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解第四十一》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邓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阳货第十七》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本篇引语】 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 【原文】 17?1 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孔子时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诸涂(4)。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5),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7)。”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6)亟:屡次。 (7)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原文】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原文】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则有其岐视甚至侮辱劳动民众的一面,这是应该予以指出的。 【原文】 17?4 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原文】 17?5 公山弗扰(1)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5)?” 【注释】 (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 (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 (3)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 (4)徒:徒然,空无所据。 (5)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译文】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原文】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原文】 17?7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3);不曰白乎,涅(4)而不缁(5)。吾岂匏瓜(6)也哉?焉能系(7)而不食?” 【注释】 (1)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3)磷:损伤。 (4)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 (5)缁:音zī,黑色。 (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 (7)系:音jì,结,扣。 【译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原文】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贼:害。 (5)绞:说话尖刻。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1),可以观(2),可以群(3),可以怨(4)。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原文】 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2)也与?” 【注释】 (1)《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2)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原文】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原文】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2)之盗也与?” 【注释】 (1)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 (2)窬:音yú,洞。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原文】 17?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评析】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文】 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 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 【原文】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原文】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1)也肆(2),今之狂也荡(3);古之矜也廉(4),今之矜也忿戾(5);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注释】 (1)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 (2)肆:放肆,不拘礼节。 (3)荡:放荡,不守礼。 (4)廉:不可触犯。 (5)戾: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评析】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与上古时代有所区别,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让人接受,而今天人们的这三种毛病都变本加厉。从孔子时代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三千年了,这三种毛病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已,愈益加重,到了令人无法理喻的地步。这就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也希望有这三种毛病的人警醒。 【原文】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 【注释】 (1)本章已见于《学而篇》第一之第三章,此处系重出。 【原文】 17?18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 【原文】 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原文】 17?20 孺悲(1)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 (1)孺悲:鲁国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礼。 【译文】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 【原文】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1),期(2)可已矣。”子曰:“食夫稻(3),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4)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 (1)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 (2)期:音jī,一年。 (3)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 (4)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译文】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评析】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 【原文】 17?22 子路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文】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不是还有玩博和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 【原文】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原文】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2)而讪(3)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4)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5)以为知(6)者,恶不孙(7)以为勇者,恶讦(8)以为直者。” 【注释】 (1)恶:音wù,厌恶。 (2)下流:下等的,在下的。 (3)讪:shàn,诽谤。 (4)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5)徼:音jiǎo,窃取,抄袭。 (6)知:同“智”。 (7)孙:同“逊”。 (8)讦:音jié,攻击、揭发别人。 【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原文】 17?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评析】 这一章表明孔子轻视妇女的思想。这是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后来则演变为“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 【原文】 17?26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 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

作者: 子鱼论战(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①。”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②。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③。 国人皆咎公④。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⑤。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⑥。”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⑦。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⑧?明耻教战,求杀敌也⑨。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⑩。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11}。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12}。” 【注释】 ①商:商族。宋是商的后代,商朝亡于公元前11世纪,距宋襄公已有四百年之久,故文中曰:“天之弃商久矣”。 ②既成列:已经排好了行列,即摆开了阵势。未既济: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③陈:同“阵”。败绩:军队大败。股:大腿。门官:门子,由卿大夫的子弟充任,实为国君的亲军侍卫。 ④咎公:归罪于宋襄公不用大司马之言。 ⑤重(chóng)伤:不杀伤已经受伤的人。禽:同“擒”。二毛:有两种颜色的毛发,在这指头发花白的敌人。 ⑥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因宋为商人后裔,商为周所灭,故宋襄公自称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不击鼓进攻未摆开阵势的军队。 ⑦勍(qíng):强劲,强有力。隘而不列:受阻于险隘之地而未摆开阵势。赞:帮助,佐助。 ⑧胡耇(gǒu):老寿的人。取:割取耳朵。何有于二毛:对头发花白的敌人有什么怜惜的? ⑨明耻:讲明战败即为国耻。教战:教给他们战术。 ⑩爱:怜悯。重伤:受伤而未死的敌人。则如:那就不如。 {11}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意为军队应凭借有利时机进行作战,金鼓是用来壮大军队声势和鼓舞士气的。 {12}声盛致志:声势雄壮激励起士兵的斗志。鼓儳(chán):击鼓进攻未摆开阵势的敌人。儳:阵列不整、参错不齐之貌。 【鉴赏】 齐桓公去世后,楚、宋两国争夺霸权。公元前638年,两国发生了泓水之战。当时楚国强大而宋国弱小,双方力量悬殊,宋国大司马子鱼对这一形势看得很明晰,力阻宋襄公出战。而此时的宋襄公却醉心于称霸,根本无心听劝。临阵时,他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认识不足,而且为换取人心、表现自己的王者风范,在对敌作战时还满口仁义道德、墨守成规,一再拒绝子鱼的建议,不肯在楚军还没有摆好阵势以前抓住有利时机发动进攻,指挥不当,结果遭到惨败。 战后,宋襄公不仅未能吸取这一血的教训,反而执迷不悟,强词夺理,以“古之为军”之道,强自辩解。 子鱼针对他的“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等泥古不化的军事谬论,一一结合具体形势逐层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并从战争克敌制胜的要求出发,阐明了及时抓住战机、务求一举歼灭敌人的取胜之道。这些早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来的军事见解,于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在行文中,作者对宋襄公的愚昧迂腐抱着讥嘲的态度,所以把重点放在子鱼对他的批判上,以冷峻的笔墨对其进行讽刺。 这是一篇精彩的驳论,也是左氏第一篇驳论。作者灵活运用反诘的句式,增强了驳斥的气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要言不烦,辞理俱胜。这种短小精悍的文风,很值得我们借鉴。 ■妙评 子鱼此论,从不阻不鼓,倒说到不重不禽;复从不重不禽,顺说到不阻不鼓。一句一驳,总见其未知战,所以深惜其愚心。文之精练斩截,如短兵接战,转斗无前。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按:宋公语有三层,只是申明所以“不可”“未可”之故,由表说到里,其意以“不鼓不成列”为主。予鱼语却有四层,先亦申明所以请击之故一层;又破他重伤二毛一层;随提醒他不重不禽一层;然后推明“知战”一层,其意总以阻隘为主。故作倒煞归重之笔,而行文平侧变换,宾主顺逆,极尽纵横跌宕之妙,章法绝佳。 ——清·李骏岩《左传快读》卷六

作者:孔子门人 %9【原文】 %9孔子在齐,齐侯出田,招虞人以旌不进,公使执之对曰:「昔先君之田也,旌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孔子闻之曰:「善哉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9齐国师伐鲁,季康子使冉求率左师御之,樊迟为右,非不能也,不信子,请叁刻而逾之,如之,众从之,师入齐军,齐军遁,冉有用戈,故能入焉.孔子闻之曰:「义也.」既战,季孙谓冉有曰:「子之于战,学之乎?性达之乎?」对曰:「学之.」季孙曰:「从事孔子,恶乎学?」冉有曰:「即学之孔子也.夫孔子者,大圣无不该,文武并用、兼通,求也适闻其战法,犹未之详也.」季孙悦,樊迟以告孔子.孔子曰:「季孙于是乎可谓悦人之有能矣.」 %9南容说仲孙何忌既除丧,而昭公在外,未之命也.定公即位,乃命之,辞曰:「先臣有遗命焉,曰:『夫礼,人之干也,非礼则无以立.』嘱家老使命二臣,必事孔子而学礼,以定其位.」公许之.二子学于孔子.孔子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云,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矣,惩己所病,以诲其嗣,大雅所谓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是类也夫.」 %9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文子于是终身不听琴瑟.孔子闻之曰:「季子能以义正人,文子能克己服义,可谓善改矣.」 %9孔子览晋志,晋赵穿杀灵公,赵盾亡,未及山而还,史书赵盾弑君.盾曰:「不然.」史曰:「子为正卿,亡不出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盾曰:「呜唿!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乎!」孔子叹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 %9郑伐陈,入之,使子产献捷于晋,晋人问陈之罪焉.子产对曰:「陈亡周之大德,介恃楚众,冯陵弊邑,是以有徃年之告.未获命,则又有东门之役.当陈隧者,井h木刊,弊邑大惧,天诱其里,启弊邑心,知其罪,校首于我,用敢献功.」晋人曰:「何故侵小?」对曰:「先王之命,惟罪所在,各致其辟,且昔天子一圻,列国一同,自是以衰,周之制也.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晋人曰:「其辞顺.」孔子闻之,谓子贡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晋为郑伯入陈,非文辞不为功,小子慎哉.」 %9楚灵王汰侈,右尹子革侍坐,左史倚相趋而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叁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夫良史者,记君之过,扬君之善,而此子以润辞为官,不可为良史.」曰:「臣又乃尝闻焉,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将过行天下,使皆有车辙,并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祚昭,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殆于文官,臣闻其诗焉,而弗知,若问远焉,其焉能知.」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昭之愔愔乎,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刑民之力,而无有醉饱之心.』」灵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则固不能胜其情,以及于难.孔子读其志曰:「古者有志,克己复礼为仁,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期辱于乾溪,子革之非左史,所以风也,称诗以谏,顺哉.」 %9叔孙穆子,避难奔齐,宿于庚宗之邑,庚宗寡妇通焉而生牛,穆子返鲁,以牛为内竖,相家,牛谗叔孙二人杀之,叔孙有病,牛不通其馈,不食而死,牛遂辅叔孙庶子昭而立之.昭子既立朝,其家众曰:「竖牛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适立庶,又被其邑,以求舍罪,罪莫大焉,必速杀之.」遂杀竖牛.孔子曰:「叔孙昭子不劳,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昭子有焉.」 %9晋邢侯与雍子争田,叔鱼摄理,罪在雍子,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弊狱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韩宣子问罪于叔向,叔向曰:「叁奸同坐,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置直鲋也,鬻狱邢侯专杀其罪一也.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默贼,杀,咎陶之刑也.』请从之.」乃施邢侯,而尸雍子叔鱼于市.孔子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叁数叔鱼之罪不为末,或曰义,可谓直矣.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国,晋不为虐;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颇.叁言而除叁恶,加叁利,杀亲益荣,由义也夫.」 %9郑有乡校,乡校之士,非论执政,鬷明欲毁乡校.子产曰:「何以毁为也?夫人朝夕煺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否者,吾则改之.若之何其毁也.我闻忠言以损怨,不闻立威以防怨,防怨犹防水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弗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之,不如吾所闻而药之.」孔子闻是言也,曰:「吾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9晋平公会诸侯于平丘,齐侯及盟,郑子产争贡赋之所承,曰:「昔日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尊卑,贡,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郑伯男南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自日中争之,以至于昏.」晋人许之.孔子曰:「子产于是行也,是以为国基也.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子产,君子之于乐者,且曰合诸侯而艺贡事,礼也.」 %9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勐.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濡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子产卒,子太叔为政,不忍勐而宽,郑国多掠盗.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必不及此.」孔子闻之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于勐,勐则民残,民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勐,勐以济宽,宽勐相济,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毋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勐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子产之卒也,孔子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 %9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使子贡徃问之.而曰:「昔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子贡曰:「何不去乎?」妇人曰:「无苛政.」子贡以告孔子.子曰:「小子识之,苛政勐于暴虎.」 %9晋魏献子为政,分祁氏及羊舌氏之田,荀栎灭,以赏诸大夫,及其子成,皆以贤举也.又将贾辛曰:「今汝有力于王室,吾是以举汝,行乎敬之哉,毋堕乃力.」孔子闻之曰:「魏子之举也,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美矣.」又闻其命贾辛以为忠.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魏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 %9赵简子赋晋国一鼓钟,以铸刑鼎,着范宣子所为刑书.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者也.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遵其道而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此度也,而为刑鼎,铭在鼎矣,何以尊贵?何业之守也?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乱制,若之何其为法乎.」 %9楚昭王有疾,卜曰:「河神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叁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沮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乎,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不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夏书曰:『维彼陶唐,率彼天常,在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 %9卫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以其女妻之,疾诱其初妻之娣,为之立宫,与文子女,如二妻之礼.文子怒将攻之.孔子舍璩伯玉之家,文子就而访焉.孔子曰:「簠簋之事,则尝闻学之矣,兵甲之事,未之闻也.」煺而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乎?」文子遽自止之曰:「圉也岂敢度其私哉?亦访卫国之难也.」将止,会季康子问冉求之战,冉求既对之,又曰:「夫子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用之则有名.」康子言于哀公,以币迎孔子曰:「人之于冉求信之矣,将大用之.」 %9齐陈恒弑其简公,孔子闻之,叁日沐浴而适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伐之.」公弗许,叁请,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也,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氏.」孔子辞,煺而告人曰:「以吾从大夫之后,吾不敢不告也.」 %9子张问曰:「书云,高宗叁年不言,言乃雍,有诸?」孔子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则世子委政于冢宰叁年,成汤既没,太甲听于伊尹,武王既丧,成王听于周公,其义一也.」 %9卫孙桓子侵齐,遇败焉,齐人乘之,执新筑大夫,仲叔于奚以其众救桓子,桓子乃免.卫人以邑赏仲叔于奚,于奚辞,请曲悬之乐,繁缨以朝,许之,书在叁官.子路仕卫,见其故,以访孔子.孔子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不可止也.」 %9公父文伯之母,纺绩不解.文伯谏焉.其母曰:「古者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已下,各衣其夫,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纺绩,愆则有辟,圣王之制也,今我寡也,尔又在位,朝夕恪勤,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堕,其何以避辟?」孔子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可谓不过矣.」 %9樊迟问于孔子曰:「鲍牵事齐君,执政不挠,可谓忠矣,而君刖之,其为至闇乎?」孔子曰:「古之士者,国有道则尽忠以辅之,国无道则煺身以避之.今鲍疾子食于淫乱之朝,不量主之明暗,以受大刖,是智之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9季康子欲以一井田出法赋焉,使访孔子.子曰:「丘弗识也.」冉有叁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孔子不对而私于冉有曰:「求,汝来,汝弗闻乎,先王制土,藉田以力,而底其远近;赋里以入,而量其无有;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鳏寡孤疾老者,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获禾秉,缶米刍藁不是过,先王以为之足,君子之行,必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歛从其薄,若是其已,丘亦足矣.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赋田,将有不足.且子孙若以行之而取法,则有周公之典在.若欲犯法,则苟行之,又何访焉.」 %9子游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极言子产之惠也,可得闻乎?」孔子曰:「惠在爱民而已矣.」子游曰:「爱民谓之德教,何翅施惠哉?」孔子曰:「夫子产者,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弗能教也.」子游曰:「其事可言乎?」孔子曰:「子产以所乘之舆济冬涉者,是爱无教也.」 %9哀公问于孔子曰:「二叁大夫皆劝寡人使隆敬于高年,何也?」孔子对曰:「君之及此言,将天下实赖之,岂唯鲁哉.」公曰:「何也?其义可得闻乎?」孔子曰:「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焉.年者贵于天下久矣,次于事亲,是故朝廷同爵而尚齿,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则不仕朝,君问则就之,而悌达乎朝廷矣;其行也肩而不并,不错则随,斑白者不以其任于道路,而悌达乎道路矣;居乡以齿而老穷不匮,强不犯弱,众不暴寡,而悌达乎州巷矣;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役,颁禽隆之长者,而悌达乎蒐狩矣;军旅什伍,同爵则尚齿,而悌达乎军旅矣.夫圣王之教,孝悌发诸朝廷,行于道路,至于州巷,放于蒐狩,循于军旅,则众感以义,死之而弗敢犯.」公曰:「善哉,寡人虽闻之,弗能成.」 %9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东益不祥,信有之乎?」孔子曰:「不祥有五,而东益不与焉.夫损人自益,身之不祥;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择贤而任不肖,国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不祥有五,东益不与焉.」 %9孔子适季孙,季孙之宰谒曰:「君使求假于田,特与之乎?」季孙未言.孔子曰:「吾闻之君取于臣谓之取,与于臣谓之赐,臣取于君谓之假,与于君谓之献.」季孙色然悟曰:「吾诚未达此义.」遂命其宰曰:「自今已徃,君有取之,一切不得复言假也.」 %9【译文】 %9孔子在齐国时,齐侯出去打猎,用旌旗招唿管理山泽的官吏虞人,虞人没来晋见,齐侯派人把他抓了起来。虞人说:“从前先君打猎时,用旌旗来招唿大夫,用弓来招唿士,用皮帽来招唿虞人。我没看见皮帽,所以不敢晋见。”齐侯听后就放了他。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好啊!遵守道不如遵守职责。”君子都认为说得对。 %9卫国的大夫孙文子得罪了卫献公,居住在戚地。卫献公去世后还未安葬,孙文子就敲钟娱乐。延陵季子去晋国时路过戚地,听到这件事,说:“奇怪啊!你住在这里,就像燕子把巢筑到帷幕上一样危险,害怕还来不及呢,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国君的灵柩还没殡葬,可以这样娱乐吗?”孙文子从此终身不听琴瑟。 %9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季子能根据义来纠正别人,文子能克制自己来服从义,可谓善于改正错误啊!” %9孔子阅读晋国的史书,书上记载:晋国的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赵盾逃亡在外,还没越过国境的山又返回来了。史书写着“赵盾弑君”。赵盾说:“不是这样的。”史官说:“你是正卿,逃亡而没出国境,返回来又不讨伐凶手,弑君的不是你又是谁呢?”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的怀念,自己招来忧患’,这说的就是我了。” %9孔子叹息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啊,书写史实不隐讳。赵宣子,是古代的好大夫啊,因为法度而蒙受恶名。可惜啊!如果越过国境就可以免去罪名了。” %9【评析】 %9这篇是孔子针对一些人和事发表的评论。“孔子在齐”章赞扬虞人能遵守自己的职责。“卫孙文子”章,延陵季子提醒孙文子身处险境而不知,比喻“燕子巢于幕”,孔子称赞“季子能以义正人”。“孔子览晋志”章,看似赞扬董狐是古之良史,实际内心更加赞扬的是古之良大夫赵盾,惋惜他没有越过国境。


一、近于中道的子游
有人问子产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宽厚慈惠的人。”惠是好话,对老百姓有恩惠,对老百姓有慈惠,是好话啊,但好话中夫子是否也蕴藏了微言大义呢?《论语》中没有答案。我们来看《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中的一段记载,子游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极言子产之惠也,可得闻乎?”孔子曰:...

冀方的引证解释冀方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冀方的引证解释是:⒈古泛指中原地区。引《书·五子之歌》:“有此冀方。”蔡沉集传:“尧授舜,舜授禹,皆都冀州。言冀方者,举中以包外也。”《孔子家语·正论解》:“《夏书》曰:‘维彼陶唐,率彼天常,在此冀方。’”王肃注:“中国为冀。”。冀方的引证解释是:⒈古泛指中原地区...

求道家名言一两句的不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U(四声)],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

孔子家语通解的目录
序代前言:《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凡例卷第一相鲁第一始诛第二王言解第三大婚解第四儒行解第五问礼第六五仪解第七卷第二致思第八三恕第九好生第十卷第三观周第十弟子行第十二贤君第十三辩政第十四卷第四六本第十五辩物第十六哀公问政第十七卷第五颜回第十八子路初见第十九在厄...

荀子·正论一
荀子《正论》分两篇进行解读。 荀子以为君子就是大众的领唱,大众的榜样,要站出来带领大家施行仁义,也只有这样,明确政令,才能使国家的管理明明白白。 荀子提到那些暴君其实不是君主,迟早有一天要背仁君推翻,只有仁君才代表大众利益。尤其对那些为暴君辩护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以为这是井底之蛙的作为。 【原文】 世...

《水浒传》第41回到第50回的主要内容?(50字左右)
1,第四十一回 :好汉们大败江州的官军,到穆太公庄上喝酒庆祝。酒席上,宋江提议再去攻打无为军,众好汉纷纷赞同。黄文炳从江州回家,却在船上被早已埋伏好的李逵和张顺抓住。宋江把黄文炳绑在柳树上。李逵割下黄文炳的肉给众头领下酒吃。杀官造反,宋江现在已经断了后路,愿意入伙落草。众人回到梁山...

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述说。春秋时期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重大的变革。“道”生成演化万物就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

论语全文解释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

古文翻译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

翻译一段古文 南史·列传第四十 刘显的那一段
约为丹阳尹,命驾造焉,于坐策显经史十事,显对其九。约曰:“老夫昏忘,不可受策;虽然,聊试数事,不可至十。”显问其五,约对其二。陆倕闻之击席喜曰:“刘郞子可谓差人,虽吾家平原诣张壮武,王粲谒伯喈,必无此对。”其为名流推赏如此。五兵尚书傅昭掌著作,撰国史,显自兼延尉正,...

洛南县15740541225: 文言文在线翻译 -
嵇宁双鹭: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洛南县15740541225: 解释句意: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嵇宁双鹭: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出自《智子疑邻》,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翻译】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他家的墙被雨水冲坏了.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他家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但他却怀疑是隔壁那个老人偷了他们的财物.

洛南县15740541225: 神狗请赏的文言文的全部翻译 -
嵇宁双鹭: 艾子有从禽之僻,畜一猎犬,甚能搏兔.艾子每出,必牵犬以自随.凡获兔,必出其心肝以与之食,莫不饫足.故凡获一兔,犬必摇尾以视艾子,自喜而待其饲也.一日出猎,偶兔少,而犬饥已甚,望草中二兔跃出,鹰翔而击之.兔狡,翻覆之...

洛南县15740541225: "钱塘江上潮信起,今日方知我是我"是谁的诗句?意思是什么? -
嵇宁双鹭: 这句话是是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前的偈语.意思是,我平日里没有修过善果,只爱杀人放火,今天我听到钱塘江上潮信来了,于此时此地顿悟,才知道我是谁.全句是,平日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

洛南县15740541225: 文言文《论诗》 翻译 -
嵇宁双鹭: 一天晚上,苏东坡和黄庭坚和苏小妹讨论诗词,小妹说:“轻风细柳,澹月梅花,中间要加一个字,成五言的对联.”东坡说:“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小妹说:“好,但不够好.”黄庭坚说:“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也不够好.”小妹又说.苏东坡说:“那你说加上什么字才算好呢?”苏小妹道:“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东坡、黄庭坚拍着手说好.

洛南县15740541225: 包犠氏之王天下的文言文我要的是大学《古代汉语》中的第一篇课文《包犠氏之王天下》 -
嵇宁双鹭:[答案]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 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盖阙如也. 全文翻译 往古的时侯,...

洛南县15740541225: ...(孙权劝学)1.选出下列语句中'以'用法不同的是?A.辞以军中多务.B.以残年余力.C.或以为亡.D.以刀劈狼首.2.文中有2个通假字是?( )( )3.翻译句子... -
嵇宁双鹭:[答案] 1、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2、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1、C(A、B、D均为介词,C为动词,认为)2、涂,通“途”;...

洛南县15740541225: 梨花诗什么意思 -
嵇宁双鹭: 两个意思 1.梨花诗(小诗诗、诗诗、主公)出自于《果宝特攻》、《果宝特攻2》、《果宝特攻3》,属于天山逍遥派,是一个优雅善良又不失美丽与智慧的水蜜桃.最喜欢菠萝吹雪,是菠萝吹雪的女朋友,在第一部和第二部时,是果宝女特之...

洛南县15740541225: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文言文译文 -
嵇宁双鹭:[答案] 出自: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

洛南县15740541225: 古文翻译一、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二、 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三、筑室百楹于 -
嵇宁双鹭:[答案] 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 我的妻子准备了酒食来慰劳我,我说:“难道你没有什么遗憾吗? 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