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作者&投稿:淳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评价日本的物哀文化?~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所谓的“物”,指的是世界的万物,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所谓的“哀”,指的是人的情感,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哀”这种情感指的不仅仅只是悲哀,还包括很多复杂的情感,类似于喜爱、同情、开心等等。物哀文化是对物对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例子就是对于吃的食物,一直怀着崇敬的态度。觉得浪费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在圆桌派里就讲到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人来到中国吃饭就是每一次就吃得肚圆回去,因为中国人豪爽,也有可能是知道日本人的传统习惯而整他们。我是小人,心理阴暗了!不好意思。这个真的是日本人的一个心态。

日本人对待人的态度上,尤其是看了很多日剧的人,都认为是非常舒服的。这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们说话的时候,那种细语,有种江南吴语的感觉,真的很好,也是心态恬静的外在体现。很少在公共场合看到高谈阔论之徒,很少看到有人大声喧哗,他们的心理就是尽量不麻烦别人,这个心态也是我一直想有而不得的。以后一定要多多努力,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日本人的物哀文化一直流传下来,我们的文化渊源是类似的,我们现在也可以学习一下他们的这种物哀文化,再将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会不会更好,我们的文化大国梦想会不会就此实现呢?


  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注释书《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对“物哀”这个理念,及其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都有详尽的阐述。用现代的话说,「物,mono」就是认识感知的对象,「哀れ,aware」,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物の哀れ,mononoaware」,就是二者互相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优美、细腻、沉静、直观。(《広辞源》)
  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
  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述“物の哀れ”的: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然而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这是不懂得物之哀。
  总之,“物の哀れ”,是“我”(主体,内在)与“物”(客体,外在)的共振和同情。这个“哀れ”,あはれaware,本来没有汉字。但是哀情是人心中最深切的触动,后人便注上了“哀れ”。
  看看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做懂得物哀(物の哀れ)呢?「あはれ」这个词,本来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遇到什么时,心有所感而发出的叹息声,用现在话讲,就是「啊~」、「哦~」之类。比如赏月观花,赏心悦目之余,不禁发出“啊~(ああ),真漂亮的花呀”、“哦~(はれ),好一轮明月”这样的感叹。二者加在一起,就是「あはれ」。汉文中的「呜呼」读做「ああ」也是这个道理。
  感于物,似乎多指好的事情,其实不然。辞书上说:「感,动也」,就是心动。不管好事坏事,心中有所触动,不禁发出「啊~~(あはれ)」的感叹,都是有所感。所以说,「感」字正好对应了「あはれ」这个词。汉文中有「感鬼神」之说,在《古今和歌集•真名序》中就有这句话。《假名序》中,也有「使鬼神也为之心动(鬼神をもあはれと思はせ)」这样的文章。所以我们知道,「あはれ」就是心感于外物的意思。以上是对「あはれ」这个词的原意和转意的考察。
  「物の哀れ」也一样。不论是什么事情,不论遇到了什么触动人心的事情,知道为什么感动而实有所感,便是「懂得物之哀」。否则,遇到该感动的事物而心无所动,没有感触,叫做「不懂得物之哀」,是没有情趣的人。悟性好的人,遇到令人感触的事情,便会情动于中而不得不发。这时候若无所感触,此人一定生性愚钝,欠缺感物生情的情趣。《后撰和歌集》纪贯之的一首和歌,其序中说「大家聚在某处帘子前(给垂帘后边的高贵夫人)讲故事,我听到帘子后边有女人的声音说:“这个老头的这张脸看起来太懂得物之哀了”。于是做歌,
  歌曰:「あはれてふ言に験はなけれども言はではえこそあらぬものなれ」。
  歌意是说:“虽说「ああ」「はれ」呜呼哀哉地叹息并没什么实用,可是碰到触动人心的事儿,总会情不自禁地叹息啊。”懂得物之哀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物哀,“物の哀れ”(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古语拾遗》从古代原初歌谣来考察,认为“啊”(あ)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由于“あはれ”这个感叹词与日语汉字“哀れ”字同音,就以“哀れ”标出。

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注释书《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对“物哀”这个理念,及其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都有详尽的阐述。用现代的话说,「物,mono」就是认识感知的对象,「哀れ,aware」,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物の哀れ,mononoaware」,就是二者互相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优美、细腻、沉静、直观。(《広辞源》)
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
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述“物の哀れ”的: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然而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这是不懂得物之哀。
总之,“物の哀れ”,是“我”(主体,内在)与“物”(客体,外在)的共振和同情。这个“哀れ”,あはれaware,本来没有汉字。但是哀情是人心中最深切的触动,后人便注上了“哀れ”。
看看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做懂得物哀(物の哀れ)呢?「あはれ」这个词,本来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遇到什么时,心有所感而发出的叹息声,用现在话讲,就是「啊~」、「哦~」之类。比如赏月观花,赏心悦目之余,不禁发出“啊~(ああ),真漂亮的花呀”、“哦~(はれ),好一轮明月”这样的感叹。二者加在一起,就是「あはれ」。汉文中的「呜呼」读做「ああ」也是这个道理。
感于物,似乎多指好的事情,其实不然。辞书上说:「感,动也」,就是心动。不管好事坏事,心中有所触动,不禁发出「啊~~(あはれ)」的感叹,都是有所感。所以说,「感」字正好对应了「あはれ」这个词。汉文中有「感鬼神」之说,在《古今和歌集•真名序》中就有这句话。《假名序》中,也有「使鬼神也为之心动(鬼神をもあはれと思はせ)」这样的文章。所以我们知道,「あはれ」就是心感于外物的意思。以上是对「あはれ」这个词的原意和转意的考察。
「物の哀れ」也一样。不论是什么事情,不论遇到了什么触动人心的事情,知道为什么感动而实有所感,便是「懂得物之哀」。否则,遇到该感动的事物而心无所动,没有感触,叫做「不懂得物之哀」,是没有情趣的人。悟性好的人,遇到令人感触的事情,便会情动于中而不得不发。这时候若无所感触,此人一定生性愚钝,欠缺感物生情的情趣。《后撰和歌集》纪贯之的一首和歌,其序中说「大家聚在某处帘子前(给垂帘后边的高贵夫人)讲故事,我听到帘子后边有女人的声音说:“这个老头的这张脸看起来太懂得物之哀了”。于是做歌,
歌曰:「あはれてふ言に験はなけれども言はではえこそあらぬものなれ」。
歌意是说:“虽说「ああ」「はれ」呜呼哀哉地叹息并没什么实用,可是碰到触动人心的事儿,总会情不自禁地叹息啊。”懂得物之哀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物哀,“物の哀れ”(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古语拾遗》从古代原初歌谣来考察,认为“啊”(あ)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由于“あはれ”这个感叹词与日语汉字“哀れ”字同音,就以“哀れ”标出。

物哀……不是几个字能说清楚的,就给人一种厌世,抑郁,悲伤的感觉…因为日本是个岛国,自然灾害又多,好像和他们的文化什么的也有点关系…我在叶渭渠和唐月梅(翻译过川端康成,大江建三郎,的作品)合著的《物哀与幽玄》一本书里见到过。主要是讲“物哀”。


诔、哀辞、祭文三者有何不同?请加以区别。
哀辞:是指哀悼死者的文章,多用韵文。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专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掉的文体。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

物哀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述“物の哀れ”的: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

哀是什么意思?
1、悲伤;悲痛:悲哀。哀鸣。2、悼念:哀悼。默哀。3、怜悯:哀怜。哀矜。哀其不幸。4、姓。二、汉语拼音:āi 三、哀的部首:口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口、衣声 六、相关组词:哀求、悲哀、哀思、哀号、哀鸣、哀悼、哀怨、哀辞、哀乐、哀切、节哀、志哀、哀泣、哀荣 ...

...一是《出师表》二是《陈情表》,还有一个是什么表,它是谁写的,你最...
三篇感人的文章被称为"三哭",一是《出师表》,二是《陈情表》,三是《祭十二郎文》。有这样一句话: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当然还有一种搞笑答案:读三个代表不流泪者,是为不和谐。··《祭十二郎文》 作者:韩愈 ·作品背景 韩...

如何评价日本的物哀文化?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所谓的“物”,指的是世界的万物,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所谓的“哀”,指的是人的情感,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哀”这种情感指的不仅仅只是悲哀,还包括很多复杂的情感,类似于喜爱、同情、开心等等。物哀文化是对物对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恬淡...

遗憾也是一种美记叙文
遗憾,是一种美,哀而不伤, 平凡却又深刻…… 遗憾,也是一种美,正如“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问题三:作文 遗憾也是一种美 世间没有永不凋谢的花朵,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但遗憾也是一种美。它是照亮痛苦者心灵的月光,它是安慰寂寞者的一副...

莫哀一是是什么意思
莫哀一是指在古代丧葬仪式上,特定的人需要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停下自己的工作与行动,全体人员站在原地进行默哀,表示对逝去者的悼念。这是一种非常厚重庄重的哀悼仪式,寓意着人们对死者的尊敬和追思。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一种生死观念和文化内涵。莫哀一,不仅是一种哀悼仪式,也是一种社交礼仪。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么...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意思是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全诗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什么意思?_百度...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出自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 意思:(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 全诗如下: 前赤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古文体一一引行赋的区别
古文体是一种古文文体。姚鼐《古文辞类篹》把文章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shuì)、赠序、诏令、传(zhuàn)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十三类。中文名古文体代表作品《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离骚作品类别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文论作品体例表、说、记、铭、序、辩、传基本信息古体文...

德阳市13052709589: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浪漫的物哀指的是什么 -
狂邹枸橼: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 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 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 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德阳市13052709589: 什么叫日式物哀呢?为什么川端康成的小说就是典型代表呢? -
狂邹枸橼: 我所理解的“物哀”,是一种悲戚与怜悯相通的情绪,是一种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瞬间所生出的感官美学.在音乐上则表现为以诧寂,幽玄等范畴为中核,对单声,余韵等审美的极致追求.这种与自然共生灭的哀感体验,常使人由发乎情止乎礼,变成为发乎情止乎情.这或许就是一个多灾难的国家追求的延续的永恒感吧.

德阳市13052709589: 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特性怎么理解?
狂邹枸橼: 个人完全无法理解百科里面的解释,所以只能说些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物哀首先要和日本文化中季节感联系起来.日本文化,包括吃穿住行,无不以体现出四季分明的季节感而著名,尤其是所谓的季物,也就是代表某个季节的物体而著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的季物樱花. 而作为季物,非常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季节感,也就是随季节而来随季节而逝.还是以樱花为例,作为春的季物,樱花满开却只有一瞬,不到一周时间,满树粉花就会随风而落,转为绿叶葱茏.而这种短暂的存在感,正好和人心中对逝去时光的追忆相吻合,从而体现出一种哀思. 因此,季物对人的感情影响,归于物哀一词.

德阳市13052709589: 如何看待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 -
狂邹枸橼: 物哀熏陶使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异化.“在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旗中,以纯白为底色,恐怕日本国旗是绝无仅有的.”日本人爱白色,是因为白色像雪,而雪代表纯洁,且“雪容易消融,蕴含一种无常的哀感,与日本人的感伤性格非常契合”.日本...

德阳市13052709589: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日本的“物之哀”? -
狂邹枸橼: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阐述日本民族的“物哀”:“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的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情的...

德阳市13052709589: 如何理解日本文学中“物哀美”的内涵?
狂邹枸橼: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

德阳市13052709589: 谁能结合《源氏物语》谈谈对日本文学的理解? 谢谢! 急 ---
狂邹枸橼: 源氏物语奠定了日本文化的“物哀”审美倾向,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至于何谓“物哀”呢,可以这样理解,人处在这个世界,身不由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于是就会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世事的变迁,而发出由衷的悲叹,悲叹自己的无能为力,悲叹他人或自己的人生.所以,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这种日本式的悲伤情怀,是建立在“物”字身上的,这个“物”可以是季节,也可以是某件物品,再透过这些事物达到“哀”.这就是从一般的“哀”向“物哀”转化的过程,正是源氏物语为日本这种审美划下了基调.于是乎,日本之后很多作家都秉承了源氏物语这种审美意象,比如川端康成,他应该算是这种审美意象的最佳继承人

德阳市13052709589: 物哀的理解? -
狂邹枸橼: “物哀”(物のあはれ、mononoaware)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 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 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 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 感物...

德阳市13052709589: 物哀 幽玄 侘寂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
狂邹枸橼: 一、物哀 幽玄 侘寂三者的区别如下;简要说明1. 物哀:指真情流露2. 幽玄:指境生象外3. 侘寂:指朴素又安静的事物二、扩展知识详细解释A、“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 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简单地说,...

德阳市13052709589: 看完了秒速,感觉虐人但是找不到泪点,这种感觉好难受. -
狂邹枸橼: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物哀: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秒速》就体现了,而且在大部分日本动漫中都有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