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孔子家语》翻译

作者&投稿:韦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肃《孔子家语》翻译~

【原文】 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狴,狱牢也)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冉有以告孔子,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庸用也,即就也。刑教,皆当以义,勿用以就汝心之所安,当谨之。自谓未有顺事,且陈道德以服之,以无刑杀,而后为顺。是先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毗辅也。俾使也。言师尹当毗辅天子,使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峻故也。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陵迟故也。(陵迟犹陂池也)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踰乎?” 【大意】 孔夫子当鲁国大司冠时,有父子争讼于公堂,夫子就把他们关在一个监狱中,三个月不审讯,他的父亲请求终止诉讼。夫子赦免他们了。季孙听说这事后,不高兴了,说:“孔司寇欺骗了我,过去他告诉我说,国家必须以孝为先,我现在杀戮一个不孝的来教化使民孝顺,不是很好吗?而又赦免了他,为什么呢?”冉有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唉!上层领导失去正道,而杀他的下层人民,是没道理的。不教他孝顺,而审判他的案件,是杀无辜。三军大败,不可能尽数斩首也。案情不合条例,不能刑杀。为什么?上面教化不行,罪不在百姓的缘故也。至于怠慢教令而苛刻于诛杀,是贼民。不按时令征发敛聚,是暴民。不试验能否可行就责成,是虐民。政策中没胡这三种情况,然后才可以执行刑罚。《尚书》说:‘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在陈述道德来先说服他们,但仍不行;崇尚贤能来劝勉他们,又行;把他们撤职查办,又不行;而后才用威刑来吓唬他们,象这样三年,那么百姓走上正道了。仍有一些邪民不服从教化的,然后就用刑罚来对付他们,那样,民都知道他们的罪了。《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所以威厉不试验,刑罚也不乱用。今世就不这样了,搞乱那些教化,增加那些刑罚,使百性迷惑而陷入刑法中,又接下来杀害他们,所以刑法越繁,而盗贼越多。那三尺的坎,空车不能登上它,为什么?太陡的缘故。百仞的高山,重载的车都上去了,为什么?坡缓的缘故。现代的民心斜缓很久了,即使有刑法,百姓能不越界么?”

原文: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翻译:孔子看见用网捉鸟的人,他捉到的都是雏鸟。孔子问他说:“只有大鸟捕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受到惊吓,所以难以捕捉到,雏鸟贪吃,所以容易捕捉到。如果小雀跟从大雀,就捕捉不到了;但是如果大雀跟从小雀,也可以捕捉到。”孔子回过头对弟子们说:“容易受到惊吓的大鸟就能远离祸害,喜欢贪食的雏鸟就容易忘记祸患,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啊,跟从不同的鸟是它们遭受祸福的原因。所以君子要谨慎选择自己跟从的人,借助年长者的谋虑来保全性命,仿效年轻人的愚蠢鲁莽,会有面临危险死亡的祸患。”

【原文】
  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狴,狱牢也)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冉有以告孔子,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庸用也,即就也。刑教,皆当以义,勿用以就汝心之所安,当谨之。自谓未有顺事,且陈道德以服之,以无刑杀,而后为顺。是先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毗辅也。俾使也。言师尹当毗辅天子,使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峻故也。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陵迟故也。(陵迟犹陂池也)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
  【大意】
  孔夫子当鲁国大司冠时,有父子争讼于公堂,夫子就把他们关在一个监狱中,三个月不审讯,他的父亲请求终止诉讼。夫子赦免他们了。季孙听说这事后,不高兴了,说:“孔司寇欺骗了我,过去他告诉我说,国家必须以孝为先,我现在杀戮一个不孝的来教化使民孝顺,不是很好吗?而又赦免了他,为什么呢?”冉有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唉!上层领导失去正道,而杀他的下层人民,是没道理的。不教他孝顺,而审判他的案件,是杀无辜。三军大败,不可能尽数斩首也。案情不合条例,不能刑杀。为什么?上面教化不行,罪不在百姓的缘故也。至于怠慢教令而苛刻于诛杀,是贼民。不按时令征发敛聚,是暴民。不试验能否可行就责成,是虐民。政策中没胡这三种情况,然后才可以执行刑罚。《尚书》说:‘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在陈述道德来先说服他们,但仍不行;崇尚贤能来劝勉他们,又行;把他们撤职查办,又不行;而后才用威刑来吓唬他们,象这样三年,那么百姓走上正道了。仍有一些邪民不服从教化的,然后就用刑罚来对付他们,那样,民都知道他们的罪了。《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所以威厉不试验,刑罚也不乱用。今世就不这样了,搞乱那些教化,增加那些刑罚,使百性迷惑而陷入刑法中,又接下来杀害他们,所以刑法越繁,而盗贼越多。那三尺的坎,空车不能登上它,为什么?太陡的缘故。百仞的高山,重载的车都上去了,为什么?坡缓的缘故。现代的民心斜缓很久了,即使有刑法,百姓能不越界么?”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的翻译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的翻译是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给它加上金属的箭头,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吗?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语》,选段原文如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

《孔子家语》观周原文及译文
江海虽然处于下游,却能容纳百川,因为它地势低下。上天不会亲近人,却能使人处在它的下面。要以此为戒啊!”孔子读完这篇铭文,回头对弟子说:“你们要记住啊!这些话实在而中肯,合情而可信。《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立身行事能够这样,哪还能因言语惹祸呢?”

《孔子家语·在厄》全文翻译
《孔子家语·在厄》 原文 :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原文及译文
子路初见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

孔子家语翻译
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揉烤 安上羽毛 磨锐利 主题:一个本质不错的人好好学习就会更有用。

《孔子家语·五仪解》的译文是什么?
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第七 原文: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孔子对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译文:鲁哀公问孔子说:“我想选择鲁国的士人,用他们治国,请问怎么选择录用呢?”孔子回答说:“...

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翻译。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人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出自《孔子家语·六本》。原文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孔子家语~颜回》翻译
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决.”子曰:“回也,善于识音矣.”颜回问于孔子曰:“成人之行,若何?”子曰:“达于情性之理,通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原,若此可谓成人矣.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

孔子家语始诛翻译
后来,孔子在卫国被匡地的人围困。孔子被围困五天以后才得以解围。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难道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但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之处。《孔子家语·始诛》的原文如下:孔子为鲁司寇,摄行...

孔子家语 致思第八 译文
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孔子家语》致思第八篇。

贵池区15232695282: 孔子家语 王肃 “孔子曰:'吾死后……'.”一段翻译 -
包残迪尔:[答案]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 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已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已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

贵池区15232695282: 王肃 孔子家语 翻译
包残迪尔: Wang Su Confucius

贵池区15232695282: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翻译 -
包残迪尔: 从这来讨论,有什么需要学(的理由)呢? 一、原文:春秋战国 王肃《孔子家语》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子路曰:“南山有竹,...

贵池区15232695282: 孔子曰吾死之后译文 -
包残迪尔:[答案] 原文: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

贵池区15232695282: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意思? -
包残迪尔:[答案] 【出处】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 【解释】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长时间待在臭的地方,就不觉得那...

贵池区15232695282: 《孔子家语》翻译 -
包残迪尔: 孔子家语》: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

贵池区15232695282: 文王教化《孔子家语》文言文翻译 -
包残迪尔: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来《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自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2113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5261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4102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1653于《家语》的《奏言》.

贵池区15232695282: 孔子家语 王肃 商易 -
包残迪尔: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 御狂马者不得释...

贵池区15232695282: 孔子家语 吾死之后 答案呢 -
包残迪尔: 由于你没有给题目,如果不符合你的意思可以用补充答案来告诉我.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

贵池区15232695282: 王肃《孔子家语》“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中的“是以”是什么意思? -
包残迪尔: 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是以可以翻译作:所以说,因此.展开全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