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屠徐州城吗?

作者&投稿:聂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曹操屠城的时候,是只屠徐州城,还是屠了整个徐州啊?~

我也觉得只是所过之处的屠杀,因为后期曹操争霸天下的时候用的还是青徐之兵,像赤壁时诸葛亮周瑜还说曹操多是青徐之兵不善水战。 而且可能绝对没有屠城屠杀这么严重,应该算是一路上的烧杀抢掠,这在乱世三国中属于很常见的。众所周知,官渡之前陈琳写了一封讨贼檄文给曹操,如果当初曹操真的徐州屠城的话,这个必能成为攻击他的有力借口与武器,然而檄文中对徐州一事为题一字,可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屠杀。而写曹操屠徐州的事的书无疑当属后汉书(取材自曹瞒传是吴人所写)三国演义(亲刘抑曹),相反三国志所写的就客观可信的多了,最重的一句话也就是所过皆残戮。在三国志陶谦传中所记载的文献来看,死于兵祸的人占绝大多数。而非直接杀戮。

无中生有,或是小题大作。
据史书记载,曹操的确有两次用兵徐州。第一次是初平四年(193年),下邳阙宣聚众与陶谦与共举兵造反,曹操征陶谦。
  《三国志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次是为公出征。曹操跟徐州城居民没有什么仇恨,不可能杀害无辜的老百姓。他昔日一直很爱护百姓的,曾经因为自己的战马受惊踩踏老百姓的庄稼就要自刎谢罪的他,怎么可能随意杀害老百姓呢
  《三国志陶谦传》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这里的描述是陶谦兵败走,死了万人。这样看来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次是兴平元年(194年)春,曹操的父亲为陶谦所害,所以曹操为复仇东伐。这一次是为私复仇东伐。
《三国志武帝记》载:”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报杀父之仇,曹操的确杀了一些人,可能做得过分些。
  《世语》对这个事有个说法,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邵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遗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邵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邵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邵时已死。“
  《曹瞒传》载:”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客观地来看,这里面写的还是有些道理的。陶谦派去迎接曹操家人的士兵半路上起了贪财之心,杀害了曹操家人,上山为匪,给陶谦惹了祸端,连累了徐州城人。

  由此可见关于曹操屠徐州之事,《世语》写的已经比较详细,但是,《后汉书》的作者弃而不用,而采用《曹瞒传》的说法,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把陶谦说成正人君子,把曹操描述成屠城的恶魔。
  《曹瞒传》正是曹操屠杀徐州百姓谎言之源头,而《后汉书陶谦传》没能仔细考证,不负责任地照搬野史传说,才最终使曹操屠杀百姓的恶名从此流传天下。换个角度来分析,如果曹操真的杀害徐州无辜百姓数十万,那么,这个事肯定成为一个让他的政敌攻击他的把柄,但是,在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里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内容。
  没有考证的事件,就这样被流传至今。这意味着曹操屠徐州是无中生有,或是小题大作。当然,如果曹操真的杀害平民百姓,那的确应该被批判,但不管怎样,不应该无中生有、夸大事实。

献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将侯成、宋宪等生擒吕布谋士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处死,收降吕布将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刘备在徐州牧陶谦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投奔曹操。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刘备遂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竹,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历史上曹操有二次用兵徐州。第一次是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下邳阙宣聚众与陶谦与共举兵造反,曹操征陶谦。《三国志�6�1武帝记》“四年春,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 这一次是为公出征。也没有什么仇恨,不可能杀害无辜的老百姓。《三国志�6�1陶谦传》“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三国志》的描述是陶谦兵败走,死了万人。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次是兴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春,曹操的父亲为陶谦所害,所以曹操为复仇东伐。这一次是为私复仇东伐。《三国志�6�1武帝记》“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三国志�6�1陶谦传》 “兴平元年,复东征,略定琅邪、东海诸县。谦恐,欲走归丹杨。是岁,谦病死。”为了报杀父之仇,曹操可能做的过分些。《三国志》已经指出“所过多所残戮。” 《后汉书》的作者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后汉书�6�1陶谦传》对曹操徐州之战,写的矛盾重重。 一是时间不符,“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曹操的父亲是兴平元年(一九四年)为陶谦所害,初平四年(一九三年)曹父还没有死曹操不存在复仇,所以杀人就没有动机。 二是地点不符,《三国志�6�1陶谦传》“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后汉书�6�1陶谦传》“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曹操是疯子? 把 “取虑、雎陵、夏丘。”的死人都运到泗水,使为之不流?。 三是添油加醋。《曹瞒传》“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遇太祖至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后汉书》选用吴人编辑的《曹瞒传》。(《曹瞒传》是吴人的敌对宣传作品。)而且还不解恨,把“数万”扩大成“数十万” 是典型的曲笔。 四是张冠李戴, 把政治事件变为部下图利。《三国志�6�1武帝记》“兴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世语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邵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遗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邵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邵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邵时已死。”《曹瞒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 世语 》写的比较详细。《后汉书》的作者弃而不用,而采用《曹瞒传》的说法,作者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把陶谦说成正人君子,把曹操描述成屠城的恶魔。 如果说曹操真的杀害徐州无辜百姓数十万。是政敌攻击的最好借口。袁绍能放过这大好的机会吗?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里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曹操屠徐州是无中生有,或者是小题大做。
参考资料: http://tieba.baidu.com/f?kz=219545474

  初曹操之父曹嵩,因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初平四年为陶谦所杀。   对于此事,《三国志》,《后汉书》,《世语》,韦曜《吴书》诸书记载不一,众说纷纭。在下认为当是从《吴书》所云为合理。   因为当时公孙瓒遁入幽州,闭门不出,袁术又南下扬州,图谋徐州,陶谦和其联盟等于名存实亡,为保护徐州,陶谦只有交好袁曹。而曹嵩当时正好避乱于琅邪,琅琊为徐州势力范围,曹嵩之一举一动必难逃陶谦之手。试想陶谦在和曹操处于敌对状态时,也未为难过居于琅琊的曹嵩,那么更不可能在想交好的时候杀害曹嵩。曹操派遣迎其父的人是泰山太守应劭,应劭为初平三年陶谦联合豪杰,同讨李傕时一员,和陶谦关系非浅。基于以上原因,陶谦只有派兵沿途护送曹嵩以向曹操示好更符合历史情况,可问题就出在护送的人身上。   曹嵩自琅琊赴兖州,必经泰山郡华、费两县。初平四年,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下邳为当时徐州州治,陶谦,始虚以委蛇、与其合从,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后遂杀之,而并其众。曹嵩曾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家财可称亿万,在去兖州途中光家财就装了百馀辆车招摇过市。而华、费一地的陶谦军正多是阙宣余党,看见这大宗钱财怎能不心动,更且招安不久贼性未泯。于是利字当头,磨刀霍霍,曹嵩一家顿时身首两分,魂归黄泉。可叹曹嵩当初要是不吝惜家财,尽予曹操起兵所用,也不会今日人为财死。   曹嵩一死,护送之应劭,弃官北逃袁绍,杀人之贼党,夺财南遁淮南。天南地北让曹操去那抓他们回来问罪?自然归咎于陶谦。初平四年秋,曹操起兵讨伐陶谦,袁绍使朱灵督三营助之,而曹军之 “青州军”, 正是由昔日被陶谦赶出徐州的青徐黄巾,倒是名副其实的“还乡团”。   一时之间,上报新仇,下记旧恨,势不可当,曹操大军先后攻拔十余城,曹将于禁攻克广威(沛县东),沿泗水直至彭城。另前锋曹仁别攻陶谦部将吕由,破之后还与曹操合兵。陶谦引军迎之,彭城一场大战,面对上下眼珠子都快冒血的曹军,陶谦军大败,其只得逃离彭城,退保东海郯城据守,曹操乘机又破彭城,傅阳。初京、雒,三辅因遭先后遭董卓、李傕之乱,民流移东出,依附陶谦,多在彭城间,此次遇操军所至,皆遭杀戮。   其后曹操向东北攻费、华、即墨、开阳,陶谦于郯城一面遣别将救援被曹军围攻诸县,一面飞书遣使告急于青州刺史田楷。救援各县的援军却被曹仁骑兵击破,开阳赖有藏霸等守城,得以幸免。但曹操大军兵锋直至郯城。所幸城池坚固,曹操攻之不下。是时青州刺史田楷与平原相刘备带兵救援徐州,陶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刘备。   陶谦帅其众军郯城西南武原县(属彭城,今江苏邳县西北二十五公里),曹操不得进,转而引军渡过泗水,南破取虑、雎陵、夏丘三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二月,曹操亦因兵粮告尽,终得退兵。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经此大难,曹操军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彭城、傅阳、取虑、雎陵、夏丘)城保,无复行夡。徐州五郡,琅琊、东海、下邳、彭城尽为曹军光顾,惟有南之广陵未遭兵灾,那知祸不单行,陶谦同乡下邳相笮融因惧曹操,带领男女万人,马三千匹,南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怎料笮融垂涎广陵资货,酒酣耳热之际,一刀杀了赵昱,放兵大掠,广陵为之一空。数月之间,五郡崩坏,陶谦数载辛劳,尽为丘墟,徐州顿由乐土翻做修罗场。

没有

本来准备的,被人劝住了


曹操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刽子手,他一共屠过多少城池?
曹操屠城从来不加考虑,凡是认为有利于加速结束战斗、能够彻底平定当地叛乱的话,便直接选择屠城,因此在徐州、雍丘、淮南、武都和冀州等地接连屠城,死伤军民达到了数十万人;曹操杀人向来不加考虑,他杀过将军、杀过百姓,也杀过当今名士,就连在官渡之战已经投降了的七万大军,曹操并没有选择收服,而...

曹操为父报仇,打破徐州屠城,他的仇人最终是什么结局?
这一下可是惹了大麻烦,曹操彻底的被激怒了,也让曹操可以师出有名的正式攻打陶谦。陶谦虽然经营徐州多年,但是军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自己的军队一下就被曹操击垮了,操的军队沿路攻破多个城池,但是一直拿下了徐州城,也没有找到张闿这个人,曹操为了自己的私愤,下令进行了屠城。其实曹操攻打徐州城...

曹操屠城是真的么?杀了多少平民?曹操国力强大和屠城夺财有关么?只说...
曹操屠城有很多史料涉及,但是能够相互佐证的,或者说确凿的证据并不多 一般来讲有记载的大概有:一、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父亲被杀,攻陶谦,徐州大屠城”二、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三、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四、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兵...

谁知道曹操屠的哪个城?拜托了各位 谢谢
历史上曹操有二次用兵徐州。第一次是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下邳阙宣聚众与陶谦与共举兵造反,曹操征陶谦。《三国志;武帝记》“四年春,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 这一次是为公出征。也没有什么...

曹操在徐州屠城的时候究竟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
曹操攻打陶谦的导火索,是曹操的父亲在徐州境内死于非命了。曹操的父亲是如何死的?史书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陶谦亲自下令让人杀的;第二种说法,是陶谦的部属擅自杀死的;主流观点更认可第二种说法。曹操的父亲从徐州经过,陶谦想讨好曹操,就派人护送曹操的父亲。结果好心办了坏事,陶谦委派的...

曹操有屠徐州城吗?
初曹操之父曹嵩,因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初平四年为陶谦所杀。 对于此事,《三国志》,《后汉书》,《世语》,韦曜《吴书》诸书记载不一,众说纷纭。在下认为当是从《吴书》所云为合理。 因为当时公孙瓒遁入幽州,闭门不出,袁术又南下扬州,图谋徐州,陶谦和其联盟等于名存实...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屠城
1.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屠徐州城 2.1645年扬州十日,3.1645年嘉定三屠 4.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湘军屠九江城;5.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湘军曾国荃部屠安庆城 6.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曾国荃部屠杀天京(南京)城 7.1894年11月,日军旅顺大屠杀 8.1937年日军的南京大屠杀 ...

以政治的眼光看待,曹操屠徐州城,做的对不对?
不对,曹操占领徐州是在官渡之战之前,那时候曹操的根基并不稳固,徐州屠城使曹操尽失仁心,其它州郡就算有投降之意这样一来也不敢降了,会死战到底,给曹操势力的拓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再者,曹操徐州屠城也有为父报仇的因素,牵扯个人情感,对政治影响的考虑不周全。

曹操屠城是真的么?杀了多少平民?曹操国力强大和屠城夺财有关么?只说...
这里我要说明下所谓徐州屠城,不是说屠徐州,正史也就记载曹操攻下琅邪、东海诸县。没说攻下徐州,王夫之也没说曹操打到那,就敢信口开河。还有徐州就是彭城、郯,大家不要以为徐州与彭城、郯是三座城,它们三个只不过名字不一样,是同一座城。好了,我们用历史学来证明,那三国志是正史,王夫之说的肯定不是正史,...

历史上,曹操对徐州的屠城,是不是为了给父亲报仇?
陈宫原本是徐州东郡的官吏,他见曹操人不错,就表示投降曹操,迎接曹操入城,不料曹操最后来了个屠城,陈宫觉得自己的感情被欺骗了,所以他才投奔吕布,后来他誓死不愿为曹操效力,主要是因为他无颜面对被曹操屠杀的那些冤魂而已。曹操想要取得天下,自然应该以德服人,他当然明白仁术要高于霸术,可他为什...

徐闻县13471823399: 曹操有屠徐州城吗? -
迪路伤湿: 初曹操之父曹嵩,因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初平四年为陶谦所杀.对于此事,《三国志》,《后汉书》,《世语》,韦曜《吴书》诸书记载不一,众说纷纭.在下认为当是从《吴书》所云为合理.因为当时公孙瓒遁入幽...

徐闻县13471823399: 曹操屠城的时候,是只屠徐州城,还是屠了整个徐州啊? -
迪路伤湿: 我也觉得只是所过之处的屠杀,因为后期曹操争霸天下的时候用的还是青徐之兵,像赤壁时诸葛亮周瑜还说曹操多是青徐之兵不善水战. 而且可能绝对没有屠城屠杀这么严重,应该算是一路上的烧杀抢掠,这在乱世三国中属于很常见的.众所周知,官渡之前陈琳写了一封讨贼檄文给曹操,如果当初曹操真的徐州屠城的话,这个必能成为攻击他的有力借口与武器,然而檄文中对徐州一事为题一字,可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屠杀.而写曹操屠徐州的事的书无疑当属后汉书(取材自曹瞒传是吴人所写)三国演义(亲刘抑曹),相反三国志所写的就客观可信的多了,最重的一句话也就是所过皆残戮.在三国志陶谦传中所记载的文献来看,死于兵祸的人占绝大多数.而非直接杀戮.

徐闻县13471823399: 陶谦与曹操的恩怨曹操有屠徐州城吗 -
迪路伤湿: 曹操的父亲和家人被陶谦的部下杀害之后,曹操怒了. 按照曹操的人生哲学,从来只许他对不起别人,不许别人对不起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得知老爹曹嵩和弟弟曹德等全家人惨遭杀害后,他二话不说决定起兵报仇.凶手张闿已经跑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陶谦跑不了,徐州更跑不了. 不久,即使放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来看,照样罪恶昭著、惨无人道的一幕出现了: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击(陶)谦,破彭城傅阳.(陶)谦退保郯,(曹)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陶)谦者皆歼.(《后汉书·陶谦传》) ……

徐闻县13471823399: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屠没有屠徐州城,还有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
迪路伤湿: 没有、不是

徐闻县13471823399: - ---------关于曹操攻打徐州------------
迪路伤湿: 首先,从曹操的史籍记载中与其诗人身份可知曹操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人,不同于刘备的喜怒不形于色,曹操一向是喜怒形于色.在主观感情上他绝对想打.第二,当时曹操已经和袁绍结...

徐闻县13471823399: 三国三次屠城是那三次? -
迪路伤湿: 曹操屠城,前科累累 一、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攻陶谦,徐州大屠城,“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二、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三、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 四、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兵七万(一说八万).虽非屠城,但意思差不多. 五、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六、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乌丸,屠柳城. 七、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不是曹操亲自所为,但若无曹操默许甚至下令,部将岂敢屠城?

徐闻县13471823399: 谁能讲讲曹操与徐州的故事? -
迪路伤湿: 其实是因为徐州此地长期未经战乱,所以付诸恐怖政策能够更加迅速彻底的瓦解徐州军民的抵抗意志,当时曹操见徐州经济发展的很好,希望把徐州打下来当做自己日后争夺天下的根据地,他对把徐州收入囊中是迫切的.曹操是个十分理智的人,而且史传记载他和他父亲之间感情并不是十分的融洽,所以他绝不可能会为报父仇而发动屠城.“粮食不够用”更是扯淡.当然长期看来屠城是有副作用的,所以之后曹操再也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屠城.

徐闻县13471823399: 曹操有没有坏的一面? -
迪路伤湿: 曹操有着十分突出的恶德劣行. 首先,他攻打徐州的时候三度屠城.比如,初平四年,攻陶谦,徐州大屠城,“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试问一下,这是曹操作为杰出政治家应...

徐闻县13471823399: 曹操带兵攻打徐州,沿路杀戮百姓,还命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 -
迪路伤湿: 因为徐州牧陶谦部将张闿将曹操之父曹嵩及一家全部灭口,曹操一为为报杀父之仇,二为占领徐州,所以起兵攻打徐州,并下令屠城.后来因为吕布陈宫等进攻兖州,兖州只剩下三城掌握在曹操手中,曹操怕老家失守,于是和陶谦和谈,回军兖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