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投稿:巢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章节选二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感悟。
在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荒凉但并不衰败,看第5段小虫的描写,小虫虽小,而且身处荒芜之地,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而活着,在眼前霎时出现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小虫们顽强的生命力。史铁生观察之仔细令人难以想象,纸上的昆虫,在他的笔下都赋予了生命,我想这也是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一种体现吧。
在第一部分中,地坛似乎和作者很有缘分,不仅生活在地坛附近而且它是作者病后理想的倾诉对象。“它像是等我而来”,作者说,发出了命运不由己的感慨,结合上下文,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和灵魂依托。
作者在地坛中,想着生、死,最后终于得出解答:“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是的生命不过就是如此变更交替,生是希望的复燃;智者只会把人生之死当作最大的冒险。我们应该怎样的活下去?为什么要抱怨上帝的不公平?谁能帮助我们改变命运呢?我们只能靠自己。当一个人能够豁达的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已故母亲的缅怀,第二部分的文字描写细腻,字里行间却都透露着淡淡的忧伤,自责。
在第二部分的第三段,作者描写道:“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场面!母亲在想什么?安慰?祷告?担忧?……?母亲为儿子想了这么多,可惜儿子却浑然不觉。由此不觉联想到以前语文老师问我们,当我们的母亲为我们端来一杯牛奶或一盘水果时,谁会想到这就是伟大的母爱,谁会深情地道一声谢谢呢?很遗憾,没有人做到,我也惭愧万分,因此在往后都倍加注意了。
第二部分4、5段写以小说发表回报母亲,有哪一位母亲不为自己子女的成功而骄傲?这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而当一个本能为你自豪的最亲亲人不在了,心里是何等的失落?史铁生这时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在整个第二部分中,都贯穿强烈的痛悔和自责,这个由于男孩子的羞涩与倔强,在深深自责的同时告戒年轻人。
“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圆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与前文呼应,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我”在母亲生命中的重要性,这就是对“母爱”最好的诠释。


《我与地坛》《围城》
多年以前第一次读他的《我与地坛》, 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并且关注他的生活和动态。别的作家,我只停留在对他水平的认可,不会让我牵挂。只有史铁生,他高贵的人格和被摧残的身躯,让我有一种追星般的热切,我感同他的病痛,仰望他的高度,追随他的思绪。朴素的语言蕴含哲思,表现出对生命的豁达...

《我与地坛》内容问题?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与地坛中第二部分倒数第二段的意思
我一直拒绝和不懂得《我与地坛》这样一篇在当代极其难得,值得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的朋友谈论散文。因为只有深味着切身的孤独和寂寞的人才能读懂铁生。散文是一种超脱的静界,需要思考的静寂与独省。每当我进入“地坛”,我强烈地感受到沈从文先生在《烛虚》中所言的渴望:“我需要宁静,到一个绝对孤独的环境...

我与地坛的关系
”(汪政、晓华:《生存的感悟——史铁生〈我与地坛〉读解》)这种说法我既同意也不同意。我也觉得《我与地坛》表面上看好像是没有章法,这当然是结构文章的一个很高的境界。但我又觉得这种“无法”的结构是通过“有法”而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史铁生在写作这篇散文之前,很可能仔细琢磨过它的谋...

作家史铁生的生平事迹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1998年患尿毒症,终至透析。病情稳定后,有随笔集《病隙...

关于史铁生的故事
3、追求与活着 在瘫痪的艰难岁月里,史铁生暴躁易怒。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便不得不耗在园子里。他有时待一会,有时直至月光满地。史铁生说:这么多年我在这园子里,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萦绕史铁...

...小标题为“从美学角度分析语文课文《我与地坛》”的论文
我觉得抓住生命主题这根主线,从学生阅读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我与地坛》,有助于构建学生的生命意识。文本至少从下列三个方面给了学生关于生命的启迪: 一、珍爱生命,不弃今生 作者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忽地“残废了双腿”,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年轻人一下子失去了行走能力,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啊!美好的青春才开始...

可敬之人,可读之书——史铁生
“铁生”这个名字,不知是料他命途不顺取“铁生”来挽救,还是“铁生”便意味着命运不济?的确让人唏嘘。      后来,读了他的《我与地坛》,粗略的知道了他的遭遇,心想“铁生”好硬的名字,就像这个名字一样,他的一生是那样英勇地与命运抗争。他曾自述庆幸父母在“铁”...

求老人与海我与地坛的读书笔记要自己的感受要原创
早些年我只读过铁生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但印象极深。其时,我在内蒙和北京两地奔波,每一次回内蒙的必修课就是文化沙龙,三五好友同时邀请名媛淑女饮酒读文。《我与地坛》是在草原的里由主持"内蒙古"的两个主持人轮流读的。一字一句敲在人的心坎上,每一个人都禁不住。 --贺雄飞 走过苦难 有位哲人说:人生的...

悼念史铁生的几则对联
一生痛苦长存《病隙碎笔》;数载思考感悟《我与地坛》。六十度春秋半生以病为业截肢瘫痪尿毒症轮番来袭忍受多少痛苦;卅余载文坛一直笔耕不辍老屋地坛清平湾交相生辉留下无限沉思。身虽残,笔犹健;文长久,人万年。生时坐着 以笔奉献艺术;死后站着 用爱感化人间。挫折之火熔不化的铁;荣誉之声阻...

平原县13448929251: 史铁生《我与地坛》表达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广临白消: 《我与地坛》集中思考和表达了“生命”的困难与意义,这是史铁生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对生命再三再四循环反复的思考咀嚼和叩问所得.这样的主题致思方向,对于当代...

平原县13448929251: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怎么的思考 -
广临白消: 对母亲的思念感激,对人生的思考,对身边人的观察.

平原县13448929251: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本文愈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广临白消: 文章主要表达的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平原县13448929251: 分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思想意蕴 -
广临白消: 思想底蕴? 解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不要从书或者文章上着手. 作者!读者! “人”才是最重要的. 之于作者:为什么写,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写的,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写的,抱着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绝望的还是乐观的,等等. 之于读者:读书时的心情,我是说当时当地当天的情绪,不是说那本书或文章带来的心情;于自身联想到了什么,共鸣在哪里,和自己生活的重叠在哪里,这些都是出发点.不同的人,读起来有不同的感受. 没有什么“思想底蕴”需要人去分析. 很简单,写的人因为心情,因为生活,所以写;读的人,因为心情,因为需要,所以读. 一个营造一种氛围,一个进入这个氛围.呼吸,呼吸…… 不要让应试教育害惨了……

平原县13448929251: 简述散文《我与地坛》所表现的生命意义 -
广临白消:[答案]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通篇贯注着一种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文章虽长,但不令人乏味和烦躁,厚重但不失清爽和舒畅,他既没有追逐功名利禄的贪心,又没有那矫揉造作的虚伪.他那种对人生根本困境的洞察和直言不讳的揭示,以及作者为此所受...

平原县13448929251: 《我与地坛》讲述的是什么 -
广临白消: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其核心是对生命的感悟,即对“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不幸的感悟.他独自承受着“残废了双腿” 的厄运,并对其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感...

平原县13448929251: 史铁生在他的散文作品《我与地坛》中,是怎么样感悟生命的? -
广临白消: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

平原县13448929251: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的什么寓意?
广临白消: 疾苦中感受美好的生活,体会不一样的人生,发挥自己的价值.

平原县13448929251: 我的地坛的赏析 -
广临白消:[答案] 痛苦让它如此美丽———《我与地坛》(节选)的赏析 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他双腿残废;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时刻,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作家史铁生的人生何其痛苦!然而人生的苦难经史铁生咀嚼,竟焕发出神奇、瑰...

平原县13448929251: 分析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以及表现主题的艺术方式. -
广临白消: 分析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以及表现主题的艺术方式.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我与地坛》以北京的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