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传,师谓其文母曰的谓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乐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元史·列传第四十五》的翻译~

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山东,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睁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出京在秦中为王(受封秦中为王),想用来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为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许衡墓前祭痛哭祭拜。

  附:原文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申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予,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重。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同感

谓(对,告诉)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方劝必揆②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
【注】①日者:以占侯卜筮为业的人。②揆(ku í):揣度。


许衡传,师谓其文母曰的谓是什么意思
谓(对,告诉)(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

许衡传原文及翻译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

元史许衡传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元史许衡传原文及翻译:原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用,教之宜不以常师。未冠,为避兵乱,乃逃难河南。居逾年,局势稍...

许衡传,师谓其文母曰的谓是什么意思
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许衡传,师谓其文母曰的谓是什么意思 我来答 首页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帮帮团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法律 手机答题 我的 许衡传,师谓其文母曰的谓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普通人应该怎么科学应对『甲流』?孙叔2...

翻译:儿颖悟不凡,他目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二、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庆路之河内人,世代务农。父许通迁居河南。许衡于金章宗泰和九年(1209)九月出生于新郑县,七岁入学,问老师读书...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故事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内②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村学究语》之师宜自审篇
      《元史﹒许衡传》:“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

《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文言文阅读解答题
(3)师谓其父母曰 谓: (4)遂辞去 去:7.翻译下面句子。(4分)(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文:(2)师大奇之。译文:8.用“/”标注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两处,2分)传 一 乡 秀 才 观 之 9.方仲永与许衡资质相似,二人父母均为农民,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翻译古文
”田稷子跪着向母亲解释说:“这些金子确实不是下属送我的。”田母严肃地训斥田稷子说:“我听说士大夫要修身洁行,不能随便收受人家的东西,一定要注意做到洁身自好、言行一致、忠诚守信、办事公正,眼下你却不是这样,远离了做臣下的要求。像这些不是从正道上得来的财物,我不会享用的。你这样做...

唐才子传文言文阅读王勃传
《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

苏尼特左旗17530241446: 《许衡》翻译及译文 -
顾图肤疡: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暍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凡丧葬嫁娶.必征于礼.其乡学者寖盛.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

苏尼特左旗17530241446: 急求!《许衡传》的译文!!!! -
顾图肤疡: 许衡曾经在大热天走路,非常口渴,路旁有一棵梨树,很多人都争着摘树上的梨子来吃,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梨树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子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子,摘取卞来吃是不行的.”又有人说:“这棵梨树是没有树主的.”许衡说:“梨树没有主,难道我们心中也没有主吗?”

苏尼特左旗17530241446: 许衡字仲平,幼有异质翻译 -
顾图肤疡: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

苏尼特左旗17530241446: 请帮我翻译一下这段文言.谢谢(关于许衡) -
顾图肤疡: 原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

苏尼特左旗17530241446: 《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 -
顾图肤疡:[选项] A. 人的行为是由其意识决定的 B. 人的行为受社会条件制约 C. 价值观对人生选择有导向作用 D. 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

苏尼特左旗17530241446: 《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 -
顾图肤疡: 答案B 许衡没有吃无主之梨,是坚守道义的体现,而正是这一份道义才令他传名千古.他的道义也感动着同行之人,感动着那个时代的人,同样感动着现在的人.许衡作为坚守道义的楷模,直到现在还有积极作用,这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苏尼特左旗17530241446: 唐伯虎的那道科举题怎么翻译?就是程敏政所出《会试策问》, -
顾图肤疡:[答案] 给你搜到一点资料: 程敏政所出《会试策问》,其第三道题是: 问: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 题中被称为“旷世而见”的四位“豪杰之士”,乃指张载、杨时、陆九渊和许衡.其中涉及许衡的话,即所谓“有从事于《小...

苏尼特左旗17530241446: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 -
顾图肤疡:[答案] (1)示例1:拿的是东西,失的是人格. 示例2: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示例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答案不唯一) (2)答:“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许衡的做法乍看迂腐,实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机会,就面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