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教士对中西文化做了哪些贡献?

作者&投稿:利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 西方 传教士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上的贡献??~

17世纪时期,西方传教士不断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在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中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引起西方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借鉴。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曾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传播先进技术,文明

正是在明末清初这段时间,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的活动,西学即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出现了一次活跃与高潮。

在天文学方面,欧洲传教士们来到中国后,不仅翻译、介绍了许多西方天文历算方面的书籍,而且引进、制造了一批天文仪器,如地球仪、天体仪、望远镜,等等。如汤若望在明末、清初先后编成《崇祯历书》和《时宪历》。后者就是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阴历。还编著了《古今交食考》《测食说》《恒星出没》《浑天仪说》等天文著作。比利时籍的传教士在清朝供职期间,更主持设计制造了6件大型铜制天文仪器,有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本经仪、象限仪和纪限仪,安置在北京观象台。并由南怀仁绘图陈述,收入了《灵台仪象志》。在介绍欧洲先进的天文学说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另一位传教士,是法国的蒋友仁。1761年,蒋友仁将手绘的《坤舆全图》进呈乾隆皇帝。此图附有说明,介绍了伽利略和哥白尼的地动说及行星运动说,指出哥白尼学说“以太阳静地球动为主”。蒋友仁的《坤舆图说稿》手抄本,经中国著名学者何国宗、钱大昕润色,刻印流传,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

在数学方面,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德的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是关于平面几何学的系统性著作。由此传入中国一种崭新的逻辑推理方法,也大大丰富了中国几何学的内容与表述方式。原书15卷,当时只译出了前六卷,刻于1607年。利玛窦同李之藻合译的另一部数学著作《同文算指》,是我国最早介绍欧洲笔算的著作。在这部书中,从加减乘除到开方,中国和西方的算术第一次融会在一起。由于简便易行,经过后来的改进,得到了普遍的推广。1634年编成的《崇祯历书》中,也介绍了大量的西方数学方法,将西方平面三角学、球形三角学传入中国。汤若望也编写了《几何要法》和《新法算术》等数学著作。在17世纪的中国,计算工具共有4种:珠算、笔算、筹算、尺算,后三种都是从西方传来的。

当西方传教士来华的时候,正值明朝末年。国力逐渐衰微的明帝国,面对关外崛起的满族(1636年建国号大清),自然地对西方先进的火器极感兴趣。葡萄牙人最早将西洋火炮从澳门带到北京,当时人称“红衣大炮”。因为葡萄牙被称为“佛郎机”,所以又称“佛郎机炮”。这些“佛郎机炮”在对满族军队作战中发挥了威力,被封为“红衣大将军”。汤若望来华后,也奉命铸造火炮。在皇宫旁特地设立了一个铸炮厂,两年时间就铸造了20门大炮。最大的可容40磅的炮弹。汤若望还口授了《火攻絮要》,就是专门传授火炮的图样、制作和应用的著作。清朝早在立国之前,就十分重视西洋火器。他们的“红衣大炮”,也被封为“大将军”,随部队行军作战。清朝初年,为了平定“三藩之乱”、防备台湾郑成功武装力量的需要,仍然重视西洋火器的制造。南怀仁就曾奉命督造神威大炮,著有《神威图况》。

当大清帝国的统治逐渐巩固之后,统治者的兴趣与注意力逐渐转向传教士们带来的欧洲新鲜奇巧的工艺品,如自动机器和钟表,等等。康熙时在清官服务的法国传教士陆伯嘉,专造钟表与物理器械;另一位法国传教士杨自新,曾献给乾隆皇帝一只自行狮,能走百步,发条藏在狮子腹内;后来又制造一狮一虎,能行三四十步。传教士汪达洪制造的两个机器人,能手捧花瓶行走。他还改造过一个英国奉献的机器人,使他能书写满蒙文字。

同天文、数学一道传入中国的,是西方的地理学。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地球的全貌,使中国人大大开阔了视野。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地图,后来曾多次改进刻印,有多种刻印本。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撰写的《职方外纪》一书,有世界地图在前,介绍文字在后,是第一部对中国全面介绍近代世界地理知识的著作。意大利人卫匡国著有《中国新地图集》,被欧洲人称为“中国地理学之父”。康熙时期,委托传教士雷思孝、白晋、杜德美等人对全国进行普遍性测绘。测绘工作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当时测量工具简陋,只能以绳测量。随时随地观察天体,用三角法测量,以规定经纬度。经过10年努力,终于完成了《皇舆全览图》。它是当时世界上西什库天主教堂工程最大、制图最精确的地图。这幅中国地图,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更准确。后来,在乾隆年间,传教士宋君荣、蒋友仁等在中国学者的合作下绘制成一幅亚洲地图,称为《乾隆内府铜版地图》,或者《乾隆十三排地图》。

欧洲传教士还把西方生物学、医学知识传入中国。为了求得自己的进身之阶,欧洲传教士们还常常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与技能为皇室和王公大臣看病。如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刘应等人,就曾用金鸡纳霜(即奎宁)治好了康熙皇帝的疟疾,外科医生罗德先还为康熙皇帝治好了心悸症和上唇瘤;安泰不仅随皇帝巡游,成为侍从御医,而且平常为教友看病,往往门庭若市。传教士白晋和巴多明还将一部法国医学著作、根据血液循环及最新发明编写的《人体解剖学》译成满文,并附有满文说明的插图。

传教士们还把欧洲的建筑技术与风格带到中国来。他们在各地修建欧洲风格的教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年间开始修建的我国著名的皇家苑林——圆明园,就有欧洲式的建筑。圆明园的附园——长春园的一部分,是仿法国宫殿风格设计建造的。这一工程,就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奉乾隆皇帝之命主持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协助郎世宁设计的西洋楼建筑群,中西合璧,规模宏大。蒋友仁擅长设计和工程机械的技能,特别肩负着设计“水法”(即喷水池)的任务。他设计的喷泉式水钟,用十二生肖代表十二个时辰,会轮流按时喷水。在西洋楼远瀛观南端的观水法,是乾隆观看喷水景色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年放置宝座的台基和石雕屏风,以及欧式的门。建成之后,大受乾隆皇帝的赞赏。

郎世宁不仅在西洋楼建筑群的设计和修建中对西方建筑术的传入中国有着重要贡献,而且还将西方绘画艺术带到中国来。这位意大利传教士,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早在来华之前,已颇有成就。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就完成了热那亚一座修道院的壁画,显示了成熟的技艺。郎世宁把文艺复兴以来先进的欧洲艺术成就带到中国。他随身带来一批西方艺术典籍,来华后据此编写教材,传授艺徒。据说他曾同一位中国官员合作,编写了一本教授绘画技艺的书。郎世宁到中国,大受清朝统治者的喜爱,成为一名宫廷画家。在清廷长期工作期间,他将西方透视、光暗表现等科学技法传授给中国画家。郎世宁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上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善于融会贯通,以西法作中国画。在西方精于写实、透视的基础上,郎世宁吸收了中国的传统画法,不仅花鸟造型富于生气,各种马姿尤为精彩,人物风度服饰也相当中国化,但面部则用西方立体光暗表现。例如,郎世宁一生的力作之一《马术图》,高2.23米,阔4.26米,已突破中国卷轴的范围,实际上是西方巨幅油画的形式,但笔法全是中式。这幅巨作描绘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蒙古首领阿睦尔撒纳等人的实况,以阿睦尔撒纳等11位被接见的蒙古首领居中,乾隆骑马位于右侧,文武大臣簇拥于后,左面则绘以表演马术的骑兵。这幅画的构图也和中国传统的“天子居中”的宫廷接见图完全不同,是以侧面展开,由右至左,实际上是运用了文艺复兴以来常见的表现圣母和圣婴耶稣接受东方贤者礼拜的构图形式。此外,郎世宁还经常与清朝的中国宫廷画家合作,如《乾隆雪景行乐图》,就是他与唐岱、陈枚等人合作而成。图中树木坡石皆用中式画法,而人物头像则用西式画法,建筑则运用透视法,整幅画构图气魄浑宏,用笔工整,着色尤为华丽,是一幅宫廷画佳作。




西方传教士对中西文化做了哪些贡献?
比利时籍的传教士在清朝供职期间,更主持设计制造了6件大型铜制天文仪器,有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本经仪、象限仪和纪限仪,安置在北京观象台。并由南怀仁绘图陈述,收入了《灵台仪象志》。在介绍欧洲先进的天文学说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另一位传教士,是法国的蒋友仁。1761年,蒋友仁将手绘的《坤舆全图》进呈乾...

法国传教士白晋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1697年白晋在巴黎就《易经》的题目作了一次演讲。在演讲中,他把《易经》视为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合理、完美的哲学,他说:虽然(我)这个主张不能被认为是我们耶稣会传教士的观点,这是因为大部分耶稣会士至今认为《易经》这本书充斥着迷信的东西,其学说没有丝毫牢靠的基础……然而我敢说这个...

外国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有哪些?
最早的有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于1818年创办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1818~1856年)和为纪念马礼逊对促进中国教育及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而于1836创办的马礼逊学院(1836~1850年)。教会学校的创办目的不外有二:一是“交互教育中西文学”,即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语言上的相互学习,从而最终达...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不经意间你会注意他们的身影——传教士,近代历史长河里,他们充当了先锋,为传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积极奔走,穿梭于各大场合,给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笔难于抹去的重彩。西方传教士,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史学界对西方传教士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希望以此为借...

传教士传播西方法律的积极影响
传教士传播西方法律的积极影响:1、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法律体制,推动了法律的近代化,一大批新式学堂创办起来。2、开阔了国人认识世界的视野,有助于国人对西方政治法律的了解和认识。3、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来源,资产阶级政治运动逐渐开展,推动中国...

西方传教士来华历程及其对中国影响
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东西 方文化的接触和交流,...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的实质是什么?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

关于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问题
这是一个中华文化广泛西传并在近代欧洲社会的发展中留下相当影响的时期。美国传教士把中国的史地概况、典章制度、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等源源不断地介绍到美国,才使美国人开始认识到在地球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国。美国传教士在华期间写了大批介绍中国的书籍。如,1833年来华的卫三畏就撰写过多...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以传教士为纽带、平等交流、双向交流。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既不同于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也异于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拉丁文明时代“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其鲜明的特质为后世中外学术界所瞩目,总结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无疑对于我们吸纳、借鉴域...

西方传教士来华后,中国的天下观有什么变化?
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东西 方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于各自社会...

衡阳市18995993719: 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其中对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 -
银仁益心:[答案] 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是传教,扩张天主教在东方的势力.其中,为在中国传教奠定基础的是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为了顺利在华传教,并站稳脚跟,用西洋器物引起明神宗及官绅们的兴趣,广泛结交朝野人士,语言、装束顺应中国的习...

衡阳市18995993719: 明清 西方 传教士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上的贡献?? -
银仁益心: 17世纪时期,西方传教士不断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在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中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引起西方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借鉴.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曾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衡阳市18995993719: 外国传教士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银仁益心: 影响一:将中国的文化传到了西方 二:传播了西方的文化与宗教 三:在鸦片战争前期,为西方强国的走私鸦片做了极大贡献 四:中国渐渐与世界融合为一体

衡阳市18995993719: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有什么影响? -
银仁益心: 首先,当然是传播了基督教第二,传播了一些新思想,比如:西医等等第三,对中国的近代教育也有一定 的影响第四,大量翻译中国书籍,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播传教士除了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中国的艺术、建筑、科技、...

衡阳市18995993719: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
银仁益心: 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不经意间你会注意他们的身影——传教士,近代历史长河里,他们充当了先锋,为传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积极奔走,穿梭于各大场合,给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笔难于抹去的重彩.西方传教士,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

衡阳市18995993719: 描述宗教给文化交流带来哪些作用 -
银仁益心: 宗教景教,袄教,摩尼教,天主教 从具体的传播者入手写吧:比如利玛窦,罗雅谷,汤若望,邓玉涵,龙华民,熊三拔~~ 秦汉:中华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中...

衡阳市18995993719: 评价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 -
银仁益心: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

衡阳市18995993719: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 -
银仁益心:一 来华传教士的角色转换与西学东渐 在19世纪中外文化关系中,西方传教士担当了具有双重身份的角色:既是圣经福音的布道者,又是西学东渐的先驱者.不过其角色身份的重心,有一个...

衡阳市18995993719: 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影响 -
银仁益心: 、中国基督教信徒人数从最初的数人,至明亡前夕已迅速增至近4万,其中包括著名士人徐光启、李之藻等.2、西方传教士来华客观上引发了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传教士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后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衡阳市18995993719: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
银仁益心: 第一次文化融合就是和佛教的融合.这是两个古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时间发生在古代.可以说,这两个文明是双向的交往.佛教的东传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启了两个古人类文明史的交往.历史作证,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