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太史公自序赏析

作者&投稿:昔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全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白话译文:

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一再致敬并陈言,少卿足下:

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用谨慎地待人接物教导我,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

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

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些微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

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怨。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一个人是否乐善好施,是评判他仁义的起点;一个人如何取舍,是体会他道义的标志;一个人如何面对耻辱,是断定他是否勇敢的准则;一个人建立了怎样的名声,是他品行的终极目标。

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心灵受创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

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靠了宦官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

自古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

我凭着先人遗留下来的余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到现在已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尽忠和报效信诚,而获得有奇策和才干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发现山野隐居的贤士。

对外,不能备数于军队之中,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每日积累功劳,谋得高官厚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

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纲纪,竭尽思虑,到现在身体残废而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卑贱者中间,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羞辱了当世的君子们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说什么呢?尚且说什么呢?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任安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门下。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在巫蛊之祸中,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戾太子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

后来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

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而当汉武帝心理转变的时候,便对任安对待太子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怪任安不帮太子,却坐持两端,准备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

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

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任安的死判,绝无平反的可能。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于是,司马迁写了这封长信给任安。

关于《报任安书》的创作时间,近代学者王国维、郑鹤声等人认为作于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十一月,司马迁五十三岁。

自王国维说法提出之后,司马迁的《年谱》信从这种说法,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文选》、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山西大学等21所院校合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也都采用王国维的《报书》作于太始四年说法。




读书笔记:《太史公自序》11
这一大段话是司马迁在担任太史公后五年后,参与了历法改制。在此基础上,他觉得修史的时机已到,为了阐述他修史意义和决心,司马迁将父亲司马谈的话请出说:周公去世到到孔子出现说成五百年,实际上要比这个时间长很多,孔子离世到武帝的年限也不是五百年,而是三百多年,被延长了一百多年。司马迁为什么...

如何翻译这句话: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_百度...
一、翻译:有些人仗义而行,倜傥不羁,不使自己失去时机,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二、字词释义 1、扶义:仗义而行 2、俶傥:倜傥不羁 3、令:使 4、失时:失去时机 三、原文 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四、出处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读书感悟:《太史公自序第七十》13
大体上都是贤人、圣人,因为抒发忧愤写出来的这些人都是有想法而得不到施展,所以通过写书来记述往事,以求被后人理解。”于是太史公记述了尧以来的事情,止于汉武帝获麟的那一年,起始于黄帝的事迹。思考和感悟:汉武帝为什么要给司马迁这么重的惩罚?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外因是:这次抗击匈奴的主将是...

《太史公自序》讲了些什么?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唯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意思大致是说,刘邦和项羽一样,都是在灭秦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楚汉战争中刘邦所以能够打败项羽,也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他有好的方针、策略,因为他能够改变秦朝的法制,顺从...

读书笔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3
原文: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注释:天官:指天文治之学。唐都:汉代著名天文学家,武帝时曾参与制订太初历。杨何:汉代《易》学名家,元光元年(前134年)以治《易》征,官至中大夫。道论...

太史公自序的释义
(1)太史公:司马迁自称。此注释前太史公均指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二人均官至太史令,汉代的官职有太史令无太史公)(2)先人: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3)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武王死时,成王尚年幼,于是就由周公摄政(代掌政权)。(4)《易传》:《周易》的组成部分,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周易》...

管蔡世家的作品赏析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一篇中介绍了《管蔡世家》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意图。他说:“管蔡相武庚,将宁旧商;及旦摄政,二叔不飨;杀鲜放度,周公为盟;太妊十子,周以宗强。嘉仲悔过,作《管蔡世家第五》。”本篇主要叙述周武王之弟管叔、蔡叔事迹及蔡、曹二国的兴灭历程,兼及武王兄弟的概括介绍。

阅读第一段中例举《太史公自序》中那段话有什么作用
司马喜生司马谈,司马谈做了太史公。 太史公从师唐都学习天文,从师杨何学习《易经》,从师黄子学习道家理论。太史公在建元至元封年间做官,他忧虑学者不能通晓各学派的要义而所学悖谬,于是论述阴阳、儒、墨、名、法和道德六家的要旨说: 《周易·系辞传》说:“天下人追求相同,而具体谋虑却多种多样;达到的目的...

燕召公世家的作品赏析
《燕召公世家》本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的宗旨,记叙了西周开国功臣召公奭所受封的燕国的八百余年的历史。文中通过民众爱戴燕召公,并突出记叙他听讼甘棠之下,后人思召公之政而作《甘棠》诗歌颂他的典型事例,高度赞扬了燕召公仁德爱民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归结为弱小的燕国国运长久...

《史记》研读448:太史公自序(三)
最后却发展到玩弄智巧,兼并发财,争相投机牟利,舍本逐末,去农经商。写成《平准书》来考察事情变化发展,这是第八。黄其军       作于2021年2月5日(古历庚子年十二月廿四)太史公自序(二)太史公自序(一)货殖列传(五)货殖列传(四)货殖列传(三)

武宁县18938378454: 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看后有什么观点? -
周奋宁圣: 《自序》历述了太史公世谱家学之本末.从重黎氏到司马氏的千余年家世,其父司马谈重老庄之学术思想,司马迁本人成长经历,继父志为太史公,及其著述《史记》之始末,无不具备于篇中.但作者娓娓道来,错落有致,累如贯珠.叙写司马...

武宁县18938378454: 太史公自序节选提炼出一个什么观?太史公自序节选提炼出一个什么观点
周奋宁圣: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撰写的序言.原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即这里节选的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武宁县18938378454: 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得到什么启示 -
周奋宁圣: 1.阐明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①家族的使命. ②时代的要求. ③父亲的遗愿. ④成一家之言的宏愿. 2.司马迁何以能写成《史记》? ①时代因素: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学术发展较快.充足的基础. ②家庭文化背景:史官世家.史家的传统与责任;先祖多方面的文艺的熏陶. ③自身的努力:自幼攻读古代典籍;两次游历开阔眼界,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④李陵之祸的刺激. ⑤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作《春秋》,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

武宁县18938378454: 从《太史公自序》中得知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 -
周奋宁圣: 原因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作者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他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

武宁县18938378454: 《太史公自序》的主要内容是 -
周奋宁圣:[答案]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所做的序文,排在全书的最后.全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司马氏的世系及其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第二部分叙述司马迁自己的经历及作《史记》的原由旨趣;第三部分对《史记》中的每一篇作了非常简...

武宁县18938378454: 太史公在《太史公自序》中不惜笔墨,挥毫《春秋》,其意何在? -
周奋宁圣:[答案] 司马迁答壶遂的问话,实质是具体地阐述《史记》本始的主题,即效法《春秋》述史,采善贬恶,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准则的原则,并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同时颂扬大汉威德.

武宁县18938378454: 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赏析 -
周奋宁圣: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

武宁县18938378454: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一篇读后感 -
周奋宁圣: 史记太史公自序读后感《太史公自序》论文 读过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后,我感慨颇深.《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所做的序文,排在全书 的最后.全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司马氏的世系及其父司马 谈的论六家要旨...

武宁县18938378454: 太史公自序 依据上述语段 概括司马迁为什么要创作 -
周奋宁圣: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父亲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写《史记》的宏愿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 三、司马迁要完成史家职责使命 四、司马迁想通过《史记》“偿前辱之责”,以抒发郁结之情

武宁县18938378454: 太史公自序最后一段是什么? -
周奋宁圣: “文王拘而演周易”是报任安书里的,太史公自序最后一段是: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