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作者&投稿:元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能够延续父亲的家风、家训、价值观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有选择地学习和遵从父辈的美德,但不能盲从,为人父者,也未必事事皆对,做子女的也要懂得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真正的孝。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出自哪里﹖
语出《论语•学而.第一》的第十一篇。【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
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解释:①没(音同“末”),去世。②改,改变,与当初的行为操守不一致。③道,原则、操守。出处:《论语·学而》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创作年代:春秋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能够延续父亲的家风、家训、价值观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有选择地学习和遵从父辈的美德,但不能盲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 ...
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解释:①没(音同“末”),去世。②改,改变,与当初的行为操守不一致。③道,原则、操守。出处:《论语·学而》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创作年代:春秋 ...

论语中感恩的名言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2、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卑亦弗宾,不苟得,非礼不动,非礼不食。—《论语·尧曰》3、贵在平时点滴做。—《论语·学而》4、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学而篇》原文+译文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不在的时候,要观察他的行为。长时间不改变父亲善的、好的处事原则,就可以称得上是孝了。”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

《论语·里仁》当中孝亲敬老的句子有哪些?
论语中有关于孝道的句子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3.子曰:“父在,观...

《论语.学而篇》是古代的名篇,它的原文和译文分别是什么?
《论语.学而篇》的原文和白话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白话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

论语《学而》原文和译文
论语《学而》原文和译文如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学...

《论语.学而篇》原文+译文
原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二 有子曰:“其为人...

莱城区13835277735: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出自《论语》哪一篇 -
犹品彤可:[答案]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

莱城区13835277735: 《论语 学而篇第十一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谁能帮我全新解释一下,以现代人的眼光,三百字为佳,... -
犹品彤可:[答案] 11·1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

莱城区13835277735: 初中语文上册第十课《论语十二章》翻译 -
犹品彤可:[答案]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

莱城区13835277735: 《论语·学而第一 》的全文
犹品彤可: 全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曾...

莱城区13835277735: 论语学而篇第十一则翻译 -
犹品彤可: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看他志向是否符合父亲的理想?);父亲死了,考察他的行为(是否遵循父亲的理想,原则);长时间坚持父亲的处事准则和人生目标,就可以称得上孝了. 你觉得孔子的说法不对还是翻译不对?

莱城区1383527773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 -
犹品彤可:[答案] 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千古名句,代代相传. 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莱城区13835277735: 论语十二则翻译初一上册 -
犹品彤可:[答案]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

莱城区13835277735: 孔子对孝的解释有哪些? -
犹品彤可:[答案]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孝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 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

莱城区13835277735: 论语学而篇 -
犹品彤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

莱城区1383527773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犹品彤可:[答案] 是的.出自《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