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注释

作者&投稿:邵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翻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1、恶已:恶、丑。已,通矣。

2、斯:这。

3、相:互相。

4、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5、盈:充实、补充、依存。

6、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7、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8、作:兴起、发生、创造。

9、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写作背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一章。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对于美和善的定义和认知也在不断变化。

在当时的社会中,一些人通过欺诈、剥削等手段来追求物质财富和表面上的美好生活,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另一些人则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追求真正的美和善。

老子认为,人们对于物质财富和表面美好的追求只会让人失去真正的幸福和价值,而只有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的提高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价值。

他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写下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丽的时候,这说明丑陋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时候,这说明不善良的行为已经充斥四方了。

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他认为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很多表面上的美好和善良,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价值和幸福所在。他希望人们能够从更深层次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和善,从而引导人们去追求更加高尚、纯粹的精神境界。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出处原文,注释和翻译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注释:1、恶已:恶、丑。已,通“矣”。2、斯:这。3、相:互相。4、倾:充实、补充、依存。5、...

《老子二章》中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老子二章中老子阐述了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道理。由此引申出“无为”的重要性,即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 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发而不去占有,有所施为,但是不依赖,大功告成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

请问老子所云: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作何...
“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译为:世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而当人们刻意去“为”美的时候,恶就已经产生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好的、高效的行为),而当人们刻意的、怀着功利心目的性去做这些的时候,则善的行为也会变的不善了。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翻译:天下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知道...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如何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出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

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是什么意思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意思是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出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意思是有与无相互对立而产生,前与后相互对立而出现。相生:是相互产生。相随:是相互伴随而存在。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
关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

蕉岭县14793949140: 道德经第二章翻译和赏析 -
粱郑蛇胆:[答案]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

蕉岭县14793949140: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为善之为善也,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 -
粱郑蛇胆:[答案] 【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翻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

蕉岭县14793949140: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注释翻译和赏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
粱郑蛇胆:[答案]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

蕉岭县14793949140: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怎么翻译? -
粱郑蛇胆:[答案] 出自老子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

蕉岭县14793949140: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翻译!中文翻译 -
粱郑蛇胆:[答案]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蕉岭县14793949140: 《老子》二章得译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知人者智)PS:要准一点得啊 -
粱郑蛇胆:[答案] 正解《老子》第二章:(以哲学——以辩证法解“非常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

蕉岭县14793949140: 要一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翻译—老子的 -
粱郑蛇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蕉岭县14793949140: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怎么翻译 -
粱郑蛇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为美,这些罪恶已经.都知道好的为好,这不好已经.

蕉岭县14793949140: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 -
粱郑蛇胆:[答案] 一、美与丑、善与恶是矛盾的两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美、善之所以为美、善,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当你认识到美、善之时,心中已经有了衡量美丑、善恶的标准,便已经失去了公正公允,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二...

蕉岭县14793949140: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粱郑蛇胆: 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现代白话文为: “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