤良方正,试六论中选,及对策,失书问目,报罢。英宗览而善之,擢监察御史。 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上谨始五事:一曰进忠贤,二曰退奸邪,三曰纳谏诤,四曰远近习,五曰闭女谒。神宗顾之曰:"斜封、墨敕必无有,至于近习之戒,孟子所谓...

《宋史.列传一百二》的文言文翻译,其中开头是: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
《宋史.列传一百二》的文言文原文: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 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试以三题,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

《宋史》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第一百(2)
太皇太后语辅臣曰:"惜哉,忠厚君子也。"车驾亲临,辍视朝二日。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懿简。绍圣中,言者以傅会元祐诸臣,追夺所赠官,列于党籍。 瞻著《春秋论》二十卷,《史记牴牾论》五卷,《唐春秋》五十卷,《奏议》十卷,《文集》二十卷,《西山别录》一卷。四子:孝谌,瀛州录事参军;献诚,唐城令;某,蚤卒...

《宋史 -- 列传第一百二》中关于许将的内容有一处有不同版本,哪个更正...
“签书”在这里不是单用的,“签书昭庆军判官”是一体的,是一个官名,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签书”本应作“签署”,宋人因避英宗 ( 赵曙 )讳,改作“签书”。这里如果把官名写全的话,应该是“签书昭庆军节度使判官厅公事”。

一以当百什么意思?
极言勇猛。 引用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 践土坛晋侯主盟 ...处围住。小将军成大心一枝画戟,神出鬼没,率领宗兵六百人,无不 一以当百 ,保护其父得臣,拚命杀出重围,不见了斗越椒,复翻身杀入... 《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二·马璘等 ...时,贼兵已...

不劳而成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
陈杨封裴宇文郑权阎蒋姜张 ...弘机即言:"臣任司农十年,省惜常费,积三十万缗,以治宫室,可 不劳而成 。"帝大悦,诏兼将作、少府二官,督营缮。初作宿羽、高山...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列传一百二·钱崔二韦二高冯三李卢封郑敬 ...,如不惑近习容悦之辞,任骨鲠正直,...

宋史列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列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

文言文《宋史》---赵普的翻译
如南宋后期抵抗蒙古军守合州有功的王坚,其英勇程度,不减唐朝的张巡守睢阳,但在《宋史》中却无专传,其事迹只散见于《宋史》、《元史》的本纪和列传中。又如生祭文天祥的王炎午,终身面不向北的郑思肖,爱国诗人刘克庄等,也都没有列传。有的还出现一人两传的现象,如《宋史》列传一百一十六有《李熙靖传》,二百...

《宋史》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2)
浚乘小舟径进,过池阳,闻亮死,余众犹二万屯和州。李显忠兵在沙上,浚往犒之,一军见浚,以为从天而下。浚至建康,即牒通判刘子昂办行宫仪物,请乘舆亟临幸。 三十二年,车驾幸建康,浚迎拜道左,卫士见浚,无不以手加额。时浚起废复用,风采隐然,军民皆倚以为重。车驾将还临安,劳浚曰:"卿在此,朕无北顾忧矣...

交口县17085486472: 文言文翻译节选自宋史列传第196 -
纪进杏苏: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家于沙随,靖康之乱,徙绍兴之余姚.年十五, 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 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训武郎杨大烈有...

交口县17085486472: 文言文宋史列传第一百翻译
纪进杏苏: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去江西跟从老师学习,五年才回来.当时的学者正崇尚雕琢文字,他独自做了几十篇古文,乡老先生看了,自以为不如他. 庆历六年,考中进士,调任嘉

交口县17085486472: <<宋史*列传>>的译文 -
纪进杏苏: 侯可字无可,是华州华阴人.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以讲义气自许.成年之后,全都改变以前的爱好,专心致志的学习.随计吏来到京城,怀里揣着筹来的用于赠别的银子出发了.等到回来,都散给了别的一同考科举的人,说:“这些钱,...

交口县17085486472: 宋史列传卷341第一百文言文王存字正仲的翻译 -
纪进杏苏:[答案]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去江西跟从老师学习,五年才回来.当时的学者正崇尚雕琢文字,他独自做了几十篇古文,乡老先生看了,自以为不如他. 庆历六年,考中进士,调任嘉兴主簿,擢升上虞县令.豪族杀人,很...

交口县17085486472: 求《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传》的翻译.
纪进杏苏: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交口县17085486472: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翻译
纪进杏苏: 贾黄中是沧州南皮县的人.父亲贾枇,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枇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比量他的身高,称这是“等身书”,按规定考查他诵读.父亲常让他只吃蔬菜下饭,说:“等...

交口县17085486472: 翻译“《宋史》卷一百二十九 志第八十二”中的一段文言文 -
纪进杏苏: 2月,皇帝他爷爷御明堂平朔左个,始以天运政治颁于天下.是月也,凡乐之声,以应钟为宫、南吕为商、林钟为角、仲吕为闰徵、姑洗为徵、太簇为羽22、黄钟为闰宫22.既而中书省言:"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若以左旋取之,如十月以应钟为宫,则南吕为商、林钟为角、仲吕为闰徵、姑洗为徵、太簇为羽、黄钟为闰宫;则当用大吕为商、夹钟为角、仲吕为闰徵、蕤宾为徵、夷则为羽、无射为闰宫.明堂颁朔,欲左旋取之, 自是而后,乐律随月右旋.

交口县17085486472: 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译文 -
纪进杏苏: 朱弁的字叫少章,是徽州婺源人.年轻时很聪明,每天读书几千字.成人后,进了太学,晁说之见到他的诗,对他的才能很惊奇.靖康之乱中,他的家庭碎于贼手,朱弁向江南逃奔. 建炎初年,朝廷商议派遣使者问安两宫皇帝,朱弁挺身自荐....

交口县17085486472: 文言文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一,翻译病虽数证……本除而余病自去 -
纪进杏苏:[答案] 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 病虽然有多种症状表征,或许可以用一种药来除去病根,病根除去别的病症自然就没有了.

交口县17085486472: 文言文《宋史》 - ---赵普的翻译 -
纪进杏苏: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