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乐记》诗解2乐论篇(中)

作者&投稿:董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礼记.乐记》诗解2乐论篇(中)

题文诗: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至情至和,至和至乐,

乐和天地,万物自生,不失天性,天性情真.

形分高下,大小限节,礼辨尊卑,天地同节,

敬天法祖,祀天祭地,报本返始,不忘所由.

明有礼乐,幽有鬼神.四海之内,合敬同爱:

行礼得所,殊事合敬;行乐得所,异文合爱.

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真情不变,情通古今,

礼乐情同,明王相沿,礼乐之状,质文虽异,

乐情主和,礼情主敬,致治情同,一情所通,

事与时并,名与功偕.钟鼓管磬,羽籥干戚,

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

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

周还裼袭,礼之文也.穷极其本,识其变通,

知乐之情;显著诚信,弃去浮伪,知礼之情;

识礼乐文,能述谓明,知情能作,能作谓圣,

至情至文,至明至圣,情文所至,能述能作.

正文:

原文: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

注: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言顺天地之气与其数。和,故百物不失;不失其性。节,故祀天祭地。成物有功报焉。明则有礼乐,教人者。幽则有鬼神。助天地成物者也。《易》曰:“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五帝德》说黄帝德曰:“死而民畏其神者百年。”《春秋传》曰:“若敖氏之鬼。”然则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知之精气谓之鬼。○敖,五羔反。贤知,音智。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沿,犹因述也。孔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沿,或作缘。○沿,悦专反,因也,述也。故事与时并,举事在其时也。《礼器》曰:“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名与功偕。为名在其功也。偕,犹俱也。尧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汤作《大濩》,武王作《大武》,名因其得天下之大功。○偕,古谐反,俱也。濩,户故反,下同。

 [疏]

“大乐”至“功偕”。○正义曰:此一节明礼乐与天地合德,明王用之,相因不改,功名显著。○“大乐与天地同和”者,天地气和,而生万物。大乐之体,顺阴阳律吕,生养万物,是“大乐与天地同和”也。○“大礼与天地同节”者,天地之形,各有高下大小为限节。大礼辨尊卑贵贱,与天地相似,是“大礼与天地同节”也。○“和,故百物不失”者,以大乐与天地同和,能生成百物,故不失其性也。○“节,故祀天祭地”者,以大礼与天地同节,有尊卑上下,报生成之功,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者,圣王既能使礼乐与天地同和节,又於显明之处尊崇礼乐以教人。○“幽则有鬼神”者,幽冥之处尊敬鬼神以成物也。○“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者,圣人若能如此上事行礼乐得所,以治天下,故四海之内合其敬爱;以行礼得所,故四海会合其敬;行乐得所,故四海之内齐同其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者,尊卑有别,是殊事;俱行於礼,是合敬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者,宫商别调,是异文;无不欢爱,是合爱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者,礼乐之状,质文虽异,乐情主和,礼情主敬,致治是同。以其致治情同,故明王所以相因述也。言前代后代,同礼乐之情,因时质文,或有损益,故云“以相沿也”。沿,谓因而增改也。○“故事与时并”者,事,谓圣人所为之事,与所当时而并行,若尧、舜揖让之事,与淳和之时而并行;汤、武干戈之事,与浇薄之时而并行。此一句明礼也。○“名与功偕”者,名,谓乐名。偕,俱也。言圣王制乐之名,与所建之功而俱作也。若尧之《大章》,舜之《大韶》。尧章明之功,舜绍尧之德,及禹、汤等乐名,皆与功俱立也。此一句明乐,圣王虽同礼乐之情,因而脩述,但时与功不等,故礼与乐亦殊。○注“言顺”至“其数”。○正义曰:天地与阴阳生养为气,乐有六律、六吕,调和生养,是顺天地之气,解经“同和”也。云“与其数”,谓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高下,其数不同,故云“与其数”,解经“同节”也。○注“成物有功报焉”。○正义曰:言天地春夏生物,秋冬成物。独云“成物”者,对则生、成有异。总而言之,生亦成也,故云“成物有功”,下注云“助天地成物”是也。○注“易曰”至“之鬼”。○正义曰:引“《易》曰: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者,《易·上系辞》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注云:“精气谓七八,游魂谓九六。游魂谓之鬼,物终所归。精气谓之神,物生所信也。言木火之神,生物东南。金水之鬼,终物西北。二者之情,其状与春夏生物、秋冬终物相似。”云“《五帝德》说黄帝德曰:死而民畏其神者百年”,案《大戴礼·五帝德篇》云:“宰我问孔子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至三百年乎?’孔子曰:‘生而民利其德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云“《春秋传》曰:若敖氏之鬼”,引《春秋》者,宣四年《左传》:“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初生,令尹子文请杀之。其父子良不可,子文以为大戚,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者,则黄帝是也,言圣人气强,能引生万物,故谓之神。云“贤知之精气谓之鬼”者,则若敖氏是也,气劣於圣,但归终而已,故谓之鬼。熊氏云:“《系辞》鬼神者,谓七八九六,自然之鬼神。”又圣人贤人鬼神,与自然鬼神,俱能助天地而成物,故郑总引之也。又郑注《祭法》“七祀”,谓鬼神“司察小过”,引此“幽则有鬼神”。然则有天地自然之鬼神,有圣人贤人之鬼神,有七祀之鬼神。崔氏云:“明人君及臣,生则有礼乐化民,死则为鬼神以成物。”此唯据圣人贤人之鬼神也。与郑引《易·系辞》不合,其义非也。○注“沿犹”至“知也”。○正义曰:五帝茸荃同用礼乐,是因也,就而损益,是述也。故引《论语》“损益”之事以解之。损益者,则下文“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是也。

译文: 大乐和天地一样协和,大礼和天地一样调节,因为那样协和,所以能够概括一切事物的本质,因为那样调节,所以能够用来祭祀天地。社会上有礼乐,幽冥中有鬼神,这样就能使四海之内所有的人都互相尊重互相亲爱了。

原文: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 乐之器 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 乐之文 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 礼之器也 ;升降、上下、周还、裼、袭, 礼之文也 。故 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 。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注:

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缀,谓酂,舞者之位也。兆,其外营域也。○伸音申。缀,丁劣反,徐丁卫反,下“缀远”、“缀短”皆同。簠簋,上音甫,下居洧反,并祭器名。上下,时掌反。还音旋。裼,思历反。袭音习。酂,作管反,后同。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述,谓训其义也。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疏]“故锺”至“谓也”。○正义曰:此一节申明礼乐器之与文,并述作之体。“缀兆疾徐”者,缀,谓舞者行位相连缀也。兆,谓位外之营兆也。○“周还裼袭”者,周,谓行礼周曲回旋也。裼,谓袒上衣而露裼也。袭,谓掩上衣也。礼盛者尚质,故袭。不盛者尚文,故裼。○“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者,下文云“穷本知变,乐之情”,若能穷极其本,识其变通,是知乐之情也。下文云“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若能显著诚信,弃去浮伪,是知礼之情也。凡制作者,量事制宜,既能穷本知变,又能著诚去伪,所以能制作者。“识礼乐之文者能述”者,文,谓上经云“屈伸俯仰”、“升降上下”是也。述,谓训说义理。既知文章升降,辨定是非,故能训说礼乐义理,不能制作礼乐也。○“作者之谓圣”,圣者通达物理,故“作者之谓圣”,则尧、舜、禹、汤是也。○“述者之谓明”,明者辨说是非,故脩述者之谓明,则子游、子夏之属是也。

译文 :礼,是规定尊卑贵贱的差别,使人们互相尊重的。乐,是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影响人心,使人们互相亲近的。礼和乐用来治国安民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都被英明的君主沿袭下来。他们制礼作乐都与时势相合,为礼乐命名都与所建立的功业相符。钟、鼓、管、磬、羽、籥、干、戚,都是乐的器具;屈、伸、俯、仰、缀、兆、舒、疾等姿态,舞者聚集的行列和行动的区域,舞蹈的舒展和疾速,都是乐的表现情状。簠、簋、俎、豆、等器皿和各种规定,都是礼的工具;升降上下、回旋、袒开或掩闭上衣,都是礼的表现形式。懂得礼乐性质的人就能制作礼乐,懂得礼乐表现形式的人就能传承礼乐。制礼作乐人叫“圣”,传承礼乐的人叫“明”。“明”与“圣”,是传承和制作的意思。


《礼记.乐记》诗解2乐论篇(中)
此一句明乐,圣王虽同礼乐之情,因而脩述,但时与功不等,故礼与乐亦殊。○注“言顺”至“其数”。○正义曰:天地与阴阳生养为气,乐有六律、六吕,调和生养,是顺天地之气,解经“同和”也。云“与其数”,谓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高下,其数不同,故云“与其数”,解经“同节”也。○注“成物有功报焉”...

《礼记》礼记·乐记(2)
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

礼记乐记原文和翻译
①以下为《礼记·乐记》文。《正义》引皇甫侃的话说:此章“备言音声所起,故名《乐本》。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lè),乐(yuè)声从心而生;一是乐(yuè)感人心,心随乐(yuè)声而变也。”②比:随着、顺着。《易经·比卦》彖辞说:“比,辅也。下顺从也。”乐之:...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乐记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矣。礼记乐记翻译:音乐的发生,总是从人的内心产生的。人心的活动,是受到客观事物的刺激...

《礼记》礼记·乐记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

请教“闻颦鼓而思良将”的出处及解释
此句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乐记》释义:君主在听到鼙鼓时,就会思念那些为国家浴血奋战立过战功的将领。原文: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讙,讙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枪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白话译文:君子听到鼓覃之声...

礼记·乐记 全文+英译
礼记·乐记:音乐与秩序的融合 音乐,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它通过声音的起伏和节奏的变换,传达着喜怒哀乐,是情感的催化剂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剂。古代的贤明君主深谙此道,用音乐和礼仪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以调和人心,维护社会和谐。音乐与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着君臣民的和谐关系,每一音调的...

乐律的《礼记·乐记》
礼胜则离……乐者,天地之和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社会上只有礼,那么各等级就会离心离德,社会共同体就会很快瓦解。而乐则正是与礼互补而具有合同作用的文化因素。乐的本质是和,即适度,合制。《乐记》又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礼记·乐记》
所以世道太平时的音乐中充满安适与欢乐,其政治必平和;乱世时候的音乐里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其政治必是荒唐透顶的;国家灭亡及濒于灭亡时的音乐充满悲哀和愁思,百姓困苦无望。音乐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

礼记乐记的乐象篇及翻译
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

雁峰区19781687545: 简述《乐记》的主要内容. -
汗勇优泌:[答案] 关于《乐记》的成书年代及其作者,历来有两种说法: 1.《乐记》一书为战国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2. 此... 《礼记》中题作《乐记第十九》,约5000余字,包括11子篇:《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施篇》、《乐言...

雁峰区19781687545: 礼记乐记的乐象篇及翻译 -
汗勇优泌: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

雁峰区19781687545: 2012年农历二月十四14点45分出生五行属什么缺什么? -
汗勇优泌: 壬癸丙乙 辰卯寅未空亡(戌亥)日柱五行丙火. 四柱火1、水2、木3、土2 缺金.

雁峰区19781687545: 《礼记乐记》的艺术主张是什么? -
汗勇优泌: 1. 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乐记》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它认为:“使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2. 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乐记》主...

雁峰区19781687545: 《乐记》主要阐述了音乐的本原、音乐的作用、乐和礼的关系吗?
汗勇优泌: 《乐记》,书名.是我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的篇名.对 《乐记》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史学界说法不一.一说是战国初孔 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也有认为是出于汉武帝时代的刘 德门下的一批儒生之手,也有说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辑得21 篇,以11篇入《礼记》.《乐记》主要阐述了音乐的本原、音乐的 美感、音乐的社会作用、乐和礼的关系等.大致分以下篇目:(1) 乐本篇,分三个部分.(2) 乐论篇,分四个部分.(3) 乐礼篇,分三个部分.(4) 乐施篇,分三个部分.(5) 乐言篇,分三个部分.(6) 乐象篇,分五个部分.(7) 乐情篇,分三个部分.(8) 乐化篇,分四个部分.(9) 魏文侯篇(10) 宾牟贾篇(11) 师乙篇

雁峰区19781687545: 丝竹指代什么 -
汗勇优泌: 丝竹 (sīzhú )一般是指弦乐和管乐, 或以此指代音乐.(1)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music]∶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扩展资料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雁峰区19781687545: 天理人欲最早出现在哪里?
汗勇优泌: 关于天理人欲的最早论述见于《礼记•乐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也,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意思是说,人受到外物...

雁峰区19781687545: 天理人欲的概念是什么?
汗勇优泌: 天理人欲的最早论述见于《礼 记•乐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 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 也,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意思是说,人 受到外物的...

雁峰区19781687545: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汗勇优泌: 音乐能使人消除怨恨,礼仪能使人化 解争斗.指礼乐具有教化功能.这句话出自 《礼记•乐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 下者,礼乐之谓也.”

雁峰区19781687545: “乐者,通伦理者也”的意思是什么?
汗勇优泌: 伦理: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指音乐和伦理是相通的.这句话出自《礼记•乐 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 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 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 为能知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